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反思报告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反思报告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反思报告一、事故概况哈尔滨一家石化企业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2021年6月12日上午10点,造成了5名工人死亡,10名工人受伤,以及公司资产损失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企业及相关部门立即采取了应急救援措施,并进行了火灾扑救。

但是由于火灾现场状况复杂,扑救难度大,火势蔓延迅速,直到10小时后才得以控制。

此次事故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注。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事故起火原因是由于一台老化的设备发生了电气故障,引发了电火灾。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电气隐患,但企业未能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

此外,事故现场的消防设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消防栓不畅通,消防通道被堵塞等。

这些都为火灾的发生和扩大埋下了隐患。

除了设备电气隐患和消防设施不畅通外,事故发生时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

例如,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更换规定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再加上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三、事故反思1. 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不到位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安全生产应当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必须要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内部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设备和设施的检查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安全设施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时,企业内部的消防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消防栓不畅通、消防通道被堵塞等。

这些都为火灾的发生和扩大埋下了隐患。

企业在后期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畅通和完好。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反思材料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反思材料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反思材料一、事故概况近年来,石化行业作为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然而,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加,石化行业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石化火灾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以“石化火灾事故”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自2010年以来,全国石化行业共发生大大小小的火灾事故500余起,伤亡人数达到数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

石化火灾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在石化火灾事故中,大多数是因为设备失效、操作不当、安全隐患、管理不善等原因所导致。

这些事故不仅仅给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给人们对工业安全的认识和重视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因此,对石化火灾事故进行总结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失效在石化行业中,设备的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旦设备出现失效,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设备失效的原因一般包括制造缺陷、设计缺陷、使用不当、未经定期维护等方面。

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强化设备维护和检测工作尤为重要。

2.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石化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或者操作失误,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在这个问题上,石化企业需要严格要求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确保操作规范。

3. 安全隐患石化企业通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例如防火设施不完备、作业环境不清洁、化学储存品管理不善等。

这些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极易造成火灾事故。

4. 管理不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一些企业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导致了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

因此,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如何健全的企业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也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三、对策措施1. 强化设备维护与检测石化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与检测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设备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

针对三违采取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针对三违采取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针对三违采取措施实现安全生产近年来,石化公司上下在平安生产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总体平安生产形势依旧严峻。

从近年来集团公司整体,以及炼化企业平安事故的基本状况来看,“三违”行为特殊是违章操作是发生平安事故的主要根源。

综合分析平安事故,80%~90%的平安事故都缘于“三违”行为,特殊是违章操作。

依据杜邦公司统计资料,96%的平安事故缘于“三违”行为。

深化剖析我们企业近年来平安事故的典型案例。

违章操作引发的事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不知不会、无知无畏型。

主要是员工操作技能不娴熟,业务不过关,技术不过硬,对违章操作造成的严峻危害熟悉不足,鲁莽行事,盲目操作,引发平安事故。

二是心存侥幸、习惯违章型。

员工在生产作业中不按操作规程,嫌麻烦、图省事、走捷径,长期形成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虽然明知是违章操作,但存在侥幸心理,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三是马虎大意、操作失误型。

由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操作人员工作不仔细,不认真,在操作中疏忽大意,推断失误、遗漏操作步骤等,引发平安事故。

客观地讲,“三违”特殊是违章操作产生的深层次缘由是多方面的。

既有领导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培训针对性不强、员工素养不高的问题;既有制度不完善、无章可循的问题,也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的问题;既有监督不严格、监控不到位的问题,也有规程不详细、操作无确认的问题。

受控管理的核心思路是讲程序,受控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从客观深层次分析违章操作产生事故的缘由,基本上都是作业和操作不受控导致的。

因此,炼化企业提出作业和操作要受控,既操作要有规程、有卡片,步步要有确认;作业要有票证,风险要有识别;变更要有方案、有审批;应急要有预案、有响应。

在作业和操作过程中,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生产环境等因素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其目的就是实现生产中作业和操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受控,确保企业本质平安。

