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讲解

合集下载

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一项基于电子光束的新型加工工艺,它利用电子束的高速冲击力和高能量特性,实现对材料表面进行微观结构的改变和物理性能的提升。

它主要应用于材料的表面改性和表面加工,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工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利用电子束的高速沉击力和能量,实现对材料表面进行物理性能的提升。

当高能电子束遇到材料表面时,由于电子束的极高能量和速度,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高速撞击材料表面形成一个瞬间的高温高压区域,造成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

在电子束冲击下,材料表面原子和分子的位置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形貌被改变,晶粒尺寸得到优化,晶界被增强,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性能得以提高。

这些改变可以持续地传递到材料的深层,从而对材料整体的性能产生了显著的改善。

二、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航空航天、军工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针对这些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

1.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飞机制造方面,对于高强度、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及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性能的金属材料,如钛及其合金、铝合金等,采用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提升其表面硬度、磨损性能、抗疲劳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等特性,从而提升飞机的性能和寿命。

2.电子信息电子信息领域也是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半导体器件加工方面,采用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提高器件性能,从而提升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军工制造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军工制造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在军事武器的制造方面,通过采用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和抗压性能,从而提高武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三、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高能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材料111班解开书【摘要】关键叙述了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中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基础原理、工艺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处理路径。

关键词: 高能粒子束; 表面改性; 研究与进展前言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是经过高能量密度束流改变材料表面成份或组织结构表面处理技术。

因为高能粒子束功率密度能够达成108W/cm2以上, 甚至可超出109W/cm2, 所以在极短作用周期下, 材料表面就能达成其她表面技术所无法达成效果。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含有以下部分特点:(1)能量密度能够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整, 并可正确控制;(2)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能够方便地与传统表面改性技术结合起来, 从而填补甚至消除各自不足;(3)利用高能粒子束能够对材料表面进行超高速加热和超高速冷却, 其冷却速度可达104℃/S, 从而实现新型超细、超薄、超纯材料合成和金属复合材料制备。

1高能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及其应用1.1 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现实状况20世纪70年代中期, 离子注入技术进入到半导体材料表面改性, 采取离子注入精细掺杂替换热扩散工艺, 使半导体从单个晶体管加工发展为平面集成电路加工。

20世纪80年代初, 离子束混合出现, 对离子束冶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80年代中期, 金属蒸发真空弧离子源(M EV VA)和其她金属离子源问世, 为离子束材料改性提供了强金属离子束。

与此同时, 为克服注入层浅问题, 开始研究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 又称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IBED)。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称为“等离子体注入”技术(PSII-PIasm a Source IonImplantation)克服了常规注入缺点, 可对成批工件同时进行全方位离子注入而引发大家关注, 因为工件是直接“浸泡”在被注入元素等离子体内, 也有些人称之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 II-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与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材料111班解开书【摘要】主要叙述了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中的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研究与进展前言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是通过高能量密度的束流改变材料表面的成分或组织结构的表面处理技术。

由于高能粒子束的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08W/cm2以上,甚至可超过109W/cm2,因此在极短的作用周期下,材料表面就能达到其他表面技术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具备以下一些特点:(1)能量密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节,并可精确控制;(2)高能粒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方便地与传统的表面改性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弥补甚至消除各自的局限性;(3)利用高能粒子束可以对材料表面进行超高速加热和超高速冷却,其冷却速度可达104℃/S,从而实现新型超细、超薄、超纯材料的合成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

1高能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1.1 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中期,离子注入技术进入到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改性,采用离子注入精细掺杂取代热扩散工艺,使半导体从单个晶体管加工发展为平面集成电路加工。

20世纪80年代初,离子束混合的出现,对离子束冶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0年代中期,金属蒸发真空弧离子源(M EV VA)和其他金属离子源的问世,为离子束材料改性提供了强金属离子束。

与此同时,为克服注入层浅的问题,开始研究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IBAD),又称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IBED)。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称为“等离子体注入”技术(PSII-PIasm 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克服了常规注入的缺点,可对成批工件同时进行全方位的离子注入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工件是直接“浸泡”在被注入元素的等离子体内,也有人称之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 II-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高能束表面改性共68页文档

高能束表面改性共68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高能束表面改性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Nhomakorabea▪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8

