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历程汇总
中国酒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酒文化发展历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中国的酒文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特色,承载着人们对生活、人情、礼仪和思想的追求。
以下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古代酒文化:早在大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酿酒技术就初见端倪。
古人使用的最早的酒器是陶制的,后来逐渐发展为青铜酒器。
酒在古代中国被视为神圣的饮料,被用于祭祀神灵、举行仪式、娱乐和社交。
《诗经》中记录了许多与酒相关的诗歌,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酒的热爱与赞美。
战国时期酒文化:战国时期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以著名的酿酒家李白为代表的酒文化盛行起来。
李白以独特的诗意表达了对酒的深情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酒文化:唐宋时期是中国酒文化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唐朝,酒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社交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名士文人都以酒为伴,如杜甫、白居易等。
宋代则出现了“饮食之乐,百艺之门”的士人文化,酒也成为其重要的象征之一。
同时,唐宋时期的酿酒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传统的糯米酿造逐渐被以谷物为原料的酿造方法所取代。
近现代酒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酒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近现代的酿酒技术得到了迅速提升,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酿酒师。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酒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许多名酒品牌迅速崛起。
中国人民也开始更加注重品味和享受酒的过程,酒文化逐渐与时尚、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相结合。
总体来说,中国酒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通过对酒的烹制、饮用方式、礼仪和水平的追求,中国酒文化成为了世界上独特而多样的文化之一,不断传承和发展着。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酒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酒文化和多样化的酒类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包括酿酒技术的演进、酒类的分类和代表性的酒品。
1.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中国最早的酿酒活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谷物酿造酒类。
商代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使用青铜器具进行酿造的情况。
到了周朝,酿酒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酒官和酒德的职务。
秦汉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出现了以黍米、稻米为原料的酒类。
2.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酒的酿造技术逐渐成熟,出现了以麦芽为原料的啤酒。
唐宋时期,中国酒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众多代表性的酒品,如陈酿、女儿红等。
当时,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酿酒师傅们开始注重酒的口感和香气。
3. 元明清时期:元代时期,中国酒的酿造技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
明代时期,中国酒的酿造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米、麦、豆为原料的白酒。
清代时期,白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出现了以高粱为原料的高粱酒。
4. 近代至现代:近代以来,中国酒的发展经历了起伏。
在20世纪初,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酒类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酒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酒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酿酒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现代中国酒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多种类型的酒类产品。
总结起来,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中国酒形成了独特的酿酒文化和多样化的酒类产品。
从古代的黍米酒到现代的白酒、啤酒、葡萄酒等,中国酒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酒类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国酒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国酒文化如何起源的

中国酒文化如何起源的我国饮酒的历史深远,古人曾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优美诗句来赋予酒存在的意义。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酒文化起源之路,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酒文化起源之路1、仪狄酿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
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
<<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4、酒与天地同时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
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
(<<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
这一发现表明: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中国酒扮演着重要的社交角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包括其起源、发展阶段、特色品种以及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1.1 中国酒的起源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中国酒是由果实、谷物等天然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
这种原始的酿酒技术为后来的中国酒文化打下了基础。
1.2 陶器酿酒的兴起随着陶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中国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陶器的使用提高了酿酒的效率和质量,使得中国酒得以大规模生产和储存。
