北京大学法学专业阅读书目
“法理学”推荐阅读书目

西方法学名著1.[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古罗马]盖尤斯著,黄风译:《法学阶梯》,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美]惠顿:《万国公法》,丁韪良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8.[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1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97年版。
12.[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美]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上、下),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6.[美]罗纳德·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经典法理学文选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北大本科学习法学书目

教学方式: 教师面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参考教材:杨春洗、杨敦先:《中国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守芬:《刑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简介:刑法是法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主要讲授:刑法分则和刑法修正案所规定的各类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
开学学期: 秋季
教学方式: 面授、课堂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参考教材: 教 材: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2001年版。
张云秀主编:《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授法律和法治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法律现象特征、本质、价值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包括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概念,原则以及有关中国法治现代的最基本问题。
成绩评定
方 法:平时成绩(含期中考试、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40%-50%,期末考试成绩占60%-50%。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 程 号: 02930980
新 课 号: LAW-0-011
课程名称: 债权法
学 分: 4学分
成绩评定
方 法:平时成绩(含期中考试、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40%-50%,期末考试成绩占60%-50%。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 程 号: 0293001a
新 课 号: LAW-0-012
北京大学法学院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法学院参考书目综合a和综合b、复试才考专业课程凯程在2014年北大法学考研中录取8人,其中2人勇夺细分方向状元,3人复试第一名,北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最好的法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包括总理,凯程对法学的理解,具有独到的优势,三级法是北大法学考研的法宝,并且北大法学专业课6+1,凯程都有全面而应试性的辅导,集训营提供了最强的专业课和公共课保障,也是凯程法学成功的保障。
初试用书包括:1、《法理学》周旺生著(远程教材)人民法院出版社2、《法理学》沈宗灵著北大版。
3、《宪法学》周叶中著北大和高教出版4、《宪法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5、《选择宪法》王磊著后一本不详。
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7、《经济法》杨紫北大和高教出版。
8、《国际法》王铁崖法律出版社。
9、《刑法学概论》刘守芬北大出版社备注:国际经济法,不考海商,其它的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都得考,前两个是重点。
国际投资考的可能性很大。
具体的书目,最好多方涉猎,最好看北大老师的笔迹。
10、《民法学》魏振瀛高等教育和北大出版(俗称《红宝书》不考商法和知识产权。
11、《民事诉讼法》潘剑锋著北大出版社(21世纪教材,淡蓝色封面)。
12、《刑事诉讼法》汪建成北大出版社(21世纪教材)备注:在6、7月份之前,专业课的东西最好适当涉猎。
如果确定要考经济法专业,建议在今年招生简章出来前按照综合课程的要求复习经济法,不需要看的那么深。
如果确定了与去年的考试方法相同,那时候再全面复习专综合课程也不会太迟。
经济法的专业课程包含的书目有:具体重点熟读《经济法》杨紫,另外包括13、《企业与公司法学》甘培忠北大出版社 14、《税法原理》(第2版)张守文著北大出版社15、《财政税收法》(第3版)刘剑文主编法律出版社16、《金融法概论》(第4版)吴志攀北大出版社,著。
备注:竞争法方面看看盛杰民的论文吧。
,张守文老师的论文先上经济法网站看看:,财税法网站.《经济法研究》一定要看,然后,还有《财税法论从》。
北大法学考研书目

北大法学考研书目北大法学考研书目如下:1.《法理学与法哲学导论》:该书是法学考研的基础教材,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理论和法学方法等内容,对于深入理解法学的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学方法论》:本书介绍了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包括按权威、比较、历史、制度和实证等五种研究视角的运用,对于提高法律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3.《中国法制史》:该书从中国法制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介绍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行政法学》:行政法学是法学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详细介绍了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掌握中国行政法律制度、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5.《刑法学》:作为法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刑法学是法学考研必读的重要教材,本书系统介绍了刑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理解刑法的构成要件、犯罪与刑罚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6.《民法学》:民法学是法学考研的另一门重要课程,本书系统阐述了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到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权利与义务、民事行为和法律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7.《经济法学》:经济法学作为法学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全面介绍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法律关系和经济法的实践问题等内容。
8.《法律社会学》:该书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介绍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了解法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9.《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是现代法学的重要分支,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原则和规则等内容。
10.《法律英语》:法律英语作为法学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书介绍了法律英语的基本词汇、短语和语法,对于提高法学英语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是北大法学考研书目的介绍,这些书籍涵盖了法学的各个方面,对于考生的复习和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学专业参考书目(按学科分类)

