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编制
中国清朝后宫编制资料

清圣祖孝诚仁皇后
清圣祖孝昭仁皇后
清圣祖孝懿仁皇后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
清高宗孝贤纯皇后
清高宗继皇后
清仁宗孝淑睿皇后
清仁宗孝和睿皇后
清宣宗孝慎成皇后
清宣宗孝全成皇后
清文宗孝贞显皇后
清穆宗孝哲毅皇后
清德宗孝定景皇后
溥仪婉容皇后
废后:
清太祖孝烈武皇后(在顺治朝被追夺皇后谥号、罢出太庙。)
后妃统计
两位太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清朝开国皇后、首位皇太后
慈禧太后:在下诏由溥仪继位后,慈禧成为清朝第二、也是最后的太皇太后。
十一位皇太后:
清顺治朝:皇太后(徽号无载)、
清顺治朝:昭圣皇太后
清康熙朝:仁宪皇太后
清康熙朝:慈和皇太后
清雍正朝:仁寿皇太后(雍正帝未正式上徽号即逝世) 金印
嫔有金册、无金印
贵人、常在及答应,无金册、金印
宗亲贵族妻妾清廷对宗亲的妻妾都会按制度进行册封,对封号、待遇和人数有详细的规定。
封号如下
亲王妻封“福晋”,妾封“侧福晋”(限封四人)。
世子、郡王妻封“福晋”,妾封“侧福晋”(限封三人)。
长子、贝勒妻封“夫人”,妾封“侧室”(限封两人)。
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妻封“夫人”,妾封“侧室”(限封一人)。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妻封“夫人”,妾无封。
奉国将军妻封“淑人”,妾无封。
奉恩将军妻封“恭人”,妾无封。
皇子和皇女
宫女主条目:清朝宫女
清朝后宫中的宫女主要来自内务府选秀女。内务府每年选一次秀女,对象为上三旗的满族女子,年龄约在12-15岁不等。同样的在经过和秀女几乎相同的手续后,被选中的秀女便入宫成为宫女,并分配至各宫殿服务,服务期间等级和年资可按月得到赏钱(薪资)。
清代后宫后妃及宫女的制

清代后宫后妃及宫女的制清朝的后宫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其次为妃(三姨太,四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常在(六姨大,人数不定),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最后为宫女。
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二十五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时期官女的平均数目,在清朝最少,约两千以下。
在这方面,清朝比起来最有“仁政”。
因为,比起唐玄宗的四万宫女来,当然是“仁政”。
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
婢作夫人,要慢慢来。
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
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
例如宣宗道光皇帝的和妃,就是由宫女科班出身的;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后来的慈禧大后),就是由秀女一做便是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候生了儿子(后来的穆宗同治皇帝),皇帝一高兴,再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大家称为懿贵妃)。
除宫女以外,其他的都是皇帝正式姨太太,永远不能脱离宫廷。
她们中间,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就分配给她们一起住。
宫女名额按地位来分,一般情形是:皇后分到宫女十人,皇贵妃、贵妃分到宫女八人,妃嫔分到宫女六人,贵人分到宫女四人,常在分到宫女三人、答应分到宫女二人。
清朝宫廷选美,即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
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讲女子的美貌与素质。
在八旗子女内部“选秀女”形成定制以后,每三年都有一批年轻的旗籍女子被选到宫中,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这些女子中挑选,有的秀女还有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
选择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格的条件。
清制规定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凡年龄在13至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
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得经过选秀女这一关之后,才能论及婚嫁。
清朝皇帝的后宫结构

清朝皇帝的后宫结构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
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
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
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
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
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皇后(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8人)贵妃(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8人)妃(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6人)嫔(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6人)贵人(五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4人)常在(六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3人)答应(七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2人)宫女(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宫次:皇后坤宁宫东宫西宫位次:皇后(1)皇贵妃(2)贵妃(2)妃(4)嫔(9)贵人(数名)常在(数名)答应(数名)。
后宫

