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权主义

合集下载

《简爱》中男权主义下女性意识的转变

《简爱》中男权主义下女性意识的转变

《简爱》中男权主义下女性意识的转变田小红摘要:本文主要以简爱先后生活过的地方为坐标,将简爱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

即使不了解书里的内容,透过这五个地方的名字也多少能了解到简爱的人生历程。

本文即通过分析简爱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存在的男权主义来了解简爱女性意识觉新的过程。

关键词:简爱;男权主义;女性意识《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一部深受女性喜爱的作品。

(1)19世纪的欧美正处在一个女性运动的萌芽状态,她们不甘做男性的附庸品,渴望身份上的平等。

本文以简爱生活过的五个地方为线索,探析《简爱》中男权主义下女性意识的转变。

一、盖茨黑徳府“盖茨黑德府”是英文“gate head”的音译,“gate”是“大门”的意思,“head”是“头”的意思,即“首要的、第一的”。

盖茨黑德府的女主人里德太太是简爱的舅妈,她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约翰,首先,最明显的男权标志就是约翰,他是整个大家庭中唯一的男性,虽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但凭借着母亲的溺爱却已然成为家庭的中心,在盖茨黑德府有着极高的地位,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惩罚的随意殴打简爱。

简爱不喜欢这里的任何人,甚至是厌恶,但最让她恐惧的还是约翰的拳头,约翰对她的殴打不是每个星期两三次,也不止每天一两回,而是接连不断的。

“以至于他一走近,我身上的每根神经都会害怕,骨头上的每块肌肉都会抽紧痉挛。

有好多次,我都被他吓得灵魂出窍。

”作者给这个地方命名为“gate head”暗示着简爱必将撞破这不公平待遇的“大门”。

约翰再次打她的时候,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让她和他扭打在一起,这是她受到不公的反抗,是多年来压抑着的怒火的释放。

从此,她打开了这束缚的大门,开启了为尊严而反抗的道路。

二、劳沃德劳沃德用英语讲是“low wooden”,“low”是“低的”的意思,“wooden”有“木制的”“僵硬的”“呆板的”的意思。

即“人生的低谷”。

在这里简爱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低谷点。

劳沃德是一家由有钱人捐助的孤儿院,收的都是单亲或是父母双亡的女孩子,整所学校除了它的监管者布洛克尔赫斯特外都是女性。

To His Coy Mistress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To His Coy Mistress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To His Coy Mistress 的功能文体学分析杨美美 宁波大学内容摘要:功能文体学是一门在Halliday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构建的有关文学文体研究的学科。

国内学者申丹(1997)①,张德禄(1998)②等对功能文体学进行了系统介绍,学者戴凡③(2002)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相关知识对Come to the Edge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了研究。

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不同领域的运用于发展,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也有了新发展。

张德禄(2007)④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运用功能文体学的微观研究方法对To His Coy Mistress 一诗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升华,主要采取的是实证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 主题 男权主义一、引言To His Coy Mistress 是十七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Andrew Marvell 的代表作之一。

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新旧学说和信仰斗争激烈,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怀疑,幻灭的情绪(王艳文/周忠新, 2005)。

他们厌倦了伊丽莎白时代那种感性的十四行诗的感觉,试图将新兴的自然科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

因此John Donne 称其为“the most 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by violence together (最不相干的观念用暴力强扭在一起)”(傅浩, 1997)。

在西方诗歌创作主题中,以及时行乐(Carpe diem )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Edmuund Waller ,Ben Johnson ,Robert Herric 等都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人物。

在对 To His Coy Mistress 的研究上也一直未能跳出对其“及时行乐”这一主题思想研究的牢笼。

国内学者周珏良先生通过对该诗意象、奇想以及结构的分析后认为诗人在“把炽热的激情运用刚强的理智在轻快隽雅的抒情格调下表现出来”将“及时行乐”这一主题表现地淋漓尽致,但杨周翰先生认为不能把这首诗完全看做“及时行乐”的诗,而应把他看作一首求爱的诗(罗益民, 2000)。

路遥小说中男权主义倾向论析

路遥小说中男权主义倾向论析

2017年11月 学 术 交 流 Nov.,2017总第284期 第11期 AcademicExchange SerialNo.284 No.1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收稿日期]2017-09-10[作者简介]谢延秀(1971-),女,陕西安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路遥小说中男权主义倾向论析谢延秀(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摘 要]路遥作品隐含着浓重的男权主义倾向,他过度迷信性别的力量,忽视了性别的自然属性,由此在创作中形成一种狭隘而自闭的意识世界。

