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表面改性技术》课件

表面改性技术的实 例分析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 涂层: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电化学处理:通过电化学反应,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激光处理:利用激光束照射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性能和微观结构
实例: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改性 目的: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 应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原理:利用高能粒子轰 击材料表面,使其发生 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形成新的表面层
特点:可以在低温 下进行,对材料表 面无破坏,可形成 多种表面层
应用:广泛应用于 金属、陶瓷、塑料 等材料的表面改性
优点:可以提高材 料的耐磨性、耐腐 蚀性、导电性等性 能
原理:利用电化学反应,在表 面形成一层具有特定性质的薄 膜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通过改变复合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提高其性能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 学气相沉积(PECVD)、激光表面处理等
表面改性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环保型表面改性技 术:减少有害物质 排放,提高环保性 能
纳米表面改性技术: 提高表面性能,增 强表面功能
改性目的: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耐腐蚀性、抗老化性等性能
改性方法:化学改性、物理改 性、复合改性等
改性效果:提高材料的表面性 能,延长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建筑、 医疗等行业
添加标题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材 料
添加标题
实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效果: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导 电性等性能
《高能束加工》课件

高能束表面改性
通过高能束对材料表面进行辐照,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 构,提高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高能束表面涂层技术
通过高能束将涂层材料熔融并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性 能的涂层,提高材料表面的防护和装饰性能。
05
高能束加工发展现状 与趋势
高能束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高能束加工技术是指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束流对材料进行加工 的方法,包括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目前,高能束加 工技术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纯度的特点。
高能束加工控制系统
加工过程控制系统
对高能束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和控制,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加工结果检测系统
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测和评估, 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加工数据管理系统
对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 理和分析,为加工过程的优化提供 支持。
04
高能束加工材料与工 艺
新型高能束源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高能束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和数字 化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控制。
高能束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高能束加工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材料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随着 环保意识的提高,高能束加工技术的环保性能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激光加工材料与工艺
激光加工材料
激光加工适用于各种材料,如金属、非金属、复 合材料等。
激光加工工艺
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熔覆等。
激光加工特点
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式加工。
电子束加工材料与工艺
电子束加工材料
通过高能束对材料表面进行辐照,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 构,提高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高能束表面涂层技术
通过高能束将涂层材料熔融并沉积在材料表面,形成具有特殊性 能的涂层,提高材料表面的防护和装饰性能。
05
高能束加工发展现状 与趋势
高能束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高能束加工技术是指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束流对材料进行加工 的方法,包括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目前,高能束加 工技术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纯度的特点。