清朝的后宫
清朝后妃等级: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住地:东六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六宫(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
清朝宫女的配额:皇太后宫女12人
皇后宫女10人
皇贵妃宫女10人
妃嫔宫女 8人
清朝宗室:努尔哈赤的父亲以下即努尔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孙叫宗室,系黄带。
清朝觉罗: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以下的子孙叫觉罗,系红带。
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等级:
清朝皇子人数统计:
一共有113个
八个铁帽子王:(一般的王位继承是要递降一级的,
比如:亲王的儿子以后继承时就是个郡王,以此类
推,除此八个王位继承不递降而是世袭。
)
这些是开国时立下战功的六个亲王和两个郡王。
后面还有四个亲王也是王位世袭:
清朝格格(公主)人数统计:
一共有82个
除吴应熊娶到皇太极的女儿除此,没有一个
公主嫁给汉人。
清朝格格(公主)等级:皇后之女称为固伦公主(相当于亲王,年俸白银一万两。
),其他的妃嫔之女称为和硕公主(相当于郡王,年俸五千两)。
【2019-2020】清朝后宫编制-范文word版 (2页)

【2019-2020】清朝后宫编制-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清朝后宫编制
TAG:清朝后宫编制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侧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以封号为准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夫人(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九品以下妃嫔)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5)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
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清朝后宫妃嫔的八个等级