具体体现在决绝强悍的男性意志、偏向对照的男性魅力、深层内隐的男权崇拜、消解平等的男权意识四个方面。

路遥作品中蕴含的男权主义倾向,与农耕文化传统、陕北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路遥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文学应以表达人文关怀、超越自我意识形态为旨归,所以,我们呼唤文学创作者能够跳出此在,以新的姿态重塑健康而应然的两性世界,而非困锢在已有的狭隘性别意识之中。

[关键词]绝对男权;雄性崇拜;主体;他者[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7)11-0188-05路遥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丰碑”意义的作家,他血祭文坛的精神,他对文学创作所持有的审慎与持重态度以及他对文学事业的献身境界,都是十分的。

同时,路遥在写作经验上也为他以后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标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人生》以宏阔的视野和深切的底层关怀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政治与美学的双向诠释。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研究者由于各种原因淡化甚至忽略了对路遥小说的反思意识,从而使路遥研究日益走入一种选择性解读的误区。

事实上,细读路遥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较为浓重的男权主义倾向,他过度迷信性别的力量,忽视性别的自然属性,由此在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狭隘而自闭的意识世界。

一、男性形象体现出决绝强悍的男性意志在路遥笔下数量众多的男性中,令作者费尽笔墨的无疑是孙家兄弟:少安和少平。

“男权主义”价值观对女性地位的影响研究

“男权主义”价值观对女性地位的影响研究
2 家庭领 域 中的女 性地 位 .
女性 主 义又称 女权 主义 , 为权 威 的定义 是美 国学 者米勒 的 较 解 释 ,认 为 “ 女性 主义是 关 于一种 复杂 现象 的一 般性 的词 语 ,它
目前 , 女在 家庭 中的 地位在 稳 步抬 升 ,婚姻 自主程 度 的提 子 高反 映 了家庭 中性 别观 念 的进一 步改 善 。 父母 的意 见越来 越多 地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6— 62( 0 0 2— 06 2 10 9 8 2 1 )1 0 6 —0
关注 的是 妇女 的地 位 , 追求 的是 妇女 的平 等 , 并力 图 消除组 织妇 女作 为个 人 获得 解放 和发 展 的一 切 障碍 ” 。女 权 主义 理论 源 于女 权运 动 , 谓 的女 权运 动就 是争 取妇 女权 利 的运动 , 所 它要 求女 性 与男 性享有 同等 的权利 。包 含理论 和 实践 两个 层面 ,当涉及理 论 指 的是女权 主义 理 论 ,涉及 到实 践 时则 指 女权 主义 运动 。 二 、男权社 会 背景 下 中国女 性地 位状 况分 析
2 画梅花 ,绘 形神 。 .
( )教画 ,重在 方法 。 1 第一 节教 学 内容 :双钩 法和 没骨法 。
1 )双钩梅 花 的画法
起草 : 设计布局, 可用指 甲在宣纸上画出痕迹。 给树干定位 ,
先 主干后 辅枝 。给梅 花定位 ,先 盛开 ,再半 开 ,后 骨朵 。给题 款
2 女权 主义 和 “ 权 主 义”理论 . 女
中 国妇 女解 放 已有 几十 年 的历史 , 界范 围 内的女权 主义 运 世 动追 溯到更 早 的历 史 。不可 否认 ,中国妇 女解 放运 动取得 了许 多 显著 的成果 ,女性 地位 明显 提 高 :女性 广泛 地参 与社 会劳 动 ;具 有与 男 性 同 等 的公 民权 ;女性 与男 性 一样 接 受 了尽 可 能 多 的教 育 ;女性在 职场 上 的成 就也 有 目共 睹。

有哪些关于男权的名言(精选2篇)

有哪些关于男权的名言(精选2篇)

有哪些关于男权的名言(精选2篇)有哪些关于男权的名言「篇一」男权主义是一种在社会中存在已久的观念,它认为男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力和优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权益的争取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对男权观念的质疑和批判也逐渐兴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有关男权的一些名言,并试图理解这些名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以下是其中30句名言:1. “男女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2. “男权观念违背了基本的公平原则。

”3. “男权主义限制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4. “男性不是生来就比女性更强大或优越的。

”5. “男权主义阻碍了女性实现自己的潜力。

”6. “男权观念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

”7. “男权主义不仅剥夺了女性的权利,也限制了男性的发展。

”8. “男权主义是一种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符。

”9. “男权社会过度强调了男性的竞争和支配。

”10. “男性和女性应该共同努力,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11. “男权主义忽视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