高能束加工控制系统
加工过程控制系统
对高能束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和控制,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加工结果检测系统
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检测和评估, 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加工数据管理系统
对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 理和分析,为加工过程的优化提供 支持。
04
高能束加工材料与工 艺
新型高能束源的研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高能束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和数字 化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控制。
高能束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高能束加工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材料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随着 环保意识的提高,高能束加工技术的环保性能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激光加工材料与工艺
激光加工材料
激光加工适用于各种材料,如金属、非金属、复 合材料等。
激光加工工艺
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熔覆等。
激光加工特点
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式加工。
电子束加工材料与工艺
电子束加工材料
特种加工技术高能束加工PPT课件

步进电机驱第动的9页精密/共工2作3台页
数控系统
5.2 电子束加工
加工装置
原理和特点
主要应用
聚焦控制系统 真空系统 电子枪
电子束加工是在真空条件下,将具有很高速 度和能量的电子束聚焦到被加工材料上,电 子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变为热能,使材料局部 瞬时熔融、汽化蒸发而去除。电子束加工是 利用能量密度很高的高速电子流,在一定的 真空度的加工仓中使工件材料熔化、汽化, 而予以去除的高能束加工方法。
250 500 350 400 850 400 500 500 250 250 250 250 250 8000
O2 O2 O2 空气
O2 空气
O2 N2 N2 N2 N2 N2 N2 空气
木材(软) 木材(硬)
25
2
25 第8页/共23页 1
2000
N2
2000
N2
激光加工设备
激光加工设备:
1)激光器:是激
供给工作物质光能用的。在固体激光器中,激光工作物质内的粒子数反转是通 过光泵的抽运实现的。目前常用的光泵源是脉冲氙灯和连续氪灯。 4)聚光腔:
提高泵浦效率,使泵浦灯发出的光能有效地汇聚并均匀地照射在激光棒上。早 期的聚光腔常见的形式有单椭圆腔,双椭圆腔,圆形腔,紧裹形腔。
第3页/共23页
激光的特点
种类
光加工的重要设备, 红宝
它是把电能转换成
石
光能,产生激光束。
固体 激光
2)激光器电源: 器
钕玻 璃
为激光器提供所需
YAG
的能量和机械系统 控制等功能。 3)光学系统:包
气体 激光 CO2 器
括聚焦系统和观察
表5-2 几种常用的激光器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2

9.2 离子束表面改性
• 离子注入基本原理 在离子注入机中 把各种所需的离子加 速成具有几万甚至百 万电子伏特能量的载 能束,并注入固体材 料表面,形成特殊物 理、化学或力学性能 表面改性层的过程。
图9-2 离子注入装置简图
9.2 离子束表面改性
• 离子与工件表面原子电子发生以下过程: 电子碰撞; 核碰撞; 离子与工件内原子作电荷交换。
鞘层 我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制 的全方位离子注入机整机图
图9-5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等 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装置
表9-5 提高表面性能的基体材料及注入离子的种类 基体材料 铝合金 铍合金 影响性能 腐蚀 硬度 腐蚀 硬度 硬度 陶瓷 磨损 韧性 渗钴碳化钨 硬度 磨损 腐蚀 磨损 钛合金 硬度 摩擦 疲劳 注入的离子 Mo+ N+ B+ B+ Y+,N+,Zr+, Cr+ O+,N+ O+,N+ N+,Co+ N+,Co+ N+,C+ N+,C+,B+ N+,C+,B+ Sn+,Ag+ N+,C+ 超合金 低合金钢 高合金钢 基体材料 铜合金 影响性能 腐蚀 腐蚀 磨损 硬度 摩擦 疲劳 腐蚀 磨损 硬度 摩擦 疲劳 磨损 腐蚀 注入的离子 Cr+,Al+ Cr+,Ta+,Y+ Ti++C+ Ti++C+ Sn+,Ag+, Au+ N+ Cr+,Ta+ N+ N+ Sn+ N+,Ti+ Y+,C+,N+ Pt+,Au+,Ta+
第9章-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GCr15钢激光淬火硬化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分析点
C ( % ) Cr ( % ) Fe ( % )
1
0.62
0.91
98.47
2
0.91
1.17
97.42
3
0.96
0.91
98.13
4
1.27
1.14
97.59
2021/2/6
9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处理前工件表面的预 处理:黑化处理——使吸收率大幅提高。
离子注入基本原理 在离子注入机中
把各种所需的离子加 速成具有几万甚至百 万电子伏特能量的载 能束,并注入金属固 体材料的表面层。
2021/2/6
图9-1 离子注入装置简图
24
9.2 离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的一般机理 损伤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作用 喷丸强化作用 提高抗氧化性 提高润滑性 提高耐腐蚀性
激光作用下的合金中的相变 <1>相变的热力学条件: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是指相变过程必须在相平衡温度以上的温 度范围内完成。 <2>成分特点:相变完成后奥氏体成分很不 均匀。 <3>组织特性:奥氏体晶粒小而不均匀,易 得到隐针或细针马氏体组织。
2021/2/6
8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
2021/2/6