高能束表面改性

高能束表面改性
将一定比例的 A12O3、 Y2O3 ,和 Nd2O3 在单晶炉中进行 熔化结晶而成。 Nd2O3 的重量比为 0.725% (掺入约 1% 原子 百分比的钕离子),晶体呈淡紫色,它的激活粒子是钕离子 (Nd3+)。
YAG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Nd-YAG激光器的特性
1. 激光为近红外不可见光,保密性好
1960-5-17,Ted Maiman 发明第一台激光器
红宝石激光器的特性
优点: 1. 温度效应明显 缺点:
1. 需要高能量的泵浦光源
2. 激光上能级寿命长,有利于 2. 较低的效率 储能,输出能量大 3. 冷却困难,使输出脉冲频率 不能太高 3. 激光器输出红光,适合应用 需要。
(2)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Nd:YAG)
按泵浦方式:电激励激光器、光泵浦激光器、核能泵浦激光器、 热能激励激光器等 按谐振腔:内腔激光器、外腔激光器、环形腔激光器折叠腔激 光器等
根据工作物质分类
固体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 :红宝石,Nd:YAG,钕玻璃
:He—Ne,CO2,离子激光器
:染料激光器 :同质结,异质结,量子阱
液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2.高方向性
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可以小于一到几个毫弧度,可以认为光束基 本上是平行的。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在有效地传递较长的距 离的同时,还能保证聚焦得到极高的功率密度。
3.高相干性
相干性主要描述光波各个部分的相位关系。因为它的频率 很单纯,从激光器发出的光就可以步调一致地向同一方向
传播,可以用透镜把它们会聚到一点上,把能量高度集中
固体激光器基本结构示意图
(1)红宝石(Cr3+:Al2O3)激光器
1960-5-17,Ted Maiman 发明 第一台激光器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2) 仅对工件局部表面进行激光淬火,且硬化层 可精确控制,因而它是精密的节能表面改性技 术。激光淬火后工件变形小,几乎无氧化脱碳 现象,表面光洁程度高,故可成为工件加工的 最后工序。
(3) 激光淬火的硬度可比常规淬火提高15%~ 2O%。铸铁激光淬火后,其耐磨性可提高3~ 4倍。
(4) 可实现自冷淬火,不需水或油等淬火介质, 避免了环境污染。
这类涂覆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合金,也可以是 非金属、还可以是化合物及其混合物。这是 其它表面技术难以实现的。
在涂覆过程中,涂覆层与基体表面通过熔合 结合在一起。
激光涂覆的方式与激光合金化相似,其区别 在于涂层材料与基体材料混合程度的不同。
激光涂覆的优点:
1. 激光涂覆具有涂层成分几乎不受基体成分 的干扰和影响、稀释度小;
因此,对激光熔凝处理后的表面形貌质量有 所要求。
在激光熔凝处理时,熔化区形成的高温度梯 度,导致了在表层形成高的应力梯度和熔体 中的环流运动。
例如,在铁的熔体中环流的运动速度可达 150mm/s。熔体内部压力的变化需要相应 的补偿。它由熔池表面的弯曲来给予,从而 影响表面形貌。
四、激光合金化与涂覆
第12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第12章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12.1 §12.2 §12.3 §12.4
概论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电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束表面改性
§12.1 概论
§12.1.1 高能束表面改性的定义和特点
当高能束发生器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03W/ cm2以上的能束,定向作用在金属表面,使 其产生物理、化学或相结构转变,从而达 到表面改性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称为高 能束表面改性。
离子束和电子束的不同
高速电子在撞击材料时,质量小速度大,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12
激光相变硬化应用
