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说文解字_酉部_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

《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

《说文解字》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一、本文概述《说文解字》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部文字学经典,由许慎编纂,对中国古代的文字、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释。

本文旨在探讨《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酒文化,通过对这部经典著作中涉及酒文化的相关字词的解读,揭示古代酒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影响。

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酒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说文解字》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编纂背景、目的和意义等。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说文解字》中涉及酒文化的字词,通过对这些字词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古代酒文化的各个方面,如酒的种类、酿造工艺、饮用方式、酒器文化等。

我们还将探讨酒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酒文化对社会风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总结《说文解字》中酒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这些特点和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酒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酒文化,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说文解字》中的酒字解析在《说文解字》这部古代的字典中,酒字的解析不仅揭示了酒的本质,也折射出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许慎在解释“酒”字时,将其拆解为“水”与“酉”两部分。

其中,“水”象征着酒的主要成分,而“酉”则代表了酒的酿造过程和时间。

这种拆解方式,既体现了古人对酒物质属性的理解,也展示了他们对酒文化精神内涵的把握。

进一步来看,“酉”字在古代甲骨文中的形状,就像是一个酒器中装满了液体,形象地描绘了酒的形态。

同时,“酉”字也与“酒”字的发音相近,这进一步强化了“酒”与“酉”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以形表意、以音传情的方式,正是中国古代汉字造词的一种独特手法,也是《说文解字》中酒字解析的一大特色。

试论_说文解字_酉部_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试论_说文解字_酉部_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2010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 eb,2010第32卷第1期Journa l o f Y anan U niversity(Socia l Sc i ence)V ol132N o11试论5说文解字#酉部6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陈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东汉许慎所著的5说文解字6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其中5酉部6共收字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相关的不同字,从5说文解字#酉部6的字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些字的形体与本义,而且可以透视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关键词:5说文解字6;5酉部6;酒;酒文化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10)01)0111)03收稿日期:2009)09)20作者简介:陈丹(1978)),女,陕西宝鸡人,西安欧亚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和文字一样古老。

它最早可追溯到太古时代,它深深植根于繁荣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其涵盖面遍及华夏大地而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

东汉时期,曾任/国子祭酒0的许慎著5说文解字6(简称5说文6),其中的5酉部675个字,包含了酒的产生、造酒的方法、酿造的时间、酒味的厚薄、酒的颜色、酒的清浊、酒之用于祭祀、饮酒的习俗以及酒器的种类等,其中蕴藏着贯穿于酒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酒文化。

一、酒源文化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酿酒?是谁发明的?现已无从考证。

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出自个人的发明创造,这就是许慎的5说文6中记载的仪狄作酒说和杜康作酒说。

5说文6云:/酉,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从水从酉,酉亦声。

一曰造也,吉凶所以造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0其中所讲的仪狄的故事见于5战国策#魏二6,/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0此处我们不难得知仪狄是夏朝人。

