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的运行控制方式
变频器原理及控制方式

机电江苏大区变频器基础培训变频器原理及控制方式张根军2011.11内容大纲7.V/F 控制模式下的参数调试6.变频器的接线5.变频器的控制模式4.变频器原理3.电机转速转矩图2.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的特性1.异步电机的基本参数异步电机的基本参数•额定功率•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转速•极数•引出端子基本接法•频率范围异步电机与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电机铭牌IM与SPM/IPM的差异同步马达是一种交流马达,转子旋转速度与所提供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交流马达的原理是由交流电在马达的定子处产生旋转磁场,因此使马达转子旋转。
在同步电动机的转子有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使用永久磁铁的称为永磁同步马达。
同步马达的定子所产生的磁场吸引转子磁场的异极,由于定子所产生的磁场是以若干速度旋转,因此转子会随着定子磁场的旋转速度,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同步马达的特点是转速固定,不受电源电压的影响。
只要马达的负载低于其最大转矩,转速也不会受负载的影响。
SPM(Surface Permanent Magnet)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电机速度,电流与转矩图额定转矩与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式电机的额定转矩并不是电机当前输出的转矩,它是电机在额定转速下能连续长期工作的转矩。
电机产生的转矩不是恒定的,当负载很小时,即使电机的容量很大,电机产生的转矩一样很小,并且正比于负载大小。
电机产生的转矩随负载转矩的变化而变化,电机的速度同样也是随负载的波动而波动。
电机特性曲线市电控制与变频控制的对比市电直接控制:起动转矩也大,起动电流大,对电网有冲击,且电机无法调速。
由变频器控制控制:从低频率起动,使电机的起动电流小,同时,起动转矩也相应减小,电机可无极调速。
(1) 起动电流Is = 600 to 700 [%](2) 起动转矩Ts = 150 to 250 [%](3) 最大转矩Tm = 200 to 300 [%](4) 额定负载下的滑差S = 3 to 5 [%]市电直接控制06-12电流限制06-12电流限制06-12电流限制06-12电流限制外部模拟端子03-0~02d7 正向扭力限制d10 正/负向扭力限制d9 回生扭力限制外部模拟端子03-0~02d8 反向扭力限制d10 正/负向扭力限制d9 回生扭力限制外部模拟端子03-0~02d7 正向扭力限制d10 正/负向扭力限制外部模拟端子03-0~02d8 反向扭力限制d10 正/负向扭力限制第1象限第4象限第3象限第2象限正转电动扭力限制07-32反转回生扭力限制07-3507-34反转电动扭力限制07-33正转回生扭力限制正转电动机模式反转发电机模式反转电动机模式正转发电机模式正转反转速度速度正向转矩负向转矩电机的四象限运行电机的四象限运行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l调压调速——控制加于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压;l串级调速——控制附加在转子回路的电势;l变频调速——控制定子的供电电压与频率;l异步电动机矢量变换控制系统;l无换向器电机调速系统;l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系统等。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1 引言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低压变频器,其输出电压一般为220~650v、输出功率为0.2~400kw、工作频率为0~800hz左右,变频器的主电路采用交-直-交电路。
根据不同的变频控制理论,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v/f=c的正弦脉宽调制模式(2)矢量控制(vc)模式(3)直接转矩控制(dtc)模式针对以上三种控制模式理论,可以发展为几种不同的变频器控制方式,即v/f控制方式(包括开环v/f控制和闭环v/f控制)、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矢量控制vc的一种)、闭环矢量控制方式(即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vc 的一种)、转矩控制方式(矢量控制vc或直接转矩控制dtc)等。
这些控制方式在变频器通电运行前必须首先设置。
2 v/f控制方式2.1 基本概念我们知道,变频器v/f控制的基本思想是u/f=c,因此定义在频率为fx时,ux的表达式为ux/fx=c,其中c为常数,就是“压频比系数”。
图1中所示就是变频器的基本运行v/f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当电动机的运行频率高于一定值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不再能随频率的上升而上升,我们就将该特定值称之为基本运行频率,用fb 表示。
也就是说,基本运行频率是指变频器输出最高电压时对应的最小频率。
在通常情况下,基本运行频率是电动机的额定频率,如电动机铭牌上标识的50hz或 60hz。
