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金属铸造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情境:设计有趣的实验,如自制冰淇淋、铁水铸成铁牛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冬季道路结冰、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实验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自主发现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一节探究性实验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的三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但是对于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金属铸造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吗?”“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遵守实验纪律的良好习惯;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物理:42《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上)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9 已知酒精、煤油、水银旳熔点分别为-117℃、-30℃、-38.8℃ ,南极旳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旳气温,应该选用 ___________温度计,因为____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萘旳温度/0C
松香旳温度/ 0C
晶体和非晶体
有些固体有拟定旳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多种金属,
有些固体没有拟定旳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旳温度叫做熔点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
晶体旳凝固
非晶体旳凝固
A.54℃ B.108℃. C.64℃. D.80℃.
健康煲汤网
有拟定旳凝固温度
没有拟定旳凝固温度
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
小结
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旳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旳过程叫做熔化
2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到达熔点
继续吸热
到达凝固点
继续放热
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时放热热,温度保持不变
海波是晶体
海波旳熔点是48℃
4 图所示是-10℃旳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旳图象。(1)开始加热旳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态。(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是 与 共存。(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成 ℃旳水了
【课件】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固态:各种金属块、冰块等
液态:水、油等 气态:空气、水蒸气等
1、流动的瀑布变成冰柱
2、坚硬的岩石变成滚烫的岩浆
3、铁块变成炽热的铁水
固态→液态
液态→固态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思考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的例子?它们是有利还是有弊?
思考4.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小结
1.固态
熔化 凝固
液体
2.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4.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温度 (℃)
55.5 53.5 51.5 48 47.5 47 47
47
46 45 44
43
41
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温度(℃) 55
海波的凝固图像
50
45
7 8 9 10 11 12 时间(m)
2.非晶体:松香凝固
数据记录
时间 (m)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温度 (℃)
83 74 72 69 66.5 65 63 62
61
58
55
52
状态
液态
粘稠状态
固态
温度(℃) 松香的凝固图像 80 70 60
20
25
30 时间(m)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晶体
熔化
A
凝固
C
非晶体 熔化
B
凝固
D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引入:课前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冰雪融化、冰棍融化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创设实验情境: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台冰箱和一些实验材料(如冰块、水、温度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3.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如晶体生长的奇观、非晶体的奇特性质等,激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好奇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思考题: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有什么不同?(3)如何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2.引导学生探究: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找答案。
3.交流与分享: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思考题的解答,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指出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思考题解答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实验操作与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物理的乐趣。
3.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2熔化和凝固(含视频) (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练笔 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就是水,冰就是冰,它们不能相互转化 B.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C.气体的流动性比固体好,固体的流动性比液体好 D.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如铜、铁等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变成冰。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例如冰变成水。
随堂练习
融化和凝固
1.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电脑电路进行焊接,焊接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B )
A.融化
B.先融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融化
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C )
A.石蜡 玻璃 沥青
B.石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动手动脑学物理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熔化吸 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各举一个例子 。 答案:(1)利用:冰能致冷可以防止饭菜变馊,由于冰 熔化时吸收热量,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比热空气 重,要往下沉,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饭菜的上面。(2)影响: 春天冰雪熔化气温较低,常会使人感冒,因此春天要多穿衣服 来保暖;炼钢炉旁,钢水凝固成钢锭会放出大量热量使炉子周 围温度很高,因此炼钢时工人要戴防高温面罩和手套并远离炼 钢炉。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融化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 做 凝固 。有些固体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些 固体叫 晶体 ,在融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的固体叫做 非晶体 。
新课导入
想一想:生铁是如何化作铁汁飞向空中的呢?