这一时期的酒主要以黄酒为主,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1.3 中国酒的社交角色在中国古代,酒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工具。
宴席上,人们往往以酒会友、以酒结交,酒成为交际的媒介。
同时,酒也被用于祭祀、庆祝和仪式活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二、酒的发展阶段2.1 商周时期的酒文化商代和周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酒的质量和种类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酒的使用范围也扩大到了宫廷和贵族阶层。
2.2 酒文化的繁荣与衰落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酒文化在不同朝代经历了繁荣与衰落。
在唐代和宋代,酒文化达到了巅峰,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然而,随着元代和明代的到来,中国酒文化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政治经济的变迁。
2.3 现代酒文化的复兴近代以来,中国酒文化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酒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的黄酒、白酒以及新兴的葡萄酒、啤酒等品种纷纷崭露头角,中国酒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中国酒的特色品种3.1 黄酒黄酒是中国酒文化中最古老的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而闻名。
黄酒以高粱、大米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造而成,具有酒体醇厚、色泽金黄的特点。
3.2 白酒白酒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酒品之一,以其高度香气和独特的风味而享誉全球。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作为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程,包括酿酒技术的进步、不同类型的酒类以及中国酒文化的传承。
中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大约距今7000年摆布。
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谷物、水果等天然食材进行酿酒。
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开始种植大量的粮食,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在古代中国,酿酒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商代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酿酒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人们开始使用陶器作为酿酒容器,并掌握了发酵的基本原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酒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不同地方形成为了各具特色的酒类。
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的酿酒技术进一步提升。
当时的酒类主要分为糯米酒和黍米酒两大类,其中黍米酒是以黍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的。
同时,人们开始使用竹筒和竹片等材料制作酒具,提高了酿酒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到来,中国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时的酒类已经多样化,包括糯米酒、黍米酒、小麦酒等。
人们还开始使用酒曲来辅助发酵过程,使得酒的口感更加醇厚。
同时,酒的饮用方式也得到了改进,浮现了酒宴和酒令等娱乐形式。
到了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中国酒文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当时的酒类种类繁多,包括酒坊、酒肆、酒馆等酒类销售场所。
人们开始注重酒的品质和口感,提出了“清、醇、和、洌”的酒品标准。
同时,酒文化也开始与文学艺术相结合,浮现了许多与酒相关的诗词和绘画作品。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20世纪,中国酒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酿酒方法得到了现代科技的应用,酒类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中国的酒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请简述中国酒文化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请简述中国酒文化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酒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化,其发展演变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以下是各个阶段及其特点的简述。
1. 史前时期: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采用发酵技术制作酒,酒主要用于祭祀和娱乐。
2. 夏商周时期:在这个时期,酒被正式列为六艺之一,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酒主要用于宴请客人、祭祀、祈福等场合。
3. 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酒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酒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酒也成为了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
4. 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酒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酒品和酿酒技术。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酒文化盛行,酒被赋予了更高的文化内涵。
同时,酒也成为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
6. 唐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个时期,酒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酒的种
类和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酒也逐渐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很高的文化价值。
总之,中国酒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受到历代人民的推崇和发扬光大。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酒的国家之一,其悠久的酒文化和酿酒技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酒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酒文化的起源、酒的种类和酿造工艺的演变。
1. 古代酒文化的起源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约6000年前。
考古学家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现了最早的酿酒遗址,证明了中国人早在那个时期就开始酿造酒。
古代中国人将酿造酒视为一种祭祀活动,认为酒可以与神灵沟通,并用于祭祀祖先和庆祝重要的节日。