同时与基本运行频率对应的变频器输出电压称之为最大输出电压,用vmax表示。
当电动机的运行频率超过基本运行频率fb后,u/f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输出频率的上升而减少,电动机磁通也因此减少,变成“弱磁调速”状态。
基本运行频率是决定变频器的逆变波形占空比的一个设置参数,当设定该值后,变频器cpu将基本运行频率值和运行频率进行运算后,调整变频器输出波形的占空比来达到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要随意改变基本运行频率的参数设置,如确有必要,一定要根据电动机的参数特性来适当设值,否则,容易造成变频器过热、过流等现象。
变频器的运行方式之并联运行(强烈建议收藏)-民熔

变频器的运行方式之并联运行-民熔并联运行变频器的并联运行分为两种情况,即单台小变频器容量变频器并联运行方式和“一拖多”运行方式。
其中单台小变频器容量变频器并联运行适用于单台变频器不能满足实际变频器容量需求的情况,“一拖多”运行方式是指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动机运行的模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式。
1.变频器并联生产当中变频器的容量需要很大时,如果单台变频器的容量有限,可以通过两台或者多台相同型号的变频器并联运行来满足大容量电动机的驱动要求,此时存在变频器的并联运行问题。
两台变频器实现并联运行的基本要求是,控制方式、输入电源和开关的频率要相同,输出电压幅值、频率和相位都相等,频率的变化率要求严格一致。
图为两台变频器的并联运行结构示意图。
实现上述条件的方法是在晶振振荡频率相同的条件下,根据反馈定理引入输出电压的负反馈,实现各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同步。
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3点。
①变频器并联后导致各电源输出电压的差别加大,主要是因为反馈采样点的电压已不再是单台电源的输出电压,而是多台逆变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多台逆变器即使在稳态下的幅值、频率及相位均相等,它们的动态调节过程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会产生瞬时的动态电流,并且动态电流值很大,需要在各变频器的输出端串入限流电抗和均流电路。
③集成度较高的变频器控制电路,并联改造相对困难,应慎重对待。
2.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动机并联运行如图所示,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动机并联运行时,不能使用变频器内的电子热保护,而是每台电动机外加热继电器,用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去控制保护单元。
此时,变频器的容量应根据电动机的启动方式确定多台电动机不是同时启动而是顺序启动,首先将一台电动机从低频启动,待该变频器已经工作在某一频率时,其余电动机再全压启动。
每启动一台电动机,变频器都会出现一次电流冲击,这时应保证变频器的电流能够承受电动机全压启动带来的电流冲击。
如果多台电动机的容量不同,应尽可能先启动容量大的电动机,然后再启动容量小的电动机。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作为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变频器的性能也越来越成为调速性能优劣的决定因素,除了变频器本身制造工艺的“先天”条件外,对变频器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从工业实际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变频器控制方式的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变频器简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
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 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变频器的分类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 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2、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非智能控制方式在交流变频器中使用的非智能控制方式有V/f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 V/f控制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2) 转差频率控制转差频率控制是一种直接控制转矩的控制方式,它是在V/f控制的基础上,按照知道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电源频率,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可以使电动机具有对应的输出转矩。
变频器控制方式有哪些_变频器有几种控制方式_变频器的控制方式详解

