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高层房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高层房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范本1:正式风格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高层房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包括项目背景、工程定位测量方法、放线施工步骤等内容,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项目背景项目名称:高层房建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号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总楼层数XX层三、工程定位测量方法1. 测量设备使用精密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全站仪具有高精度和抗干扰的特点,适合复杂环境下使用。
2. 测量基准以项目地块界址桩或附近工程的控制测点作为测量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范围包括建筑物外围轮廓、内部隔墙位置、楼层标高、地下管线走向等。
4. 测量步骤(1)确定测量起点:选择建筑物外围的一个明显标志作为起点,如入口门廊等。
(2)测量建筑物外围轮廓:按照建筑设计图纸上的标注进行测量,确保建筑的位置和朝向准确无误。
(3)测量内部隔墙位置:按照设计图纸上的标注,确定内部各个房间的隔墙位置,确保施工精度。
(4)测量楼层标高:使用水准仪进行楼层标高的测量,以保证各楼层之间的高度关系准确。
(5)测量地下管线走向: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的测量和定位,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线的破坏。
四、放线施工步骤1. 设计图纸放线(1)按照设计图纸上的标注,将建筑物外围轮廓放线到实地,确定建筑物的准确位置。
(2)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将内部各个房间的隔墙位置放线到实地,确保施工精度。
2. 楼层标高放线(1)根据水准仪测量的楼层标高数据,将每层楼的标高点放线到实地。
(2)根据楼层标高点,沿着楼梯井或电梯井进行楼层标高的放线。
3. 地下管线放线(1)根据地下管线探测仪测量的管线数据,将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放线到实地。
(2)使用探地雷达等工具,对地下管线进行辅助定位和放线。
五、附件1. 设计图纸:包括建筑物外围轮廓和内部隔墙标注。
2. 水准仪测量数据:各楼层的标高数据。
3. 地下管线测量数据: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数据。
高层测量方案

3.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成果交付
1.提供完整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图表、分析等内容。
2.提供原始测量记录、设备校准证书等附件。
3.提供电子版成果文件。
本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物的测量提供一套严谨、细致的操作指南,确保测量工作的合规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测量目标的实现。
2.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测量人员人身安全;
3.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4.做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九、成果提交
1.提交完整的测量成果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图表、分析等;
2.提交测量原始记录、仪器检定证书等附件;
3.提交电子版成果,包括测量数据、成果报告等。
本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物测量提供一套严谨、科学的操作流程与方法,以确保测量工作合法合规、高效有序地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高层测量方案
第1篇
高层测量方案
一、概述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某高层建筑物的测量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合规的操作流程与方法。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精确测量,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方案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测量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二、测量目标
1.获取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形状、尺寸等基本信息;
四、测量方法与设备
1.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设备为高精度双频GPS接收机。
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设备为数字水准仪。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高層建築施工測量施工方案1 施工測量依據設計圖紙和甲方給定的座標點,進行建築物的定位放線,建立施工測量控制網。
控制網點必須留在便於施工複測而又不易破壞的地方,應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擾動網點,造成測量誤差。
1.1平面控制網的佈設平面控制網由甲方和中冶集團瀋陽勘察研究總院提供,3 號樓由○B 、○J 、○1 、○37 軸、4 號樓由○D 、○L 、○1 、○35 軸方向構成矩形平面控制網,依據矩形平面控制網控制建築物地下室軸線,地下室放樣依次為依據。
詳圖見後附圖。
由於3 號樓在地下室以上分成四段施工,所以控制網要加密,在-0.9m 的板依據原有的控制網放樣,以此為依據,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網,距○2 、○18 、○36軸1m 平行線和距○D 、○J 軸1m 平行線的交點A、B、C、D、E、F 構成矩形控制網,控制一~四段放樣。
整個建築物的控制點上層留置300mm×300mm預留洞,傳遞各軸線位置。
由於4 號樓在地下室以上分成三段施工,在-0.9 的板依據原有的控制網放樣,依次為依據,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網,距3、11 軸1m 平行線和距B、J軸1m 平行線的交點A、B、C、D,構成矩形控制網,控制一段放樣。