激光相变硬化是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 泛的一种方法,由于它具有节能、高效、精密、高性能 等独特优点,在生产应用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1.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激光表面相变硬化技术 使汽车转向器壳体内腔(可锻铸铁)的耐磨性提高10倍, 80年代已有17条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处理生产线,日处理 33000件; 2.德国MAN B& W 公司对40 /54和L58/64船用柴油机气缸 套内壁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 3.日本对45 钢、铬钥钢、铸铁等材料进行激光相变硬化 处理; 4.我国天津渤海无线电厂采用美国820型1.5kw 横流C02 激光器对硅钢片模具进行相变硬化处理。
20
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应用
1.法国报道了挡环式离合器滚子滑道的电子束表面处理, 经 电子束表面改性处理后的滑道表面硬度超过HRC58 , 从而改 善了其耐磨性。
2.美国sciaky 公司在电子束焊接设备的基础上, 专门开发 了用于电子束表面改性的设备。
21
22
离子束表面改性
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将元素的离子加速到10 ke V 左右并注人到基材零件的表面, 在其表层形成几微米 的改性层, 以此来提高基材的表面性能。 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主要包括离子注人、离子束辅 助沉积IB A D、离子束混合及离子束反冲注人等。
4
高能束表面改性的类型
1.激光束
激光(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 Iata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意为“受激发射的辐射 光放大”。
电子束
电子经过汇集成束。具有高能量密度。电子束被高压电场 加速而获得很高的动能,再在磁场聚焦下成为高能密度电子束。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激光脉宽10-4s左右,聚焦功率密度在102W/mm2时, 作用于金属表面,主要产生温升相变现象,用作激 光相变硬化; 激光作用时间在10-3 ~ 1s之间,聚焦功率密度在 102~104W/mm2的范围时,金属材料除了产生温升、 熔化现象之外,主要是气化,同时还存在激波和骇 波,用于熔化、焊接、合金化和熔敷。 激光作用时间在<10-6s,聚焦功率密度增加到 109W/mm2时,除了产生上述现象外,金属内热压 缩激波和金属表面上产生的骇波冲击效应成为主要 现象,主要用于冲击硬化。
按稳定系结晶(缓冷,C主要存在于石墨中),铸铁 件表层组织全由珠光体+G构成,硬度只有HRC20~28;
按介稳系结晶(快速凝固, C主要存在于高硬度的 Fe3C中),室温下由莱氏体+M+γ’ 组成,激光熔凝得 到白口表层,且莱氏体生长方向指向表面,硬度至少达 到HRC 50~52,从而显著强化。
后者耐磨性亦显著提高。
不改变成分的快速熔凝强化机制
激光固态相变硬 化的条状马氏体 45钢激光熔凝层(上) 和热影响 区(下)的马氏体(原奥氏体)分布
1. 不改变成分的快速熔凝强化机制
另一类快速熔凝处理后,获得了与固态相变硬化 完全不同的表层组织,从而根本改变了性能。
典型例子是铸铁。 Fe-Fe3C、Fe-石墨(G)双重相图。
快速熔凝和固态淬硬,室温下都得到马氏体+残余奥氏 体。但熔凝处理在结晶过程中,奥氏体从液固界面向表 面快速生长,形成定向排列的柱状晶结构,与固态相变 时奥氏体呈等轴晶结构不同。这种结构显著提高耐磨性 ,并相应提高硬度。 例45钢激光表面固态淬硬,可达HRC 56~58 激光快速熔凝强化,可达HRC 58~60
YAG晶体各向同性。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 易于制成高稳定度要求的器件。它已成为当前 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固体工作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表面工程
二、激光相变硬化的特点
⑴ 加热速度↑↑ →过热度↑↑ →时间短,晶粒来不及长大
(103-105℃/s)
→A形核率↑↑
→极易全部A化
常规加热:晶粒通常为8-10级,激光加热:12级以上
⑵ 淬火冷速( 105℃/s) ↑↑ →得到全M组织
(基体自冷)
→常规淬火,有先共析相或P析出
(激光加热光斑极小) →先共析Fe3C,↓M中C量,↓硬度
结论:仍难以圆满解决
材料表面工程
九、应用