变频器控制方式有哪些_变频器有几种控制方式_变频器的控制方式详解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作为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变频器的性能也越来越成为调速性能优劣的决定因素,除了变频器本身制造工艺的先天条件外,对变频器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从工业实际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变频器控制方式的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变频器简介1)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
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2)变频器的分类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 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变频器控制方式选择依据对于控制方式,要根据生产机械的具体要求来进行选择。
1、二次方律负载对于离心式风机、水泵和空气压缩机一类的二次方律负载,一般采用V/F控制方式为宜。
因为V/F控制方式有低励磁U/f线,在低频运行时可以更好地节能。
矢量控制方式实质上是使电动机始终保持额定磁通的控制方式,不可能实现低励磁。
2.恒转矩负载(1)对于负载率经常变动、调速范围又不很大的负载,一般以选择无反馈矢量控制为好,因为V/F控制方式的转矩提升量不易预置得恰到好处,但采用无馈矢量控制方式时,须注。
变频器如何控制电机

变频器如何控制电机1. 引言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交流电机转速和运行状态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需求来调节电机的转速,并实现精确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变频器来控制电机。
2.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通过调整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内部有一个功率电子器件,可以将电源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调整交流电的频率来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
3.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3.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变频器控制方式。
在开环控制中,变频器只根据用户设置的频率来输出相应的电压给电机,而无法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和运行状态。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如风扇、泵等。
3.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一种更高级的变频器控制方式。
在闭环控制中,变频器除了根据用户设置的频率来输出电压外,还会通过监测电机的反馈信号来实时调整输出信号,以达到精确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些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机床、卷帘门等。
4. 使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步骤4.1 设置变频器参数在使用变频器控制电机之前,首先需要对变频器进行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包括输入电源的频率、电流限制、控制模式等。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确保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4.2 连接变频器和电机将变频器和电机通过电缆正确地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的电缆符合规范,电缆截面积足够大,以保证电流的正常传输和电机的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检查连接是否牢固,防止因松动而导致电气接触不良。
4.3 配置控制参数根据具体需要,通过变频器的控制面板或者专用软件来配置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包括电机额定转速、转矩曲线、加速度、减速度等。
正确配置这些参数可以确保变频器按照预期的方式来控制电机,避免因参数设置不当而引起的故障。
4.4 开始运行电机配置完成后,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者外部控制信号来启动电机。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机的转速是否与期望值相符,以及电机是否正常运行。
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

4)直接转矩控制(DTC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是 把电动机和逆变器看成一个整体,采用空间电压矢 量分析方法在定子坐标系进行磁通、转矩计算,通 过跟踪型 PWM 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直接控制转矩。因 此,无需对定子电流进行解耦,免去矢量变换的复
