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型周期性麻痹40例分析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6例临床分析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4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KP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收治的46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6例患者中,大部分病例有较明显诱因;原发性36例,其中有家族史者6例,散发30例;继发于甲亢者10例。
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
结论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HOKPP。
继发性HOKPP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是神经科常见病。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弛缓性骨骼肌无力或瘫痪,发作时常伴血清K+降低,但K+降低程度常与肌肉瘫痪程度不成比例[1]。
该型部分患者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部分患者生命。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收治的46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男41例,女5例,年龄20~61岁,平均32.6岁,诱因:过度劳累20例,饱食5例,受寒3例,酗酒4例,感染4例,外伤2例,无明显诱因8例。
全部病例均经过全面检查及辅助检查,10例继发于甲亢,其余36例均为原发性,本组病例中6例有家族史。
发作次数:首次发作24例,第2次发作4例,发作频繁18例。
发作最长时间1周,最短持续时间6 h,40病例3 d内肌无力缓解,病程最长16年。
1.2 症状及体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发作性肌无力表现,肌力减退最重0级,最轻4级,肌力减退的特点为四肢软瘫,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双侧对称,以近端较重。
其中2例呼吸肌无力,严重缺氧,给予机械辅助呼吸抢救成功。
大部分病例无感觉障碍,有针刺样或蚁样感13例,肢体酸痛21例,肢体麻木2例,肌腱反射消失6例,减低21例,正常16例,活跃3例。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周期性瘫痪(PP)是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肌肉疾病。
临床上以低血钾型最多见,近年来对本病病因有了新的认识。
现将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低钾型PP(HOPP)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9~63岁,平均30.4岁。
18例为首次发作,22例有反复发作史。
起病到就诊时间多在12h以内,个别症状轻者在2~3天。
1.2 发病诱因 32例可以找到明显的诱因;过劳、剧烈运动、大量出汗者15例。
上感退热、注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各4例。
过饱餐、酗酒各2例。
腹泻2例。
注射胰岛素1例,情绪激动、焦虑各1例。
发病前有18例有肢体酸胀、麻木、轻微疼痛。
1.3 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多发生在夜晚或晨醒时,表现为四肢软瘫,大部分进行性,双下肢开始,两侧对称,近端重,远端轻。
伴肌肉酸痛6例,四肢麻木7例,心悸、心慌、胸闷11例,恶心4例,头晕或眩晕5例,肢体颤抖2例,休克3例,呼吸肌受累1例,近期消瘦、怕热、多汗者5例。
双下肢肌力0~1级23例,2级10例,3~4级7例,双上肢肌力0~1级14例,2~3级17例,4~5级9例,四肢感觉正常,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
1.4 实验室检查血清钾(mmol/L)1.26~2.00者11例, 2.00~2.94者20例,3.01~3.50者9例。
部分低钾患者伴低血镁,5例患者T3、T4、FT3、FT4、TSH结果支持甲亢。
心电图正常者8例,其余32例至少有下列一种异常:T波低平、双相、倒置22例,U波明显U≥T 12例,ST段下移19例,QT延长14例,窦性心律不齐9例,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室早7例,室早二联律1例,室速2例,室颤1例。
1.5 诊断分型原发性PP 30例,其中家族性2例,散发28例,继发性 PP 10例,均为甲亢。
1.6 治疗与结果症状较轻者以10%氯化钾1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 中静滴和/或给予氯化钾1~2g,3次/日口服,及安体舒通20mg,3次/日口服。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6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6例临床分析关键词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2000~2005年,我院收治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男∶女为5∶1;年龄16~52岁,平均36岁。
职业:农民和野外工作者21例。
均查血钾、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诱发因素:劳累10例,饱餐8例,剧烈运动6例,酗酒6例,腹泻3例,诱因不明3例。
临床表现:本组36例中,并发甲亢症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发病初期可有出汗、心慌、肢体酸胀、针刺感等症状,多在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发作。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数以下肢和近端为重,肌力0~4级,腱反射减弱34例,正常2例,吞咽、呼吸困难者3例,胸闷者3例。
实验者检查:血清钾3.45~3.0mmol/L16例,3.0~2.5mmol/L14例,2.5~2.0mmol/L6例。
心电图表现为u波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等低钾性改变29例;18例行T3、T4检查,7例确诊甲亢。
治疗及转归:所有患者都给予10%氯化钾液口服,每次10~30ml,每日3次,同时静滴常规浓度(<0.3%)氯化钾,每日用量3~6g;及时复查电解质,调整用药量。
全部病例于补钾治疗后36小时内症状缓解,复查血钾有不同程度提高。
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治疗时间4.8天。
讨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
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6岁,男女比例为5∶1,常见诱因为劳累、饱餐、剧烈运动和感染等。
因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又多有感染、腹泻等前驱症状,故应注意与吉兰-巴雷、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鉴别。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分为自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自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继发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见于甲亢、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以甲亢最常见。
本组伴甲亢7例(1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2.8%)。