⑴ 发动机排气门密封面和发动机缸盖头锥面熔覆钴基合金。 ⑵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激光熔覆抗烧蚀涂层。 ⑶ 汽轮机末级叶片叶尖迎风面熔覆耐水蚀Co基合金等(见图)。 ⑷ 冶金行业的轧辊表面强化。
⑸ 石油钻头熔覆WC层。
材料表面工程
第二节 离子束表面改性
一、离子束能量和表面改性技术的关系
V ↑↑ →T达不到相变温度 V ↓↓ →T熔点→变成激光熔凝 ⑶ 参数确定→实验→这就是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
六、影响激光相变硬化的因素
1. 材料成分
随着钢中碳含量的增加,激光 相变硬化层的硬度愈高。
2. 原始组织
细片状P、回火M或A可得到 的硬化层较深。球状P只能得 到较浅的硬化层,淬火态的 基材硬化层最深
激光熔覆层截面示意图
激光熔覆层横截面组织(400x)
Hale Waihona Puke 由激光熔覆Co基合金层与基材结合区的横截面组织形貌图可见 熔覆层中有大量的枝晶组织,与基材呈冶金结合。
材料表面工程
四、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
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下列估算熔覆速度V的经验公式: V=a-bW
V—为熔覆速度(mm/s) W—为单道熔覆宽度(mm) K=exp(- T/1.8H)
能量在数十eV~数百eV范围内用于离子束沉积;1~5keV范围 为离子刻蚀区,用于表面微细加工;10~30MeV为离子注入区;
材料表面工程
二、离子注入定义
离子注入技术是将从离子源中引出的低能离子束加速成具有
几万到几十万电子伏特的高能离子束后注入到固体材料表面, 形成特殊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表面改性层
统,可对深孔、内孔、凹槽、盲孔等部位处理,采用一些特殊的 导光系统可以使单道激光熔覆层宽度达到20~30mm,最大厚度可 达3mm以上,使熔覆效率和覆层质量进一步提高; ⑹ 激光熔覆对环境无污染,无辐射、低噪音。
缺点: ⑴ 表面粗糙→再加工→硬度高→难以加工,成本↑ ⑵ 熔覆层开裂!!!!!!
材料表面工程
材料表面工程
1.2 激光表面熔凝
一、原理 利用激光束将基材表面加
热到熔化温度以上, 然后快速 冷却并凝固结晶。 二、特点
比激光淬火层的总硬化层 深度要深、硬度要高、耐磨 性也要好。
缺点是,基材表面的粗糙 度较大,后续加工量大。 三、应用
1. ↑耐磨性 2. 激光快速熔凝Ni-P合金, 可以得到均匀的非晶态层。
三、工艺过程
⑴ 离化→气体,在高温灯丝加速电子的作用下离化。 简单
→金属,先蒸发成原子,然后离化。
复杂
⑵ 分离→磁分析器从离子源产生的正离子中筛选出所需的离子
⑶ 加速→加速器将筛选出的正离子加速到所需的能量
⑷ 聚焦→利用四极透镜系统将离子束进行聚焦
⑸ 注入→聚焦后的离子束高速注入靶面(工件表面)
材料表面工程
其中P/ ( D V )的物理意义为单位面积激光作用区注入的激光能量, 称为比能量,单位为J/cm2。描述激光淬火的另一个重要工艺参数 为功率密度,即单位面积注入工件表面的功率密度。为了使材料 表面不熔化,激光淬火的功率密度通常低于104 W/cm2,一般为 1000 ~ 6000 W/cm2。 ⑵ 关键参数→对具体设备,功率一定,关键是扫描速度 V
B MoS2, Cr, Cu TiN, Al2O3 WC TiC TiC TiC
Ti合金
C、Si
HV 1950~2100 耐磨性提高2-5倍 HV 2000
HV 2100 HV 1700
HRC58 TiC量为50%Vol时,耐磨性
与标准耐磨材料相当 40%H2SO4溶液中耐蚀性提 高了40-50%
材料表面工程
– 压应力产生的原因 淬硬层A →M时,体积膨胀,基体
不变。使表层膨胀受约束而产生。
材料表面工程
四、激光淬火的金相组织及硬度(45钢—实例)
材料表面工程
五、激光相变硬化的工艺参数
⑴ 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激光淬火层的宽度主要决定于光斑直径(D),淬硬层深度(H)由激
光功率(P)、光斑直径和扫描速度(V)共同决定,主要关系为: H ∝ P/ ( D V )
3. 扫描速度
材料表面工程
七、应用
优点:
激光淬火具有加热速度快、 硬度高、变形小、淬火部位可控、 不需淬火介质、生产效率高、无 氧化、无污染等优点 1. 发动机汽缸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建 成了柴油机汽缸套激光淬火生产 线。寿命↑3倍。
(10万公里不漏油) 国内也已建立了数十条激光 淬火生产线。 螺旋扫描,可避免产生回火 软化区。 2.轧辊表面强化 轧辊表面激光淬火强化,使轧 辊耐磨性提高一倍以上。
不同光斑直径下熔覆层厚度与宽度随激光束扫描速度的变化规律
(a)厚度H与扫描速度Vs的关系
(b)宽度W与扫描速度Vs的关系
基材:A3钢,合金粉:WF150;送粉速率Vg = 11.9g/min, 功率P = 2 kw
