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五脏治疗脸上长色斑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里介绍黄褐斑与体内脏腑有哪些关系

《黄帝内经》里介绍黄褐斑与体内脏腑有哪些关系

《黄帝内经》里介绍黄褐斑与体内脏腑有哪
些关系?
黄褐斑属临床难治之症,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常宗里云“肺主皮毛”理论,以宣通理肺,通阳散斑之法获效,药常用荷叶、防风、桔梗、竹叶、百合等。

现代医学则认为,黄褐斑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都有关系,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后肝肾不能正常排毒,解毒,滤毒,气血不能正常上泛颜面引起。

《黄帝内经》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肺气通于天。

”肺为华盖,主皮毛。

肝肾,气血,五脏六腑之气皆上承于肺。

肺通调水道,输布津液,有如天地之气化然。

头面为诸阳之会。

其出褐斑者,或黑或灰皆为阴邪湿邪。

如天之有云,乃地气蒸腾使然。

乌云不散,责诸天气,褐斑所成,责诸肺气。

肺气不宣,输布失职,湿邪郁滞,日久化热开合不利,则皮毛难泽。

综上所述,认真分析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当是以阿胶黄精丸内调去斑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来改善皮肤症状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来改善皮肤症状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来改善皮肤症状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与皮肤的健康息息相关。

皮肤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更是内在脏腑健康的镜子。

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在皮肤上有所反映;反之,通过调理五脏六腑,也能够有效地改善皮肤症状,让肌肤焕发出健康的光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脏六腑与皮肤之间的紧密联系。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有光泽;反之,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就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心悸、失眠等症状。

肝主疏泄,藏血。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皮肤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保持光滑细腻;而当肝郁气滞时,容易导致气血瘀滞,出现面色晦暗、长斑等问题。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肌肤丰满、有弹性;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气血不足,皮肤松弛、萎黄。

肺主皮毛,宣发卫气。

肺气充足,卫气能输精于皮毛,使皮肤润泽、抵御外邪;若肺气虚弱,皮肤则容易干燥、粗糙,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下降。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

肾精充足,肾气旺盛,人的皮肤就会紧实、有光泽;肾精亏虚时,往往会出现皮肤早衰、皱纹增多等现象。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中医如何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来改善常见的皮肤症状。

对于面色苍白、无血色的情况,多与心脾两虚有关。

调理时,应以补养心脾为主。

在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养心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莲子、山药等。

中药方面,归脾汤是一个常用的方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思虑,以免损伤心脾之气。

如果脸上长斑,尤其是黄褐斑,这通常与肝郁气滞、血瘀有关。

调理的重点在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和抑郁。

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如玫瑰花茶、柑橘、山楂等。

中药方面,逍遥丸、桃红四物汤等方剂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太冲、血海等穴位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状况。

脸上长斑的中医调理方法

脸上长斑的中医调理方法

脸上长斑的中医调理方法1、口服中药祛斑药物祛斑,就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祛斑的目的。

现将口服中药祛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活血化瘀法:此法适用于因经络阻滞,气血凝滞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川芎、赤芍。

选方举例: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麝香、红枣见《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见《医宗金鉴》2疏肝理气法:此法适用于因肝气郁节、气机不畅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郁金、白芍、青皮、甘草等。

选方举例:消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疏肝饮:柴胡、枳壳、白芍、香附、川芎、青皮、甘草见《景岳全书》。

3温阳补肾法:此法适用于因肾阳不足,阳气虚衰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仙茅、仙灵脾、附子、肉桂、巴戟天、鹿角、锁阳等。

选方举例:右归丸:附子、熟地、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见《景岳全书》;桂附八味丸:熟地、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见《经验方》。

2、外用中药祛斑外用中药祛斑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它包括:敷、熨、涂、搽、熏、洗、抹、罨、浸、蓄、嚏、吹、滴、吸、塞、贴等,《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用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意思是说,外用药物与内治一样,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施治。

