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三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三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三实验报告表

北理大学计算机实验基础-实验三实验报告表

实验三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字符编码与信息交换

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报告表3-1 西文字符显示过程编码记录表

输入字符ASCII码(十进制数)内存信息(二进制)显示字形码(十六进制)

A 65 01000001 000000800140

5 53 00110101 0FE008000800

< 60 00111100 000000060018

实验报告表3-2 汉字显示过程编码记录表

编码类型输入字符1:“字”输入字符2:“形”

汉字输入法全拼输入双拼

汉字输入码ZI X;

机内码(十六进制)D7D6H D0BEH

国际码(十六进制)5756 503E

区位码(十六进制)3736 301E

字形码(十六进制)0008 0000

0006 0000

0001 C000

0000 C000

0000 C000

0400 800C

07FF FFFE

0C00 001C

0C00 0010

1C00 0020

3800 01C0

01FF FFC0

0000 0380

0000 0700

0000 0C00

0000 18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018

0000 703C

1FFF 8030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100

0183 0200

0183 0400

0183 0804

0183 201E

0183 701C

3FFF F838

0183 0060

0000 6000 0000 6004 0000 600E 7FFF FFFF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3F E000 000F C000 0001 C00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300 0303 0400

0303 1806 0303 2007 0303 000E 0603 001C

0603 0038 0403 0060 0403 00C0 0803 0380

1003 0600 3003 0C00 0000 3000 0000 C000

实验报告表3-3 不同字体的字型码

字体“字”的字型码

(十六进制表示)

“形”的字型码(十六进制表示)

宋体0008 0000

0006 0000

0001 C000

0000 C000

0000 C000

0400 800C

07FF FFFE

0C00 001C

0C00 0010

1C00 0020

3800 01C0

01FF FFC0

0000 0380

0000 0700

0000 0C00

0000 18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018 0000 703C

1FFF 8030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100 0183 0200 0183 0400 0183 0804

0183 201E 0183 701C 3FFF F838 0183 0060

0000 6000 0000 6004 0000 600E 7FFF FFFF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3F E000 000F C000 0001 C00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300 0303 0400

0303 1806 0303 2007 0303 000E 0603 001C

0603 0038 0403 0060 0403 00C0 0803 0380

1003 0600 3003 0C00 0000 3000 0000 C000

黑体0008 0000

0006 0000

0001 C000

0000 C000

0000 C000

0400 800C

07FF FFFE

0C00 001C

0C00 0010

1C00 0020

3800 01C0

01FF FFC0

0000 0380

0000 0700

0000 0C00

0000 1800

0000 6000

0000 6004

0000 600E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018 0000 703C

1FFF 8030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100 0183 0200 0183 0400 0183 0804

0183 201E 0183 701C 3FFF F838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300

7FFF FFFF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3F E000 000F C000 0001 C0000303 0400

0303 1806 0303 2007 0303 000E 0603 001C

0603 0038 0403 0060 0403 00C0 0803 0380

1003 0600 3003 0C00 0000 3000 0000 C000

隶书0008 0000

0006 0000

0001 C000

0000 C000

0000 C000

0400 800C

07FF FFFE

0C00 001C

0C00 0010

1C00 0020

3800 01C0

01FF FFC0

0000 0380

0000 0700

0000 0C00

0000 1800

0000 6000

0000 6004

0000 600E

7FFF FFFF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018 0000 703C

1FFF 8030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100 0183 0200 0183 0400 0183 0804

0183 201E 0183 701C 3FFF F838 0183 0060

0183 00C0 0183 0180 0183 0300 0303 0400

0303 1806 0303 2007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00 6000 003F E000 000F C000 0001 C0000303 000E 0603 001C

0603 0038 0403 0060 0403 00C0 0803 0380

1003 0600 3003 0C00 0000 3000 0000 C000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实验教程习题问题详解

