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六年级下册练习册参考答案
2014科学知识与能力训练六年级(下册)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探究起跑线1、说说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镜?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凸透镜__,它的特点是中间_厚__,边缘__薄__。
2.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___透明的宝石__ 可放大物体的影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__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____放大__,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_肉眼_观察不到的细节。
二. 选一选1.在以下器材中加上水,哪些器材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
(B)A、不透明的杯子B、透明塑料袋C、方形的玻璃器具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A)有关。
A凸度 B材料 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视野就(C)。
A、越大B、不变C、越小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蟋蟀的“耳朵”在足的侧。
2.触角是昆虫主要的感觉器官,有识别气味功能,也有平衡、帮助呼吸、识别异性等作用。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科学研究说明昆虫触角就是的它“鼻子”。
3.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蚜虫在植物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4.在放大镜下我们观察到蝴蝶的翅膀表面上布满了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 放大镜下的晶体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将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可使物质重新结晶析出,得到的是这种溶液的晶体。
2.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称为晶体。
常见的晶体有立方体、金字塔形、针形等形状。
二、选一选1.选出相应的晶体形状:水晶(A)雪花(B)维生素C(C)。
A、立方体B、六角形C、针形2.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A)。
A、糖、碱、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味精、珍珠三、判一判1.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
六年级下册科学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能力培养与测试答案人教版1、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是( )。
[单选题] *A.水星B.金星(正确答案)C.火星2、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
[单选题] *A.鸡蛋壳是球形的薄壳结构(正确答案)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3、港珠澳桥采用桥、岛、隧为一体的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我国建造特高大桥的技术不成熟,而建造海底隧道的技术很成熟B.为了保证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正确答案)C.保护环境4、沉的材料是不能造船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
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单选题] *A.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塔身要尽量上下一样大(正确答案)C.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6、31、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采取以下()方法不能使我们的船装载得更多。
[单选题] *A.增大船舱的体积B.把船分割成几个船舱C.选用最贵的材料(正确答案)8、船的底部特别宽阔,船的稳定性就能大大提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奇妙小组制作了右图所示的鱼塘生态瓶,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生态瓶应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阳光B.小鱼能存活是因为瓶中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和食物(正确答案)C.小鱼的粪便可以直接给水草提供肥料,不需要微生物的作用10、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1、一只摆钟半夜走快了三分钟,为了使它准确计时,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单选题]A.变短摆的长度B.加长摆的长度(正确答案)C.增大摆锤的重量12、猫咪可以从很高的地方安全地跳下来,这是因为()。
[单选题] *A.猫爪的肉垫坚硬结实B.猫爪的肉垫有利于排汗C.猫爪的肉垫有缓冲作用(正确答案)13、椰子坚硬的外壳能起到()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①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②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③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
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放大镜,,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
⑤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①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
②通过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③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气味,比?a href=“http:///fanwen/shuoshuodaquan/”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说谋亲樱?灵敏)得多。
放大镜下的晶体①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叫做。
②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都是或由,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
怎样放得更大①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的,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就是的显微镜。
②和的发明拓宽了我们的,显微镜是人类认识的重要观察工具。
③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的金属结构的,用它发现了。
④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⑤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① 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
②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结构。
③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
④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①都是由组成的。
②生物细胞的是多种多样的,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③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④第一个发现这个名称的人,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① 用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②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如、等,它们也是由构成的。
③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

六年级科学练习册答案在解答六年级科学习题时,我们通常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和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练习题和答案,用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一:植物的生长条件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答案: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中的养分。