所不同的只是:一是服药于内,一是用药于外而已。

中医祛斑方剂很多,在许多医籍里都有记载,药物组成:香白芷、白蔹、白术各1两,白茯苓3钱,葱白半两,白附子3钱,细辛3钱。

制法:研为细末,以鸡子白蛋清调丸如弹子或人小指状。

用法:每晚净面后,用温浆水于瓮器内磨汁涂面。

3、非药物中医祛斑非药物中医祛斑,是指在中医美容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不使用药物而达到祛斑的治疗方法。

它包括针灸、饮食疗法等。

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中医“祛斑”调内脏润皮肤,脸上干净

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中医“祛斑”调内脏润皮肤,脸上干净

黄褐斑、老年斑、蝴蝶斑,中医“祛斑”调内脏润皮肤,脸上干净大家好,我是雷师兄最近呢好多美女,在后台私信问我说这个脸上长斑怎么办?他有的人说是蝴蝶斑啊,有的医生说,我是干板,还有的人说各种黄褐斑,那么针对各种斑其实呢。

我们从ZY的角度如何来辨证这里呢?我给大家分了五个类型,一个那叫肝气淤滞啊,一个叫于雪,一个叫气血虚弱,还有一个便秘火狱,还有一个肾气不足这五个类型。

那么咱们通过这五个类型具体的来给大家说说表现啊,我们又有什么好的方法?首先,第一个肝气郁滞,为什么它排在第一个,因为现在大部分女生啊,这个脸上长斑呢跟这个肝气郁滞有很大关系,那具体什么表现呢自己可以对照一下这种斑呢?一般长在眼睛下部这块还有我们太阳穴附近,一般呢是黄褐色的?这样的人有什么特性呢?就是平时呢,脾气不太好啊,好生气或者是脾气特别好啊,让他生点气,他不生气,他生闷气自己气自己啊,有什么话不敢说不想说这样的人呢?一生气就不想吃饭,胃里边也难受,这两肋侧会出现胀痛啊。

在这个大姨妈来之前,还会出现乳房胀痛的一些表现,然后看舌头,舌头两侧我们舌头两侧是肝胆的区域,舌头两侧会出现比较鼓胀,就是看起来比较厚,而且有的人会出现发红的表现。

这个呢都是肝胆肝气郁滞,肝郁化火的一些表现。

那针对这种肝气郁滞,肝郁化火引起的这种斑啊,我们经常也叫肝斑是吧,那么它是由于我们肝经瘀堵引起的大家都知道,肝经呢是从我们大腿内侧经过乳房,然后呢从这上来然后呢。

经过我们的眼睛下面,我们说肝开窍于目吗?所以我们肝经到眼睛到上面,都是我们肝经循行的一个路线那么如果我们肝经瘀堵了,那么就会造成什么气滞血瘀吗?我们脸上的斑都是瘀血导致的,而我们肝主藏血是吧,那肝血不足,因为你肝经有瘀堵气血过不来,气血供应不上造成的我们脸部的一些斑。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TL思路呢?还是理气活血?这里呢说两个中成Y,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一个呢,叫红花逍遥丸。

如果你是上火比较严重,我们可以用丹栀逍遥丸。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张志荣(临汾市尧都区中医皮肤病医院)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好发于面部,呈面积对称、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黄褐或淡黑色的斑片,无自觉症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该病可归为中医学“黧黑斑”、“肝斑”、“蝴蝶斑”范畴。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有关,临床治疗多从此3脏着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除湿、滋补肝肾的内治法则,根据“无瘀不成斑”、“治斑不离血”的理论,以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始终,从而使脏腑气血运行条畅,养血荣面。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常将该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肾阴虚3型进行论治。

现将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经验介绍如下。

1 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颜面部呈分布对称的黄褐色斑片,以面颊、目周为著,境界清楚,斑色发青,烦躁易怒,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女子月经前后不定期且连续3一4个月,经前斑色加深、双乳胀痛、胸胁痞胀,纳谷不香,舌质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