距12、25、33 軸1m 平行線和距D、L 軸1m 平行線的交點E、F、G、H、L、J,構成矩形控制網,控制一、二、三段放樣。
1.2高程測量標高控制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點,利用水準儀、塔尺、鋼尺傳遞至底板來控制標高。
注意結構與建築標高的不同。
對於建設單位所提供的水準點應就近引測一較為永久的標高複測點,標注其絕對標高值。
建設單位所提供水準點及標高複測點應有書面記錄,並應有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現場代表簽字認證。
水準點及絕對標高由加方提供,位置在迎賓路的四川天府酒店對面路橋欄杆臺上。
絕對高程為8.078m。
3 號樓、4 號樓±0.000 引測在售樓處和營房牆上,並用紅油漆標注,用來控制地下室高程測量。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及方法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及方法一、引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包括建筑物的基准测量、地形测量、建筑物的外观测量、结构尺寸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测量等。
准确的施工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工期。
二、施工测量方案1.建立测量基准建立测量基准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首要任务。
可以利用大地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等方法建立建筑物的基准点,并进行相应的测量标志物的设置。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布设测量控制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可以提供施工场地的地势和地貌信息,为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地形测量可以采用导线测量、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仪等方法进行,测量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得到详细的地形图和剖面图,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3.建筑物外观测量建筑物的外观测量主要是为了控制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建筑物的外观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测量软件等方法进行,测量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建筑物外观数量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4.结构尺寸测量结构尺寸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各种尺寸参数来控制建筑物的形态和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尺寸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激光测距仪等方法进行,测量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结构尺寸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5.设备安装位置测量设备安装位置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确保设备的位置准确、与结构的连接牢固,以及为后续的设备运行和维护提供便利。
设备安装位置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测量软件等方法进行,测量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设备安装位置测量时,要特别注意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高层施工测量方案

高层施工测量方案第1篇高层施工测量方案一、概述本方案旨在为高层建筑施工提供精确、高效的测量服务,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
我们将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严格的过程控制以及科学的施工管理,为工程提供全面、专业的测量支持。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高层住宅楼项目2. 工程地点:XX省XX市XX区3. 建筑面积:XX平方米4. 建筑高度:XX米5.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三、测量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16)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四、测量方法及设备1. 测量方法本工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GNSS接收机等设备进行测量。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保证控制点间相对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闭合水准测量,确保高程控制点精度。
(3)建筑物的平面及高程定位:采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进行实时测量,确保建筑物定位的准确性。
2. 测量设备(1)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具备自动目标识别功能。
(2)水准仪:精度不低于±0.5mm。
(3)GNSS接收机:具备高精度静态定位和实时动态定位功能。
五、测量过程控制1. 测量准备工作(1)收集相关资料: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地质勘察报告等。
(2)编制测量方案:明确测量内容、方法、程序、要求等。
(3)设备检校:对全站仪、水准仪、GNSS接收机等进行检校,确保设备精度满足要求。
2. 测量实施(1)平面控制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布设控制点,进行导线测量,计算控制点坐标。
(2)高程控制测量:布设高程控制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计算高程控制点高程。