《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酒 文化 的概 况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酉部 ; 《 ; 酒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 6 H1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东汉 许慎 的 《 文解 字 》( 说 以下 简 称 《 说文 》 是 也 。 麦部 : 欺 , 欺也 。 不 同的 曲 , 含酵母 及微 生 ) ” “ 饼 ” 所 酒 说 我 国第 一 部完 备 的权 威 的字典 , 我 们 提供 了详 尽 物 的种类 不 尽相 同 , 的质 量与 品种 也不 尽相 同 , 给 的 文字 和 文化 数 据 。本 文 拟 以 “ ” 酉 部所 收 6 7个 字 明早 在 先秦 时 期 ,人们 在酒 的品种 的 多样化 探求 方 为 主要 材 料 , 例探 讨 中 国历史 上 有 关酒 文 化 的几 面 已取 得 了许 多经验 。 举 2 .酿制过 程 。《 文》 酝 、 ” 字形象 地说 明 说 “ 酿 二 个 问题 。 《 于 酝 下 酒 : 《 说文 》 部 、 酉 酋部 、 米部 和麦 部共 收 8 字 , O余 大 了酒 的制作 过程 。义 证》 “ ” 引曹 植《 赋 》或 秋 藏冬 发 , 或春 酝夏 成 。《 古本 考 》 “ ” 下引 《 于 酿 字 一 致归 纳起来 , 有这 样几 个方 面 的 内容 : 切 经音 义》 酝作 酒 日酿也 。这 就 十分形 象地 表 现 出 : 酒 的定 义 至于 “ 、 、 ” 这些 动词 , 酾 酮 酾 等 则 《 说文 》 “ , 也 。 以就 人性 之善 恶 。 水 酉 了制 酒 的发 酵环 节 。 :酒 就 所 从 声 。 日造也 , 凶所造起 也 。 者仪 狄作 酒醪 , 一 吉 古 禹尝 形象 描绘 出人 们 滤去 汁 滓 , 出清酒 的方法 。 提 之而美 , 疏仪狄 。 遂 杜康作 秫 酒 。 “ 、 、 ” ” 酒 就 造 的上 古 三、 的品 性 酒 一 《 文 ・ 说 酉部 》 中所 收 的字 大 多都是 表现 酒本 身 音 同属 幽 部 ,许 慎 利用声 训 从人 们对 酒 的态度 的角 大体 来看 可 以分 为 以下 几类 : ・ 度, 说它 “ 人性 之善 恶 ” 是 一种 既 能与人 为善 , 就 , 又 品性 的 , 能使人 造恶 的东 西 , 直接触 到 了“ ” 酒 的文化根 基 。 1 酒味。 . 酒味的浓淡, 古人以 厚薄来表示。 说 _ 《 另一个 表示 酒 的字 为酉 。 甲骨文 写成 像酒 器 的 文》“ 不浇酒也。 : 醇, ” 不浇酒即不浇水的 纯酒。通训 一 《 形体 。酉字 与酒 字本 无 区别 , 前者 用酒 器标 示酒 , 后 定声》 广雅 ・ 引《 释诂》“ 厚也。” : 醇, 又如:酎, _ “ 三重 者加水 点再 增加 一些 表意 信息 。 酉作 为 干支字 后 , 酒 醇酒也。” 《 段注》 广韵》“ 引《 : 谓用酒为水酿之, 一 再重 才专用 作 “ 饮 ” “ ” 。 酒 的 酒 字 之酒也 ; 次又用再重之酒为水酿之 , 是三重之酒也。 爨 ” 这是 古人 为 了 提 高 酒 的 浓 ( ) 所 采 用 的方 法 。 厚 度 0 二、 的酿造 酒 说 :醴 酒 1 .造酒 原料 。早 在 原始社 会末 期 ,随着农 业 生 醴 是 一 种 发 酵 度 很 低 的 甜水 。 《 文 》 “ , 一 “ 的酒 当然 要 比 “ 重 醇酒 ” 三 味 产 的发 展 , 粮食 和果 品有 了积余 。在一 定气 温下 , 这 宿 孰 也 。 ” 一 宿 孰 ” 些 含糖 物 品经过 较长期 堆 积贮存 , 自然发 酵成 为酒 , 淡 得 多 了 。 这 种单 发酵酒 , 最原 始 的酒 。 说 文 ・ 是 《 酉部 》 酴 ” “ 字 除 了厚薄 之外 , 说 文》 《 还提 到 了其他 几种 味道 , “ 酒 ②;酸 酢也 , 酉爱 声 , 东谓 从 关 的说解 为 :酴 , “ 酒母 也 。 酉余声 , 若庐 。① 声旁 如 :醉 , 味 苦也 。” “ , 从 读 ”其 为 “ ”说 明当时农 业生 产发 展 , 余 , 粮食 等有 了剩 余才 酢 日酸 。” 为酒 的产生提 供 了契机 。又如 :酏 , “ 黍酒 也 。 ” 所谓 2 .酒 色。古 代酒 色 的辨识 以清浊 为主 ,清酒 多 “ 酒 ” 即用 黍米 酿成 的酒 。粮 食造 酒 , 黍 , 是人 工 酿酒 为纯 度较 高 的醇酒 , “ ,说文 》 “ 如 酾” 《 :下酒 也 。一 日 的主要特 征 , 与天然 酒不 同 , 中 国酿造 文化 的一 醇也 。” 谓下 酒 , 这 是 所 即滤 去汁 滓 , 留下 清酒 。醇酒 指酒 个 升华 。酒 曲是周 代 在酿 酒 中的重 大发 明 。有 了酒 味厚 重 的酒 , 酒则 正好 相反 , 般都 比较 甜淡 。说 浊 一 《 :醪 汁滓酒 也 。” :糟 , 滓也 。” 们 现在经 又 “ 酒 我 曲 , 可把糖 化和 发酵 这两 个过 程相 结合 , 酒 的质 文 》 “ , 就 使 量产 生一 个飞跃 。《 说文 》 在酉部 、 部 、 米 麦部 都 收有 常把 “ 醪糟 ” 为 一个 词使 用 , 作 即汁 滓混 合 的酒 , 叫 又 酒 曲字 , 如 酉部 : 醚 , 籍也 。” 部 : , 母 江米酒 , 一种 为人 们所 喜爱 的饮 品。 例 “ 孰 米 “ 酒 是 《 文 》 中 还提 到 一 些 其 他关 于酒 色 的字 ,如 说 收稿 日期 :0 9—1 20 0—1 4 “ 、 、 ” 。新 附字 “ ” 释 为 “ 酒 ” 但有 “ 醉 配 等 醍 虽 清 , 红 作 者 简介 : 秭 (9 0一) 女 , 北 唐 山人 , 都 师 范 韩 18 , 河 首 色” 的含义 。 玉篇 》 “ , 红 色也 。 可见 , 时的人 《 :醍 酒 ” 当 大学文 学院汉语 言文字 学专业在 读博 士 ,研 究方 向为音 们 已学 会酿 制颜 色鲜 艳 的酒 。