20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2021/2/6
21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清洗技术 用功率密度很高(108~1011w/cm2)的激光束,
在极短的脉冲持续时间内(10-9~10-3s)照射金属 表面使表面的污物、颗粒、锈斑或者涂层等附着 物很快气化,从而达到洁净化的工艺过程。
分析点
C ( % ) Cr ( % ) Fe ( % )
1
0.62
0.91
98.47
2
0.91
1.17
97.42
3
0.96
0.91
98.13
4
1.27
1.14
97.59
2021/2/6
9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处理前工件表面的预 处理:黑化处理——使吸收率大幅提高。
离子注入基本原理 在离子注入机中
把各种所需的离子加 速成具有几万甚至百 万电子伏特能量的载 能束,并注入金属固 体材料的表面层。
2021/2/6
图9-1 离子注入装置简图
24
9.2 离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的一般机理 损伤强化作用 弥散强化作用 喷丸强化作用 提高抗氧化性 提高润滑性 提高耐腐蚀性
激光作用下的合金中的相变 <1>相变的热力学条件: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是指相变过程必须在相平衡温度以上的温 度范围内完成。 <2>成分特点:相变完成后奥氏体成分很不 均匀。 <3>组织特性:奥氏体晶粒小而不均匀,易 得到隐针或细针马氏体组织。
2021/2/6
8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束表面相变硬化
2021/2/6
20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2021/2/6
21
9.1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清洗技术 用功率密度很高(108~1011w/cm2)的激光束,
在极短的脉冲持续时间内(10-9~10-3s)照射金属 表面使表面的污物、颗粒、锈斑或者涂层等附着 物很快气化,从而达到洁净化的工艺过程。
第9章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应用用

22
②激光表面淬火特点
• 仅对工件局部表面进行激光淬火,且硬化层 可精确控制,因而它是精密的节能表面改性 技术。
• 激光淬火的硬度高,耐磨性好。 • 可实现自冷淬火。 • 极 快 的 加 热 速 度 104 ~ 106℃/s 和 冷 却 速 度
106~108℃/s。生产效率高。 • 对工件的许多特殊部位可实现激光淬火。 • 工艺过程易实现电脑控制的生产自动化。
激光作用下合金的相变特点
• 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与常规淬火相比较,由于激光超快速的加热速度, 使其相变过程的温度间隔显著增大,即相变是在 大的过热度下完成的。
• 相变完成后奥氏体成分很不均匀
–由于激光加热相变完成时间很短,同时加热 区 的温度梯度很大,因而碳化物溶解以及奥氏体中 碳和合金元素扩散再分布的情况,在激光加热区 不同部位之间有很大差异,即奥氏体的成分很不 均匀。
•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得到精确的合金化层深度。 • 这一工艺可使排气阀的处理价格下降8 0 % • 此外,对排气阀灰铁阀座进行表面合金化也
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37
(3)激光表面熔覆
• ①原理
–将粉末状的金属、合金或陶瓷粉末涂覆在工件表 面, 用大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使之全部熔化,同 时金属基体表面有微量熔融。激光束移开后,表 面迅速凝固,形成与金属基体粘得很牢的熔覆层
– 对容易形成非晶的金属材料
– 脉冲激光能量密度1~10J/cm2,脉冲宽度10-6~1010s(激光作用时间)
– 连续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06W/cm2,扫描速度 44 1~10m/s
③应用
材料
处理工艺参数
纺纱机钢(20钢)
高重复频率YAG激光器,能量密度 5J/cm2,脉宽10-6s
②激光表面淬火特点
• 仅对工件局部表面进行激光淬火,且硬化层 可精确控制,因而它是精密的节能表面改性 技术。
• 激光淬火的硬度高,耐磨性好。 • 可实现自冷淬火。 • 极 快 的 加 热 速 度 104 ~ 106℃/s 和 冷 却 速 度
106~108℃/s。生产效率高。 • 对工件的许多特殊部位可实现激光淬火。 • 工艺过程易实现电脑控制的生产自动化。
激光作用下合金的相变特点
• 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与常规淬火相比较,由于激光超快速的加热速度, 使其相变过程的温度间隔显著增大,即相变是在 大的过热度下完成的。
• 相变完成后奥氏体成分很不均匀
–由于激光加热相变完成时间很短,同时加热 区 的温度梯度很大,因而碳化物溶解以及奥氏体中 碳和合金元素扩散再分布的情况,在激光加热区 不同部位之间有很大差异,即奥氏体的成分很不 均匀。
•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得到精确的合金化层深度。 • 这一工艺可使排气阀的处理价格下降8 0 % • 此外,对排气阀灰铁阀座进行表面合金化也
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37
(3)激光表面熔覆
• ①原理
–将粉末状的金属、合金或陶瓷粉末涂覆在工件表 面, 用大功率密度激光束照射使之全部熔化,同 时金属基体表面有微量熔融。激光束移开后,表 面迅速凝固,形成与金属基体粘得很牢的熔覆层
– 对容易形成非晶的金属材料
– 脉冲激光能量密度1~10J/cm2,脉冲宽度10-6~1010s(激光作用时间)
– 连续激光功率密度大于106W/cm2,扫描速度 44 1~10m/s
③应用
材料
处理工艺参数
纺纱机钢(20钢)
高重复频率YAG激光器,能量密度 5J/cm2,脉宽10-6s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化。
03
材料适应性有限
不同材料对高能束表面改性的响应不同,部分材料可能难以实现理想的
改性效果。解决方案包括研究不同材料的改性机理,开发针对性的高能
束表面改性技术。
发展前景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高能束表面改性技 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 造、模具修复等领域的 应用将不断拓展。
绿色环保方向
原理。
操作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 查,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02