习题1的答案 1.选择题 1、B 2、A 3、B 4、D 5、C 6、A 7、C 8、D 9、B 10、C 11、A 12、C 13、D 14、 B 15、 C 16、B 二、问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各以什么器件为其主要特征? 答:根据电子器件的发展过程,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是以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主存储器是延迟线或磁鼓,使用机器语言,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是以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主存储器以磁芯存储器为主,辅助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开始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操作系统。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是以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主存储器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外部设备、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机型开始多样化、系统化,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这一时期的计算机是以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主存储器仍为半导体存储器器,外部设备和操作系统等更进一步发展,机型向巨型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一般情况下,通用计算机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单片机。 3.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科学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也称数据处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信息需要及时地采集、存储并按各种需要加以整理、分类、统计,把它们加工成人们需要的形式,也就是说需要对信息加以处理,才能使之得以利用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采用计算机对连续的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采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过程控制,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4)计算机辅助系统。为了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借助于计算机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称之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另外,还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计算机辅助系统。 (5)多媒体技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 (6)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 4、“存贮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采用的是·诺伊曼原理思想。·诺伊曼原理的核心是“存贮程序控制”。 “存贮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容是: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与指令; (2)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贮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 从存贮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程序中的指令通常是按一定顺序一条条存放,计算机工作时,只要知道程序中第一条指令放在什么地方,就能依次取出每一条指令,然后按指令规定的操作执行相应的操作。 (3) 由运算器、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1-3-2

第一部分:实验前准备 1、在个人存储设备上,例如u盘上建立个人信息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学号班级本人姓名例如:20160001通信1601章实验 2.将第二部分所作的实验全部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一:Windows 7基本操作(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其对文件和磁盘的管理。 二、实验内容 具体实验要求如下: 1、熟悉输入法切换:按键盘组合键“Ctrl+Space”、“Ctrl+Shift”;熟悉全角/半角切换: “Shift+Space”。 2、熟悉文件夹显示方式和排序方式。 3、熟悉单个和多个文件的选定,然后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 4、实验操作: 在U盘个人信息文件夹下,建立文件夹:WIN7 (1)在WIN7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WENHUA和APPLE两个新文件夹。 (2)在WIN7文件夹下创建文件EAT.TXT,并设置属性为只读。 (3)将文件EAT.TXT文件复制到APPLE文件夹中,并将新复制的文件改名为文件BASE.DOCX。 (4)将APPLE文件夹中BASE.DOCX文件建立名为BASE的快捷方式,并将其移动到WIN7文件夹中。 (5)利用Windows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EAT.TXT (6)删除APPLE文件夹中的BASE.DOCX文件。 三、实验要求

束后保存好完整的电子版实验报告和文件夹。 四、实验准备 认真学习教材中有关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所有内容,实验时需携带教材。 五、思考题 文件扩展名代表了文件的类型。如果修改文件扩展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六、实验报告(见模板) 上机实验完成后,打开文件“实验一报告.docx”,填写实验内容。 七、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上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进行练习(按照以往的经验,分数与练习次数成正比)。 请各位同学按时上机和下机,不要迟到或拖延下课,以免影响机房老师工作或后面同学上课。 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不得在机房内食用任何餐饮。 想望大家在下课后自觉将凳子放回到实验桌下,减少机房老师的重复性劳动,谢谢大家。

大学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并按指定路径、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2.掌握文档中文字的快速输入并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等格式。 3.掌握文档中段落的分栏、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方法。 4.掌握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及公式的方法、并设置其版式及图片文字说明。5.掌握规则、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5.掌握使用Word软件对论文、科技文章进行排版。 6.掌握文档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8.掌握分页、分节要点,按不同章节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7.掌握正文及三级标题的设置,并自动生成目录(或有修改后同步该目录)。 10.掌握论文封面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文档图文混排。 2.长文档排版。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数字计算机,其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离散数字量表示的。而模拟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连续模拟量表示的。模拟机和数字机相比较,其速度快、与物理设备接口简单,但精度低、使用困难、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故模拟机已趋淘汰,仅在要求响应速度快,但精度低的场合尚有应用。把二者优点巧妙结合而构成的混合型计算机,尚有一定的生命力。 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电子计算机分数字和模拟两类。

