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药炮制规范86下载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切制原则:根据药材的性质、形态、大小和用途进行切制
切制工具:刀、剪、铡刀等
切制方法:斜切、横切、纵切、斜片、横片、段、丝等
切制要求:切制均匀,大小一致,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
炮炙方法
净制: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
切制:切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等
炒制:加热炒至一定程度,如炒黄、炒焦等
煅制:煅烧至一定程度,如煅炭、煅白等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01.
02.
03.
04.
目录
规范背景
炮制方法
质量标准
监督管理
规范背景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现状
01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炮制经验和技术。
03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05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亟待提高,需要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02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品种繁多,涵盖了各种中药材。
2
炮制方法:遵循传统炮制工艺,保证炮制效果
3
炮制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保证生产安全
1
原料选择:选用道地药材,保证药材质量
5
质量检验:对炮制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4
炮制环境: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成品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观察饮片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等
01
理化检验:检测饮片的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指标
02
微生物检验:检测饮片中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含量
03
有效成分检测:检测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规定
04
安全性检验:检测饮片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规定
05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3)

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云南省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选择:根据方剂配伍规律和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作为原料,保证原料的品种、性质和质量符合要求。
2.药材的加工处理: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要求,对药材进行清洗、晾干、研磨等加工处理,确保药材的纯净度和药效成分的稳定性。
3.煮炼:根据方剂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煎煮方法,煮炼药材,保证药液的提取充分、煎煮时间的控制准确。
4.过滤和浓缩:将煎煮后的药液经过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然后进行浓缩,使药液浓缩成糊状或浓缩液状,保证药液的纯净度和浓度合适。
5.干燥和粉碎:将浓缩后的药液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成为干燥的饮片,然后进行粉碎,使其成为颗粒状或粉末状,保证饮片的质地均匀和易于使用。
6.包装和贮藏:对饮片进行包装,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然后进行贮藏,确保饮片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总之,云南省中药饮片的炮制规范主要是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中药材全草类炮制规范

七、全草类千层塔QiancengtaHERBA HUPERZIAE【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末、秋初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泥土,干燥。
7~8月间采收孢子,干燥。
【炮制】千层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千层塔为不规则的段,根、茎、叶混合。
根须状。
茎一至数回两叉分支,顶端常具生殖芽。
完整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锐尖头,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基部渐狭,楔形,仅有主脉1条,纸质。
孢子叶和营养叶同形,绿色。
气微,微略苦、辛。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
归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除湿,清热解毒。
用于跌打损伤,劳伤吐血,尿血,痔疮下血,白带,肿毒,溃疡久不收口,烫火伤。
【用法与用量】5~15g,煎汤或捣汁;外用适量,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处方应付】写千层塔、蛇足草均付千层塔。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伸筋草ShenjincaoHERBA LYCOPODII【来源】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
【采收与加工】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炮制】伸筋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伸筋草为不规则的段,茎、叶混合。
茎细圆柱形,略弯曲,315表面淡黄绿色;质柔软,切断面皮部浅黄色,木部类白色。
叶密生茎上,螺旋状排列,皱缩弯曲,线形或针形,黄绿色至淡黄棕色,无毛,先端芒状,全缘,易碎断。
无臭,味淡。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Ⅷ)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中药材炮制规范(2005)-74b435c30c22590102029db0