(3)建筑物定位:根据控制点坐标,采用全站仪、GNSS接收机进行建筑物平面及高程定位。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高层住宅的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本方案涵盖了测量工作的各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的任务、责任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规划。
二、施工前准备1.概述在施工前,应对测量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确保所需测量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制定合理的测量标准,以及组织人员和资源等。
2.测量设备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水平仪、测量杆等。
每一个设备均要进行校准,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3.测量标准制定合理的测量标准,包括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测量点的选取等。
标准应与相关规范和要求相符,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4.人员组织组织专业的测量团队,并确保每一个成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清晰划分各个角色的责任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三、地基定位测量1.测量范围地基定位测量是整个施工测量的起点,其涉及到地基的准确定位和标注。
测量范围包括地基的平面位置、高度等。
2.测量工作流程详细规划地基定位测量的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测量点的选取、仪器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四、结构测量1.测量范围结构测量是针对高层住宅建造的结构体进行测量,包括但不限于立柱、梁、墙体、楼板等。
2.测量工作流程详细规划结构测量的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测量点的选取、仪器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五、装饰工程测量1.测量范围装饰工程测量是对高层住宅的装饰材料进行测量,包括但不限于门窗、墙面、地面等。
2.测量工作流程详细规划装饰工程测量的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测量点的选取、仪器的设置、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测量设备校准记录表2.测量标准制定及审核记录3.测量团队成员资质及经验记录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施工测量相关法律法规2.测量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3.测量标准制定及审核相关法律法规。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及方法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及方法一、平面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由于施工现场场地较为平坦,为准确确定建筑物位置,保证精度,拟采用建筑物外围矩形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
定位前必须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上的红线点坐标,对各控制点的距离和角度进行复核,确保各点的准确性。
同时根据《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角点坐标以及其它图纸提供的建筑物各细部轴线之间的尺寸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根据红线点及建筑物外围矩形控制网上各控制点的坐标换算出各控制点与相近红线点的放样数据,做好数据标注。
经过反复计算、复核、确认以上数据无误后按支导线的路线,采用极坐标的方法进行放样,将仪器置于各水准点,测量定出所有控制点后,再将仪器置于有关联的点上,进行相关点的距离和角度校核,待各点的精度在达到定位要求后,埋设固定标桩,用标桩将位置确定,建立建筑物外围控制网。
经复核后再根据定位图,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各主要轴线及细部轴线,作为施工放样依据。
在测量的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物设计与施工规程》,其精度要求:角度观测精度为±10″,距离测量精度为1/10000。
二、标高控制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水准测量在整个测量工作中所占工作量很大,同时也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部分。
正确而周密地加以组织和较合理的布置高程控制水准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使立面布置、管线敷设和建筑物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工地上的高程控制点,要联测到国家水准标志或城市水准点上,高程建筑物的外部水准点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点标高系统必须统一,才能确保管线在敷设时与城市管线能联通。
高程控制必须以精确的起算数据来保证施工的要求。
标高点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等级水准点引测。
为了计算简便又不容易出错,应根据水准基点将该工程的设计±0.00点标高准确引测于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做好标志。
各层标高均根据±0.00水准点用经过校正的钢尺沿着建筑物外壁测出各层设计标高,作为控制该层标高的依据。
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高层住宅楼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上X 层,地下X层,建筑高度为X米。
结构形式为具体结构形式,基础类型为基础类型。
二、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2、本工程施工图纸3、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成果表三、施工测量准备1、人员准备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测量负责人姓名担任组长,配备X名测量员。
测量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丰富的测量经验。