2015《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施过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实施过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 2.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3.掌握对文件与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 4.掌握磁盘管理的常用操作; 5.掌握控制面板的基本设置; 6.掌握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7.掌握在Windows 7下使用常用的DOS和Windows命令。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的基本操作 ①设置计算机为休眠状态,然后重新恢复;设置计算机为注销,然后重 新进入。观察对比这两种状态进入前后的情况并记录。 ②打开计算器程序,分别用不同的模式,完成以下任务并记录结果:计 算10的阶乘;将十进制数5684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将16英尺的长度转换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 ③打开画图程序,再使用Windows任务管理器将其关闭 2.对磁盘的操作 ①查看磁盘信息和修改磁盘卷标。 ②检查磁盘。 ③清理磁盘。 ④整理磁盘。 ⑤磁盘格式化 3.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1)搜索文件

在C盘搜索文件名为explorer.exe文件,并记录其位置、文件大小、占用空间大小和创建时间。 (2)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复制、移动和更名等操作; 4.控制面板的基本使用 ①将时区设置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观察当前时间和日期,并记录。然 后重新设置回北京时间和中国时区。 ②将鼠标右键设置主要键,双击速度设置为最快并体会其感觉。 ③添加一个名叫“classmate”标准用户类型的账户, ④将桌面主题设置为“Windows 7 Basic”样式 ⑤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三维文字”, ⑥使用控制面板中“添加或删除程序”安装一个由教师提供的软件,正 确安装后删除该软件。 ⑦关闭Windows里面的“Windows小工具平台”的功能。 5.DOS命令和Windows命令使用方法 ①执行“运行”,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运行explorer.exe命令,观察 执行结果。 ②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执行ipconfig.exe命令,记录本机IP地址。 6.文件和文件夹综合操作 在Windows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下,使用DOS命令完成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复制、移动和更名等操作; 三、思考、探索与提高 1.如果将文件属性改为隐藏,通过什么方法能查看到这些隐藏文件? 2.如果只知道一个文本文件内容中带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字符串,如何在电脑中查找到该文件? 3.为什么一个文件的大小与其占用空间大小不一致? 4.试分析快速格式化的优点和不足。 5.试分析定期进行磁盘检查、磁盘清理和整理磁盘的优点。 6.如何利用Internet时间服务器进行当前计算机时间的校正? 7.如何显示鼠标指针踪迹?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 (以上由学生填写)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2017年12月8日 实验成绩记载 课程Array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题目:Win7得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控制面板得使用 二、实验目得: 1.掌握“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得使用。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得基本操作。 3.了解显示属性得相关内容,掌握显示属性得设置。 4.掌握鼠标、键盘得属性设置。 5.掌握应用程序得添加/删除功能。 6.掌握输入法得设置方法.

7.掌握系统属性得设置方法。 8.掌握计算机名或域得查瞧及更改方法。 三、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得介绍、主要得操作步骤) (列出实验主要内容通过截屏显示出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文件与文件夹得管理 1、双击桌面上“计算机"→选择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重命名 文件夹→改名为“windows练习”→双击“windows练习"→右击空白处分别新建三个文件夹为“LX1”、“LX2”、“LX3”. 2、双击“C盘”打开→搜索框搜索“*、wmf”单击搜索按钮→选择任 意三个图片文件→右击→选择“复制”→粘贴至“LX1"文件夹中→并对三个文件分别重命名为“图片1、wmf”、“图片2、wmf”、“图片3、wmf”。 3、打开“LX1”文件夹→右击图片“1、wmf”→剪切→打开“LX2” 文件夹→右击空白处点击“粘贴”→选中剩下得两个文件→复制→打开“LX3”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右击“LX2”选择“剪切” →打开“LX1”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