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

治宜疏肝解郁,化瘀消斑。

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物选用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甘草、薄荷。

若为月经后期,加川芎、益母草;痛经,加乌药、延胡索;月经先期、淋漓不净,加白头翁、秦皮;月经量多、色红质稠,加牡丹皮、栀子;脘闷,加厚朴、陈皮、木香。

例1 患者,女,33岁,2008年3月13日初诊。

主诉:颜面起斑2年,加重半年。

患者2年前因心情抑郁始发面部黄褐斑,曾自行外用祛斑化妆品,无效,近半年来明显加重,遂前来就诊。

现症:鼻背、双颧可见黄褐色斑片,境界清楚,形如蝴蝶,平素烦躁易怒,易生气,经前斑色加深、乳房胀痛,月经后期,经色暗红、血块多,胸胁痞胀,睡眠不实,纳可,二便调,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

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处方:牡丹皮15 g,栀子10 g,当归12 g,白芍15 g,熟地黄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10 g,郁金10 g,薄荷6 g,香附10 g,益母草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白僵蚕15 g,炒酸枣仁15 g,甘草6 g。

51岁阿姨肝郁结,满脸长斑,民间疗法,疏肝养血,祛斑养颜显年轻

51岁阿姨肝郁结,满脸长斑,民间疗法,疏肝养血,祛斑养颜显年轻

51岁阿姨肝郁结,满脸长斑,民间疗法,疏肝养血,祛斑养颜显年轻“51岁的郇阿姨湿气重,肝郁结,失眠严重,入睡困难,满脸长斑,而且最近一年月经不稳定,还经常腰酸背痛。

长斑与五脏相关,肝脾最为密切,常可夹杂多种邪气遵循古训,加以总结发掘,从五脏分而论治黄褐斑,根据多年经验,认识到肝与黄褐斑关系最密切,从清肝,疏肝,调肝,养肝等方面辨证清除黄褐斑。

现代将黄褐斑病位主要定在肝、脾、肾方面,在其辨证分型上,中医内科现将其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虚血瘀型、肝肾亏虚型、肾阳不足型四大证型。

很多中医师皆认为,黄褐斑的脏腑变化虽可涉及多脏,但核心在肝、脾、肾三脏,肝藏血摄魂,主气之疏泄,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调,气血失和则颜面失养。

疏肝重在调阳,使阳入于阴《血证论》讲血不养肝血养其魂,则颜面失和肝脏具有藏血的特性又有疏泄的功能,故肝脏被称为体阴而用阳,若情志所伤,最易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不舒,化火扰心,若肝血不足,则肝阳上扰于面,使面色萎黄,生斑。

此外,健脾养血,滋肾行气也是重要的调理黄褐斑的方法,综合作用,才可使气机打开,让邪气无从聚,补血养血,使脾正常运化营养与血气,面部得到濡养,黄褐斑消退,美容养颜。

肝气郁结长黄褐斑怎么办?纯天然溶斑素泡水喝,疏肝养血,祛斑养颜显年轻这里说的天然溶斑素是鹿胎肽酮,药用鹿胎,鹿茸,虫草等名贵中药材的提取物,富含多肽,多糖,细胞因子,黄酮,皂甙等活性物质,安五脏润六腑,疏肝理气,健脾养血,阴阳交合,滋肾行气,疏肝宣肺,疏通血瘀经脉,使血气润泽颜面,濡养容颜,消斑养颜,从而气色越来越好。

另外,鹿胎肽酮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平衡内分泌水平,稳定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调节月经,消除痛经,是妇科三宝,有月经不调的女性可长期食用。

肝郁气结平时还要注意做好以下两点:1、要保持心态平和大家都知道心情不好,很容易伤到肝脏,因此情绪过于激烈或者过于紧张,起伏过大,很容易导致肝火过旺。

所以,如果肝火旺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去看待人生,尽量让自己保持愉悦,这样才有利于缓解肝火过旺的症状。

