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A.老鼠打洞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蜘蛛织网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 D)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B.杜威C.桑代克D.班杜拉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123.负强化是指(C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124.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

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以下是教育心理学各章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试题: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哪些?答案: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策略、评估与评价、学生发展、教师心理等。

第二章:学习理论试题: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何不同?答案: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联来实现的,强调外部刺激对学习的影响。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如信息加工、记忆、思维等,认为学习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第三章:学习动机试题:1. 什么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1.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兴趣、满足感等内部因素而进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奖励或惩罚驱动的学习动机。

2.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设置合理的目标、提供积极的反馈、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等。

第四章:认知发展与教育试题: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些阶段?2. 教育如何适应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答案: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 教育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具体操作的学习材料,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抽象思维的训练。

第五章:教学策略试题:1. 什么是直接教学法?2. 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 直接教学法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学生通过听讲、观察来学习。

2.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探索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第六章:评估与评价试题:1.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是什么?2. 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评价?答案:1.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用于指导教学和学习;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用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心理学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习题及答案(第3章)

教育心理学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习题及答案(第3章)

教育心理学——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习题及答案(第3章)一、选择题1.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2.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A.信号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B.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C.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D.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3.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伯尔把学习的分为()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4.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5.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A.斯金纳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6.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7.观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B.奥苏伯尔C.可勒D.班杜拉8.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A.习得律B.效果律C.消退律D.泛化律9.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10.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使类似的不同的刺激被辨别出来,这是条件作用的()A.强化B.消退C.分化D.习得11.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A.准备律B.习得律C.练习律D.效果律12.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3.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

这是()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14.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A.消退B.惩罚C.强化D.分化15.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

1.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5.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7.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 )。

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主义建构主义 8.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0.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1.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1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语言联结学习 1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 于( )。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考试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考试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考试习题双向细目表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是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A 智慧技能B 认知策略C 言语信息D 动作技能2、尝试—错误说的代表人物是()A 桑代克B 苛勒C 巴甫洛夫D 斯金纳3、学习是个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这句话主要表现在()A 完形—顿悟说B 认知—结构学习论C 尝试—错误说D 经典实验说4、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A 基本结构B 学习结构C 操作结构D 认知结构5、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这句话体现在()A 结构原则B 动机原则C 程序原则D 强化原则6、布鲁纳认为,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 建构法B 发现法C 顿悟法D 尝试错误法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机械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发现学习8、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巴甫洛夫B 桑代克C 布鲁纳D 维果斯基9、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 信号学习B 连锁学习C 言语联结学习D 概念学习10、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习表现为行为和____________的变化。

2、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技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3、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_____和操作性行为。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六章补充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六章补充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六章补充题答案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B2.D3.C4.B5.B二、填空题:1.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2.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3.顿悟4.获得、转化和评价三、简答题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是合理的和有逻辑基础的。

实质性的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是在理解之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答: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在教学中的应用(1)要遵循“渐进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2)要合理的使用“先行组织者”3.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答: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程度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设计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使新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并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

四、论述题4.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提倡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第三、教育意义。

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基本结构,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强调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自觉探索、学习。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为:(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教育心理学每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每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每章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每章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试题: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 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答案: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评估与评价、学习动机、认知发展等。

3.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紧密相关,它为教师提供了理解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第二章:学习理论试题:1. 什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如何解释学习过程?答案: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关联来实现的,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如信息加工、知识结构等。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强调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激励和个人成长。

第三章:认知发展与教育试题: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些阶段?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3. 简述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强调了教师和同伴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 信息加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教学设计、学习策略的培养、记忆技巧的教授等。