在个人多年的平安生产管理阅历中,总结出“三违”引发平安事故的以下几种形式:(1)管理粗放、混乱,违章指挥,引发平安事故。

石化火灾事故分析报告总结

石化火灾事故分析报告总结

石化火灾事故分析报告总结引言近年来,石化行业作为我国重要行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石化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石化火灾事故,本报告对石化火灾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石化火灾事故的概况1. 火灾事故的频发现状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火灾事故的频发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的石化火灾事故数量居高不下,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石化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石化火灾事故往往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方面,人员伤亡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和社会负担;另一方面,财产损失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影响。

3. 火灾事故的成因多样性石化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从人为操作失误到设备故障,从环境因素到安全管理不力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其成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其发生。

二、石化火灾事故的分析1. 火灾事故的成因分析(1)人为操作失误许多火灾事故往往源于人为操作的不当和失误。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2)设备故障石化生产设备经常处于高温、高压、腐蚀等极端工作环境下,机械设备的老化和磨损是常见原因。

因此,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至关重要,这是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的有效措施。

(3)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天气、气温等也可能造成火灾。

例如高温天气易引发设备过热,降雨天气容易导致设备泄漏等。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4)管理体系不完善石化企业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也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企业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并加强对其执行的监管。

2. 火灾事故的预防分析(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石化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每个员工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报告模板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报告模板

石化火灾事故总结报告模板一、事故概述在某某年某月某日,我公司发生了一起石化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某某工厂车间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整理出了以下事故概述:1. 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某某年某月某日,发生在公司某某工厂车间内。

2. 事故原因: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的起因是由于某某原因导致石化设备失控,引发了火灾事故。

3. 事故影响:事故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应急响应: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安排了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工作,同时通知了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

5. 处置情况:在事故发生后,公司迅速调派了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同时积极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以上概述是对事故的一个大致描述,下面我们将从事故原因、救援工作、善后处理等方面对事故进行更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1. 事故原因根据初步调查和现场情况分析,我们认为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化设备失控,导致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具体原因可能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

在此,我们将就这些因素逐一进行分析:(1)设备故障:事故发生时,车间内的石化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了失控现象。

我们将进一步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操作失误:有可能是工作人员在操作石化设备时出现了失误,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我们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避免类似的操作失误。

(3)管理不善:在事故发生前,公司的管理可能存在一定的疏忽和不善之处,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我们将加强对公司管理体系的规范和完善,确保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

2. 改进措施在事故发生后,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迅速应对事故,并把事故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设备维护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将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和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2006年6月28日8时05分,兰州石化炼油厂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兰州石化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灭火抢险。

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

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次生事故,现场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

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同时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设立现场围堰,将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启用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

同时,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经省、市及兰州石化环保部门对水质和大气监测,周边大气和黄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兰州石化消防支队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其中:6名重度烧伤,4名中度烧伤。

目前,由甘肃省消防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

现将兰州石化自行组织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装置基本情况兰州石化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2001年10月1日,2003年7月1日建成投产。

该装置是300万吨/年重油催化的中间加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7塔精馏流程,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生产的经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脱硫后的液态烃送入本装置的进料罐(D501),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P501),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501)加热后进入脱丙烷塔(C5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502)用热水供热。

脱丙烷塔(C501)顶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空冷器(A-501)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2),冷凝液自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由回流泵(P502)送入塔顶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P503)抽出,送入脱乙烷塔(C502)。

脱丙烷塔底碳四、碳五馏分依次进入碳四馏分塔(C505)、脱戊烷塔(C506)、脱异丁烷塔(C507)分离出异丁烷、异丁烯和戊烷等馏分。

官方通报化工厂火灾事故最新报告

官方通报化工厂火灾事故最新报告

官方通报化工厂火灾事故最新报告自化工厂火灾事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在全力救援和调查事故原因,以确保遇难者的家属得到公正赔偿,并采取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会再次发生。

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的人士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经过对事故发生原因和过程的全面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最新报告,特此通报如下:一、事故概况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于6月15日下午2点左右,当时化工厂一处储存库房突然发生爆炸并迅速引发大火。