2、仪器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配备以下测量仪器:(1)全站仪型号 1 台,精度具体精度(2)水准仪型号 2 台,精度具体精度(3)激光铅垂仪型号 1 台(4)50m 钢尺X把,5m 钢尺X把(5)对讲机X对所有测量仪器均经过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建筑物的各种尺寸和标高。
(2)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其准确性。
(3)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并向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四、平面控制测量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建筑物周围布设平面控制点。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便于保存、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控制点之间应相互通视,构成闭合图形。
2、控制点的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的测量,按照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控制点的保护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护。
在控制点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并浇筑混凝土墩加以保护。
五、高程控制测量1、水准点的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在施工现场布设不少于 3 个水准点。
水准点应选在稳定、便于引测的地方。
2、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注意前后视距相等,消除视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标高的传递在建筑物首层设置永久性水准点,作为标高传递的基准点。
标高传递采用钢尺沿建筑物外墙向上竖直量取,每次传递高度不应超过30m,并在传递过程中进行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4)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 (7)四、施工期间变形观测 (16)五、各种测量标桩形式与埋设 (17)六、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18)一、工程概况2、基准点的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及控制点二、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测绘出版社《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本工程地理位置繁华,建筑规模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高,工程质量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高层建筑施工规程》等相应规定,结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范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范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相应规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许偏差取2cm 为宜,建筑物定位点位中误差为10mm,根据工程测量误差理论与误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2″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 mm2)、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剪力墙、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 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建筑屋主要轴线作为起算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1.8 mm测距相对中误差≤1.8 √5/8000×5=1/9938(取用1/10000)测角中误差≤1.8 √5/(8000×5)×206265″=20.8″ (取用20″)高层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闭合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范规定,是科学合理的。
3)、标高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30 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 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4)、竖向投测与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高度101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 且≤20mm。
2、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本工程施工测量以甲方红线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 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4√N N 为水准测量测站数)。
高程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
2、控制点向场地内引测---支导线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均在施工现场外,因此必须建立场内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施工测量要求,设计施工现场控制网,根据场地方正规则的地形条件,在保证场地内工程控制点的通视条件下在场地内选点,选点时尽量设在离基坑较远,土壁稳定的位置,控制点之间距离尽量均衡,并且考虑到后续工作的方便,为配合土建的分段施工在总体测量的布置下,按1-8号栋号分别以单栋的轴线放出控制点,同时将地下室的内外特别是地下室的拐角处,布设控制点。
3、建筑方格网本工程建筑方格网采用基线法布设,建筑基准点布置于建筑物之外,并与建筑主要轴线平行,建筑物基线上的控制点不少于3 个,工程放样方法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初步放样出主轴线,初步测设的主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cm。