2. 光合作用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在阳光的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练习二:动物的分类1. 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答案: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体表有毛发、体温恒定、有乳腺、哺乳喂养幼崽。
2. 昆虫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昆虫的特点包括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通常有两对翅膀,外骨骼,并且大多数昆虫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练习三:物质的状态变化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什么?答案: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叫什么?答案: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
练习四:力和运动1. 什么是惯性?答案:惯性是物体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倾向,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什么是重力?答案: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使物体向地球中心方向下落。
练习五: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答案:地球的自转是地球围绕自己的轴旋转,导致昼夜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导致季节的变化。
2. 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答案:太阳系中的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结束语:通过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科学是探索世界的工具,让我们用好奇心去发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记住,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提问和探索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祝你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六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六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篇一:科学知识能力训练六年级上册答案】t>1.使用工具我们使用过的工具记录表答:(略)用什么工具最省力实验记录表答:(略)一、填空题1.机械是能使我们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我所知道的简单机械还有:螺丝钉、钉锤、剪刀等。
三、简答题:1、答:螺丝钉省力。
螺丝钉上有罗纹。
2、答:略2 杠杆的科学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什么规律?(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2)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3)在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1一、填空题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三、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请标出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点。
(略)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用箭头分别指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手向下压的位置靠在铁桶边缘的位置插入盖子底下的位置杠杆类工具记录表时间:2一、填空题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也是_杠杆。
2.杆秤是类工具,提绳是,秤盘是,秤砣是。
3.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4.“四两”拨千斤,称为省力杠杆。
5.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省力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二、选择题1.杠杆上,用力点到支点1米,支点到阻力点0.5米,那么它( b)。
a、费力b、省力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2.以下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c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属于既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是( d)。
a、钳子 b、镊子 c、钉锤 d、翘翘板1.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2.提绳的位置对称的最大称重有什么影响?4.多观察一些工具,是不是所有杠杆的三个重要点都一定在一条直线上?34.轮轴的秘密1.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配套练习答案⼀.为什么要⽤放⼤镜?1.放⼤镜是⼀种常⽤的观察⼯具,也叫凸透镜。
2.⽤放⼤镜可以看到很多⾁眼看不到的细节。
3.哪些⼯作要经常⽤到放⼤镜?⽤放⼤镜做什么⼯作?【⽹状图】⼆.放⼤镜下的新发现。
1.正确的使⽤⽅法:⑴眼.物不动⽽镜动。
⑵眼.镜不动⽽物动。
2.放⼤镜下的新发现:⑴书上的图像是由彩⾊点组成的。
⑵电视机和显⽰器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的⾊点组成。
⑶放⼤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
三.放⼤镜的特点。
1.特点:透明;中间厚,周围薄。
2.名词:直径.凸度.焦点.焦距.放⼤倍数.视野3.⼏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凸度焦距放⼤倍数视野细节⼤短⼤⼩多⼩长⼩⼤少4.什么样的放⼤镜放⼤倍数⼤?【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倍数最⼤。
】⑴放⼤倍数=明视距离/焦距⑵怎样测量:a测焦距 b⽐较放⼤前后的字数 c ⽐较放⼤的格数 d⽐凸度⑶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作⽤?1-2.放⼤镜下的昆⾍世界⼀.放⼤镜下昆⾍奇特的⾝体构造。
1.昆⾍的⽿朵:蟋蟀的“⽿朵”在⾜内侧,蝉的在腹部,雄蚊.蚂蚁的在触⾓上.蟑螂的在尾须上。
2.昆⾍的眼睛:分为单眼和复眼,复眼是由⼀个个⼩眼组成,不同昆⾍⼩眼的个数不同。
每个⼩眼都只能看到物体的⼀部分,有复眼的昆⾍看到的是⼀个物体的拼图。
昆⾍的视⼒有限,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分敏感。
3.昆⾍的触⾓:蝴蝶的棒状,蟋蟀的丝状,蚕蛾的⽻状,天⽜的鞭状。
不同昆⾍触⾓的形状不同【会画蝴蝶.蚕蛾.蝗⾍.天⽜的触⾓】;昆⾍触⾓的形状和着⽣点不同是鉴别昆⾍种类的重要特征;昆⾍依靠触⾓分辨⽓味,嗅觉⽐⼈的⿐⼦还要敏锐。
昆⾍触⾓的作⽤:感触物体,分辨⽓味,平衡⾝体。
4.昆⾍的翅膀:布满彩⾊的⼩鳞⽚,⼩鳞⽚由许多扁平的细⽑组成。
5.昆⾍的⼝器:咀嚼式,蜻蜓.蝗⾍;刺吸式,蚊⼦.⽜虻;舐吸式,苍蝇;虹吸式,蝶和蛾;嚼吸式,蜜蜂。
6.昆⾍的⾜:步⾏⾜,蟑螂;跳跃⾜,蝗⾍;游泳⾜,龙虱;挖掘⾜,蝼蛄;携粉⾜,蜜蜂。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这种说法正确。
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说法正确。
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无叶绿体,但膜上有叶绿素,所以可进行光合作用。
故选:C。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雪花C.玻璃D.白糖答案:根据对晶体结构的认识,食盐、雪花、白糖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玻璃不是晶体。
故选:C。
3.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答案:以上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选:C。
4.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A.磨碎小麦B.把石块砸碎C.鸡蛋放进醋中D.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答案:把鸡蛋放进醋里,可以观察到产生气泡现象,这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故选:C。