中药材炮制(药典2005版)目录及炮制通则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详见《中药材炮制通则》]中药材炮制(药典2005版)目录二画丁公藤、丁香、人参、儿茶、九里香、九香虫、刀豆、小通草、小蓟、马齿苋、马勃、马钱子、马兜铃、马鞭草三画三七、三白草、三棱、干姜、干漆、土木香、土荆皮、土茯苓、大血藤、大青叶、大枣、大黄、大蓟、大腹皮、山麦冬、山豆根、山茱萸、山药、山楂、山慈菇、千年健、千金子、川木香、川木通、川牛膝、川乌、制川乌、川芎、川射干、广金钱草、广藿香、女贞子、小茴香四画王不留行、天仙藤、天冬、天花粉、天南星、天麻、云芝、木瓜、木香、木贼、、木通、木鳖子、五加皮、五味子、五倍子、车前子、车前草、瓦松、瓦楞子、牛蒡子、牛膝、升麻、化橘红、丹参、乌药、乌梢蛇、乌梅、火麻仁、巴豆、巴戟天、水飞蓟、水牛角、水蛭五画玉竹、甘草、炙甘草、甘遂、艾叶、石韦、石决明、石菖蒲、石斛、石榴皮、石膏、煅石膏、龙胆、平贝母、北豆根、北沙参、生姜、仙茅、仙鹤草、白及、白术、白头翁、白芍、白芷、白附子、白茅根、白矾、白果、白前、白扁豆、白蔹、白鲜皮、白薇、瓜蒌、瓜蒌子、炒瓜蒌子、瓜蒌皮、冬瓜皮、玄参、半边莲、半枝莲、半夏、法半夏、母丁香、丝瓜络六画老鹳草、地龙、地枫皮、地骨皮、地黄、熟地黄、地榆、地锦草、亚麻子、西河柳、西洋参、百合、百部、当归、肉苁蓉、肉豆蔻、肉桂、朱砂、朱砂根、竹节参、竹茹、延胡索(元胡)、华山参、自然铜、血竭、全蝎、合欢皮、决明子、关黄柏、灯心草、防己、红大戟、红芪、炙红芪、红豆蔻、红参、红景天七画麦冬、麦芽、远志、赤石脂、赤芍、芫花、花椒、花蕊石、芥子、苍术、苍耳子、芡实、芦荟、芦根、苏木、杜仲、豆蔻、连钱草、吴茱萸、牡丹皮、牡蛎、何首乌、制何首乌、伸筋草、皂角刺、谷芽、谷精草、龟甲、羌活、沙苑子、沉香、诃子、补骨脂、阿胶、陈皮、附子、忍冬藤、鸡内金、鸡血藤、鸡骨草、鸡冠花八画青风藤、青叶胆、青皮、青果、青蒿、青礞石、苦木、苦地丁、苦杏仁、苦参、苦楝皮、枇杷叶、板蓝根、郁李仁、郁金、虎杖、昆布、明党参、知母、垂盆草、委陵菜、使君子、侧柏叶、佩兰、金果榄、金沸草、金荞麦、金钱白花蛇、金钱草、金樱子、金礞石、肿节风、鱼腥草、狗脊、京大戟、卷柏、炉甘石、泽兰、泽泻、降香、细辛九画珍珠、珍珠母、荆芥、茜草、荜茇、草乌、制草乌、草豆蔻、草果、茵陈、茯苓、茺蔚子、胡芦巴、胡黄连、胡椒、荔枝核、南五味子、南沙参、南板蓝根、枳壳、柏子仁、枳实、栀子、焦栀子、柿蒂、威灵仙、厚朴、牵牛子、鸦胆子、韭菜子、骨碎补、钟乳石、香加皮、香附、香橼、香薷、重楼、禹州漏芦、禹余粮、独一味精、独活、姜黄、前胡、首乌藤、穿山龙、穿山甲、穿心莲、络石藤十画秦艽、秦皮、莱菔子、莲子、莲房、莪术、荷叶、桂枝、桔梗、桃仁、柴胡、党参、鸭跖草、积雪草、射干、徐长卿、高良姜、拳参、粉葛、益母草、益智、浙贝母、娑罗子、海马、海风藤、海龙、海螵蛸、海藻、通草、预知子、桑叶、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桑螵蛸十一画黄芩、黄芪、炙黄芪、黄连、黄柏、黄精、菝葜、菟丝子、菊苣、常山、蛇蜕、银柴胡、猪牙皂、猪苓、麻黄、麻黄根、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茸、鹿衔草、商陆、旋覆花、羚羊角、断血流、淫羊藿、淡竹叶、淡豆豉、续断、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十二画斑蝥、款冬花、葛根、葶苈子、扁蓄、棕榈、硫黄、雄黄、紫石英、紫花地丁、紫苏子、紫苏叶、紫苏梗、紫河车、紫草、紫菀、蛤壳、蛤蚧、黑芝麻、锁阳、鹅不食草、湖北贝母、滑石十三画蓖麻子、蒺藜、蒲公英、蒲黄、椿皮、槐花、槐角、雷丸、蜈蚣、蜂房、蜂胶、蜂蜡、矮地茶十四画蔓荆子、榧子、槟榔、焦槟榔、酸枣仁、磁石、豨莶草、蝉蜕、罂粟壳、漏芦十五画赭石、蕤仁、蕲蛇、槲寄生、墨旱莲、稻芽、僵蚕十六画薏苡仁、薄荷、橘红、橘核十七画藏菖蒲、藁本、檀香十八画以上藕节、瞿麦、蟾酥、鳖甲、麝香中药材炮制(药典2005版)上二画丁公藤【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我国各省饮片炮制规范中炮制通则内容初探

我国各省饮片炮制规范中炮制通则内容初探炮制通则是为了规范饮片炮制工艺,对饮片炮制过程中一些共性技术所做的规定,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的重要内容,对增强饮片生产实际中的可操作性、规范饮片生产、提高饮片质量、保证用药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对各地饮片通用炮制技术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当前国家已启动的编制《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项目提供建议和参考。
标签: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通则目前,加快编制《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规范统一饮片炮制国家标准,是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亟需采取的重要措施[2]。
为科学编制《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之前作者曾对各省饮片炮制规范的编制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3],各地炮制规范具有地方特色,彼此之间在基源、炮制规格及炮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体现在炮制通则中亦是各有特色。
考虑到炮制通则对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各省制定的炮制通则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各地饮片通用炮制技术的差异。
1 标准收集及研究方法确定共收集21部关于中药炮制的现行法定标准,其中包括了国家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和地方标准(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的现行版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见表1。
收集的20本地方炮制规范涵盖了全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五大区域。
本文对21部法定标准中的炮制通则各项内容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汇总。
2 结果2.1 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中药炮制方法分类是人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生产上应用,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炮制方法有多种分类:①雷公炮制十七法:明代缪希雍撰的《炮制大法》将明代以前的炮制方法归纳为为炮、制、煨、炒、煅、炼、制、度、飞、伏、煿、爁、摋、镑、曝、露、煞,称为雷公炮制十七法;②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撰的《本草蒙筌》在炮制方法分类上,提出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即三类分类法;③五类分类法:近代《中药学》补充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5类;④《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炮制通则”项下确定为“净制、切制、炮制、其他”4类,炮制又进一步细分为炒、制、制炭、煅、蒸、煮、炖、煨等法。
炮制规范附录