初步放样出主轴点后将主轴点与已知控制点联测,联测可以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等方法精确测量出主轴线点的坐标,并进行角度观测,测量主轴线的直线度,同时采用全站仪精确测量主轴线距离。
1)、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为施工控制点,为三角标志,作控制方向用,在打桩期间通过控制点建立施工方格网,随着施工建筑不断升高,用架设在施工控制点上的仪器直接投线有困难时,将利用已投至外部布置的三角标志作为控制。
当中心点用串线法确定后,仪器必须架设在中心点上,分别实测“十”字四个交角,看是否满足90°±6°的要求。
中心点确定后,以设计距离逐步进行放样。
另以三角标志作校核用。
考虑到建筑物结构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外部布置的三角标志逐渐失去控制作用,在地下结构部分浇筑到±0时,在±0面层上根据轴线测定四个主要柱列轴线点,组成一矩形内控制,并在上升的每层楼板上与该四个柱列轴线相对应的位置留出20cm×20cm的预留孔,作为该四个柱列轴线点向上作垂直传递用,且与轴线作相互校核。
当主楼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外控制和远方三角标志均失去作用,此时必须以内控制作主要依据。
必须注意,外控制、三角标志、内控制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无论施工到哪一阶段,都能确保一定的精度。
在该项工程中控制点之间距离误差要求达到±2mm,测角中误差±5",其余均按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根据规范规定主轴线测量精度为:主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测角中误差≤2.5 ″主轴线直线度限差≤180°±5″(中误差≤18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3)、短轴线测设:在主轴线上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出轴线交点,并将轴线全长误差分配到各短轴线间距上,避免误差累积。
定出轴线交点后在轴线交点上设置经纬仪,根据主轴线方向定出短轴线方向,精确测量短轴线距离定出短轴线端点。
4)、短轴线测设精度要求:短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主轴线与短轴线交角限差≤90°±5″(中误差≤9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成果图及轴线点坐标作为建筑物控制网布设的首级控制。
4、平面控制1、在工业企业建筑场地上,一般地面较为平坦,适宜于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平面位置的放样。
在平面位置的放样方法中,通常用的是极坐标法、直角坐标和投影法。
1)、当用极坐标法放样时,要相对于起始方向先测设己知的角度,再由控制点测设规定的距离。
2)、当用直角坐标法放样时,则先要在地面上设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作为放样控制点。
此时,沿着Z轴测设纵坐标,再由纵坐标的端点对Z轴作垂线,在垂线上测设横坐标。
为了进行校核,可以按上述顺序从另一轴线上作第二次放样。
为了使放样工作精确和迅速,在整个建筑场地应布设方格网作为放样工作的控制,这样,建筑物的各点就可根据最近的方格网顶点来放样。
3)、当用投影法放样时,根据建筑物的对应控制点,投影建筑物的轮廓线。
具体作法如图4-159所示。
将仪器设置在A2,后视A'2,投影A2A'2方向线,将仪器移至A3,后视A'3,定出A3A'3方向线。
用同样方法在B2B3控制点上定出B2B'2,B3B'3方向线,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
图2建筑物放样示意2、下面分析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的精度(1)极坐标法设有通过控制点O的坐标轴Ox和Oy,待放样点C(图3)的坐标等于x和y。
放样是用极坐标法,由位于Ox轴上离点O距离为c的点A来进行。
也就是说,在A点测设出预先算得之角度α,再由点A测设距离到点c。
因此,为了放样C点,需要进行下列工作:图31)在Ox方向上量出由点O到点A的距离。
;2)仪器对中;3)在A点安置仪器测设角度α;4)沿着所测设的方向,由A点量出距离b;5)在地面上标定C点的位置。
以上各项工作均具有一定的误差。
由于各项误差都是互不相关的发生,所以彼此均是独立的,按误差理论可得用极坐标法测设C点的总误差:式中μ,μ1——丈量c与b的误差系数;e——对中误差;mα——测设角度误差;τ——标定误差。
由上式可看出,C点离开A点O点愈远,则误差愈大。
尤其是b的增大影响更大。
此外,我们还可看出,总误差不取决于角度α的大小,而是决定于测设角度的精度。
为此,为了减少误差M,需要提高测设长度和角度的精度。
(2)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极坐标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此时α=90°,此外,b和c均是直接丈量的,所以误差系数μ=μ1。
由此得C点位置的总误差为5、建筑物控制线竖向投测地下室施工建筑控制线根据基坑上控制线桩投测到施工层,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在±0.000 上埋设建筑方格网控制点,在以上各层楼板施工时在相应的位置预留测量洞(200×200),楼层控制线通过预留洞用激光铅直仪传递控制点也可用2.5Kg 吊锤投测到施工楼层,并复核轴线距离和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
每隔2 层设一检查层,利用激光铅直仪将轴线从底层投测到检查层,复核距离角度,计算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角度闭合差(≤5″),复核小于限差后进行下一步测量放线工作。
采用激光铅直仪(见后表)轴线竖向投测过程中,在底层主轴线控制点处设置激光铅直仪,必须仔细对中,严格调平。
接收靶放在激光束对应位置,然后接通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在接受靶上映出红色光点,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使光点直径达到最小,使光点落到接受靶上十字丝交点,旋转仪器360°观察光点是否偏移,如有偏移必须重新调整仪器使光点落到十字丝交点上,在旋转仪器后光点不偏移则可将其作为楼层定位放线的依据。
6、结构构件放线在施工层面投测控制线后,可以根据控制线进行放线工作,放出柱、剪力墙等竖向结构的水平尺寸线。
在结构构件尺寸线放样过程中,必须严格、细致、细心进行。
放出尺寸线后必须放出检查线,(检查线采用将尺寸线平移300 设置)并将尺寸线、检查线交点处均刷出红三角。
放线过程中各建筑轴线必须直接从控制线分别测设,并且必须将误差分配消化,避免误差累积。
即测设轴线均从控制线量出轴线距离设置轴线。
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必须将控制线传递到楼板模板底模上,并放出轴线检查线,以便检查模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