5.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A.行星B.恒星C.卫星答案: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故选:C。
6.为了环保,小区里放置了垃圾分类箱,小明在其中一个垃圾箱上看到标志,它表示的是()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答案: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不同的废旧物资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这个形成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有人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2小题共1分)7.(3分)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卵几个阶段。
答案:蝴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卵几个阶段。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参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脚迹向人类的祖先“提咨询”一、填空:1、我们的祖先日子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备敌害,挑选了(群居)日子。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奇,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奇。
5、科学研究的办法普通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推断1、类人猿是经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错)2、人类的祖先独居日子,相互之间并别联系。
(错)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
(错)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
(错)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对)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错)三、挑选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A、长相B、日子习性C、祖先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A、打铁B、打猎C、治病3、(B)的假设是科学探索的办法。
A、没有依照B、合理C、任意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A、都能讲话B、都有耳廓和四肢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四、简答1、关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咨询题?关于这些咨询题,你的猜想是啥?请简单讲一讲。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样日子的?针对上述的咨询题,我的猜想是:(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
直立行走。
2、你懂怎么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举行打算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预备工作。
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举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脚迹一、填空1、科学家研究发觉,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觉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3、(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探究起跑线1、说说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镜?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凸透镜__ ,它的特点是中间_厚__,边缘__薄__。
2.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___透明的宝石__可放大物体的影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__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3.放大镜不仅能将物体图像____放大__,而且能让我们观察到_肉眼_观察不到的细节。
二. 选一选1.在下列器材中加上水,哪些器材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
(B)A、不透明的杯子B、透明塑料袋C、方形的玻璃器具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A)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视野就(C)。
A、越大B、不变C、越小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2.触角是昆虫主要的感觉器官,有识别气味功能,也有平衡、帮助呼吸、识别异性等作用。
不同昆虫触角的形状不同,科学研究表明昆虫触角就是的它“鼻子”。
3.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蚜虫在植物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4.在放大镜下我们观察到蝴蝶的翅膀表面上布满了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 放大镜下的晶体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将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可使物质重新结晶析出,得到的是这种溶液的晶体。
2.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称为晶体。
常见的晶体有立方体、金字塔形、针形等形状。
二、选一选1.选出相应的晶体形状:水晶(A)雪花(B)维生素C(C)。
A、立方体B、六角形C、针形2.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A)。
A、糖、碱、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味精、珍珠三、判一判1.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都是晶体。
(×)2.碱面的晶体像花瓣,而食盐的晶体像树枝。
(×)3.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没有规则。
(×)4.怎样放得更大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组合起来,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这样物体的图像被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5.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2.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的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细胞。
3.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对着物体的叫物镜,对着人眼的叫目镜。
二、连一连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培养微生物或菌落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滴管染色载玻片吸取少量的液体碘酒夹取实验材料6.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后,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各种植物、动物以及血液和低等动物等,它们都具有细胞结构。
2.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用显微镜观察,能看到叶细胞中的叶绿体体和叶表皮上的气孔。
二、查一查课后搜集关于植物细胞的资料,把自己的收获写或者画在下面。
略7.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水发绿主要原因是水中的微生物的繁殖所造成的。
2.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找到了微生物。
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也可以用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进行霉菌培养。
5. 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过程中,可以先在盖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的目的是控制微生物运动。
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6.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