杂计算,控制结构简单。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 了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 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 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它以测量电动机电流和直流电压 作为自适应电动机模型的输入。该模型每隔25 μs 产生一组精确的转矩和磁通实际值,转矩比较器和 磁通比较器将转矩和磁通的实际值与转矩和磁通的 给定值进行比较获得最佳开关位置。由此可以看出 它是通过对转矩和磁通的测量,即刻调整逆变电路 的开关状态,进而调整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通,以达 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7)其他非智能控制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 一些非智能控制方式在变频电源的控制中得以实现, 例如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差频控制、环 流控制、频率控制等。
2.智能控制方式 1)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方式应用在变 频电源的控制中,一般是用于比较复杂的系统控制, 这时对于系统的模型了解甚少,因此神经网络既要 完成系统辨识的功能,又要进行控制。而且神经网 络控制方式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变频电源,因此神经 网络在多个变频电源级联时进行控制比较适合。但 是神经网络的层数太多或者算法过于复杂都会在具 体应用中带来不少实际困难。
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

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变频器是一种能够实现电机转速控制的设备,它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在工业领域中,变频器广泛应用于电机的转速控制,能够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
1.基本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变换设备,它能够将电网络提供的固定频率的交流电转换为可调频率的交流电,并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变频器中的功率电子元器件开关管的通断来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
通过调整开关管的通断频率和占空比来实现输出电压和频率的可调范围,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2.控制方式(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变频器通过设置一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但无法实时检测电机的转速。
在开环控制下,变频器根据预设的电压和频率输出设定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转速要求相对不高的应用。
(2)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变频器通过搭载转速传感器来实时检测电机的转速,并根据检测到的转速信号与预设的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调整变频器的输出信号来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
闭环控制能够准确掌握电机的真实转速,适用于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应用。
3.控制策略(1)V/F控制:V/F控制是一种基本的变频器控制策略,它通过改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V/F控制通常是在开环控制下进行的,变频器根据预设的电压和频率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V/F控制适用于一些负载特性要求不高的应用。
(2)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是一种高级的变频器控制策略,它通过在开环或闭环控制下,综合考虑电压、频率和电流等因素,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矢量控制能够从电机转矩和力矩平衡的角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适用于对转速和转矩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3)无传感器控制:无传感器控制是一种不需要安装转速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它通过变频器内部的算法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检测和控制。