由《说文解字》中“酉”部字看中华酒文化

由《说文解字》中“酉”部字看中华酒文化

2021.0671文化传播·新纪实《说文解字》在我国语文工具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堪称开山鼻祖。

其是由我国古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许慎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之间独立著成,称得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考究研判汉字字体及来源,并且对汉字字形进行详细分析的书籍。

《说文解字》既是一部字书,也可称之为一部史学书籍、一部民俗书籍、一部文化书籍、一部经济书籍……书中大量记载了有关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风俗习惯等。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以“酉”为部首、与酒有关的字有69个。

从许慎对这69个字的分析、注释与剖析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关于酒的起源等各方面内容。

这些各种各样互相关联的字帮助现如今的人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窥探古代中国的酿酒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向我们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这些内容对我们学习和研究汉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自“酉”述酒的起源文化1.传说起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漫长历史的文明古国,曾经诞生了诸多璀璨文化。

酒文化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一直追溯至太初作者简介:陈翰昭,黄淮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年代。

可以说自其被发明之日起,便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东汉时期,许慎任太尉南阁祭酒,从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对于“酉”部字的记载解说来看,“仪狄”以及“杜康”可能是酒的创造者。

书中提道:“酉,就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这便是仪狄和杜康作酒一说。

哪怕是当今,在很多的地方,仪狄都依然被敬为酒神或酒祖。

而在曹操所作的《短歌行》中,甚至直接以“杜康”来代指美酒。

2.实际起源的推断对于“酒”的产生与发明这一问题,从当下条件来看已无从考证。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酒应该是由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自然发酵而成的,并不是某一个人去刻意发明制造出来的。

有学者及专家认为,酒的起源可能是原始人类采集到的含有发酵性糖分的野果因储存不当或者放置时间过长产生发酵从而成酒,这便是果酒。

《说文解字》论文:《说文解字》酒文化之审美心理探微

《说文解字》论文:《说文解字》酒文化之审美心理探微

《说文解字》论文:《说文解字》酒文化之审美心理探微摘要:《说文解字》“酉”部共收录与酒有关的字75个,反映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从“酉”部字入手,以剖析酒的社会作用为切入点,揭示隐藏在这深厚酒文化背后的人们的审美心理。

关键词:《说文解字》;酉部;酒文化;审美心理《说文解字·酉部》共收录从酉取类与酒有关的字凡67个,加上重文8个,新附字6个,以及虽未列与该部但主体取象也从"酉"的邻部字3个,计80余字。

由此构造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酉"的语义场。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义类:造酒原料、造酒方法、酿酒时间、酒味厚薄、酒的颜色、酒的清浊、酒的功用、酒器、酒俗、酒礼等。

从这些字中,我们不难看出,酒在古人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古人对"酒"怀有敬仰、崇拜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以酒来敬神侍神的浓郁思想意识。