火势蔓延迅速,并波及了周边的其他储存设施和生产车间。

经过多方救援力量的全力施救,火势于当晚得到控制,但事故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人员伤亡情况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确认事故造成了24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严重。

我们深表悲痛和遗憾,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对受伤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同时,我们将全力为伤者提供医疗和精神支持,确保他们的伤势能够尽快得到治愈。

三、事故原因经过调查,我们初步确定了事故的发生原因。

首先,化工厂在储存和运输危险化学品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储存设施和设备未能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维护和检修。

其次,化工厂在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在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有效地组织疏散和救援。

最后,在生产作业中存在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不强的现象,事故的发生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四、整改措施为了彻底消除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将采取以下严格的整改措施: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化工厂的储存设施和设备实施全面检修和加固,确保其安全可靠;2.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理和储存监管,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控机制,确保安全生产;3. 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组织演练;4.严格执行生产作业规程,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监管责任在此次事故中,我们也明确认识到了监管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我们将与监管部门共同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得到切实执行,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石油安全经验分享

石油安全经验分享

石油安全经验分享篇一:安全经验分享2021年6月28日早晨8点,西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兰州石化公司一套300万吨重催化装置的储气罐液化气突然泄漏,随后起火并引发爆炸。

爆炸波及旁边的5个储气罐,造成储气罐阀门松动,气体泄漏,燃起大火。

经过消防官兵近4个小时的扑救,到中午11点左右,火势终于得到控制,5个泄漏的储气罐阀门也被消防官兵一一关闭。

目前,已经确认有1人在事故中死亡,另有6人受伤,具体损失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这次发生事故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地处兰州市西固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拥有千万吨级的生产能力。

全力灭火1名消防员牺牲10人伤在消防灭火过程中,兰州石化分公司消防支队1名队员牺牲,10名队员受伤。

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全部引入炼油污水场处理,未进入黄河,水质及空气均未受到污染。

据了解,昨日上午8时零6分接到火警报告后,兰州石化分公司消防支队于8时零9分即赶到火灾现场,全力以赴组织灭火;并根据火情情况向兰州市消防部门进行了上报。

兰州市和西固区的消防队随即到达事故现场支援消防灭火,火势于上午10时得到控制。

启动紧急预案使消防水未排入黄河火灾发生后,兰州石化分公司立即启动环境紧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系统,封闭了所有进入黄河的排放口,设立现场围堰,将事故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同时,启用了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使消防水未排入黄河,并定时取样大气与水质进行分析。

据环保部门监测,由于液化烃燃烧充分,大气和黄河水质在此次火灾中未受污染。

全力救治伤员查清事故原因昨日下午,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副省长杨志明前往兰州石化分公司火灾事故现场,查看灾情,慰问一线消防人员,指导部署火灾处理和善后工作。

据了解,国家消防局已下拨资金5万元,用于慰问伤亡人员家属。

灭火后续工作还比较艰巨陆浩在火灾现场查看了灾情,并听取了兰州石化分公司负责人关于火灾事故的经过和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情况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
2006年6月28日8时05分,兰州石化炼油厂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兰州石化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灭火抢险。

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

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次生事故,现场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

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同时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设立现场围堰,将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启用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

同时,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经省、市及兰州石化环保部门对水质和大气监测,周边大气和黄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兰州石化消防支队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其中:6名重度烧伤,4名中度烧伤。

目前,由甘肃省消防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

现将兰州石化自行组织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装置基本情况
兰州石化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2001年10月1日,2003年7月1日建成投产。

该装置是300万吨/年重油催化的中间加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7塔精馏流程,以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生产的经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脱硫后的液态烃送入本装置的进料罐(D501),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P501),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501)加热后进入脱丙烷塔(C501),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502)用热水供热。

脱丙烷塔(C501)顶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空冷器(A-501)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2),冷凝液自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由回流泵(P502)送入塔顶回流,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P503)抽出,送入脱乙烷塔
(C502)。

脱丙烷塔底碳四、碳五馏分依次进入碳四馏分塔(C505)、脱戊烷塔(C506)、脱异丁烷塔(C507)分离出异丁烷、异丁烯和戊烷等馏分。

脱乙烷塔(C502)顶的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507)部分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3),塔顶不凝气主要是乙烷和部分丙烯、丙烷,由回流罐上部经压控阀放至重催气压机出口(进D301)回收丙烯,也可进入高压瓦斯管网。