无传感器控制可以减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成本,适用于一些对转速要求较高但无法安装传感器的特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频器的运转指令方式变频器的运转指令方式是指如何控制变频器的基本运行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启动、停止、正转与反转、正向电动与反向点动、复位等。
与变频器的频率给定方式一样,变频器的运转指令方式也有操作器键盘控制、端子控制和通讯控制三种。
这些运转指令方式必须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设置,同时也可以根据功能进行相互之间的方式切换。
1 操作器键盘控制操作器键盘控制是变频器最简单的运转指令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变频器的操作器键盘上的运行键、停止键、点动键和复位键来直接控制变频器的运转。
操作器键盘控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实用,同时又能起到报警故障功能,即能够将变频器是否运行或故障或报警都能告知给用户,因此用户无须配线就能真正了解到变频器是否确实在运行中、是否在报警(过载、超温、堵转等)以及通过led 数码和lcd 液晶显示故障类型。
按照前面一节的内容,变频器的操作器键盘通常可以通过延长线放置在用户容易操作的5m 以内的空间里。
同理,距离较远时则必须使用远程操作器键盘。
在操作器键盘控制下,变频器的正转和反转可以通过正反转键切换和选择。
如果键盘定义的正转方向与实际电动机的正转方向(或设备的前行方向)相反时,可以通过修改相关的参数来更正,如有些变频器参数定义是“正转有效”或“反转有效”,有些变频器参数定义则是“与命令方向相同”或“与命令方向相反”。
对于某些生产设备是不允许反转的,如泵类负载,变频器则专门设置了禁止电动机反转的功能参数。
该功能对端子控制、通讯控制都有效。
2 端子控制2.1 基本概念端子控制是变频器的运转指令通过其外接输入端子从外部输入开关信号(或电平信号)来进行控制的方式。
这时这些由按钮、选择开关、继电器、plc 或dcs 的继电器模块就替代了操作器键盘上的运行键、停止键、点动键和复位键,可以在远距离来控制变频器的运转。
图1 端子控制原理在图1 中,正转fwd、反转rev、点动jog、复位reset、使能enable 在实际变频器的端子中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1)上述几个功能都是由专用的端子组成,即每个端子固定为一种功能。
在实际接线中,非常简单,不会造成误解,这在早期的变频器中较为普遍。
(2)上述几个功能都是由通用的多功能端子组成,即每个端子都不固定,可以通过定义多功能端子的具体内容来实现。
在实际接线中,非常灵活,可以大量节省端子空间。
目前的小型变频器都有这个趋向,如艾默生td900 变频器。
(3)上述几个功能除正转和反转功能由专用固定端子实现,其余如点动、复位、使能融合在多功能端子中来实现。
在实际接线中,能充分考虑到灵活性和简单性于一体。
现在大部分主流变频器都采用这种方式。
2.2 正转和反转由变频器拖动的电动机负载在实现正转和反转功能非常简单,只需改变控制回路(或激活正转和反转)即可,而无须改变主回路。
(a)控制方法一(b)控制方法二图2 正反转控制原理常见的正反转控制有两种方法,如图2 所示。
fwd 代表正转端子,rev 代表反转端子,k1、k2 代表正反转控制的接点信号(“0”表示断开、“1”表示吸合)。
图2(a)的方法中,接通fwd 和rev 的其中一个就能正反转控制,即fwd 接通后正转、rev 接通后反转,若两者都接通或都不接通,则表示停机。
图2(b)的方法中,接通fwd 才能正反转控制,即rev 不接通表示正转、rev 接通表示反转,若fwd 不接通,则表示停机。
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变频器里有些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有些可以通过功能设置来选择任意一种。
但是如变频器定义为“反转禁止”时,则反转端子无效。
变频器由正向运装过渡到反向运转,或者由反向运转过渡到正向运转的过程中,中间都有输出零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设置一个等待时间,即称为“正反转死区时间”,如图3 所示。
图3 正反转死区时间2.3 二线制和三线制控制模式所谓三线制控制,就是模仿普通的接触器控制电路模式,当按下常开按钮sb2 时,电动机正转启动,由于x 多功能端子自定义为保持信号(或自锁信号)功能,松开sb2,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将能继续保持下去;当按下常闭按钮sb1 时,x 与com 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自锁解除,电动机停止运行。
如要选择反转控制,只需将k 吸合,即rev 功能作用(反转)。
三线制控制模式的“三线”是指自锁控制时需要将控制线接入到三个输入端子,与此相对应的就是以上讲述的“二线制”控制模式。
三线制控制模式共有两种类型,如下图4a 和图4b。
两者的唯一区别是右边一种可以接收脉冲控制,即用脉冲的上升沿来替代sb2(启动),下降沿来替代sb1(停止)。
在脉冲控制中,要求sb1 和sb2 的指令脉冲能够保持时间达50ms 以上,否则为不动作。
(a)控制方法一(b)控制方法二图4 三线制端子控制2.4 点动端子控制的点动命令将比键盘更简单,它只要在变频器运行的情况下(无论正转还是反转),都能设置单独的两个端子来实现正向点动和反向点动,其点动运行频率、点动间隔时间以及点动加减速时间跟键盘控制和通讯控制方式下相同,均可在参数内设置。