”12. “男性也受到了男权主义的负面影响。

”13. “男权主义剥夺了女性参与政治和决策的机会。

”14. “男女平等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

”15. “男权主义限制了男性表达情感和弱点的自由。

”16. “男权观念对男性的期望过高,也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17. “男权主义忽略了男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和角色。

”18. “男女之间的合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19. “男权主义误导了男性对女性的真实需求和期望。

”20. “男性亦受到男权主义的困扰,他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平等的争取。

”21. “男女携手共进,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和平等的社会。

”22. “男权主义阻碍了女性在职场上的晋升和发展。

”23. “男权观念不是天经地义的,可以被改变和颠覆。

”24. “男权主义对男性带来了对自己的严苛期待和压力。

”25. “男女平等是实现社会繁荣和公正的关键。

男权社会的_他者_也谈_台北人_中的女性形象

男权社会的_他者_也谈_台北人_中的女性形象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的金大班、 孤恋
花 里的 总司令 , 就同时具有双重身
份。阿春、喜妹被简化为肉欲的象征, 而
尹雪艳则 进一步 被书写 为 魔鬼 的 化
身。
永远的尹雪艳 是 台北人 集子
中的开篇, 小说的主角是 总也不老 的
尹雪艳。尹雪艳是白先勇小说中唯一一个
名交际花形象。 尹雪艳的性格特征可
用 冷艳 二字概括, 也就是说都已经蕴
资重视的目标。 面貌、身材、服装、气
质等等外在形象的美丑标准, 都是男权主
义下的产物。所以, 台北人 中, 上流
社会的太太们 ( 华太太等) 不必担心物质
生活的匮乏, 惟一的忧虑便是老去、美色
不再, 无法成为 被看 时的焦点。
下层社会的女人呢? 不管是舞女 ( 金
大班) , 还是职业女子 ( 秀华) , 都在忙着
华文文学 2001 1 ( 总第 44 期)
69
此, 女性的社 会性别 ( Gender) , 即由特 定文化环境规定的, 被认为是适合其性别 身份的性格特征与行为举止 , 不是被界 定为无私、忍让、奉献和牺牲, 就是被定 义为无耻、放荡、妖艳、堕落。女性的性 别角色, 不是 母亲 , 就是 妓女 : 当 男性需要安稳时, 他们需要忠贞、痴情的 贤妻良母; 当他们贪恋性爱时, 放浪形骸 的女 子则更有 魅力; 如 果是两者 兼而有 之, 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男权社会的需 要。这样的定位, 完全印证了凯特 米立 特 ( Kate Millett) 在 1970 年提出的 性别 权术 ( Sexual Politics) 理论: 以性生理差 异 ( Sex ) 为藉 口, 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无 论是在政体结构、权力 结构、历史发展、 两性关系 , 还是文学作品中, 将女性 置于 附 属 的、可 被 征 服 的 和 屈 辱 的 地 位 。社会性别在体现差异的同时, 还体 现着男尊女卑的权力关系。其实, 无论是 母亲 还是 妓女 , 无论她们如何忠 诚, 如何牺牲, 如何奉献出全部生命与爱 去支撑男人, 去塑造他们, 无论她们如何 倾城倾国, 最终仍是一无所有, 连最基本 的愿望与权利都难以兑现。但 男性在父 权制社会中试图实现自我 往往要由女 性来付出代价 , 却被视作理所当然; 朱 青的经历, 似乎在暗示 女人永远也得不 到她所创造的 男人 。作为 肉欲 与 过去 的象征, 女性的 自由 与 自 我价值 呢? 自然就不值一提了。正是通 过对女性社会性别的界定, 父权文化不断 强化着女性作为 物 的处境, 使女性的 自我完全空洞化了, 而成为一个没有自主 力的客体。

浅谈《红字》中的人物——罗杰·齐灵渥斯的男权意识

浅谈《红字》中的人物——罗杰·齐灵渥斯的男权意识
体 与 客体

不 允许 女性 接触 社会 知识 和 文
,
所 有 让我 们 平 等 的尊 重
,
平 等 的相 爱 吧

!
平 等 或许 是 一
,
;
将 所 有 的 事物 分 为两 极
浅肤色 与 深肤色

例如

:
阳 刚 与 阴柔
心 灵 与 肉体


种 权利
希 望 我 们 有 力量 使 它 成为现实
!
巾帼 不 让 须 眉
男性认 为 社会 是 正 向的 男性的气质 相 关 联 分 工 模式
,

积极 的


有价值 的事 物 总 是 与

才 是 婚 姻幸 福 的根 源
开始 变 得 强势
,

但现 代 社 会 各种 因素 的逼迫 使 得 女 性

从而 导致 了
男主 外
女主 内
,

的男 女
男性又 说女 性太 强 势 让 婚 姻 危机 四伏
中国
,
男性享有获 取社 会 工 作报 酬 的权利
,
反之无 报 酬
女性 闯过封建 婚 姻 制度 的藩 篱 却 冲 不 破 男权 主 义 的铁 栏
性 的大 男子 主 义 也 不 是 一 天 两 天能改造 的
,