光斑直径分别为:曲线1, D1 = 4.5mm; 曲线2 , D2 = 5.0 mm; 曲线3, D3 =6.0 mm
离子注入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材料表面工程
三、特点
⑴ 靶材与注入或者添加的元素不受限制,几乎所有固体材 料都可以作为靶材,所有的元素都可以作为注入元素注入到靶材 之中。
⑵ 注入过程不受温度限制,在高温、低温和室温下进行。 ⑶ 注入到靶材中的原子不受靶材固溶度的限制,不受扩散 系数和化学结合力的影响,因此可以获得许多合金相图上并不存 在的合金,为研究新材料体系提供了新途径。 ⑷ 可以精确控制掺杂数量、掺杂深度与位置,掺杂的位置 精度可以达到亚微米级。 ⑸ 离子注入过程横向扩散可以忽略,深度均匀;大面积均 匀性好,掺杂杂质纯度高,因此特别适合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 微细加工的工艺需求。 ⑹ 直接离子注入不改变工件尺寸,因此特别适合于精密机 械零件的表面处理,如航空、航天等。 ⑺ 主要缺点为设备成本比较高,一次性投资比较大;离子 注入层比较浅,一般以纳米为单位进行计量,离子最大注入深度 也只有数个微米。
扫描速度V ↑, →厚度H与宽度W↓
光斑直径D ↑, →厚度H ↓,宽度W ↑
材料表面工程
六、典型基材表面激光熔覆工艺参数
基体材料 熔覆材料 送粉方式 工艺参数 (CO2激光 )
2Cr13钢、 18-8不锈 A3钢
A3钢 工具钢
20钢
Ni-Cr-B-Si
Ni-Cr-B-Si + 50%(wt) WC 铁基自熔 合金 粉末高速 钢
1.4 激光表面熔覆
一、原理 相变硬化: 表面不熔 表面合金化:粉末全熔,基体有较深熔化,两者全部混合 激光熔覆: 粉末全熔,基体表面微熔, → 结合力↑↑
二、激光熔覆粉末提供方式
(a) 预置涂层法
(b) 同步送粉法
预置粉末方式有粘结剂预涂覆、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镀等
材料表面工程
三、激光熔覆层截面示意图及微观组织
2. 结合强度↑↑↑→因是冶金结合 3. 能量大而集中,作用时间短→对基体影响小 4. 工艺简单、操作灵活
激光功率、光斑大小以及扫描速度随时可调 5. 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材料表面工程
1.1 激光相变硬化
一、原理 ⑴ 同一般钢的淬火无差别 ⑵ 加热(A化)→冷却(淬火,得到M) →硬化 ⑶ 问题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亚共析、过共析钢),极难获得全M
T—为熔覆厚度(mm) H—为单道熔覆厚度(mm) VH=d
C=KWV K—为搭接因子 c—为单位时间内的熔覆面积(mm2/s)
a、b、d为常数,当激光功率为3KW,光斑直径为5mm时, a=57.36, b=10.81, d=5.17
实测与计算的关系:计算→指导作用, 实测→具体确定
材料表面工程
五、工艺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⑶ 显微组织
亚共析:M
M+F
心部原始组织(P+F)
过共析:M
M+P
心部原始组织(P)
表层 → 次表层 → 心部
材料表面工程
三、激光相变硬化的性能
⑴ 硬度↑↑ →M强化(C含量亦↑ ) ↘ 细晶强化
Hall-Pitch H=Hs+K/d1/2 ⑵ 抗疲劳性能↑↑
表面呈压应力区,心部呈拉应力区。 疲劳裂纹是由拉应力而产生。
Co-Cr-B-Si + WC
预置或 同步 同步送粉
预置涂层 同步送粉 预置涂层
P=2kw, V=2-18 mm/s, D=5 mm
P=2kw, V=2-6 mm/s, D=5 mm 层厚:0.5-2 mm
P=1.6kw, D=3-4mm, V=4-6mm/s
P=1.5kw, D=5 mm, V=3-15mm/s,硬度可达Hv750-850 P=1.2 kw, D=3.5 mm, V=6mm/s
材料表面工程
1.3 激光表面合金化
一、原理 利用激光将基体材料和加入的粉末一起熔化并均匀化后迅速凝固,在表 面获得新的合金成分与结构。
二、熔化层成分的均匀化 控制成分均匀性的关键在于控制熔池横截面的形状因子,即合金化层
的宽度与深度之比。而宽度取决于光斑直径,深度则取决于激光功率密 度、扫描速度和合金元素加入方式与重量分数。
材料表面工程
七、特点
优点: ⑴ 改性幅度高:熔覆层稀释率低,且可以精确控制。 ⑵ 改性范围大:不受相图限制,可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改性; ⑶ 能量密度高、作用时间短,基材热影响区及热变形均↓。 ⑷ 激光熔覆层组织致密,微观缺陷少,结合强度高。 ⑸ 激光熔覆层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可以精确控制。设计专门的导光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