在此我们着重分析酒的社会功用,试图了解隐藏在古代酒文化背后人们的审美观。

一、酒之功用《说文解字》(下称《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从水,从酉,酉亦声。

"《段注》:"宾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

"所以说,在古人看来,酒是用来迁就人性的善良和丑恶的饮料。

研究《说文》酉部字,酒在古代社会主要有以下两大社会功用:1、祭祀祭祀是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姜亮夫在《古文字学》里指出:"一个祭字,是从肉,酒与手组合成的……古人所以成其为祭,必然要酒与肉的。

"也就是说原始的祭祀的物质条件是酒与肉。

《说文》酉部字中的"莤"、"酹"、"醮"反映了酒在祭祀中的应用。

"莤,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

象神歆之也。

一曰莤,榼上塞也。

从酉从艸。

"《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

中国酒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酒文化论文2000字

酒文化的论文篇1浅析中西酒文化摘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酒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明显差异。

西方酒文化一般指葡萄酒文化,而中国酒文化则是白酒文化。

本文从酒的起源,酒与宗教的关系,酒器的使用,饮酒礼仪以及酒的社会功能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中西方酒文化的区别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文化酒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跟其他方面一样,其形成过程以及在地域上造成的差异,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社会以及历史的不同因素形成了文化的最终不同。

只有从各个方面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才能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1.酒的起源从酿酒所使用的原料方面来说,在中国早期的文化起源地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并且农作物发展较为先进,人们便用粮食酿造就有中国特色的黄酒以及白酒。

而在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巴尔干半岛古希腊地区,境内多山,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反而很适合葡萄的生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就成为西方酒文化的代表。

对于酒神崇拜,从神话传说方面来说,西方的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据说他是最早种植葡萄并且酿造葡萄酒的。

而在中国,中国历史上没有明确的酒神,而又普遍地将仪狄或是杜康认为是中国的酒祖。

2.宗教与酒文化的关系从宗教方面来讲,基督教是西方的主流宗教,在圣经中多次提到葡萄酒。

耶稣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并且让人们记住自己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教将葡萄酒视为圣血,而且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酒的酿造被教会人员视为工作,在这种背景情况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是一种敬仰与喜爱的心情。

在中国佛教的影响较为广泛,而佛教的教义是反对饮酒的,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在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

人们很多听信佛的教戒,尽可能的控制饮酒。

加之中国的白酒多是粮食酒,因此人们对于饮酒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

3.酒器的使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对酒器的重视都是略见一斑的:酒器制造所用的材质,最终的形状以及做工的精美都有不同的讲究。

从《说文解字》酉部字中管窥中国古代的饮酒文化

从《说文解字》酉部字中管窥中国古代的饮酒文化

从《说文解字》酉部字中管窥中国古代的饮酒文化
张焕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3()6
【摘要】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字学字典,书中按部首的不同将收录的9353个汉字分为540部。

其中,“酉”部收录汉字75个,包括67个正文,8个重文,以及6个新附字。

分析“酉”部字,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字的字形、字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酒的起源,中国传统的造酒工艺,酒在各个场合的使用等,感知古代源远流长的传统酒文化。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张焕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2
【相关文献】
1.《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2.试论《说文解字·酉部》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3.《说文解字》酉部字的中国古代酒文化内涵
4.《说文解字》"酉"部字研究——以饮酒多少、酒后状态义场为例
5.从《说文解字》"田"部字管窥中国古代文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以及古人对酒的看法

酒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以及古人对酒的看法

酒字在《说⽂解字》中的含义以及古⼈对酒的看法本⼈是江西聚仙精藏设备公司的⼩编,在为公司⽹络(万佛墙)更新⽂章的时间学到了⼀点⾮常有意义的东西,这⾥和⼤家⼀起分享⼀下。

1、酒能成就⼈性之善恶 《说⽂解字》对酒字的解释很有意思: “酒,就也,所以就⼈性之善恶。

从⽔,从⾣,⾣亦声。

⼀⽈造也,吉凶所造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 意思是说酒能成就,成就⼈性之善恶。

我的理解,酒是⼈愿望的表达,⼈性善,就达成善,⼈性恶,就放⼤恶。

你⼀定见过不少醉酒的⼈,醉酒状态下的⼈还真是这样,平常善良的⼈,醉了也就是唠叨或是哭,恶⼈就说不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都⼲得出来。