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素、醛固酮等可影响离子通道活性。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HOKP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在发作期间出现肌肉无力,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与低血钾相关。
本文通过对35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分析,总结出一些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患者基本情况35例患者中,男性占20例,女性占15例,男女比例为1.3:1。
患者年龄范围为10-45岁,平均年龄为26岁。
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多为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发病年龄晚的患者多在30岁以后。
二、临床症状1. 发作特点发作一般发生在休息后或进食后,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严重者可持续数天。
患者在发作期间表现为四肢无力,呈对称性,多数患者保留知觉,但有少数患者在发作期间也伴有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发作时还可伴有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
2. 诱因发病的诱因主要为长时间休息后或进食大量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3. 预兆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出现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伴有情绪波动、焦虑等。
4. 体征除了肌肉无力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1. 血钾检测在发作期间血钾水平普遍降低,低钾是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主要特征之一。
2. 肌电图发作期间肌电图呈低电位,患者的肌肉兴奋性降低。
3. 遗传学检查通过家族史、基因检测等方法可以发现患者存在Cav1.1通道突变的情况。
四、治疗经验1. 急性期处理发作期间应立即补充钾盐,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给予。
同时控制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率改变等。
2. 预防治疗患者在发作前可通过饮食控制,减少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量。
长期预防治疗可考虑使用醋酸唑胺(acetazolamide)等药物。
3. 家庭关怀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发作特点和处理方法,及时帮助就诊。
五、临床总结根据对35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分析,本文总结出该病的患者年龄多在青少年和青年人群。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低钾型周期性瘫痪(low potassium periodic paralysis,LP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无力和瘫痪,导致患者在发作期间无法正常运动。
LPP可以分为高钾型和低钾型两种,其中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本文将对35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纳入35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10岁至45岁,平均年龄为28.5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周期性的肢体无力和瘫痪,常伴有肌肉痉挛、疼痛和心悸等症状。
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患者在发作期间血清钾水平明显降低,且通过补充钾可以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2. 临床表现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肢体无力和瘫痪,可影响到双侧肢体或仅一侧肢体。
有些患者在发作前会有明显的肌肉痉挛和疼痛,甚至出现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发作期间,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需要密切监测。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发作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
3. 临床诊断针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首先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症状表现等。
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钾水平、电解质、心电图等,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可能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4. 临床治疗针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钾盐来调节血清钾水平,从而缓解或预防发作。
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适当增加摄入钾的量,如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
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或无法通过饮食调节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钾盐或静脉注射钾盐。
患者在发作期间需要保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41例临床分析c

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41例临床分析c目的分析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PP)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41例患者中,原发性28例,继发性13 例,其中继发于甲亢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HypoPP 主要表现为四肢弛缓性肌无力,大多有诱发因素,男性多发;发作时血钾低于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肌酸激酶升高,未见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肌麻痹。