2. 酒的种类中国酒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黄酒、白酒、啤酒和果酒等。
其中,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酒,历史悠久。
它以稻米、高粱、小麦等为原料,经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
黄酒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被誉为中国的“国酒”。
白酒是中国最著名的一种酒,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之一。
白酒以高粱、小麦、玉米等为原料,经过多次蒸馏和发酵制成。
白酒的特点是酒精度高,口感浓烈,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风味。
啤酒是近代中国引进的一种酒类,起源于欧洲。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啤酒在中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人们日常饮品的一种选择。
中国的啤酒市场逐渐壮大,涌现出许多知名的啤酒品牌。
果酒是以水果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类。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因此果酒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市场。
葡萄酒、苹果酒、梨酒等都是中国常见的果酒种类。
3. 酿造工艺的演变中国酒的酿造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古代的酒酿造主要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将原料与水混合后放置一段时间,让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掌握了酿酒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酿酒工艺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在唐代,中国的酿酒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时的酿酒师傅开始使用独特的酿酒器具,并加入了一些特殊的发酵剂,使酒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唐代的酒文化也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了宋代,中国的酿酒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的发展历史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其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古代、中古代和近代三个阶段。
古代酒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大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玉器来装酒,也证明了当时中国人已经开始酿造酒。
到了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王文绣曾记载了大量的酒文化,如酒宴、饮酒礼仪等。
这个时期,酿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器皿,如葫芦形的酒器。
随着封建社会的崛起,酒文化进入了中古代。
这一时期,酒的生产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泥坛、竹筒等更多种类的酿酒器皿,还开始使用黍米、稻米、小麦等作为酿酒原料。
此外,人们也开始发展了酿酒的理论知识,并形成了一定的酿酒体系。
唐代(618年-907年)酒文化的风起云涌,人们开始进行酒文化的宣扬和研究,唐代的酒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出现了很多有关酒的著作,如《酒经》、《九茶歌诀》等,这些著作对后世的酒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以后。
明代(1368年-1644年)出现了一种新的酿酒器皿,青花瓷酒壶,使得酒器更加精细和美观。
清代(1644年-1912年)则是中国酒文化走向极盛的时期,此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酒坊和品牌,如洋河、泸州老窖等,这些品牌至今仍享有盛誉。
同时,清代也出现了一些有关酒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就有很多有关酒的描写。
这些作品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并影响了后世。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酒的酿造技术和品质有了新的突破。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酿酒技术,进一步改善了酒的酿造工艺。
此后,中国酒的品质不断提高,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现代中国酒市场多元化,既有名酒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也有个体和小型酒坊。
此外,中国各地也因地制宜发展了多种特色酒,如山西的陈酿、四川的白酒等。
中国酒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重要的饮食文化形态之一总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古代、中古代和近代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2第二届
• 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于1963年在北京召开,由轻工 业部主持,并首次制定了评酒规则,共评出中国 名酒18种。其中白酒8种,黄酒2种,啤酒1种,葡 萄酒6种,露酒1种。
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 茅台酒、董酒、西凤酒、汾酒; 青岛啤酒 竹叶青
2.2.3第三届
• 全国评酒会于1979年在辽宁大连召开,由轻工业部 主持,共评出18种中国名酒。其中白酒8种,黄酒 2种,啤酒1种,葡萄酒6种,配制酒1种。 茅台酒、汾酒、五粮液、 剑南春、古井贡酒、洋 河大曲(江苏泗阳)、 泸州老窖特曲、董酒; 加饭酒、龙岩沉缸酒
(5)其它香型酒
2.4中国黄酒
• 黄酒定义
• 定义: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
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 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国标)
特点
• 黄亮色泽、琥珀色; • 原料多为糯米、大米、粘黄米等含淀粉类粮食; 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压榨等工艺; • 受到酒药、曲(麦曲、红曲)和浆水(浸米水) 中不同种类的霉菌、酵母和细菌的共同作用。
(2)浓香型酒
• 代表酒1----泸洲老窖特曲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酒厂 • 代表酒2---五粮液, 四川省宜宾市产。 代 表酒3---剑南春酒, 四川省绵竹产。
(3)清香型酒
•
代表酒---汾酒,山 西省汾阳产。以高粱 为原料,用麦曲加入 发酵,采用数次蒸馏。 所得的酒液清香郁雅, 酒度60。为古今名酒 全国名酒。
1.4.2成长期(夏-秦)
• 公元前21世纪-前206年,已经懂得运用曲糵 nie,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 家。先后传入周边国家和欧美。(酒曲) • 酒在这个时代,还局限于社会上层阶级。
1.4.3成熟期(秦-北宋)
• 《齐名要素》《酒诰》等科技著作的出现,酿酒技术进一步提高。(贾 思勰、江统) • 酒开始在士大夫、文人墨客、民间广为流传,酒文化发展进入黄金时 代。
• 兼型代表酒----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以糯米、 高粱为原料,加入大曲和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 长期发酵法,几次蒸馏。酒液晶莹透亮,酒味浓香 甘美,酒度60。全国名酒。 • 江西大曲白酒原属此类型,后分出为特殊香型,简 称特型。特型酒代表---四特酒,全国优质酒。 • 湖南酒鬼酒:(复香型、兼香型)