2、 “酒”最早的作⽤是什么? 还是找出甲⾻⽂,看看最早的酒怎么写。

甲⾻⽂酒是个⾣,为什么是尖底呢? 传统的解释,这是⼀个汲⽔器,⽤绳⼦拴在瓶⼦侧⾯的两个⽿朵上,沉到井⾥,瓶⼦会侧倾,吸⾜⽔以后会⾃动正过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尖底瓶都有⽿朵,没⽿朵的尖底瓶是⼲什么⽤的呢? 还有⼈解释尖底瓶是⽅便插进⽕塘⾥的,⾥⾯盛⽔,夜⾥可以暍到热⽔。

还有⼀种解释,这是专门的盛酒器,放在⽟琼(c6ng)上,⽤于祭祀。

我个⼈是很认同这个说法的,酒最早的⽤途,就是⽤来敬神的。

3、那些和“⾣”有关的字甲⾻⽂酒还有两种写笑是在“⾣”字边加强调坛中是⽔⼀样的液体。

“⾣”字旁的字都和酒有关,下⾯我们来认识⼏个“⾣”学旁,也就是和酒有关的字,来探讨中国的酒⽂化。

这是尊敬的尊敬意。

后来⼜造了专⽤字樽、罇,来表⽰盛酒器。

《说⽂解字》对酒的解释还说:“⼀⽈造也,吉凶所造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美,遂疏仪狄。

” 说“酒”是造就的意思,造成或吉或凶之事。

古时仪狄(我国最早的酿酒⼈)发明了酒,⼤禹尝酒后⼤加赞美,但因为这东西太好,⽽疏远了仪狄。

这就是古⼈对酒的警惕,敬神当然吉祥,但酗酒就会导致灾祸。

就是⾣字旁⼀个凶险的凶,表明暍酒不加节制必然凶,⼀个酒坛⼦旁边⼀个相貌狰狞的⿁,形容⼈醉酒以后变成了⼤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 eb,2010第32卷第1期Journa l o f Y anan U niversity(Socia l Sc i ence)V ol132N o11试论5说文解字#酉部6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陈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东汉许慎所著的5说文解字6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其中5酉部6共收字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相关的不同字,从5说文解字#酉部6的字中,不仅可以看到这些字的形体与本义,而且可以透视出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关键词:5说文解字6;5酉部6;酒;酒文化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10)01)0111)03收稿日期:2009)09)20作者简介:陈丹(1978)),女,陕西宝鸡人,西安欧亚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和文字一样古老。

它最早可追溯到太古时代,它深深植根于繁荣的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其涵盖面遍及华夏大地而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

东汉时期,曾任/国子祭酒0的许慎著5说文解字6(简称5说文6),其中的5酉部675个字,包含了酒的产生、造酒的方法、酿造的时间、酒味的厚薄、酒的颜色、酒的清浊、酒之用于祭祀、饮酒的习俗以及酒器的种类等,其中蕴藏着贯穿于酒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酒文化。

一、酒源文化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酿酒?是谁发明的?现已无从考证。

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出自个人的发明创造,这就是许慎的5说文6中记载的仪狄作酒说和杜康作酒说。

5说文6云:/酉,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从水从酉,酉亦声。

一曰造也,吉凶所以造也。

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

杜康作秫酒。

0其中所讲的仪狄的故事见于5战国策#魏二6,/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

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0此处我们不难得知仪狄是夏朝人。

5说文#巾部6又云:/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

0由此可得知杜康即少康,而少康则是夏王朝再造之君。

从这两个释义,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酒始于夏代。

这些虽是传说,却并非没有根据。

古籍中有关商纣酗酒亡国的记述便是依据。

5尚书#商书#微子6载:/我(纣)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05史记#殷本纪6载商纣王残暴荒淫,/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傈(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0,最后为周武王所灭。

/唯殷边侯甸越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

0这是西周大禹鼎上的铭文,可见殷商亡于酒确凿无疑。

/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0与其说是大禹的预言,毋宁说是后人对殷商亡国教训的总结。

一说酒系自然形成。

晋代江统的5酒诰6云:/酒之所兴,肇自上皇。

或云仪狄,一说杜康。

有饭不尽,委余空桑。

郁积成味,久蓄气芳。

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0后人传说的/猿酒0、/猩猩酒0,实非猿猱所酿造,乃是所积果实、谷物自然发酵形成。

正如5淮南子#说林训6云:/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0酒的产生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联系有关仪狄、杜康造酒的记述,笔者认为酒的起源于这两种说法都有关系,如同汉字的起源一样,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有一个代表人物来对它进行总结归纳。