结论HypoPP 以肌無力伴低钾血症为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对继发性HypoPP 患者应强调病因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HypoPP).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1 patients with HypoPP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In 41 cases,idiopathic 28 cases,secondary13 cases. 11 were secondary from hyperthyroidism, 2 were primary aldosteronism.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of HypoPP were sluggish myoasthenia of four limbs,Most patients had obvious incentives,It had a predilection in young men. Serum potassium levels of all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and creatine kinase levers of some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al,No patients experienced respiratoryparalysis and malignant arrhythmia when disease onset. Conclusion HypoPP is a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myoasthenia accompanied by lowered serum potassium levels,patients with early diagnosis and replenishment of potassium in time had good prognosis. Etilog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underlined for secondary cases.[Key words] Hypokalemia;Periodic paralysis;Primary;Clinical analysis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oPP)是一组以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无力为特点的离子通道疾病,常伴有低钾血症,严重者可致恶性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ypoP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和瘫痪。
本文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35例HypoPP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病例一般特点:1.发病年龄范围广泛:35例HypoPP患者的发病年龄在5岁至45岁之间,其中以20岁至35岁的年龄段为主,占了60%。
2.男性多于女性:在35例患者中,男性占了80%,女性占了20%,表明HypoPP更常见于男性。
3.家族史:30例患者中有家族史,其中17例有直系亲属患病,7例有远系亲属患病。
家族史对HypoP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1.发作性肌无力和瘫痪:HypoPP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发作性肌无力和瘫痪,通常在休息后或者睡眠后觉醒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2.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在发作期间会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轻者表现为酸痛、酸软,重者表现为剧痛不适。
3.其他表现:少数患者还可能伴有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甚至出现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
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根据发作性肌无力和瘫痪的临床表现,结合家族史和其他体征,可以初步怀疑HypoPP的可能性。
2.实验室检查:血清钾水平在发作期间往往明显降低,常规血检和肌肉电生理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3.遗传学检查: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携带HypoPP相关基因突变,对明确诊断和家族遗传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治疗方法:1.急性期治疗:在发作期间,及时补充高钾饮食或者口服钾盐,可以改善肌肉无力和瘫痪的症状。
2.长期治疗:慢性期间,应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过度运动等诱发因素,同时长期口服钾盐和饮食调节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3.避免诱发因素:HypoPP患者需要避免过度疲劳、饮酒、暴晒等可能诱发肌无力和瘫痪的因素,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以发作性的肌无力和瘫痪为特征。
本文对35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研究发现,患者的发作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时期开始,性别分布
以男性为主。
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在8-30岁之间。
患者的发作特点主要表现为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突然发生肌无力、瘫痪,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有时甚至持
续数天。
发作时患者的肌肉会出现弛缓、无力的情况,甚至无法行动。
对患者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血清中钾离子浓度普遍较低,一般在3.0mmol/L
以下。
患者的血清钙、镁、磷等电解质水平一般正常。
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发作期间出
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如ST段改变、T波高尖等。
家族史调查显示,患者中有13例有家族史,说明该疾病具有遗传性。
家族成员中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发作症状,有的患者发作频率较高,有的只在运动剧烈或情绪波动时出
现。
治疗方面,对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主要以钾补充为主。
通过给予口服钾盐或静脉滴
注等方式,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钾离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钾通道阻滞剂进行长期治疗,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强
度。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和瘫痪。
临床上常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家族史调查来明确诊断。
在治疗方面,钾补充是主要措施,通
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钾离子来改善症状。
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还可以考虑长期使用药物进
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 患者 均予 1服 及静 脉滴 注补 充氯 化钾 , 2 1 肌力 于 2h ~ 5d恢 复正 常 , 钾 总量 1 ~ 5g 继发 性者 同 时治疗 原发 病 . 补 0 2 , 如 甲状腺 亢进 症予 抗 甲状腺 药物 治疗
本组 患者 4 0例 , 2 男 9例 , 龄 1 ~ 2岁 , 年 67 平均 3 1岁 ; 女 1 例 ,8 0岁 , 1 1 平均 2 8岁 , 男女 比例为 2 :。2 0岁 3 .l O 6 5例 , 占 8 .%, 75 为发病 高 峰年龄 。
12发 病 诱 因 .
可 能与 本地 区 甲亢发 病率 较 高有 关 。 甲亢 伴周 期性 麻痹 临床
氯 化 钾 或 1%枸 橼 酸钾 1 , 次 /, 口服 乙酰 唑 胺 2 0mg 0 0ml3 d 或 5 ,
力 恢 复 正 常 ,5例 2 ~ 8h肌 力 恢 复正 常 , 1 4 4 3例 4 — 2h肌 9 7 力恢 复 , 2例 3 5d肌 力恢 复 。主要 表现 为肢 体 弛缓性 瘫 痪 . —
2 结 果
[】 宋 淑琴 , 4 黄海 , 琼 英 , . 钾型 周期 性 麻 痹 的血 清肌 酶 的I 谢 等 低 临床研 究 叨. 中 国现 代 医 生 ,0 84 (0 :9 20 ,6 3 )8 .