清朝后宫总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答应只能有一名宫女侍候。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淑妃 德妃 贤妃 惠妃 丽妃 华妃
妃
侧妃
嫔 (顺仪 顺容 顺华 、修仪 修容 修华 、充仪 充容 充华 )
清代后宫佳丽,按名位、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银、服饰、伙食标准、服务人员数额、住房面积及其装修水平,还有仪仗的规模等等,都各有相应的规格。皇太后每年的津贴,累计有二十两黄金,二百两白银。皇贵妃每年八百两银子,配八名女佣;贵妃六百两,八名女佣;妃三百两,六名女佣;嫔二百两,六名女佣;贵人一百两,四名女佣;常在五十两,二名女佣;答应三十两,二名女佣。
舀子、锡池、锡火壶、锡里儿冰箱(贮冰用)、锡屉钴、铁火钳子,各两个;银勺、银茶壶,各三个;铜瓦高脚灯、锡茶碗盖、锡背壶、铁火罩、铁座更灯、磁渣斗、羊角把手灯,各四个;金碗、铜签盘、铁火炉,各五个;金碟、铜剪烛罐,各六个(付);银茶瓯盖、镶银象牙筷子、锡壶,各八个(付);银碗、银匙、锡盆、香几灯,各十个;银背壶十三个,漆茶盘十五个,戳灯二十个,漆皮盒二十五个,漆盒二十六个;银盘、银茶壶,各三十个;黄瓷碟四十个;各色瓷碗、瓷碟,各五十个;黄瓷盘八十个;黄瓷碗、杯,各一百个。慈禧太后在后宫称王称霸,所有供应往往超标,有些东西专门为她制作。她的寑宫中,夜晚亮如白昼,灯放在十几个紫檀木制作的架子上。那灯架子,凤舞龙蟠,雕工极其精美细腻。
皇后有十二名女佣,一年的津贴为一千两白银。分配给皇后的“耐用消费品”,件件工艺精湛,在一般的“工艺美术品商店”里,都难得一见。其中有:玉盏金台、金方、金茶瓯盖、嵌绿松石金匙、镶金象牙筷子、银方、银盂、铜遮灯、铜簸箕、银八卦炉,各一个(付);金执壶、金匙、金云包角桌子、洋漆矮桌、银火壶、银锅、银罐、铜提壶、铜八卦炉、铜手炉、铜
清朝后宫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清朝后宫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清朝后宫是指清朝时期皇帝宫廷内的女性聚居区域,由妃嫔、妾室和宫女组成。
后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来进行划分。
在清朝后宫中,可以根据女性的出身来划分不同的级别,高位的有皇后、贵妃、嫔妃和妃子,次一级的有嫔嫔、嫔庶、妾室和婕妤,最低一级的则是宫女和宫人。
这些女性的地位和待遇不同,与皇帝的关系密切,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
除了根据出身划分不同级别外,后宫还根据职责和任务进行了分类。
有些宫女主要负责侍奉皇帝和皇后,称为侍女;而有些宫女负责管理后宫事务,被称为宫女长或太监。
这些分类根据女性在后宫中的角色和职责来决定,不同的职责也意味着不同的待遇和权力。
后宫在清朝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皇帝世系延续和子嗣继承的地方,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后宫内的人事变动和情势动态,往往与朝廷政治和国家稳定密切相关。
同时,后宫也是清朝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社会风气、礼仪制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清朝后宫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女性的身份和地位来划分,并且根据职责和任务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后宫在清朝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清朝后宫的分类。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1.1 概述(Overview):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清朝后宫的概念和背景,包括后宫的定义以及其在清朝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本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录,指导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架构。
1.3 目的(Purpose):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清朝后宫分类的探讨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2. 正文部分(Main Body):2.1 后宫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Imperial Harem):详细介绍清朝后宫的起源,包括其发展的历史背景、来源和形成过程等内容。
清朝的后宫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皇后(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皇贵妃(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8人)贵妃(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8人)妃(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6人)嫔(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6人)贵人(五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4人)常在(六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3人)答应(七姨太) X 不限(可分宫女2人)宫女(丫环) X 应少过二千人给皇上看上的宫女可以由答应、常在一步步升上去,秀女一被选中就可做贵人或以上,慈禧太后就是选秀女而被封为懿贵人、懿嫔,生皇子后升为懿纪、懿贵妃,最后因儿子登基而成为太后。
居住方面,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则住在一块。
公主对于皇上、皇后、生母自称“儿臣”,称皇后为“皇额娘”,称自己的生母为“额娘”或“额颞”,庶出公主称其他妃嫔(地位在“嫔”以上,包括“嫔”)为姨娘,嫡公主称其他妃嫔(地位在“嫔”以上,包括“嫔”)为X(姓/封号)妃/嫔,地位在“嫔”以下,公主一律称其职位,称王爷为“皇叔”,另外,公主有赐居宫殿的可以自称“本宫”;有封号而没有赐居宫殿的可以自称“孤”,没有封号也没有赐居宫殿的可以自称“本主”/“本小主”注:“小主”是清廷后宫中一个级别的女人的自称,一般是贵人居多,但皇帝的女儿(其母地位低微,即使在怀孕后也没得以提升)也是有在这一级别的!第一级固伦公主皇后所生之女固伦满语为天下第二级和硕公主皇妃所生之女和硕满语为地方第三级和硕格格亲王之女汉语为郡主第四级多罗格格郡王及世子之女汉语为县主第五级多罗格格贝勒之女汉语为郡君第六级固山格格贝子之女汉语为县君第七级格格公之女汉语为乡君第八级统称为宗室女“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
清朝贵胄之家女儿 的称谓。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
凡是尊贵人家的小姐,都称格格。
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
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后宫编制
导读:TAG:清朝后宫编制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侧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以封号为准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庶一品:夫人(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九品以下妃嫔)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5)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庶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为首)(小仪1名,其余各2名)
正六品:姬(6)
从六品:贵人(16)
庶六品:美人,才人,淑人(美人大)(6)
正七品:良人,丽人,佳人(良人大)(12)
从七品:淑女,常在(淑女大)(12)
庶七品:宝林(12)
正八品:选侍(不限)
从八品:舞涓(16)
庶八品:答应(16)
正九品:御女,采女(御女大)(不限)
从九品:更衣,充衣,华衣(更衣大)(不限)
庶九品:娘子(不限)
正十品:秀女(不限)
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