推荐:法学专业参考书目(按照学科分类)发表时间:2010-10-13 09:30:00 阅读次数: 467 所属分类:法学院法学院“学科名著选读”推荐书目一、法理学、法史学类1. [爱尔兰]JM凯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 [奥]凯尔森著: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3. [德]卡尔•拉伦茨著,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 [法]莱昂•狄骥著,郑戈、冷静译:《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法]福柯等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 [法]勒内•达维著,潘华仿等译:《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 [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正义/司法的经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美]波斯纳著,邓海平译:《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 [美]波斯纳著,苏力译:《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 [美]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 [美]波斯纳著,苏力译:《超越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美]波斯纳著,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4. [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 [美]伯尔曼著,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
16. [美]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7.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参考书单?

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参考书单?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难度,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就业,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学费,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辅导,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一、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参考书单:北京大学没有指定民商法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王磊老师《宪法司法化》《选择宪法》张千帆老师《宪法学导论》郭自力《中国刑法论》马克昌《民商法学》高明瑄等著《刑法专论》陈兴良《规范民商法学》魏振瀛老师《民法》潘剑锋《民事诉讼法》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学》姜明安的《行政法学》崔建远《合同法》(第四版)韩世远《合同法总论》(张新宝或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王轶《物权变动论》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辅导内容对于北京大学法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京大学法学考研,您直接问一句,北京大学法学考研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京大学法学考研,更谈不上有北京大学法学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京大学法学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北京大学法学考研辅导非常权威,基本是考北京大学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法学,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
凯程有系统的辅导讲义和应试题库与解析,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北京大学深入的理解,在北京大学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三、北京大学民商法学考研考试范围如下: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53民商法学871法学综合卷注:考试科目④法学综合卷考试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刑诉、民法。
法学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一、说明1、本书目侧重于诉讼法专业学生跨学科知识背景的培养。
2、这是一份关注理论训练和学术研究的书目,它假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诉讼法的基本规则、制度和理论——这方面的文献和教材基本不予推荐,但这并非不重要。
3、学生能用以读书的时间不是太多,故所荐书目从学术研究而言相对较为实用和功利。
当然也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经典作品,如所谓影响世界历史100名著排行榜,以及100名候补作品,见/justice/in dex.aspx?blogid=22721。
4、本书目的重点在于基础阅读和基础性进阶阅读二部分。
请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书籍,特别是阅读相关部分。
5、阅读方法,包括精读、粗读、选择性阅读等方式,如刊物上的文章,与本人课题无关的作品,可选择性阅读或粗读,或只阅读内容摘要和目录。
6、本书目的列举不全面,未纳入外文文献,也非阅读书目的正式建议,仅供参考。
一、基础阅读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费孝通先生1947年的《乡土中国》,可以说是中国一百多年来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虽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而是一部随笔集。
该书语言朴实,但不乏真知灼见,对中国社会透视深刻,是了解中国社会的必读之作。
2、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 99年。
季卫东的代表作,系统介绍和分析了通过程序建构法治秩序的理论,推动了中国有关程序的话语、研究和实践,是十多年来中国引证率最高的法学论文。
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内较早以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重要作品。
4、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一个惩罚社会学的深度个案研究,讲述了滇池东岸的小村六十多年的故事,通过“重现“小村中发生的越轨和惩罚活动,阐释了惩罚活动在时间流中的动态过程及种种社会因素,解释了惩罚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文化意蕴,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社会控制机制有重大的启示。
法学专业必读书目