点击播放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所有的物质常见的状态就是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
3.2熔化和凝固(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ppt+同步分层练习

四 熔化和凝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1】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并用酒 精灯加热。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 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 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 的状态变化,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 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
四 熔化和凝固
石蜡时间图像
以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 横轴表示时间,将表中的数 据分别在两方格纸上描点, 然后再将所有的点用平滑的 曲线连起来,得到石蜡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温度/℃
55
液态 吸热
50
变稀变软
45
固态 吸热
40 02
吸热
时间/分
4 6 8 10 12 14
四 熔化和凝固
分析论证: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一 教学目标
01
物理观念
能区分物质的三种 形态:固态、液态、 气态,知道物质的 各种状态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
02
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实验是学 生学会用图像探究 物理规律的方法。
03
科学思维
了解熔化和凝固。知 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 线的物理含义,并知 道晶体和非品体之间
4.晶体熔化的条件: · 达到熔点 · 持续吸热
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的过程。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海波的熔化图象 液态 D
B 固液共存态C
固态
A
熔点
五 熔点和凝固点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2《熔化和凝固》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3.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热学部分的基础。
通过探究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将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本质,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本节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物质变化的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于物质状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实验探究方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应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 1.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2. 掌握熔化、凝固的含义,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 初步掌握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培养图像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1. 经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1. 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 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
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难点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像表示出来。
2. 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原因。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探究学习法教具准备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视频,展示冰块融化成水,水又蒸发成水蒸气,最后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 70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5 6
石 随着不断加热,
蜡 熔
蜂蜡的温度 ( 升)高,在此 过程中,蜂蜡
化
( 变软、)变,稀 最
的 后熔化为液体。
图
象
8 9 10 时间/分
海波的熔化图象
t/℃
蜂蜡的熔化图象
t/℃
D
固液共存 液态
48
BC
固态
A
0
t/min
0
t/min
熔点: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海波的熔化条件:吸热,达到熔点
蜂蜡熔化的条件:吸热
有固定熔点的固体。
固 晶 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达到熔点
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奈、石英、各种
的
金属等
分 类
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
非晶体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
常见的非晶体:蜂蜡、松香、沥青、玻璃、橡 胶等
v物质三态:
以水为例:
冰雨、白气、雾、露、霜、雪、冰雹
水蒸气
固态:冰 霜 雪 冰雹
液态:雨 雾 露 白气 气态:水蒸气(人眼看不到)
蜡 由 固 态 变 为 液 态
铁、钢由固态变 为液态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
3.但是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这类 昆虫却 因为不 能飞行 而避免 了被海 风吹到 海里淹 死。
•
4.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产 生的变 化的磁 场不仅 在邻近 的电路 中激发 出感应电动势,同样也在它本身激 发出感 应电动 势。 这种现象称为自感 ,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 感电动 势。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 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 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
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 2、还要继续放热。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都 是由固态变 为液态,都 要吸热;凝 固过程都是 由液态变为 固态都要放 热。
3、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 的呢?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
猜想假设: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加热。 制定计划:
实验目的:探究熔化过程需要的条件。
实验器材:幻灯片 10
实验步骤:①组装实验装置。(见课本)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 度计示数变化。幻灯片 12/14 ③待被测物体的温度升至40℃时,每隔1min记录温度于表格中。 ④根据海波 和蜂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表格中绘出它们 熔化的图像。幻灯片12/ 14 ⑤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海波的熔化图象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探究问题:
1、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 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下变成液体 还是有一个过程?
•
5.通过学习并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能 用盖斯 定律进 行有关 反应热 的简单 计算,培 养宏观 辨识与 微观探 析的核 心素养 。
•
6.通过学会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 巧,进一 步提高 化学计 算的能 力。
•
7.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 一种造 就,战胜 挫折和 苦难就 会赢得 财富。
•
8.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 天我们 也要像 他那样 用自己 的顽强 意志去 直面挫 折,即使 身处孤 绝之境 ,也要 笑对人 生,走 向成功 的彼岸 !
铁架台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加热的固体有:海波(硫代硫酸钠) 或蜂蜡
答疑解惑: 1、为什么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2、石棉网的作用? 使烧杯受热均匀。 3、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到烧杯的水 中加热? 使试管尽可能均匀受热。(水浴法)
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晶体有固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固 定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要达到熔点。 2、还要继续吸热。
在1.01×105Pa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钨 3410 钢 1515 铜 1083 金 1064
银 962 铝 660 铅 328 锡 232
奈 80 海波 48
加热,温度逐渐( 上升),当温度达到( 4)8℃,海波开
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
度( )不,变 直到( 60温度/℃
50
B
)完后全熔,化温度才继续上升。
D海 A—B:
C
波 固态
熔
化
40 A
的 B—C:
图 固液混
30
象 合态
20 01 2 3 4 56
C—D:
液态
8 9 10 时间/分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氮 -210
冰0
固态氧 -218
固态水银 -38.3 固态氢 -259
讨论: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 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吗? (南极最低气温-94.3℃)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2
C
B
48
44
40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晶体凝固规律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固过程吸热, 温度不变。
吸热,达到熔点
没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点
放热
•
1.因为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 个个体 的细胞 中都有 成千上 万个基 因,这 样,每 一代就 会产生 大量的 突变。
•
2.有翅的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 的突变 类型, 这类昆 虫在正 常情况 下很难 生存下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