01
03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避 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人
身伤害。
注意观察改性过程中材料的 变化,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
获得最佳效果。
04
05
操作结束后需对设备进行清 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
稳定运行。
04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应用 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激光表面合金化提高材料耐磨性。通过激光束将合金元素与基体材料表面快速熔合,形成 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合金层。
案例二
电子束表面非晶化改善材料耐腐蚀性。利用电子束的高能量密度,将材料表面瞬间加热至 熔点以上,然后快速冷却,形成非晶态结构,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案例三
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功能薄膜。在离子束的辅助下,将所需的功能材料沉积在基体材料表 面,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薄膜,如光学薄膜、电磁屏蔽薄膜等。
面临挑战及解决方案
01
设备成本高
高能束表面改性设备通常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解决
方案包括研发更经济、高效的高能束源,以及优化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
本。
02
工艺稳定性差
高能束表面改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改性效果的显著
第十一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之激光束表面改性技术)

缺点:对反射率高的材料要进行防反射处理;不适宜 一次进行大面积处理;激光本身是转换效率低的能源; 相关设备价格比较昂贵;技术尚不很成熟。 2、激光束表面改性的种类 根据其改变基材成分与否,可分成两大类:不改变基 材表面成分(包括激光淬火、激光退火、激光极化、 激光冲击硬化、激光清洗等)与改变基材表面成分 (包括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激光诱导液相沉积、 激光气相沉积、激光增强电镀等)。 根据激光与材料表面作用时的功率密度、作用时间及 方式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激光淬火、激光熔融(包 括激光熔化-凝固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表面 熔覆等)与激光表面冲击。
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性质状态完全相同, 即频率、位相和传播方向均相同。由于这一特性,受 激辐射光与入射光相干迭加,产生光的放大作用。
③粒子数反转 受激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处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只有 在受激辐射占优势时才能发射出激光。 正常状态下物质中处于低能级上的原子数总大于高能 级上的原子数。只有当高能级的原子数多于低能级的 原子数时才能满足受激辐射占优势的条件,这种状态 称为粒子数反转。 要达到粒子数反转状态,可以利用激励源,把处于低 能级上的原子激发到高能级上去。 工作物质不同,激励方法不同,最常用的是光学和电 学方法。
h:普朗克常数 (6.63×10-34J· s)
如果原子的辐射跃迁都是自发独立进行的,辐射出来 的光子在发射方向、初始位相都是任意的,这种辐射 称为自发辐射。
如果处于高能级E2的原子,当有光子趋近它时,而且 光的频率是v21时,此原子则可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 从高能级E2跃迁到低能级E1上去,并发射出一个同样 的光子。这样原子的一个光子变成了两个光子,这个 过程称为受激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离子束和电子束的不同
高速电子在撞击材料时,质量小速度大,
动能几乎全部转化为热能,使材料局部熔化、 气化。它主要通过热效应完成。
而离子本身质量较大,惯性大,撞击材料
时产生了溅射效应和注入效应,引起变形、 分离、破坏等机械作用和向基体材料扩散, 形成化合物产生复合、激活的化学作用。这 种处理称为离子束表面改性。
2、
高能束表面改性是靠束流作用在金属表面 上,对金属进行加热,属非接触式加热, 没有机械应力作用。
由于高能束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都很快, 而且束斑小,被处理材料周围热影响区极 小、热应力极小,因此工件变形也小。
.
6
3、
高能束加热的面积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 一般大面积处理,可采用高能束叠加扫 描方法。所获得的最小加热面积取决于 高能束聚焦后的最小光斑。
由于高能束加热速度快,奥氏体长大及碳原 子和合金原子的扩散受到抑制,可获得细化 和超细化的金属表面。
高能束表面改性是靠工件自身冷却淬火,它 不需要任何冷却介质。因此处理环境清洁, 无污染。
§12.1.2 高能束表面改性的类型
一、按高能束束流特征分类
按目前高能束的工业应用和发展状况,分为激光 束、电子束和离子束。
第12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
1
第12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12.1 §12.2 §12.3 §12.4
概论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电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束表面改性
.
2
§12.1 概论
§12.1.1 高能束表面改性的定义和特点
当高能束发生器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03W/ cm2以上的能束,定向作用在金属表面,使 其产生物理、化学或相结构转变,从而达 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称为高 能束表面改性。
之一秒内升高到摄氏几千度以上,当热量还没有来
得及传导扩散时,就可把局部材料瞬时熔化、气化
及蒸发。这种处理为电子束表面改性。
.