纯中药治黄褐斑,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

纯中药治黄褐斑,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

纯中药治黄褐斑,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纯中药治黄褐斑,你想要的中医经验方都在这里(一)肾病科齐医生肾内科医师1、祛斑汤处方: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生地10g,红花6g,王不留行10g,白芷10g,皂角刺10g,白茯苓15g,甘草6g。

加减:肝郁气滞加郁金10g、川楝子10g,兼见腑热便秘者加生大黄10g、莱菔子12g;肝肾阴虚加枸杞子10g、女贞子10g,伴失眠多梦加合欢皮12g、夜交藤12g,伴口干舌燥加天花粉12g、葛根15g;脾胃虚弱加党参12g、白术10g。

【按】黄褐斑属于中医学“肝斑”、“黧黑斑”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因各种因素耗损肝肾阴精,亏损脾气,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而生褐斑,故治宜行气活血、养血消斑。

方中以四物汤理气行滞、滋补肝肾,为治疗面部色斑的基础;红花、王不留行、皂角刺活血通经,皂角刺兼能搜风排毒;茯苓、甘草健脾补中;白芷芳香疏风,滋润肌肤,并引药上达颜面。

且白茯苓、白术、白芍为曾记载于明代《医学入门》的“三白汤”,有补气益血、美白润肤之效。

本方内服外敷,诸药相合调理肝、脾、肾三脏,共奏消斑化斑之功效。

【来源】钟宏量.“祛斑汤”内服外敷治疗黄褐斑4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03):57-58.2、退斑方组成:熟地黄100g,山药100g,山萸肉100g,牡丹皮75g,泽泻75g,牛膝100g,女贞子75g,柴胡75g,香附100g,白僵蚕60g,当归100g,赤芍75g,丹参100g,桃仁60g,红花45g,川芎25g,桔梗25g,枳壳30g,甘草15g。

【按】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山药、女贞子入肾经,善补益肝肾;泽泻、牡丹皮长于利水,能清泄相火;柴胡、枳壳以疏肝行气解郁见长;赤芍、当归、川芎养血柔肝,行气活血;桃仁、红花、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丹参苦微寒而润,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且能养血安神;香附能走善降,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良药,二者伍用,一气一血,气血并治,具有较好的行气化瘀之功;方中桔梗、牛膝配伍,既可宣上导下,又能调气和血,升清降浊,协调气机;白僵蚕有祛除黄褐斑、化老年斑之功,《神农本草经》载其“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甘草补益兼调和诸药。

中医祛斑最好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中医祛斑最好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

中医祛斑最好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中医祛斑是一种以中医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来去除皮肤上的色斑的治疗方法。

中医祛斑方法简单、有效,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中医理论解析中医认为斑是由于肝肾气虚、湿热郁结等因素导致的,所以治疗斑的关键在于调理肝肾,祛除湿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祛斑方法:1.四物汤+参茸丸:四物汤是一种中医方剂,由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组成,具有滋阴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参茸丸是一种滋阴补肾的中药制剂。

每天服用这两种药物,有助于调理内分泌,使得肝肾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消除斑点。

2.桂枝汤+白虎汤:桂枝汤和白虎汤都是中医疗法的经典方剂,桂枝汤以桂枝、生姜、大枣等为主要材料,适用于斑色黯淡、肢体乏力的病例;白虎汤以石膏、甘草、桂枝等为主要药材,适用于斑色黯淡、气虚体倦、大便溏泄的病例。

这两种方剂可以调节气血,改善体质,进而改善斑点。

3.中药外敷:一些中药可以外敷斑点处,如生白芍、钩藤、甘草等。

可以将这些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在斑点处敷上,每日2-3次,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可以使斑点逐渐淡化。

二、中医祛斑养生法1.饮食调理:中医认为色斑与肝火旺盛有关,所以在饮食上应多摄取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黄瓜、冬瓜、苦瓜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补血滋养作用的食物,如黑豆、紫菜、芝麻等。