附录Ⅰ中药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方法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
以适应医疗要求及临床配方和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炮制的制作方法按工序可分为净制、切制和炮制三大类。
一、净制净制是中药炮制第一道工序,是对中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即药材在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的方法。
根据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挑选、筛选、风选和水选等。
1.挑选主要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使其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
或者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分离药材大小和粉末粗细,使大小规格趋于一致。
3.风选利用药物和杂质的比重不同,经过簸扬(一般可利用簸箕或风车),借药材起伏的风力,使之与杂质分离,以达到纯净之目的。
4.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将杂质选出或漂去杂质的常用方法。
有些药物常附着泥砂、盐分或不洁之物,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选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
根据药材性质,水选可分为洗净、淘洗、浸漂三种方法。
5.其他方法对少数药还要用刷、刮、碾、撞、火燎等方法,以达到去毛、去腐肉、去心、去壳、去核、去芦、去头足翅等非药用部位。
二、切制取净药材,经过软化处理后,根据其质地及调配、制剂要求,用手工或机械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或用锉刀、刨子,将坚硬木质类、角质类药材锉(刨)成粉末或极薄片(称镑片)。
(一)软化净药材用清水处理至软的方法。
常用水处理软化方法有淋法、抢水洗、浸泡、润、漂等。
6941.淋法适用于全草类药材。
将药材整齐地直立堆好,用多量清水自上而下浇淋,使其软化。
2.抢水洗适用于质地疏松、具芳香性和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中标准物质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中标准物质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2.25•【文号】国药监药注〔2020〕6号•【施行日期】2020.0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饮片炮制规范中标准物质有关事宜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中药材标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标准物质标定和分发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制定和修订工作需要,可委托行政区域内省级药品检验机构负责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除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以外的标准物质制备、标定、保管和分发工作,制备标定结果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备案。
二、对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规定使用的药品标准物质,有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应使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
使用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以外的标准物质,应遵循其使用说明书规定。
三、各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参照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管理要求,建立完善药品标准物质管理体系,对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使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以外的标准物质统一标定规范、统一保存发放。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品标准物质研制和供应情况,加强监督管理。
五、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应当加强对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有关标准物质的研制技术指导和开展培训工作。
国家药监局2020年2月25日。
云南省中药饮片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号

云南省中药饮片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第1号)《云南省中药饮片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6年6月8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二00六年七月十八日云南省中药饮片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管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保障公民用药安全有效,促进中药饮片产业规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净制、切制、炒制、煅制、蒸制等加工制成的用于中药调剂、制剂的药物。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中药饮片生产依法实行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新开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申办《药品生产许可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申请增加中药饮片生产范围,应当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
(一)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新开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申办《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增加中药饮片生产范围的初审。
(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新开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申办《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增加中药饮片生产范围的审批。