冷凝液从回流罐用回流泵(P504)抽出送入塔顶回流。

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503)用热水供热,脱乙烷塔底丙烷-丙烯馏分自压进入丙烯塔(1)(C503)和丙烯塔(2)(C504),两塔串联操作,分离出丙烷、丙烯馏分。

工艺流程简图:
二、事故经过:
兰州石化对事故经过进行初步调查,情况如下:
2006年6月28日凌晨3时左右,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进行大检修后的进料开车,4时左右,C-502(脱乙烷塔)开始进料循环,7时38分,操作人员寇汝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C-502塔顶冷凝器(E-507/1,2)四个封头处泄漏,立即告知DCS操作员李小平通知中油二建开工保镖人员进行消漏处理。

保镖人员7时56分到现场做施工准备过程中,发现泄漏处喷出大量液体和蓝色气体,而且响声剧增,保镖人员当机立断,迅速撤离现场。

8时05分左右,E-507/1,2泄漏处着火,班长立即报火警,同时操作人员将与事故发生部位连接的管线
进行切断处理,装置降温泄压,并将所有与装置连接的界区阀门关闭,装置紧急停工。

8时15分,将气体分馏装置电源切断。

兰州石化消防支队8时06分接到火警,8时09分到达现场,共出动各类消、气防车辆26台,全力灭火。

8时40分左右,由于火势较大,C-501塔顶抽出至回流罐(D502)管线(DN250)破裂物料泄出,导致E-507管箱侧(东侧)火势突然扩大,致使现场抢险的消防队员1名牺牲,10名受伤。

8时40分左右,根据火场情况,兰州石化请求兰州市消防支队增援,甘肃省消防总队于8时45分左右赶到现场,接管指挥权并组成现场消防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灭火抢险工作,经过全体参战官兵的全力扑救,上午9时40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

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现场指挥部经多次研究后决定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9时35分全部熄灭。

三、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下设四个专业小组,即:安全组、工艺组、设备组、对外协调组,开始对事故发生前后的工艺、设备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同时对岗位操作员工及中油二建设备保镖人员进行了初步的取证调查,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如下(最终事故原因以甘肃省消防总队事故调查组调查结果为准):
1、设备泄漏导致事故发生。

6月4日炼油厂重催车间按照大检修计划将停工处理完的E-507/1,2交与中油二建清洗公司,进行清洗、换垫、试压工作,炼油厂检修计划明确要求:“E-507/1,2清洗、换垫、试压”。

中油二建清洗公司没有严格按照检修计划内容进行施工,在E-507/1,2清洗结束后,只对E-507/1,2管程进行了试压,未对壳程试压。

在装置复工过程中,当系统升压至2.2MPa左右,入口温度达到67℃时(调查组认定开工过程中未出现超温、超压现象),E-507封头法兰发生泄漏,由于静电引发着火,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兰州石化炼油厂重催车间验收人员责任心差,履行职责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车间设备技术员王立荣负责E-507换热器的检修工作,中油二建清洗公司在对E-507管程进行清洗和试压时,王立荣没有认真履行设备验收职责,在现场只对换热器的清洗效果进行了检查确认,但对换热器试压这一重要环节没有到现场进行检查和确认。

检修结束后,当中油二建清洗公司将设备试压报告送到王立荣手中后,王立荣便在试压报告上草率的签了字,致使换热器检修质量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

3、中油二建清洗公司设备保镖人员没有及时到位处理,延误了最佳处理时间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E-507发生泄漏后,7时38分气体分馏装置内操岗位王小平联系现场设备保镖人员进行消漏处理,18分钟后,即7时56分现场保镖人员才到达现场,延误了E-507消漏的最佳处理时机,造成设备泄漏量加大,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4、装置设计方面的原因也使事故不能及时有效控制。

4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设计上,E-507与下游工艺设备没有切断阀,致使发生火灾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切断物料,也是事故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