7.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它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微小世界和我们探究接力棒一.填一填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2.科学家用显微镜发现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使人类看到了战胜传染病的希望。
3.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4.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5.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为解决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选一选1.科学家一般选择(B)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2.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在生面团中揉入了(C)。
A、霉菌B、细胞C、酵母菌3.微生物对人类(C)A、都是有害的B、都是有利的C、不一定都是有害的,有的对人类有益处单元测试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放大镜的镜片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3.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4.蟋蟀的“耳朵”长在头部。
(×)5.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是密密麻麻的一片。
(√)6.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7.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9.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10.直接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就可以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11.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其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12.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13.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擦拭,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1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15.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二、填空题1.白糖、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集合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常见的晶体有立方体、金字塔形、针形等形状。
3.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它们的眼睛由许多小眼晴(复眼)组成。
4.放大镜也叫_凸透镜5.制作切片时,要把标本切成很薄而透明的薄片。
三、选择题1.光学显微镜的镜片(A)A、两块都是凸透镜B、两块都是凹透镜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2.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B),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A、大B、小C、一样3.透明的物体(B)晶体。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一定不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探究接力棒一、判断题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象石头、玻璃、金银首饰等物品,不会发生变化。
(×)3、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二、选择题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A、D、E、G、H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B、C、F )。
A、玻璃杯掉到地上碎了B、火柴燃烧C、铁钉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E、水结成冰F、在馒头上滴上碘酒G、布做成衣服H、纸剪成纸花三、简答题木条折断和木条燃烧在物质变化的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答:木条折断后木条仍然是木条,没有新物质生成;木条燃烧后木条不见了,变成了其它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接力棒一、判断题1、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2、食物的消化里有化学变化。
(√)二、选择题1、夏天的饭菜容易变馊,发出一股酸味,这种现象属于( B )。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有(A、B、C、F 、K、I),属于物理变化的有(D、E、G、H)。
A、米饭烧焦B、面粉做成馒头C、秋天树叶变黄D、钢锭打成菜刀E、池塘中的水枯了F、糖加热至黑色G、打开冰箱门后冒白气H、树木做成家具I、馒头发霉三、简答题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答:物理变化:折纸,凉菜里放盐、酱油,晾衣服等;化学变化:燃气燃烧、洁厕灵洗马桶等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探究接力棒一、选择题1、仔细咀嚼米饭会有甜味,那是( B )。
A、唾液中的糖的味道B、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产生的味道C、米饭中添加的白糖的味道2、碘酒遇到( A )时,颜色不会发生改变。
A、滑石粉B、淀粉C、水3、用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含有( B )。
A、维生素B、淀粉C、脂肪4、碘酒与淀粉反应时颜色发生的变化属于( A )。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都不是二、简答题如何破解用课本中的方法制作的“神秘的信件”?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答:用碘酒均匀地喷洒在白色信纸上,就会显示出蓝色的字,这是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性质,用淀粉写的字在遇碘后会变成蓝色的字。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探究接力棒一、选择题1、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A、产生了大量的气泡B、白醋变成了固体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烧的火柴( B )。
A、烧得更旺B、慢慢熄灭C、没影响3、科学研究后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氧气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是( A )。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C )。
A、全部是白醋B、全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二、简答题你还发现哪些物体发生变化后产生了气体?这种现象属于什么变化?答:饭变馊时会有气泡,这是化学变化;但水流动时会有气泡,水烧开时有气泡、汽水中有气泡,却是物理变化。
5 铁生铁了探究接力棒一、选择题1、铁生锈是一种( B )。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2、铁锈与铁是( B )。
A、同一种物质B、不同种物质二、简答题铁生锈与水有没有关系?你打算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答:铁生锈与水有关系。
准备两个盘子上,在盘子底放上两块纸巾,其中一个纸巾上滴水浸润,再把两个同样的铁钉分别两个盘子中,连续观察记录5-7天,发现有水的铁钉先生锈,并且生锈多,这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系。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探究接力棒一、选择题1、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C )A、白色B、五色C、蓝色2、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BC)A、产生大量气体B、溶液变颜色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变化属于( B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二、判断题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