4、右击“LX3”文件夹→选择“属性”→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隐 藏”→右击“LX2"文件夹→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已读"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实验目的: 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 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略) 第二部分选择题答案(p3) 1.C 2. A 3. B 4. C , C 5. B , B 6. A 7. A, B, B 8. B, D 9. D 10. C 注: 7.(1) 应为: 1010011.001 习题及实验(二) Windows XP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 答: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上部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具栏包括标准按钮栏、地址栏和链接栏。窗口中分为两个区域:左窗口和右窗口。左窗口中有一棵文件夹树,显示计算机资源的结构组织,称为“文件夹树型结构框”或“文件夹框”。右窗口中显示左窗口中选定的对象所包含的内容,称为“当前文件夹内容框”,或简称为“文件夹内容框”。左窗口和右窗口之间是一个分隔条。 窗口底部是状态栏。 2. 什么是“快捷菜单”?如何打开Windows XP的快捷菜单?不同对象的快 捷菜单的内容是否相同? 答:当用鼠标右击一个对象(项目)时,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不同对象的快捷菜单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3. 简述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命名规则。 ①在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名字总长度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其中, 包含驱动器和完整路径信息, ②命名必须遵循唯一性原则,即在同一目录下的文件名必须惟一。

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出现的合法字符包括: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0~9十个数字和一些特殊字符。特殊字符包括:$、&、@、!、^、~、_、?、(、)、{、}等。不能出现以下字符:\、│、/、:、*、?、“、<、>等9个字符。 ③不区分英文字母大小写。 4. 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怎样利用回收站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及彻底删除回 收站中的文件? 答:回收站”就相当于一个垃圾箱,用于暂时存放从硬盘文件夹或桌面上被删除的文件及其他对象。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要恢复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还原”。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要恢复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还原”。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删除”。 5.在Windows XP中运行应用程序有哪几种方法?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1.使用“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启动程序 2.通过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双击程序图标 3.使用“运行”命令启动程序 4.通过文档启动应用程序 5.在MS?DOS方式下运行应用程序 最常用的是1、2、4三种。 6.叙述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中,用编辑菜单和鼠标拖曳两种方法实现文件移动和文件复制的过程。 答:用编辑菜单: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 2、单击应用程序“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 3、在目标地单击“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 用鼠标拖曳: 步骤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 步骤2: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将其拖动到目的窗口中 7.在不同窗口间进行切换的方法有哪些?怎样使所有打开的窗口全部最小化? 答:第一种方法: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窗口图标按钮。 第二种方法:在所需要的窗口还没有被完全挡住时,单击所需要的窗口。 第二种方法:用快捷键Alt+Esc或Alt+Tab。 单击任务栏快速启动栏中的“显示桌面”图标可使所有打开的窗口全部最小化。 8.如何卸载程序?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参考答案第1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B 7.A 8.B 9.D 10.B 11.A 12.C 13.B 14.A 15.C 16.C 17.B 18.D 19.A 20.B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B 28.A 29.D 30.B 31.C 32.A 33.C 34.A 3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填空题 1.二进制2.Shift 3.CBE 4.人工智能5.大规模集成电路6.微型化、网络化7.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8.经济实力、科学水平9.逢二进一10.集成性 第2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D 9.A 10.D 11.B 12.C 13.D14.B 15.B 16.A 17.A 18.B 19.A 20.A 21.C 22.A 23.B 24.C 25.B 26.B 27.C 28.C 29.D 30.B 31.D 32.B 33.C 34.D 35.C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 三、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2.操作码操作数3.1024 1024*1024 4.机器语言