但不可否认早在神农时期我国就已经产生了酒,酒文化也随之产生。

5说文6中不仅提到了酒的始作者的故事,而且还提到古代明君对嗜酒过度导致灭国的一种预见。

/吉凶所以造也0说的就是古人对酒的最初的理性认识。

二、酿酒文化酿酒的工序很繁杂,而且选择原料也有很多讲111究,不同的材料会酿造出不同色泽不同口味的酒。

5说文6云:/酉,就也。

八月黍成可为酎。

0意思就是说酉,就是酒,八月份稻谷熟了,可以酿成醇酒。

具体来说,5说文6中关于酿酒方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酿酒之法5说文6中对/酉0字的说解中提出/酎酒0一词(/酉,就也。

八月黍成,可为酎酒。

0)又在/酣0字下说:/三重醇酒也,,,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饮酌0。

什么叫酎酒?古人何以要酿三重醇酒?清代段玉裁注解说:/酎者,三重酒也0,/谓用酒为水酿之,是再重之酒也。

次又用再重之酒为水酿之,是三重之酒也,0把酒当作水,再重复酿两次,就叫三重酒。

古人所以要这样做,目的是想提高酒的纯度(酒精度)。

原来先秦时期的酒,都是用粮食酿造的黄酒类型的酒,如同现在的醪糟,酒精含量并不高。

喝酒时连糟一次吃进去(也有把糟滤去,光喝清酒的)。

如:/醪,汁滓酒也。

从酉翏声。

0/汁滓酒0指的就是没有过滤过的酒,古人饮酒很多是和酒滓一起饮用的。

由于古人酿制的酒多为黄酒,在酿制时就需要一种重要的辅助型原料/曲0。

5天工开物6中称:/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来嫌醴味薄,逐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

0曲是用大麦大米等粮食制成含有大量酵母和微生物的淀粉块状物。

在酿造过程中加入酒曲,可使淀粉的糖化与酒化同时进行,直接把粮食变为酒。

5说文6中共有7个酒曲字(米部和麦部还收了5个酒曲字,加上酉部的两个酒曲字)。

其中/酴,酒母也。

从酉余声。

0从/酴0的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反映了酿酒借助于酒母(酒曲)的的客观事实,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等有了剩余才为酒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5说文6中收录的7个酒曲字,说明先秦时期人们在酒的品种多样化的探求方面已取得许多经验。

(二)酒之味5说文6中有关酒味的词达29个之多,充分展现了古人在关于酒味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古人之所以将酒提纯,主要是为了增加酒的浓度。