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中药饮片生产。
第六条申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与中药饮片生产相适应的中医药学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二)具有与中药饮片生产相适应的厂房、储存设施和卫生环境;(三)具有能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以及必要的检测仪器及设备;(四)具有保证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云南省中药炮制规范86下载篇一: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xx年版之参叶参叶shenyepanacisjaponicicaulisetFolium【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panaxpseudo-ginsengwall.var.major(burkill.)li.、竹节人参panaxjaponicusc.a.meyer.或羽叶三七panaxbipinnatifidusseem.的干燥茎、叶。
6~7月采收,阴干或低温干燥,捆扎成把。
【炮制】取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为茎叶混合的段,绿色或绿黄色。
茎有枝。
有的为羽状复叶,破碎,有锯齿。
【鉴别】(1)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下表皮细胞扁方形,较小,有气孔;主脉上下方表皮细胞类方形,表面锯齿状增厚。
叶肉栅组织为一列短柱状细胞,海绵组织细胞2~3列,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
木质部新月型,韧皮部细胞较小;薄壁细胞中含有分泌腔和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浸渍12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13ml,减压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15ml水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5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2次,每次15ml,将正丁醇液减压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在105℃烘约1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11.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水作溶剂,不得低于30.0%。
【性味与归经】苦、微甘,微寒。
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生津止渴。
用于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
【用法与用量】3~12g。
泡服一次2~3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药材收载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xx年版)。
篇二:炮制规范(05版)浙江前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xx年版,按照修订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我局组织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反复的修改、审议,编写而成。
本版炮制规范在尽量与《中国药典》20xx年版及有关的中药材标准保持一致的原则下,收载的品种基本反映了我省临床配方的实际情况,有些本省习用炮制方法,同时予以收载。
本版炮制规范收载中药饮片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共收载952个品种。
其中新增65个品种,包括27个新增入常用品种,38个新增入不常用品种;修订了365个品种;删除了5个品种。
本版由1994年版的不常用品种收为常用品种的有4个,由1994年版的常用品种收为不常用品种的有45个。
本版炮制规范在“质量可控、操作简单、标准完善”的前提下,合理地对84个品种增设了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的分析技术。
其中薄层色谱法23项,显微鉴别11项,高效液相色谱法3项,挥发油测定9项,杂质检查20项,水分检查9项,灰分检查8项,其他10项,共计93项。
由于工作机构的组织有力、各参加人员的齐心协力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xx 年版的编写工作,尽管任务重、时间紧,还是得以顺利有序的开展,基本达到了修订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要求,并按时出版。
现在,它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省的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工作及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版炮制规范为我省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及质量检验所依据的法定技术标准。
为不断提高我省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水平,希望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xx年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xx)年版编写委员会名单名誉主任委员:郑尚金主任委员:陈时飞副主任委员:陆光照、赵维良委员:来复根、马新、郭增喜、戚雁飞、郭怡飚、宋旭峰、张云、陈孔荣、罗国海、李水福、林泉、徐锡山、胡松梅编写组人员:戚雁飞、诸葛陇、郑建宝、应美芳凡例《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xx年版(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浙江省监管中药饮片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本规范之“凡例”将各项目中的有关共性问题加以规定以避免重复说明。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约束力。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在正文品种中另做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本规范中涉及的检测方法,除正文中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简称《中国药典》)凡例、附录项下的有关规定遵照执行,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名称及编排本规范分前言、凡例、药材炮制通则、正文、附录、索引六部分。