5.内存储器外存储器6.GHz 7.控制总线8.数字摄像头 9.3C 10.主板芯片组 第3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D 6.B 7.B 8.B 9.B 10.A 11.D 12.C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D 20.B 21.B 22.A 23.B 24.A 25.A 二、判断题 1.×2.√3.×4.×5.×6.√7.√8.√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填空题 1.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2.Alt+PrintScreeen 3.Ctrl键4.注册表5.regedit 6.任务7.程序并发性资源共享性不确定性虚拟性 第4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D 6.A 7.B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A 17.A 18.B 19.D 20.A 21.C 22.B 23.D 24.C 25.B 26.B 27.C 28.B 29.C 30.C 31.D 32.B 33.B 34.C 35.C 36.A 37.B 38.A 39.D 40.D 41.C 42.C 43.B 44.A 45.A 46.D 47.D 48.C 49.B 50.D 51.C 52.D 53.B 54.B 55.D 56. B 57. C 58. D 59. C 60. C 61.A 62.D 63.C 64.C 65.D 66.B 67.A 68.B 69.D 70.A 71.C 72.A 73.C 74.D 75.B 76.B 77.C 78.C 79.B 80.A 81.A 82.A 83.D 84.B 85.D 86.B 87.B 88.D 89.D 90.B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与习题参考答案.

武汉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与习题参考答案 供教师参考 第1章徐新第2~5章张葵;第6章丁胜;第7~8章李顺新;第9章王思鹏;第10章李琳;第11章吴志芳 张葵整理 若有建议及意见,请发邮件至zhangkui@https://www.360docs.net/doc/6514166959.html,,对您提出的建议及意见,将不胜感谢! 2012年7月18日

目录 目录 (2) 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表示基础习题 (1) 第2章计算机系统习题 (2) 第4章中文Office 2003习题 (5) 第5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8) 第6章程序设计基础习题 (10) 第7章数据结构与常用算法习题 (12) 第8章软件工程基础习题 (15) 第9章数据库技术基础习题 (17) 第10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习题 (19) 第11章信息安全基础习题 (20)

第1章计算机文化与信息表示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BAA 二、填空题 1. 逻辑上相关的记录的集合某台二级存储设备上的一块已命名的区域 2. 一种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 3. 位、字节和字 三、判断改错题 1. √ 2. √ 3. ×(改正: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4. √ 5. ×(改正:20B中共有二进制位数为20*8。) 更正:书中P155此题题干修改为:20B中共有二进制位数为20。 四、简答题 1. 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答:(1)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2)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3)第三代:1964---1971年,集成电路计算机;(4)第四代:1971----今天,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二者有何关系? 答:(1)信息是人们按照预先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观察,以反映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的某种概念或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媒体上可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3)它们的关系是: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是人们消化理解了的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简述在计算机中为什么常采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 答: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原因有4个:(1)物理上容易实现。(2)运算规则非常简单。(3)可靠性高。(4)易于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 4.什么叫位、字节、字?各有什么特点? 答: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2种状态。字节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存储信息,一个字节等于8个二进制位。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字节数称为字。一个字所包含的字节数取决于机器的字长,它反映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速度。 5. 简述计算机中信息组织的层次结构。 答: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数据组织的层次结构。该层次结构从位、字符开始,进而形成数据元、记录、文件和数据库。(1)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2)八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可以表达一个字符(字母、数字或标点符号)。(3)一组字符可以表达一个单词(两个字节可以表示一个汉字),一组单词或一个汉字词组可以形成一个数据元。(4)将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元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记录。(5)文件是逻辑上相关的记录的集合。(6)数据库是一种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一组相关的文件可以形成数据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2》课外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实验指导书 2008版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3)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一) (6) 实验三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二) (8) 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一) (11) 实验五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二) (14) 实验六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 (17) 实验七微机拆装实验 (20) 实验八计算机网络实验 (23)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的程序管理。 3.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4.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常用操作。 6.掌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一”的文件夹,把本次实验中可以保存的信息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1.任务栏和桌面的设置 (1) 设置任务栏为自动隐藏。 (2) 设置“智能ABC”为默认输入法。 (3) 在“开始”菜单“附件”程序组中启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等程序,通过任务栏中的按钮在相应的程序中进行切换,然后对这些窗口进行层叠、横向平铺和纵向平铺操作。 2.特殊字符输入练习。 启动“记事本”程序,利用输入法的软键盘输入下列特殊字符,并以文件名为“特殊字符.txt”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1)标点符号:。,、;…~ (2)数学符号:≈≠≤≮∷± (3)特殊符号:§№☆★○● 3. 屏幕和窗口复制功能的使用。 (1)打开“附件”组中的“计算器”。 (2)按下Alt + Print Screen ,“计算器”窗口被复制到剪贴板中。 (3)启动“画图”程序,用“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上的内容复制到画板, 将文件保存起来,文件名为 Calc.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第(2)步中换成按下Print Screen,然后在“画图”程序中进行粘贴,保存文 件为Desktop.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实验一”文件夹中建立快捷方式和其他对象。 (1)为“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建立快捷方式。 (2)为“Windows 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名为“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 (3)为Windows XP主目录(一般为C盘的windows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4)建立名称为Myfile.txt的文本文件和名称为“我的数据”的文件夹。 5.“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分别选用缩略图、列表、详细信息等方式浏览Windows主目录,观察各种显示方 式之间的区别。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经贸1103 姓名——- 学号201118910315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0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班/王帅、王鹏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西南交大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 验 报 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程教师:______________ 实验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 西南交通大学 2011年9月