清酒多为纯度较高的醇酒,浊酒则相对甜淡。

从时间上来说,酿制时间越久,酒味越厚重。

5说文6:/醇,不浇酒也。

0不浇酒即不不加水的纯酒。

5说文通训定声6引5广雅#释诂6:/醇,厚也。

0又如:/酎,三重醇酒也。

0何谓/三重0?段玉裁注引5广韵6:/谓用酒为水酿之,再重之酒也;次又用再重之酒为水酿之,是三重之酒也。

0三重醇酒,表示制酒的工序很多,制作时间越久,酒味越厚重。

醴是一种发酵度很低的甜水。

5说文6:/醴,酒一宿孰也。

0/一宿孰0的酒当然要比/三重醇酒0味淡得多了。

5汉书#楚元王传6记载:/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

0颜师古注: /醴,甘酒也。

少曲多米,一宿而熟,不齐之。

0意思是说,这种饮料稍稍放一点酒曲,基本上还是原来米汤的味道,连配方都不需要。

与/醴0相同的还有/酤,一宿酒也。

0/酏,黍酒也。

从酉也声。

一曰甜也。

0 /酏0除了表示黍酒外,还有/甜0的意思。

段注:5周礼6四饮,四曰酏,注曰,今之粥也,酏饮,粥稀者之清也。

5礼记#内则6:或以酏为醴,注曰,酿粥为醴也。

酏是一种类似于粥的,浊而甜淡的饮料。

5说文6还提到了其它几种味道,如:/醹,厚酒也,从酉需声0,/醠,浊酒也,从酉盎声0,/醲,厚酒也。

从酉农声0,/醰,酒味苦也。

从酉覃声0,/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0等等。

(三)酒之色5说文解字#酉部6中,关于酒色的字有酉市、配、酉弋、酉是等四个字。

古人不仅会做无色酒,还会做彩色酒,因为5说文6中已经出现表现酒色的字了。

如/配,酒色也。

0江藩5配酉弋二字解6:/当时酒有青色者,有黑色者,合二酒之色则谓之配0。

又,新附字/醍0虽释为/清酒0,但有/红色0的含义。

5玉篇#酉部6云:/醍,酒红色也0。

5周礼#酒正6:/四曰缇齐。

0郑珍新附考:/5酒正6-缇齐.注曰:-缇者成而赤红。

.疏曰:-其色红赤,故以缇名之。

.是缇本红赤色酒,因其色得名。

后乃改从酉。

05郑玄注6云:/缇者成而红赤,如今下酒矣。

05释名6亦云:/缇齐,色亦如缇也0。

可见,当时的人们已学会酿制颜色鲜艳的红酒了。

三、酒礼文化古人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无酒欠敬意的酒文化观。

在中国,酒最初用于祭祀,有很多以酒祭天、敬神、以酒饯行、祝贺等活动。

在古代,人地鬼神,宗族神仙,山川日月等等都要享受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0(5左传#成公十二年6)。

这些内容也体现也在5说文6中。

5说文#酉部6:/酹,餟祭也。

从酉寽声0。

/酹酒0是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祀,祈祷后以酒洒地才算结束,也才能表达祭祀者的虔诚之心。

又如5说文6:/莤,礼祭,束茅,加于裸圭,而灌鬯酒,是为莤。

象神歆之也。

,,5春秋传6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0。

此条详细描述了一种祭祀的方式,即将酒浇在捆束在一起的茅上,酒从茅上渗透下去,像神喝了酒。

又如5说文6:/歃酒也。

0指的是双方结盟之时要歃血,证明双方的诚意。

除了祭祀之礼外还有宴饮之礼,中国是礼仪之邦,饮112酒也有不少的礼节规定和规范,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一种礼仪文化。

在宴饮之礼中有/三爵礼0,要求不可无节制的饮酒,必须遵守数量的规定,最多不可超过三爵(即三杯),而且入席、宴饮时都有严格的规定。

从西周时代开始,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成了礼制社会的重要礼法之一。

西周饮酒礼仪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时、序、数。

时,指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

5说文6:/醮,冠娶礼,祭。

从酉焦声。

0 5玉篇6酉部:/冠娶妻也,礼祭也。

05仪礼#士冠礼6:/若不醴,则醮用酒0。

这就是说,醮是行冠礼、婚礼的一种礼节,或者是用于祭祀。

在喜庆典礼的场合下是可以饮酒的。

5说文6:/酺,王德布大饮酒也0。

/酺0的意思是对饮酒禁令的临时解除。

由于殷人嗜酒成性,纣王荒淫无度,终于导致国家的覆灭。

殷鉴不远,周初,周公辅成王,把禁酒当作一件头等大事来抓,发出了政府的禁酒文告5酒诰6。

到了汉代,政府对饮酒无度也有禁令。

5汉律6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0。

5汉书#文帝纪6记载,文帝初登基,发出诏令,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酮五日0。

也就是解除酒禁令五天,五天内可以大饮其酒而不会被处罚。

序,指在饮酒时,遵循先天地鬼神,后长幼尊卑的顺序。

在5说文6中最直观的表现/序0的应该算是/醻0和/醋0这一对词了。

5说文6:/醻,主人进客也0,/醋,客酌主人也0。

段玉裁在/醋0下注:5彤弓6笺曰: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饮而酌宾谓之醻。

作客人家,以客为尊,主人向客人敬酒为/献0,客人回敬主人为/醋0,主人饮完之后再向客人劝酒叫做/醻0。

数是对人们饮酒多少的限制,指在饮时不可发狂,适量而止。

5说文6用了一组字记录了饮酒多少对人生理的影响。

5说文#酉部6:/醉,卒也。

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0。

/卒0是/终了0/终结0,/醉0就是每个人所适应的酒量的终极。

饮酒恰到好处,尽兴而不乱,是谓/酣0。

5说文6:/酣,酒乐也。

0段玉裁引张晏说:/中酒曰酣0。

5史记#高祖本纪6集解引应劭注更为确切的解释是:/不醒不醉曰酣.。

/酣0字从/甘0,/甘0是味觉中感到舒适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