11
离子束和电子束基本类似,
也是在真空条件下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经 过加速、聚焦、使之作用在材料表面。
所不同的是,除离子与负电子的电荷相反带 正电荷外,主要是离子的质量比电子要大千 万倍。例如,氢离子的质量是电子的7.2万 倍。由于质量较大,故在同样的电场中加速 较慢,速度较低;但一旦加速到较高速度时, 离子束比电子束具有更大的能量。
.
15
§12.2.3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表面改性包含多种工艺:
激光相变硬化(淬火); 激光熔凝; 激光熔覆和合金化; 激光非晶化和微晶化; 激光冲击硬化等。 它们各自的特点如表12-3所示。
.
16
各种激光表面改性工艺的特点
工艺方法 激光淬火
功率密度(W/ cm2)
104~105
冷却速度 (℃/s)
二、按相变类型分类
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作为一种高能密度 的热源,作用在金属表面所产生的相变、熔 化、气化效应是一致的。
通常将高能束表面改性分为:高能束相变硬 化处理、高能束熔敷(也称涂覆或溶覆)处理、 高能束合金化、高能束非晶化、高能束冲击 硬化以及高能束气相沉积等。
.
14
§12.2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104~105
激光合金化
104~106
104~105
激光熔覆
104~106
104~106
激光非晶化
106~1010
106~1010
激光冲击硬 化
109~1012
104~106
.
作0.2~1
0.01~0.1
0.02~0.2
17
一、激光相变硬化(激光淬火)
1、 激光相变硬化原理
激 光 (Laser) 的 英 文 全 称 为 :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简称。其含义是受激发射的光放大。 用这种光束对材料进行辐射时,可使材料表面的 温度瞬时上升至相变点、熔点甚至沸点以上,从 而使材料表面产生一系列物理的或化学的现象。 这种处理方法称为激光束表面改性。
因此、可以应用在尺寸很小的工件或工 件中凹陷部分,盲孔的底部等用普通加 热方法难以实现的特殊部位。
.
7
4、高能束加热的可控性能好,通过磁场或电场
信号对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的强度、位置、 聚焦等参数可用计算机精确控制,便于实现自动 化处理。
5、
高能束热源,尤其是激光束可以远距离传输
或通过真空室对特种放射性或易氧化材料进行表
面处理。对激光束、电子束而言、高能束表面改
性金属表面将会产生200~800MPa的残余压应力,
从而大大提高了金属表面的疲劳强度。
6、由于高能束作用面积小,金属本身的
热容量足以使被处理的表面骤冷,其冷却速 度高达104℃/s以上。保证完成马氏体的转变;
在急冷条件下,可抑制碳化物的析出,从而 减少脆性相的影响。并能获得隐晶马氏体组 织。
激光相变硬化是以高能密度的激光束快速 照射工件,使其需要硬化的部位瞬间吸收 光能并立即转化成热能,而使激光作用区 的温度急剧上升,形成奥氏体。
此时工件基体仍处于冷态,并与加热区之 间有极高的温度梯度。
因此高能束表面改性时允许金属表面温度在熔化 温度和相变Ac1点之间变化,尽管过热度较大,而 不致发生过热或过烧现象。
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经过聚焦后作用在金属 表面上的特征几乎完全相同。例如高能束作用在 金属表面,其过热度和过冷度均大于常规热处理, 因此表面硬度也高于常规处理5~10HRC。
.
5
.
10
电子束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热源
电子束被高压电场加速而获得很高的动能,再在磁 场聚焦下成为高能密度电子束。
当它以极高的速度冲击到材料表面极小面积上时, 其能量大部分转变为热能。这样便可把大于千瓦级 的能量集中到直径为几微米的点内,从而获得高达 109W/cm2左右的功率密度。
如此高的功率密度,可使被冲击部分的材料在几分
.
3
归纳起来,高能束表面改性的 共同特点是:
1、高能束热源作用在材料表面上的
功率密度高、作用时间极其短暂,即 加热速度快、冷却速度亦快,处理效 率高。
高能束表面改性的加热速度在理论上 讲可以达到1012℃/s。
.
4
当高能束加热金属时,加热速 度高达5×103℃/s以上
在如此高的加热速度下,金属共析转变温度在Ac1 点上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