其它香
浓香 浓香 浓香 其它香 浓香
①②
④⑤
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② ④⑤
②③④⑤ ③④⑤
建国后历届评酒会统计表
2.3 中国白酒(chinese spirits)
• 定义:是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 曲、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 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
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 (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 无色透明、口味醇厚、五种香型各有特色。
1.4.4提高期(北宋-晚清)
• 宋元时期传统白酒的出现。西域的蒸馏器传 入我国,导致中国白酒的发明。《本草纲 目》: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 • 饮酒、酿酒普及民间,并渐渐成为民间风俗。
1.4.5变革期(1840年以来)
• 西方酿造技术和我国传统酿造技术争放异彩。啤酒、 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 酒及日本清酒在我国立足。
• 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 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 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1.3.2杜康造酒
•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少康,夏第五代国君)。东汉《说文解字》中 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
北宋——晚清 提高期
秦朝-北宋 成熟期
新石器时代 我国传统 酒起源
夏朝-秦朝 成长期
1.4.1启蒙期(新石器时代)
• 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我国制酒工艺主要以谷物发酵来炮制水酒。这个时 候是原始社会的晚期,人们把酒看成是一种就有极大魔力的饮品。 • ——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禹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注册商标 飞天牌、贵州牌 古井亭、长城牌 泸州牌
产品名称 茅台酒 汾酒 泸州老窖
香型 酱香 清香 浓香
届次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西凤酒厂
五粮液酒厂 毫州古井酒厂 成都全兴酒厂 遵义董酒厂 绵竹剑南春酒厂
西凤牌
五粮液牌 古井牌 全兴牌 董牌 剑南春牌
西凤酒
五粮液酒 古井贡酒 全兴大曲酒 董酒 剑南春酒
(4)米香型酒
• 代表酒1---桂林三花 酒,以大米为原料, 以小曲(酒药)为糖化 发酵剂,采用半固态 先培菌糖化、后发酵 生产工艺发酵,经蒸 馏而成,于山洞陈酿 生产而成的白酒。全 国优质酒。
代表酒2---广东豉香肉冰 烧酒,以大米为原料, 以小曲(酒饼)为糖化发 酵剂,采用半固态边糖 化边发酵工艺,经蒸馏 而成30度(V)泡入肥膘 肉生产而成的白酒。
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一套铜制烧酒锅,年代为 1161-1189年间。
(4)源于北宋
《宋史*食货志》:白酒饮用时用小酒杯。且多配以 菜肴……
白酒五种香型
酱香型 浓香型 中国白酒 米香型 其他香型 清香型
• (1)酱香型酒
代表酒----茅台酒,产于贵州 省茅台镇。以高粱为原料,加 曲发酵,发酵后经数次蒸馏提 取的酒液无色透明,再放人缸 中陈化。酒味香浓醇厚,酒度 53度。誉称为中国第一名酒。 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与法国 干邑(yi)白兰地相比。
• (2)龙岩沉缸酒 • 沉缸酒,产于福建省龙岩县(现龙岩市),因在 酿造过程中,酒醅经“三浮三沉...龙岩沉缸酒属于 黄酒。酒液鲜艳透明呈红褐色。有琥珀光泽,酒味 芳香扑鼻,醇厚馥郁,饮后回味绵长。 • (3)山东即墨老酒: • 北方黄酒代表
2.5.中国啤酒
• 定义
• 啤酒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作用 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三)按酒精含量分
• 高度酒:酒精度在40度以上,如茅台、五粮液等。 中度酒:酒精度在20-40度之间,如五加皮、竹叶 青酒等。 低度酒:酒精度在20度以下,如啤酒、黄酒等。
(四)按商业销售习惯分
• • • • • • • 白酒 黄酒 啤酒
葡萄酒 果子酒
配制酒 药酒
2.2 建国后历届评酒会评出的全国名酒
分类
• (三)按杀菌方式分 • 鲜啤:生产中未经杀菌的啤酒,味鲜,营养 价值高,又称生啤,扎啤。 • 熟啤酒:是啤酒装瓶装罐后,再经过巴氏杀 菌的啤酒。 • (四)酵母性质 • 上层发酵啤:爱尔啤酒、跑特黑啤 • 底层发酵啤:青岛、慕尼黑黑啤、燕京
2.6 中国葡萄酒和果酒
1.3.3自然形成
晋江统《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 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 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说明酒最早是饭放在温暖潮湿 的桑树林中,因感染浮游于 空气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引起 自然发酵而形成,不是什么人 发明了酒,而是发现了酒。
1.4酒的发展阶段
1840年以来 变革期
• (一)根据颜色分类 1淡色啤酒:产量最大 2浓色啤酒:我国不多见 3 黑色啤酒:多咖啡色而有光泽,大麦烘烤以后酿制。
(二)按麦芽汁浓度分类 1低度啤酒:麦芽汁4-9%,酒度1.2-2.5度。 2中度啤酒:麦芽汁10-12%,酒度3.1-3.8度,我国 多为此类。 3高浓度啤:麦芽汁14-20%,酒度4.9-5.6度。
2.1.2酒的分类
•(一)按生产原料 分
• 粮食酒:加饭酒、五粮液等 • 非粮食酒:葡萄酒、果子酒等
(二)按生产方式分
• 蒸馏酒:经发酵后,再蒸馏制得,如传统的白酒。 • 一般度数较高,酒精含量不低于24度,刺激性强。
酿造酒:经发酵后,再压榨提取、过滤制得,如啤 酒、黄酒和多数果酒。度数一般不超过20度,刺激 性小。 配制酒:主要是用蒸馏酒 与其他原料配制而成, 如药酒。酒度适中,在 22度左右,成本低,周 期短。
主要品种(三种)
• (1)绍兴酒 • 主要品种有: • ①元红酒:状元红(女儿红)。 • ②加饭酒:花雕酒 • ③善酿酒,用摊饭法酿造,用贮存1~3年的元红酒代 水 • 酿制而成。酒色深黄,香气芬芳浓郁,味醇和甜美, 是 • 绍兴酒中的珍品。 • ④香雪酒,以加饭酒糟制成烧酒代水,再加工酿造, 保留需要的糖份陈酿而成。
2.1酒的命名和分类
•2.1.1酒的命名
• (1)以原料命名:五粮液、双粮酒
(高粱、小麦、大米、 糯米、玉米) (高粱、小麦)
(2)以曲命名:六曲香、洋河大曲 (3)以特殊工艺命名:加饭酒(浙江)、沉缸酒 (福建) (4)以产地命名:茅台酒、汾酒 (5)以色命名:竹叶青、元红酒 (6)复合命名:桂林三花酒、泸州老窖特曲 (7)以人名命名:杜康酒、太白酒 (8)以名胜、历史古迹命名:古井贡酒、 卢沟桥大曲
白酒起源
(1)一种说法源自元代
• 《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 他,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 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 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 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不仅肯定白酒始于元 代,还简要记叙了造酒之法。
(2)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 (3)源于南宋
广义:凡含有酒精的饮料都可称之为酒。
1.2酒的主要成分
•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水是其主要成 份还有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 酯、醛、醇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