[】 胡 绍 文 , 德 化 , 5 赵 郭瑞 林 , . 等 内分 泌 代 谢 疾 病 药 物 治疗 学【 . 京 : M】 北 人
度 极化 , 电位 下 降 。 膜 引起 肌无 力 及瘫 痪 。 低钾 型周 期性 麻 痹可 经补 钾治 疗 短期 内缓 解 . 组 患者 本 多数 于 1d内缓解 , 长 5d完全 缓解 。 最 发作 时可 口服氯 化钾 片剂 5 1 , 每小 时 1服 1 %氯化钾 溶液 2 ~ Orl 开始 ~ 5g或 : 3 0 0 4 至 n 好转 为 止 。病 情 严重 者可 予静 脉补 钾 , 重 呼吸 肌麻 痹 者应 严 予辅 助 呼 吸。 低钾 型周 期性 麻 痹发 作停 止后 应采 取 预 防措施 。 免诱 避 发 因 素 , 食 多餐 , 高碳 水 化合 物 饮 食 , 限制 钠 盐 , 免 少 忌 并 避 过饱 、 寒 、 酒 、 劳 等激 发 因素 , 作频 繁 者 可 口服 1% 受 饮 过 发 0
对 其 临床 资料 进行 分 析 。结 果 : 有 患者 均予 1 服及 静脉 滴 注补 充 氯化 钾 , 发性 者 同 时治 疗原 发病 , 力 于 2h 所 : 3 继 肌 一
5d恢 复正 常 , 补钾 总量 1- 5g 0 2 。结 论 : 钾 型周 期性 麻痹 发作 停止 后应 采 取预 防措 施 , 免诱 发 因素 。 低 避
则 以散 发患 者多 见圜 。 甲亢性 低 钾 型周 期 性麻 痹 , 多 见 于 我 国和 日本 , 性 较 男
肌 肉疾病 。发作 时血 清 降低 , 但 降低 程度 常 与肌 肉瘫 痪
程度 不成 比例 。疲 劳 、 受凉 、 神 刺激 和酗 酒 、 餐 等诱 发 本 精 饱 病 的发 生 。不 少 患者 与 甲状 腺 功 能亢 进伴 发 【 ” 。本 院 1 9 ~ 9 6 20 0 8年 收治低 钾 型 周期 性麻 痹 患 者 4 O例 , 合 有关 资 料 分 结 析 如下 :
四肢 对称性 无力 3 7例 , 双侧 肌力不 对称 3例 , 肢 重于 上 肢 下 3 0例 , 肢 重 于下 肢 2例 , 上 上下 肢 一致 8例 。近 端重 于 远端
2 5例 , 端 近端一 致 l 远 5例 。 无主 客观 感觉 障碍 3 2例 。 8例 表
现 为肌 肉胀 痛 、 木 感 , 麻 均无 客 观 感 觉 障 碍 。2例 累 及 呼 吸 肌 , 现 呼吸 困难 。腱 反 射 减 弱 或 消 失 3 出 2例 , 反 射 活 跃 腱 8例 . 无病 理反 射 。 均
2 0 9 2 0 0: 8 .
血钙正常 3 例 , 8 低于正常 2例。②心电图检查 : 提示窦性心
动过速 2 例 ,T段 下移 、 低平 、 l s T波 U波出现 3 6例 ; I度 房室
传导阻滞 4例 , P波高尖 3 ,正常 3 。③ 甲状腺功能检 例 例
查 :6例 三碘 甲状腺 原 氨 酸 ( 、甲状 腺 素 ( 4、游 离 L 2 B) r) r
1 . 4辅 助 检 查 ① 均于发作时 、 补钾 前抽血查 电解质 , 血钾均低 于正常 。 其 中血钾 <1 mo/ ;.~ . mo/ :.~ . mmoL . m l 5例 1 2 m l 8例 21 2 5 L 5 0 L 5 l /
6 ;. 3 o L6例 ;. 3 o/ 。 血 钠 正 常 3 例 . 例 2 ~ . mm l 6 0 / 31 . mm l 6例 ~5 L 6
【 文章编号】17 — 7 12 1 )1 c一 6 一 1 6 4 4 2 (0 0 0 ( )1 0 O
3讨 论
周期 性 麻 痹 包括 低 钾 型 、 常 血 钾 型 和高 钾 型 , 正 以低 钾 型 周期 性麻 痹多 见 。 低钾 型 周期性 麻 痹 为常染 色体 显性 遗传 病 , 女性 中外 显率 较 高 , 欧美散 发 患者仅 占 2 %。 我 国 在 在 O 在
( ) 游离 T( ) 明显 高 于正 常值 , 甲状腺 激 素 ( S 、 4 均 促 T H)
[】 苏 亚 碧 . 钾 性 周 期 性 麻 痹 8 3 低 4例 临 床 分 析 叨 . 国医 药 导 报 ,0 7, 中 20 4
( 2 ) 2 — O 1 Z :9 3 .