其中药材炮制通则扼要地介绍了常用炮制方法及工艺,炮制品规格标准;附录收载了“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常用剂量”表、“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一次零售最高限量”表及“先煎、后下或包煎的中药”名单;索引包括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及拉丁学名索引。
本规范正文收载常用中药750种,收载不常用中药202种。
按其药用部位编排,分为根、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草类,花类,叶类,皮类,茎、木类,菌、藻及地衣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对每一种常用中药分别叙述其品名、来源、炮制、性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处方应付、贮藏,有的还包括别名、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注意等项;不常用中药则分别叙述其品名、来源、炮制、功能,有的还包括注意项。
各类中药,又分别按名称笔画顺序排列。
项目与要求每一种中药所载各项的含义如下:[品名]是指中文名、汉语拼音及拉丁名。
中文名除个别品种外一般依据《中国药典》使用的名称,药典未收载者则采用本省习用名称。
[别名]是指品名(正名)外的中医处方用名,或本省习用的其他名称。
[来源]是指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以及主要产地、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等。
药用部位一般是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采收和产地加工即对此而言。
有的药材在产地即直接加工成饮片。
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晒干、阴干或不超过60℃烘干的(即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用“低温干燥”;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
[炮制]是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和炮炙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
少数品种本省传统的炮制方法与《中国药典》不同,本规范同时予以收载。
[性状]是指中药饮片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与切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其中有些特征需在放大镜下检视,炮制品的表面特征指表皮和切面的特征。
有的饮片品种描述了完整药材的性状。
同一名称有多种来源的药材,加工的同一规格的饮片,其性状有明显区别的分别描述。
先重点描述一种,其他仅分述其区别点。
分写品种的标题,一般采用习用的药材名。
没有习用名称者,采用植(动、矿)物中文名。
同一药材加工的不同规格的饮片分别描述。
[鉴别]是指检验中药饮片真实性的方法。
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检查]是指对中药饮片的纯净程度、有害、有毒或影响饮片质量的物质进行的限量检查。
[浸出物测定]是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中药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的测定。
[含量测定]是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中药饮片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指标成分或类别成分进行的测定。
[性味与归经]多依据《中国药典》、卫生部部颁标准或中医药文献。
以中医药学术语叙述。
[功能与主治]多依据《中国药典》、卫生部部颁标准或中医药文献及中医临床用药经验。
常以中医学术语叙述。
[用法与用量]用法除另有规定外,是指汤剂(水煎内服)而言。
用量则通常为成人一日常用剂量。
研粉吞服的中药饮片,照《中国药典》散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ⅩⅢc)检查,应符合规定;研粉外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饮片,照《中国药典》散剂无菌检查法(附录ⅩⅢb)检查,应符合规定。
[处方应付]是指对中医处方用名所作的规定。
[贮藏]是指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期间,为防止变质而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干燥处系指相对湿度在45~75%的环境;阴凉处系指温度不超过20℃的环境;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注意]是指药材炮制及饮片检验过程中与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以及必须重视的劳动保护,使用中药饮片时的禁忌、毒副作用和其他需要遵循的有关规定。
“毒性中药”为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之“毒性中药管理品种”所列入的中药,在生产、储运、经营、加工、使用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检验方法和限度本规范收载的中药饮片,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本规范或《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标准中规定的各种含量和限度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定进舍至规定有效位。
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对照品、对照药材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对照品、对照药材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
对照品除另有规定外,应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12小时以上使用。
对照品、对照药材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质量要求、使用期限和装量等。
计量本规范试验用的计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并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篇三:20xx981571120个中药品种炮制规范拟定正文.doc草乌caowuRadixaconitikusnezoFFii【来源】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
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辽宁等省。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0.8cm。
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