的 劳 动则理 应 由 女性 来承 担 比 如料理 家务等
并 且 男性 只把
上千 年 的男性社
男权主 义在 第 二 波女 性主 义运 动 兴起 时被凯特 提出
,
米利 特
对 女性 的否定 以及 男 女 不 公 的既 定 事实 特征 就 是 贬低 女性 的身 份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男权主义有些什么内容

(健康快乐悦读)人文常识悦读_男权主义有些什么内容

男权主义的英文名字是Patriarchy,它就是指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男性中心是指:注意的中心在于男性及其活动。

男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与生活模式看成正式与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

男权主义包含:第一,男性统治。

在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以及家庭领域中,所有权威的位置都是男性的。

第二,男性认同。

核心文化观念关于什么是好的、值得向往的、值得追求的和正常的,总是同男性与男性气质理想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将女性客体化。

在男性事务与交易中把女性用作客体。

限制或者阻碍女性的创造力。

不让女性接触社会知识以及文化成就的很多领域。

第四,男权制的思维模式。

其中有两分思维,也就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将所有的事物分为黑白两极,忽略中间状态;线性思维,即时间与历史都依线性前进,忽略了循环;等级思维,即忽略了只是不同没有高低之分的事物;崇尚直线发展型模式:认为现在永远优于过去。

社会的进化与选择自有规律,如果采取社会行动、革命或改变社会秩序的行动,就会打断进化进程,造成社会的不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史
美国反女权主义早期的主要代表乔治·贾尔德(George Gilder),他自七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写反女权的小说,他的早期小说《裸体流浪汉》和《男人与婚姻》的主题都是男人找不到合适的女人结婚的苦闷。

而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富裕与贫穷》,改书主要谈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发挥作者的反女权思路。

他自以为政府的福利政策为离婚独居的女人提供了某种经济保障,这一类的福利政策所起的作用是在变相鼓励离婚,瓦解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女权运动使一个社会趋向于贫穷而不是富裕。

写有《美国人心智的封闭》的原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艾兰·布鲁姆除了认为女权主义是他自己所珍爱的西方“经典作品生命力的最新崛起的敌对势力”以外,还从女人的角度来批评了女权运动。

他认为女权运动与女人的本性相冲突,女权主义欺骗了女人,它使女人得不到爱情,无法缔结婚姻,它唆使女人把物质的追求置于伦理和道德之上。

而有“男权运动之父”之称的沃伦·法雷尔(Warren Farrell),在他的畅销书《男人何以如此》中也表达了与布鲁姆类似的见解,他以为“愈是女权主义倾向严重的女人对男人便愈加自我封闭”,“我们处在一个男人不被女人所理解的时代”。

法雷尔自认为传统的社会模式并不是女权主义所说的“男人中心”,传统社会模式并不仅仅是为了男人建立的,它是为了男女两种性别而建立的,而且尤其地对女性有利。

十年代以来对女权运动进行批评和反思的著作不少出自女人之手,例如修丽特(Sylria Ann Hewlett)在《美国妇女解放的神话》认为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诉求往往只是有利于那些上层的、精英的、功名心特别强的处于传统婚姻模式之外的职业女性,与广大中下层妇女的愿望和要求脱节,有时甚至会损害后者的利益。

她认为,女权主义试图去破坏或者改造原有的家庭结构,而家庭恰恰是广大妇女应付社会危机的保障,大多数妇女希望巩固而不是毁坏家庭。

女权运动忽视了女人的生养责任,不关心生儿育女期间的女人的权益。

愈是推进女权运动,妇女的生活便愈是尴尬,妇女的日子便愈是活得没有滋味,就像修丽特的书名副题所说的,“解放”以后妇女所过的是A Lesser Life。

总之,妇女解放是一个神话,女权运动没有能够帮助女人,相反它害了女人。

同时期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卡米拉·帕格利亚(Camille Paglia),她的代表作为《性面具》(Sexual Personae)。

帕格利亚反对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的论点: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造成的,男性中心社会按自己的需要塑造女人,压迫女人。