2.5 操作器stop 键的功能在进行端子控制时,变频器的操作器键盘的大部分运转功能键都没有作用,但对于“stop”键却还可以选择是否有效。
至于“stop”键是否有效必须基于用户的具体情况:(1)如果变频器拖动的电动机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允许随意停机,只能通过现场停止按钮由现场人员进行停机操作时,则需定义操作器“stop”键无效;(2)如果现场控制按钮离开变频器本体较远,而一旦出现变频器异常情况或电动机异常,用户可以从变频器的操作器键盘直接停机的话,或者需要定义操作器键盘“stop”键为紧急停止按钮,则需定义操作器“stop”键有效;(3)许多变频器的操作器“stop”键与“reset”常常为同一个键,而且用户需要在变频器异常停机后,需要在故障出现时直接从操作器键盘复位,则同样需定义操作器“stop”键有效。
2.6 数字量输入端子数字量输入端子是用于控制输入变频器运行状态的信号,这些信号包括待机准备、运行、故障以及其他与变频器频率有关的内容。
这些数字开关量信号,除固定端子(正转、反转和点动)外,其余均为多功能数字量输入端子。
常见的数字量输入端子都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且应用了全桥整流电路,如下图5,pl 是数字量输入fwd 正转、rev 反转、xi 多功能输入端子的公共端子,流经pl 端子的电流可以是拉电流,也可以是灌电流。
图5 数字量输入结构示意数字量输入端子与外部接口方式非常灵活,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接点方式。
它可以使用变频器内部电源,也可以使用外部电源9-30vdc。
这种方式常见于按钮、继电器等信号源。
(2)源极方式。
当外部控制器为npn 型的共发射极输出的连接方式时,为源极方式。
这种方式常见于接近开关或旋转脉冲编码器输入信号,用于测速、计数或限位动作等。
(3)漏极方式。
当外部控制器为pnp 型的共发射极输出的连接方式时,为源极方式。
这种方式的信号源与源极相同。
多功能数字量输入端子的信号定义包括多段速度选择、多段加减速时间选择、频率给定方式切换、运转命令方式切换、复位和计数输入等。
综合各类变频器的输入定义,具体有以下主要参数:2.6.1 带切换或选择功能的输入信号(1)多段速选择。
通过选择这些功能的端子on/off 组合,最多可以定义4 种(二个输入端子)或8 种(二个输入端子)或16 种(四个输入端子)速度的运行曲线。
(2)多种加减速时间的选择。
通过选择相应数字量输入端子的on/off 组合,最多可以定义2 种(一个输入端子)或4 种(二个输入端子)的加减速时间值。
(3)多种频率给定方式的选择。
通过选择相应数字量输入端子的on/off 组合,可以选择操作器键盘给定、接点给定、模拟量给定、脉冲给定、通讯给定的一种,或者进行运行时的切换选择。
有些变频器还增加了提供同一种给定方式下不同通道的选择功能,如一台变频器通常有2~3 模拟量通道、2 个脉冲输入通道以及几个接点通道,为了在同一频率给定方式下不同通道的输入选择,就必须进行第二次选择。
(4)运转命令方式的选择。
通过选择相应数字量输入端子的on/off 组合,可以选择操作器键盘控制、端子控制和通讯控制的切换或选择。
有些变频器还能提供强制信号电平,保证运行命令的及时性。
(5)多段闭环pid 给定值的选择。
通过选择相应数字量输入端子的on/off组合,最多可以定义2 种(一个输入端子)或4 种(二个输入端子)或8 种(三个输入端子)的闭环给定值。
2.6.2 计数或脉冲输入信号多功能输入端子能够接受脉冲输入信号,这些脉冲信号可以用于计数,也可以用于复位等命令,具体可定义为以下内容:(1)计数器清零信号。
即对变频器的内置计数器进行清零操作。
(2)计数器触发信号。
该使能信号允许变频器对该数字量输入端子进行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大约在几百个赫兹左右,掉电时可以存储记忆当前计数值。
(3)外部复位输入。
当变频器发生故障报警后,通过该端子的定义,对变频器故障进行复位,其作用与操作器键盘的reset 复位键一致。
(4)摆频状态复位。
当选择变频器的摆频功能时,无论是自动投入还是手动投入,闭合该端子将清楚变频器内部记忆的摆频状态信息。
断开该端子,摆频重新开始。
(5)简易程序控制方式下的停机状态复位。
在简易程序控制下的停机状态中,该功能端子有效时将清楚简易程序停机时记忆的运行阶段、运行时间、运行频率等信息。
(6)三线制定义。
具体可以见前面章节。
(7)接点给定方式。
可以在定义频率给定方式为接点给定后,定义两个端子为up 或down 功能。
2.6.3 其他运行输入信号(1)变频器运行禁止。
该端子有效时,运行中的变频器则自由停车,若是在待机状态,则禁止起动。
本功能主要用于需要安全联动的场合。
(2)外部停机命令。
该端子有效时,则无论变频器处于什么运转模式状态或是什么运转给定通道中,都会按照预先定义的停机方式进行停机。
它与(1)的区别在于停机方式不同,后者只能是自由停车。
(3)外部设备故障的常开或常闭信号输入。
通过该端子可以输入外部设备的故障信号,便于变频器对外部设备进行故障监视。
变频器在接到外部设备故障信号后,可显示“外部故障”。
该故障信号可以是常开,也可以是常闭输入方式。
(4)外部中断的常开或常闭信号输入。
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接到外部中断信号后,封锁输出,以零频运行。
一旦外部中断信号解除,变频器自动转为跟踪起动,恢复运行。
其输入信号也可以是常开和常闭两种输入方式。
它与(3)的区别在于外部中断不会引起变频器的报警,中断解除后还能正常运行。
(5)停机直流制动输入指令。
用外部控制端子对停机过程中的电动机实施直流制动,实现电动机的紧急停车和精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