实验一微机基本操作与上网冲浪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常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的用法。 3.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4.掌握下载与解压缩的方法; 5.掌握软件安装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2.利用“键盘盲打练习”软件进行键盘的指法练习。 3.硬盘信息查询。 4.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成都商报,阅读当日报纸新闻。 5.利用下载工具FlashGet在网上下载“NetAnts”软件压缩包,利用压缩工具winRar解压缩该包,并安装该软件。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能否热启动计算机 [ ] 2.能否下载打字软件(辅导老师可协助将软件下载到教师机上,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获取) [ ] 3.能否安装打字软件 [ ] 4.打字速度/分钟 [ ] 5.查看C区总容量 [ ] 6.查看磁盘整理程序对C区的分析报告,看是否需要整理[ ] 7.写出当日成都商报的头版头条标题 [ ] 8.是否将NetAnts软件安装在D区

实验二文件资源的管理与操作 教学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 3.掌握文件的查找; 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二、实验任务 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三、实验检查内容 [ ] 1.是否在D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 [ ] 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 [ ] 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 ] 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 [ ] 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 ] 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Word 文档的图文混排

Word 文档的图文混排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插入图片、图片编辑、格式化。 2.掌握绘制简单的图形和格式化。 3.掌握艺术字体的使用。 4.学会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5.掌握文本框的使用 6.掌握图文混排、页面排版。 【实验内容】 制作如样张所示的word 文档。 操作要求为: 1.将标题“文字处理系统”由“标题3”样式改为“正文”样式,文字改为艺术,字体为隶书、36磅、式样如样张所示、加阴影和边框线。 【提示】在Word2000中,艺术字是浮动的图形,要加如图所示的边框线,必须将浮动图改为嵌入图,这通过“设置艺术字格式”命令的“版式”标签中的环绕方式来实现。然后通过“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来加所需的边框。 2.在第一段正文前插入文件名为“Pe01753.wmf "的图片,大小高度为 3厘米、宽度为2.2厘米,浮于文字上方。 【提示】在Word2000中,插入的图片是嵌入图,要浮于文字上方,也必须通过环绕方式来改变。 3.在正文最后一段插入如图所示 “工业类”剪贴画,缩小到 62%,加文字“工业类”和边框线;插入“动物类”剪贴画青蛙,作为水印按放在最后一段文字下方。 【提示】图片与文字在一起,通过插入横排文本框来实现;边框为文本框的边框线。 4.在正文后利用自选图形绘制如样张所示的流程图,并将其组合。 【提示】对流程图中“处理”后不正确的结果,显示“哭脸”,这通过插入自选图的“笑脸”然后选中该图的嘴巴,往下移动,即改为“哭脸”。要将流程图组合,只要选中所有的自选图,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组合”命令。 5.在文末输入公式: 6.输入页眉“文字处理系统”,楷体、五号;并将文档的上、下页边距调整为 2.4厘米,左、右页边距调整为 3.2厘米;插入页码;然后将文档保存到磁盘。 【样张】 ∑?=+???????????++++-=10014342)()1(30cos sin i i i y x dx x y x y x P ππ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全套)