第四章:学习动机试题:1. 什么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何解释学习动机?3.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1.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自身兴趣和满足感而进行学习,外在动机则是由外部奖励或惩罚驱动的学习。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会追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B、鲍德温(BaldwinC、詹姆士(James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A.老鼠打洞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D.蜘蛛织网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 D)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B.杜威C.桑代克D.班杜拉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123.负强化是指(C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124.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品行。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D )A.消退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12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2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D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27.“杯弓蛇影”是一种(A )现象。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128.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C )A.正强化B.消退C.惩罚D.负强化129.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C )A.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B.形成认知地图C.形成新的完形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130.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C )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观察学习D.有意义学习13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32.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D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3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134.提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135.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C)存在的。

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136.提出程序教学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A)A.斯金纳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137.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A.发现学习B.合作学习C.接受学习D.掌握学习13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39.“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B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4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程序教学14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 )A.布鲁纳B.斯金纳C.加理D.金布尔14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是学习了(C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14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D )A.形成条件反射B.形成整体完形C.同化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144.(D)强调“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A.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5.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A )A.动态性B.客观性C.永恒性D.普遍适应性146.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C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期待惩罚理论147.认知结构是指(D)A.学科的知识结构B.学科知识发展的顺序C.教材编排的结构D.个人已有知识的内容和组织148.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C)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D.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149.学习的意义在于(A)A.促进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B.获得好的成绩C.适应社会发展D.个体生活的需要150.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D)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151.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

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属于(A)A.言语信息学习B.心智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152.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学习以(D)为主A.书本知识B.课堂教学C.教师指导D.掌握前人的经验和行为规范153.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A)A.问题解决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接受学习154.在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B)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概念学习D.刺激-反应学习155.学生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种学习属于(C)A.连锁学习B.辨别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概念学习156.下列不属于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基本规律的是(C)A.准备律B.练习律C联结律D.效果律157.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称为(D)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5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C)A.获得B.消退C.泛华D.分化15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A)A.斯金纳B.桑代克C.苛勒D.巴甫洛夫160.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属于的条件作用类型是(B)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161.奥苏泊尔认为,有一种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叫做(C)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162.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条件的是(C)A.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有逻辑性B.学生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C.学习必须先呈现一种引导性材料D.学生必有积极主动将新知识和以往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163.(B)学习理论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尝试-错误B.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D.认知结构164.下面观点不符合建构主义思潮的是(C)A.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B.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C.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D.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65.下列不是学习现象的是(B)A.公务员每天看新闻B.学生每天做广播体操C.近墨者黑D.幼儿与生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不怕生了166.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多选167.学习的本质属性是(A BC)A.学习产生的变化是持久的B.变化的既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结构C.学习产生的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引起的D.学习不受后天环境影响E.学习具有先天遗传性168.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ABC )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学习C.行为规范的学习D.认知策略E.态度169.按学习的方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AB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E.认知策略170.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ABCE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B.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E.习惯化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171.人本主义对有意义学习的理解是(ABCD )A.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B.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C.学习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等发生变化D.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E.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172.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规律主要有三条,分别是(ACE )A.效果律B.强化律C.练习律D.消退律E.准备律173.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的是(BCE )A.习得B.正强化C.负强化D.消退E.惩罚174.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 ABCE)A.习得B.消退C.泛化D.强化E.分化17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 ACDE)四个子过程。

A.注意B.识记C.保持D.复现E.动机176.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是(ACE )A.新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储存C.知识的转化D.技能的形成E.知识评价177.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是(ABD )A.主动建构性B.社会互动性C.知识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D.情境性E.强调学生经验的差异性178.班杜拉认为强化分为(ABC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正强化E.负强化17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对(ABC )的描述上。

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态度观E.教学观180.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属于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的有(BCD)A.最近发展区B.逐渐分化C.整体协调D.先行组织者E.下位学习181.关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BE )A.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B.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C.学生的学习是接受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实现的E.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182.下列属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是(BCE )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B.布鲁纳的学习理论C.格式塔学习理论D.马斯洛的学习理论E.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183.学生的学习特点是(ABCD)A.以间接经验为主B.有他人的指导C.有计划、有目的D.以语言为中介184.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BDE)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二、复习重点、难点重点:复习正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三、知识点整理1、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