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pt

合集下载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20页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20页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是创新载体和抓手。当前,人们思想观念多元,获取信息渠道多样,精神文化生活多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于仅有浓厚的舆论氛围、单一的工作手段、习以为常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载体和抓手,把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做到受众的心里去。去年以来,一些媒体推出汉字听写、成语大会、家风调查、品读校训等,一些地方倡导、推行经典阅读、礼仪普及、大众讲座等,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深受群众欢迎,关键是摒弃了“老套路”,创新了内容和形式,做到了内容鲜活、形式活泼,真正接了地气。我们要借鉴这些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内容上、手段上、方法上、渠道上大力创新,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面,都要有使受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载体和抓手,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此前,习近平同志已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重大的文化方针。我们感到,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习近平同志提出“两创”方针,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同志20世纪40年代提出“推陈出新”、50年代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一样,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责任、使命、路径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必将对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发挥强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四是拓宽延展。对有些传统价值范畴,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挖掘其当代价值,拓展其内涵。比如,儒家思想有“民本”内容,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以民为本”的宝贵思想,在长期的专制社会中被弱化、被淹没,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民主观念。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就需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阐发、创新民本思想,做到“以百姓心为心”“仁者爱人”,在民主制度建设、参政议政形式、协商民主渠道等方面予以完善,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也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传统文化汇聚一起,三锅沸腾的热汤,寒假培训传统文化的老师则像厨师,我们就好比汤的享受者,既体味到了汤的芳香,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大家共同传播,才会不断使之为世人所知,为大众所爱,所以我们应当做汤的享受者,文化的传播者。

我想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是我爱好"之乎者也"的观点一样,就像是我能够感受到陈胜吴广武装起义时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那种悲痛与反感一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古人沿袭至今的文化,就是古人的思想结晶啊!做为华夏儿女的我们,记忆犹新先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速""的谆谆教诲;记忆犹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自我反省;更记忆犹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我愿意搞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是因为我想要体会这芳香荡漾的传统文化。

我愿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就好比""我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样的豪情壮志,孔子之师,老聃郯子子的人也不一定比孔子圣贤,孔子依旧为人弟子。

我想要拥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忍品质,做任何事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坚持到底便是最大的赢家。

我渴望拥有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自然最真实的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实就潜藏于我们的身边,只要悉心观察,你会发现:其实连最基本的遵守纪律都是我们恪守本分的体现,我想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我想要将这充满芳香的鲜花的种子,洒向神州大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作者:陈国敬来源:《卷宗》2018年第33期摘要: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梳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认识。

探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党的十九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儒学堂;“图书馆+书院”模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解决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值得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讨和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系统阐发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1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人重新发现文化上的自我提供内在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能够提供深刻的启迪。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优化人际交往、重建社会信任体系方面,能够提供重要资源。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绵延至今。

我们应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真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现状2.1 “国学”传承多维探索“国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得到各界重视。

《百家讲坛》相继推出阎崇年讲清帝、易中天讲三国和于丹讲论语;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推出《中国成语大会》;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国外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并在世界多数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30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30张ppt+1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 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感谢观看
【结晶+精神动力+风貌特征+价值追求+精神火炬】
(1)是民族文化的结晶;P101第一句 (2)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3)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回溯中华民族历经的艰险磨难,
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历程吗?
回溯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精神成为主体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
4.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代性特征)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 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民族精神。
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系 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
同、相通之处;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练一练
1.《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创造性转化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 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 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创新性发展 3.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 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全面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2)联系
(1)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 (2)只有通过改造和转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阅读与思考
《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五四精神。
3.全面把握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1)区别: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着重点
侧重改造和转化
侧重创新和发展
对象 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途径
侧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 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现代表达形式”
“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 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 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
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
富着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4.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 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本课内容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甲骨文
篆文

【课件】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件-202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课件】文化传承与创新 课件-2023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比较: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时代性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 命、建设
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 容
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 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 坡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 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
(4)文化与民族、国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促进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当代中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处。前者是后者的前奏,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
核心归纳——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 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创造得来的;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产物;吸 发展 收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产物。
主要 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包括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 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 :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3)作用、意义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4)民族精神的特点
民族性
先进性 时代性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pt课件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pt课件
11
12
3.打造诚信社会,建立完备的诚信体系。全方位的打造诚 信社会!特别是要建立完备的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记录和监督系统!
13
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实现我国传 统诚信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1.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 2.注重个体诚信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在当代社会中加 强个人品德修养,还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精华 部分。(儒家文献倡导知耻"慎独"修身"养性)
10
吸纳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实现我国传统诚 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积极吸纳西方诚信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和法制建设,建立一 个民主法制基础上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系
2.打造“善治”政府,促进公平正义。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 济中政府职能有效行使的有益做法,从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 放权入手,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
什么是中华腐朽传统文化?—— 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 务的国家指导思想。 以儒家文化为例,核心思想是以“人 人效忠皇帝”为中心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帝王思想: 1、国以帝为本的皇权思想; 2、帝以刑为本的刑罚思想; 3、刑以杀为本的暴政思想。
5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 表的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核心思想是 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精华思想:
1、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2、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 3、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
6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体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 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行、宋明 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继承和弘扬传统培养个人诚信品德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 克、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一是学思并重的方法!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伪善,以
诚待人!二是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 思想与行为中不诚实守信倾向“不良念头,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 三是慎独自律的方法,在无人知晓和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 的诚信道德信念,自觉按诚信道德要求行事!四是积善成德的方法,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踏实做人,诚信办事!五是知 行统一的方法,把提高诚信道德认识和躬行诚信道德实践统一起来, 促进诚信道德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 表的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核心思想是 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精华思想:
1、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2、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 3、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体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 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行、宋明 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3.打造诚信社会,建立完备的诚信体系。全方位的打造诚 信社会!特别是要建立完备的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记录和监督系统!
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实现我国传 统诚信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1.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 2.注重个体诚信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在当代社会中加 强个人品德修养,还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精华 部分。(儒家文献倡导知耻"慎独"修身"养性)
什么是中华朽传统文化?
按精华与糟粕又分为两大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腐 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腐朽传统文化?—— 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 务的国家指导思想。 以儒家文化为例,核心思想是以“人 人效忠皇帝”为中心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帝王思想: 1、国以帝为本的皇权思想; 2、帝以刑为本的刑罚思想; 3、刑以杀为本的暴政思想。
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 力。
要做到三点
一、 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例子:三纲五常) 必须具体分析和仔细剥离,切忌一锅煮和一刀切。
二、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 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 两者不可偏废。
怎样科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目录
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2.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3.以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为例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是指1840年之前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相对于目前的现代 文化而称之为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 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 歇后语,传统节日等等
三、还要处理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 分不开的,民族性存在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之中
以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为例:
社会诚信缺失现象:一些人缺乏诚信理念,排斥理想和 道德的精神价值,一味着眼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一切向钱 看,将一切社会关系都看做是交易关系和利益关系,甚至 在少数人群中出现了诚信道德虚无主义的倾向,丧失了人 性
总结
中国诚信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一方面要 积极吸纳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立足于依法治国和制度建 设,提高公民的整体诚信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弘 扬我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华,推进诚信道德建设,注重提 升公民个人的诚信道德修养,修身养性!
THANK YOU!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 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怎样实现科学发展
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 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 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为什么:传统的诚信文化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社会发展需要
吸纳西方诚信文化的精华,实现我国传统诚 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积极吸纳西方诚信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和法制建设,建立一 个民主法制基础上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 系
2.打造“善治”政府,促进公平正义。借鉴发达国家市场经 济中政府职能有效行使的有益做法,从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 放权入手,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