帕格利亚认为女人是天生的,男人创造出来的文明拯救了自己也保护了女人;若是女人充当了物质文明的主要承担者,人类今天也许还住在茅草棚里。

反女权主义者中也不乏早期的女权领袖,贝蒂·弗里丹便是代表性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多为鼓吹女权运动,但到80年代以后,她开始转变立场,她认为女权运动从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偏差,女权运动过于男性化了,女权主义成了女人想当男人的代名词。

女权运动过多地追求在男人的世界里去获取成功,没有从正面去肯定男人和女人之间固有的差别,现在是正视和从女性的角度来肯定这些差别的时候了。

2主要关注点
(1)就业
强调男女公平就业,[男性亦应受到鼓励,或不应在寻找被定型为女性化职业时遇到歧视;反对社会为鼓励女性就业而采取的配额制或其他特殊照顾。

美国学者沃伦·法雷尔认为:用工资收入来判断性别歧视无异于用地平线来证明地球是方的。

他在著作《为何男人赚钱多:收入差距背后的惊人事实》中指出,男性薪资高于女性的一个原因是:收入差异不完全由工作强度与工作时间的差异引起。

法雷尔发现,人们在职场上的25个决策直接影响其“钱途”。

男性更倾向于经常出公差,承担更危险任务,在高精尖科学领域工作,承担更高奉献的工作以及在不适环境下工作(如监狱或煤矿)。

而这些工作的回报率也比较高。

(2)教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09年6月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有相关资料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女性在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的比例超过50%的104个(达70.3%),其中超过60%以上的27个。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报告强调:“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

多国教育专家指出,当前的教育体系对男孩明显存在歧视现象,并提出拯救男孩、男女分教等举措,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5至17岁年龄段的男童工,人数出现20%的增加,达到了6200万。

(3)犯罪与惩罚
在一般的性别定型中,男性会被视为暴力,较强社会参与犯罪行为。

激进的男性运组织 `The Men's Defense Association' 指出在判刑上男性通常会较重,更批评男女子监狱的不同环境,明显地是歧视男性。

他们更引述美国司法部的1994年的数据,指出伴侣谋杀的案件中,男女比例参半,而在杀害子女的案件中,女性占55% 。

而1992年的司法部数据亦显示女性严重伤害男性的比率为4.6% ,即一千人中有两人遭杀害,相反男性严重伤害女性的比率只有2%,而在早期研究美国家庭暴力的文献中,亦指出男女性出现暴力的比率是相近的。

这些数字与传统的看法互相矛盾,亦带来不少的质疑,但无论如何,这种对男性的定型,以及由之而来的司法制度下的待遇,必须加以审视,以免出现像美国许多反法庭判决及对男性的虚假性犯罪指控。

再如新加坡,即便犯下同等罪行,鞭刑也只针对男性,而女性可以免刑,这无疑是对男性的歧视。

(4)离婚、抚养权及父权
激进的男权团体指出离婚判决,往往在基于保护弱者的假设上,对男性作出不公平的裁决;在离婚的判决中,男性要付上高昂的瞻养费,丧失子女的抚养权。

男性作为父亲,却因法庭的判决,未能行使其应有的父权,子女与生父的关系
变得疏远,有论者提出会导致缺乏父亲社会的现象。

这种对男性的不公平违反了公平机会去承担及实践男性角色及责任。

(5)媒介对男性的歧视
媒介一方面忽视了男权运动,及男性应关注的事情,相反地对女权主义的关注则较多,事实上许多的广告及剧集制作出现的性别定型,经常将男性描绘为犯罪分子、施暴者、阴谋家和懦夫等,亦是对男性的歧视和不公平。

凯瑟琳·帕克用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情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影视作品中,男性很少以聪慧、强有力和高尚的形象出现。

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呆子、施暴者、冷酷无情的人、阴谋家、强奸犯和家庭暴力实施者,”她说,“即使在那些轻松幽默的肥皂剧中,男主角也总是语无伦次地说着傻话。

聪明、优雅、有家庭观念、富有情趣的男性荧幕形象很少出现。


(6)社会资源的投放
其中一个有趣的论点是男性普遍地较女性短寿,但在健康服务上却鲜有投放资源去对付这个问题、或在男性的疾病上,相反在对抗女性健康疾病方面,却获得许多认同。

例如在美国医改法案所涉及的七个主要项目上,每一项对男性的投入力度都远小于男性,男人的健康问题和寿命问题,已经被严重忽视。

3代表人物
沃伦·法雷尔
哈维·曼斯菲尔德
罗伯特·布莱
约瑟夫·坎贝尔
乔治·吉尔德
凯瑟琳·帕克
迈克尔·米德
格伦·萨克斯
克里斯蒂娜·霍夫·萨默斯
4世界的动向
发起男权运动的地方,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芬兰、土耳其、印度、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