法学专业必读书目怎么没有了?欧兄,你进错了地方!徐国栋向理论型的学生推荐(实务型的学生不适用本书单)建议选读书目:1、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勒内·达维德:《英国法和法国法》,潘华舫、高鸿钧、贺卫方译,中国政法大学印行,1984年版。
4、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西南政法学院印行,1983年。
5、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高鸿钧、贺卫方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11、丹皮尔:《科学史》,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2、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郑玉波:《民法总则》,三民书局1959年版。
17、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9、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0、普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法学专业阅读书目/b/829022发表时间:2014-10-07 16:20:19.0 阅读次数:201 所属分类:教学相关标签:北京大学法学专业阅读书目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
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
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
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
但是各位一定要记住:王小波的小说,特别是《黄金时代》,读起来更加让人回味。
6.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
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
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7.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
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
“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
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8.冯向:《木腿正义》[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
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
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9.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
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
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
《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1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
文笔老辣,一气呵成。
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
此书不可不读。
1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社会科学方法论》][点介] 作者对学术、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实在可以廓清我们的许多认识。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缺少虔诚和信念的时代,这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我们竟不知道从事的职业除了谋生以外还有什么意义。
本书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
1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
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1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点介] 对于每一个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者(在此包括法学)来说,对社会科学本身的性质及走向得有一个比较自觉的(虽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
本书在这方面是极具挑战力的。
它研究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建构;对社会科学的分工的质疑;从事社会科学的学术立场何在等问题。
本书短短七万言,薄薄小册子,但却比那些动辄数十万、百万言的著作要有价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
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
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
此书的一个特点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15.梅因:《古代法》[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点介] 历史法学派之代表著作。
其重要之处不仅在于经由自己的研究勾画出法律发展的脉络,提出了法律“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振聋发聩的命题。
更在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和怀疑的精神,对“自然平等”的流行话语的批判。
一如梅因所说,我们最需要的也许是对新旧材料的不断审查,而不是盲信。
后一本书亦是历史法学派的代表著作。
16.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点介] 本书是苏格拉底审判与处刑的三篇著名对话。
展示了苏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对待神、知识、伦理、法律、死亡等的态度如何。
读者从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余,还会进一步思考苏格垃底到底是怎样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问题。
在对话和诘问中教给你智慧,这是本书的另一重要收益。
大学二年级可读书目17.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选》[点介] 卡夫卡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穿透力相信会让每一个读者发凉。
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任何形容的言辞都是多余的。
卡夫卡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失去那些人的宝贵的东西,失去以后,我们又将面对何种的生活。
卡夫卡的一些有关法律的经典著述,是开启我们认识法律和现代、法律和人性的重要之门。
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点介] 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
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剖析。
用语平实、例证简洁。
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对法律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19.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点介] 这本书对法学自身的一些范畴的分析是谨严的,是中国法学规范化的和体系化的代表作。
其提出和分析的许多概念和“权利-义务”模式对当下的法理学教材有很深的影响。
就“学术”的标准看,本书虽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种建构的色彩,但从整体来看,仍是中国法学类的一本可供批判的优秀著作。
2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点介] 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
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
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
21.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点介] 他是一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学者。
他的想法干净利落,简炼精当。
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仅是“发现法律”,还应该是“创造法律”。
他把创新和限制融贯一炉。
他的热情和理智凸现出法律职业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崇高。
卡多佐作为学者和法官的睿智与节制,使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22.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点介] 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的学者的研究。
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
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中国的学术传统如何营造的一本书。
2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点介]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
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
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虽然作者的“分类和框架”与他提倡的社会考察的方法有某种裂痕,但这恰好是优秀著作的标志——确立了一个“范式”,供后继者超越。
2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点介] 本书与前一本书气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作者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和对民主的洞见,充分展现了他横溢的才华。
作者对自由的理解,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反思。
关于美国法律职业和法律信仰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律建设,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25.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点介] 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
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方法运用上的自觉。
它是事实描述式的,也是文化的同情和辩异式的。
重要的不是作者对多种史料的采用,而是对这些史料的解释。
重要的也不是他是否解决的问题,而是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本身。
2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点介] 和前一本书一样,也是法史研究上的经典。
本书作者的功力深厚,语言平实。
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
当然,社会学的方法本身也有多种,本书可能还属于“规范社会学”的进路。
而且,由法律的分析透视中国的社会,这一学术取向本身就让人尊敬。
27.哈特:《法律的概念》[点介] 分析法学的代表著作。
作者对语言与法律的关系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讨论了一系列当代法学的重要概念,对二十世纪乃至今后的西方法学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的翻译稍微有些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可读的。
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哈特的人,我建议大家都多关注本书和哈特的其他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