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时代的重要任务。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重视教育,培养继承者要想有效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学校教育,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家等的了解和研究能力。
其次,在社会各个层面加强对于青少年的培养。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组织等形式让青少年接触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引导他们深入研究、理解其内涵。
二、弘扬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弘扬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社会各个领域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和宣传这些核心价值观。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立法等方式确立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社会公众行为的指导原则。
只有通过弘扬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注重创新与发展要想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历史、经典著作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还需要注重对于其内涵进行创新与发展。
首先,在艺术领域进行创新与发展。
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繁多、内涵丰富,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将中国古代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艺术作品。
其次,在科技领域进行创新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智慧,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其中的科学思想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四、加强国际交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心得范本10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心得范本10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心得【篇1】9月1日晚21点,CCTV-1的《开学第一课》如期举行。
这次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节目中展现了一系列的中华传统文化:汉字、京剧、武术、琴棋书画......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我们的一大代表,连外国人都对这方块字叹为观止。
节目里有一位美国人理查德,他潜心钻研中华汉字迄今已达45年!中华汉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他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并上传到网上,“我觉得我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
”可是现在我们的国人却似乎已经抛弃了中华汉字,有些人甚至连一个好看的汉字也不会写,却疯狂地崇洋,学英语,德语,法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时尚,彰显走在时代的前端。
一个年近七十岁的外国人都在不断为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努力奋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海外也有许多洋人正在学习汉字,为汉字痴迷,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呢?在古代,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都时常以文武双全作为评判的标准。
而现在,中华武术濒临失传,中国的青少年们,课余成天宅在家里,一大批的“豆芽菜”孩子应运而生。
曾经辉煌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武术,最初就是为了强身健体而生的,而今却几乎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国人应该多多学习中华武术,将其发扬到海外,让所有国家的人都来学习我们的武术!精通“琴棋书画”的人被称之为文人雅客,而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修养,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纵观当今社会,我们做得最好的一点便是“琴”,但只可惜社会上有很多孩子正在学习钢琴,各种钢琴培训机构随处可见,每年的钢琴大赛也数不胜数,但是我们是否已经遗忘了我们的民族乐器,它们现在几乎已经没落于人们崇拜西洋的目光中。
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民族乐团因为鲜有受众人群而资不抵债,纷纷倒闭。
而且随着一代代老艺人的离世,许多的民族乐器甚至已后继无人。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3、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4、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5、如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
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创新则是促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社会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创新的。
传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深深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创新可以通过重新解读和理解传统文化,使其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孔子所强调的道德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倡导公平正义、尊重个人权利和责任等来实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传统文化通过创新与时俱进,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
其次,传统文化的创新源于对传统的尊重和保护。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正是基于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保护。
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是中国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
尊重传统文化就是要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将其传承下去。
只有在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
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古籍、传统建筑等。
同时,传统文化还需要在教育领域进行广泛传承,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只有通过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才能成为创新的源泉。
再次,传统文化的创新需要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各种文化交流在现代社会变得更加频繁和便利。
传统文化与时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服饰、艺术和音乐等形式可以通过融入现代元素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魅力。
同时,传统文化也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等,将传统文化展示得更加形象、生动和吸引人。
例如,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可以将传统的戏曲、舞蹈等表演形式呈现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一、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样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将其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
传承与创新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
二、承传中国传统文化1、回归传统文化本质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什么?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是一种有关生产、生活、社会关系中的准则和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回归传统文化的本质,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2、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是传承、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小学到中学以及大学,全方位地推广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接触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艺术传统文化的核心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高超的技艺水平。
我们需要承传传统文化的核心艺术,包括京剧、昆曲、民间舞蹈、国画、书法、园林、诗词等等,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其在流传时发扬光大。
三、创新中国传统文化1、融合现代科技手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其表现形式,以另一种方式让更多人接触和喜欢传统文化。
2、打造传统文化IP现代社会有很多成功的文化IP,例如周杰伦、葫芦兄弟、花千骨等等,这些文化IP成功的原因,在于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打造出新的文化产品。
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独特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文化需求,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IP,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大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传承是为了让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而创新则是为了让文化更加有活力和融入现代社会。
在传承和创新中,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教育。
1. 家庭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传递文化知识给孩子。
这种传承方式非常普遍,通过亲人间的交流,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比如说,爷爷奶奶和孩子们一起在春节期间贴春联、包饺子、看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2. 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在教育中得到传承。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这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体现。
比如说,可以在语文课上教授古诗词和经典故事,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创新则是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多种方式,其中最突出的是文艺和文化活动。
1. 文艺表现文艺表现是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艺术形式,如京剧、山东秧歌、西安鼓乐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创新。
比如说,将传统的京剧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可以创作出新的京剧表演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2. 文化活动文化活动也是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来。
比如说,组织春节晚会、诵读经典、展览传统文物等都是非常好的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礼节习俗等。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传承和创新的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之道。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孝道、礼仪、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认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将历史文化传承给后代。
二、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教育传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途径是通过教育。