2.生活习惯调整:中医强调合理作息、避免紫外线暴晒、适当运动等。

要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尽量避免加班熬夜等,以便让肝肾得到充分休息和调理。

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状态。

3.精神调理:中医认为情绪紧张、压力大也会对皮肤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要学会放松自己,避免情绪波动大。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茶道等方式来舒缓心情,保持愉悦的状态。

三、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指通过外用中草药或中药配方来处理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调理五脏治疗脸上长色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拥有一个完美光洁的脸蛋更加重要,也是每一个女生梦寐以求的事情。

对于脸上长斑,给她们的爱美之心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那么该如何去除脸上的色斑呢?。

下面便是一些方法经验,通过中医的说法来治疗脸上长斑。

中医调理脸上色斑
脸上长斑往往也反映内脏的情况。

有健康的五脏,才会有滋润的面容。

长期吃肉多的人,如果没有同时摄入足够的蔬菜来帮助清肠,则容易淤血循经而上,面部长斑或者生疮,特别是在脸部的颧骨处,因为这里是大肠的反射区。

中医认为人的面部也是身体内脏的反射区,具体的分布是:额头反映大脑咽与喉,肺和心脏的反射区在眉眼间;人中反映子宫外膀胱,鼻头反映脾胃,鼻中反映肝等。

我们可以观察面部发现脏器问题,及时找中医调理。

脸上长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黄褐斑
中医称黧黑斑,为淡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片,斑片大小不等,边界清洗,行状不规则,不高出皮肤,无明显自觉状,但影响美观。

多发生于面部,基本呈对称性分布于颧额、鼻、双颊、口周等部位。

多见于中年妇女。

颜色深浅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颜色加重,冬季变浅。

黄褐斑是中年女性头疼的肌肤问题,斑斑点点的样子,让美丽白皙的肌肤一去不返。

导致黄褐
斑形成的主要因素:外因主要是紫外线损伤,内因则于内分泌有关。

黄褐斑可分为:
肝斑
肝硬化、肝炎、肝功能不健全等肝病,所引起的皮肤黑黄和面部色素沉着。

(中医称为肝气郁结型:是指忧思郁怒,情志不遂影响肝的疏泄而滞结成斑)
妊娠斑
激素水平不稳定。

理论界论证雌激素过高可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颗粒增多,黄体酮能促使色素沉着。

妇女在怀孕期黄体酮和雌激素增多,因内分泌变化而出现斑点。

另外脑垂体、肾上腺、性腺及甲状腺对分泌黑色素的多寡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称为肾虚火燥型:是痣妊娠分娩,房事过多,久病耗伤至阴精亏损,水不制火,火燥面颜而致斑。

)蝴蝶斑
常常发生与鼻及两面颊部位,形式蝴蝶。

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睡眠不足,疲劳会使皮肤抵抗紫外线的能力下降,而导致面部晒斑和黑斑的发生。

(中医称为脾虚血弱型:是指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思虑伤脾,湿热交阻于面而结成褐斑)
日晒斑
长波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变黑(称晒黑现象),中波紫外线,能使皮肤深层受到灼伤,引起皮肤发红,起疱(称晒斑现象)。

紫外线过度照射是色素剧增并沉淀成色斑的重要原因。

皮肤受到紫外线强烈照射,皮肤自我保护功能便发挥作用,会制造大量黑色素以抵抗紫外线的“侵略”。

色素
沉着在脸上留下难看的色斑或使雀斑加重。

(中医称为风热蕴肤型:是指日光曝晒,风热毒邪蕴积肌肤而淤结成斑。

脸上出现色斑,对患者的形象的影响很大,因此患者很想尽快进行治疗,减少疾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作为患者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切不可马虎大意。

因为脸上长斑除了影响美丽之外,还可能让我们的身体受到其他疾病的困扰。

所以,记住一些治疗长斑的事情就非常必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