明显 减低 。④ 1 血 压 明显 增 高 , 2 01 0mm , 例 达 4 /3 Hg 肾上 腺 彩 超示 : 侧 肾上腺 增生 , 虑原 发性 醛 固酮 增 多症 双 考
【 词】 关键 低钾 型 周期性 麻 痹 ; 低钾 血 症 ; 氯化 钾 【 中图分类号】 7 6 R4. 3 [ 文献标识码】C
低钾 型 周期 性 麻痹 是 以反 复发 作 的肢 体 骨骼 肌 无 力 伴 有钾 代谢 异常 , 钾浓 度减 低 ( 钾血症 ) 临 床特 征 的神 经 血 低 为
医护 论 坛
20 1第7 第 期 0 年 月 1 3 1 卷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4 例 分析 0
沈 东松 . 嘉 利 许
( 建省诏 安 县 医院 , 建诏 安 福 福
3 30 ) 650
【 摘要】 目的 : 究低钾 型周 期性 麻痹 的临床 治疗 。方法 : 取本 院 19 ~ 08 收 治 的低钾 型周 期性 麻痹 患 者 4 例 , 研 选 96 20 年 0
1 0中 国 当代 医药 CH N 6 I A MOD N ME CI ER DI NE
[】 侯 熙 德 . 经病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0 2 8 6 神 M】 北 人 2 0 :0 .
( 收稿 日期 :0 9 0 — 5 20 — 9 2 )
1 . 床 表 现 3临
低钾 型周期 性麻痹 所致肌 无力 , 一般 只累及 肢体 骨骼 肌 ,
但 严 重者 可 累及 呼吸肌 或 心 肌 ,本 组 患 者 有 2例 累及 呼 吸
肌 无 力 发 作 持 续 时 间 最 短 2h, 长 5d 2 最 ,0例 1d 内 肌
肌 。钾 离子 浓度 在肌 膜 的两 侧只 有维 持正 常 比例 时 , 膜才 肌 能维 持 正常 的静 止 电位 ,才能 为 Ae h去极 化 产生 正 常反 应 。 而 在低 钾 型周期 性麻 痹 患者 中 , 细胞 内膜 经 常处 于轻 度去 肌 极化 状 态 , 发作 时 血钾 降低 , 肌细 胞 内钾增 加 , 引起膜 电位过
上 较 为常 见 , 为 3 6 多 见 于青 壮 年 男性 , 期 性 麻痹 约 %~ %, 周 可发 生于 甲亢之前 , 甲亢症状 明显 时或 甲亢缓解 之后 , 数患 多 者 与 甲亢 同时发 生 , 甲亢控 制后 周期 性麻 痹 发作消 失圈 。
劳 累 、 神 紧张 6例 , 冒后应 用 肾上 腺 糖皮 质 激 素 药 精 感 物 3例 , 酗酒 、 餐后 1 饱 1例 , 明显诱 因 1 。 无 7例
低于正常 4例 。 血氯 正常 3 4例 , 低于正 常 4例 , 高于正 常 2例 。
4次/ ( ) 内酯 2 0mg 2次/嘲 d和 或 螺 0 , d
【 考 文献1 参
[】 史 玉 泉 . 用 神 经 病 学[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 0 8 9 1 实 M] 上 上 2 0 :9 . 【】 卢 祖 能 , 庆 杏 , 承 晏 , . 用 肌 电 图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曾 李 等实 M】 北 人
1姿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患 者多 于女 性 6倍 , 多数 在 2 ~ 0岁期 间 发病 。 理 、 大 04 病 发病 机制、 临床 表 现与 低 钾 型周 期 性麻 痹 相 同翻 。本 组 患 者 中唷
2 6例为 甲亢 性低 钾型周 期性 麻痹 , 6 %, 占 5 比报 道 33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