学校教育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将其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家庭传承: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父母应该在家庭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讲故事、传唱经典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3.社会活动:社会活动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经典戏剧演出等,以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并传承传统文化。
三、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1.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传统文化的创新应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与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融合,使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感。
比如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演出形式。
2. 推陈出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固守不变,应该适时进行创新。
通过对传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转化,创作出适应现代观众需求的作品。
3. 引入国际元素: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引入国际元素来丰富文化内涵。
借鉴国外的表演形式、创作理念等,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吸引力。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元的传统和深厚的积淀。
如何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又在创新中焕发活力,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传承是保持一个民族文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各个民族文化的特色。
传承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塑造国家的文化自信,更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传承中国文化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强调诚信、礼仪、孝道等传统美德,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传承中国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践行这些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传承中国文化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传承中国文化将有助于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传承中国文化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
当前,面临着来自国外文化的冲击,传承中国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坚持中国文化的自身特色,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心。
二、传承中国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传承的效果和影响力。
首先,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新一代了解、认同和尊重中国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
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演出、比赛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方法。
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渠道,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年轻人能够方便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三、创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传承是基础,而创新则是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时俱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怎样传承、创新民族文化?
• 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
• ②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③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④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精华与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辩证地认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
传
精华和糟粕。
统
③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
文
该继承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
化
腐朽的,要加以改造和剔除。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
前 提
要 求
(1)喜悦的心情。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 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这是中国人对 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
(2)英雄的召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成就英雄、 创造奇迹、塑造光荣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 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3)人文的彰显。“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 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 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 活力。
陈出新,革故鼎新。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发展
◎封建专制思想 ◎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思想 ◎封建迷信 ◎官本位思想 ◎等级观念 ◎家长制度 ………… …………
“舞动的北京”由三个部分构成:像一个人的“京” 字中国印;汉语拼音“Beijing”和“2008”字样, 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五环:奥林匹克精神 的象征。蕴含的意义主要有:
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古国,他 们至今是否存在?
虽然他们都曾经 创造了自己独特的 文化,但是都因为 历史的中断而没能 延续至今,成为世 界古代文明发展史 中的遗憾。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中华文明
黑 白 纵 横经 三天 千纬 里地
一 点 通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华夏文明: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以诗书礼乐 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夏,大也。中 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 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 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 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礼义, 故谓之中国”。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 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
京剧、武术、 诗词歌赋、散 文、书法、国
画等
“大同”世界“天 下为公”的社会
理想
传统习俗
传 统 建 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莫 言 深善 闺舞 空红 寂袖 寞传
飞 鸿
1.为什么进行民族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①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来引领 和提升。
②民族文化只有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才能 获得新的生命力。
(2)内涵: ①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爱。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在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如何 对待外来文化?
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 交流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 明成果。
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 对话中,可以让世界越来越 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也越来 越有力地影响世界。
上写下了光辉 的一页
有悠久的历史,
蕴藏了丰富的 文化内涵
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发展道路 具有深刻影响
地位
传统文化的基 本形式之一
展示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 志
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中华文化中一
个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
举例
元宵节看花灯、 有宫廷、民用、 端午节吃粽子 桥梁、园林、 赛龙舟、中秋 城市建筑等, 赏月吃月饼等 如北京胡同
(4)盛情的邀请。“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 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 进步”的盛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 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和内涵:
(1)地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③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中华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
142班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文化
(1)含义: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及
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山 河 日 月一 总句 成悠 对然
尘 世 间
(2)地位: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 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基本条件。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含义
指在一定社会 群体中约定俗 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
和习惯
建筑被称为凝 固的艺术
文学艺术,称 为民族精神的
火炬
包括在长期历 史沉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
影响
对人们的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影
响
在世界建筑史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 2、中华文化
• (1)特点
•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2)地位、作用
• ①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持,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来引领和提升。
• ②中华文化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 生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 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强国
1、为什么要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还不能 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2)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任务之一;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 需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