实验一 Windows XP的基本设置(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启动与退出和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2、掌握Windows xp系统设置中显示器的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的设置,中文输入法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区域的设置;了解键盘和鼠标的设置,用户和密码的设置; 3、了解Windows xp附件的使用:画图,计算器,记事本,写字板,系统工具等。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完成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①在桌面上建立计算器程序"Calc.exe"的快捷方式; ②将此快捷方式重命名为"计算器"; ③将此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中; ④删除桌面上"计算器"的快捷图标。 2、完成以下系统设置。 ①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为"滚动字幕",文字内容为"计算机考试",文字格式:字体"黑体",字号"一号",等待时间为"5分钟"。 ②设置Windows的墙纸为"Clouds",居中。 ③设置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符号位置为"$1。1",负数格式为"-$1。1"。 ④设置系统数字样式:小数位数为"2",数字分组符号为",",组中数字的个数为"3"。 ⑥设置Windows的短日期样式为"yy-MM-dd" 。 ⑦设置Windows的时间显示样式为"HH:mm:ss",上午符号为"AM",下午符号为"PM"。 ⑧设置任务栏有关属性为"自动隐藏"和"不显示时钟"。 3、利用"画图"程序完成以下任务,递交任务结果。 ①在"画图"程序中,绘制一幅有树和房屋的风景图。 ②在图片中插入文字解释,如"这是我的家"。 ③以"我的家"+"班级和学号"进行存盘,观察文件扩展名。

大学计算机2016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 实验报告编制教师:张敏卓学锋 钟琪张凯 审定:唐年庆 学院: 班级:级班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至2017学年第1学期 计算机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说明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四周开始,每周2学时上机实验课,十八周结束,其中第十八周为实验抽测,共32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实验课注意事项如下: (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 ..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 ..完成。 (2)每次实验课将考勤 ..,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3)每次实验完成后,亲自 ..,并让老师手写. ..批阅 ..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老师检查 或盖章签字 .....,否则实验成绩无效。 (4)实验报告中学生必须填写【实验地点 ..完成。 ....】、【实验时间 ....】,注意:必须手写 (5)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结果压缩后上传 .....到服务器。 (6)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交各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 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 ........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附实验成绩登记表 实验名称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实验成绩

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练习 实验日期: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7的启动和退出。 2.学会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3.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7系统设置。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重命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 二、实验任务: 1.实验准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平台下载“实验1”资料包,并解压于D盘,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夹重新命名为你的姓名。 2.在“Text”文件夹中建立名为Test1.Txt文本文件。在所建立文本文件中用一 种输入法输入以下文字内容: 3.查找C盘中所有jpg图片,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拷贝前2个到“Image”文件夹下;把资料包中audio文件夹下的css文件的扩展名修改为.txt类型,并设置为隐藏属性。 4.把任务栏调整在左边并取消“显示时钟”,然后抓取当前桌面图像,利用画图程序保存,命名为“窗口图像.jpg”,放在Image文件夹下。 5.在桌面上分别为“记事本”和“画图”两个应用程序建立快捷方式,并把这两个快捷方式复制到Text文件夹下。 6.查询磁盘的状态后然后回答下列问题:C盘:文件系统类型、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容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5.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