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新诗发展史

新诗发展史

新诗发展史
新诗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体裁,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内,新诗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同时也受到了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新诗的创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当时革命思潮和文化思潮的交织催生了一批新诗人,他们试图通过创作新诗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

这些新诗人包括郁达夫、鲁迅、胡适等人,他们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现实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个人经验和情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诗歌形式。

这一时期的新诗家包括徐志摩、聂鲁达、周敦颐等人,他们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哲思思考。

到了50年代,新诗开始受到政治思潮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新诗家除了表达个人情感之外,还需要表现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持和对毛泽东思想的忠诚。

这一时期的新诗家包括北岛、顾城、舒婷等人,他们的诗歌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支持。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新诗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的新诗家包括海子、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对生命、自然、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在21世纪初,新诗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文学形式。

新诗家们在表现对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展现出更多的个性和创新。

新诗已经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形式,而是成为了一个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文学体系。

总之,新诗的发展史充满着创新和变革,它的演变也与时代的变迁密不可分。

新诗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文学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是一种文学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

然而,我将重点关注现代新诗的演变和发展。

20世纪初,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新诗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创新性。

这一时期的新诗作品通常采用非传统的诗歌形式,如自由诗、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

诗人们试图通过语言和形式的实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诗逐渐演变为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式的形式。

20世纪中期,诗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议题,并将其融入诗歌创作中。

这一时期的新诗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人们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批评和反思。

到了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新诗进一步扩展了其表达方式。

诗人们开始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语言和声音融入诗歌创作中。

这种多样性和跨文化的特点使得新诗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诗也开始探索数字化和多媒体的可能性。

一些诗人将诗歌与音乐、视觉艺术和互动性结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诗歌形式和体验。

总的来说,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追求个性化和创新性,到关注社会和政
治议题,再到多样性和跨文化的开放式创作。

新诗的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诗人的创作需求,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中国新诗发展史doc2024

中国新诗发展史doc2024

引言概述:中国新诗发展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探讨中国新诗的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的新诗特点、新诗作品的流派与代表作、新诗的影响与变革以及新诗的未来发展。

通过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使读者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正文内容:一、新诗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新诗的形成与特点- 新诗起源于古代诗歌,受到韵文格律的影响- 新诗突破了古代诗歌的形式,提倡用白话写作- 新诗强调自然写实和个人情感2. 唐宋时期的新诗繁荣- 唐宋时期是中国新诗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代新诗注重意境与音乐感- 宋代新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感悟3. 明清时期新诗的衰落- 明清时期社会动荡,新诗受到限制- 新诗形式僵化,缺乏独特性- 新诗更多地退回到古体诗的传统二、不同时期的新诗特点1. 隋唐时期的新诗特点- 新诗抒发了大众的情感与心境- 新诗注重音乐感与意境的营造2. 宋代的新诗特点- 新诗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构建- 新诗更加关注人情世故与社会现实3. 元明清时期的新诗特点- 新诗趋向于古体诗的传统,形式趋于僵化- 新诗内容更多地表达宗教思想与哲学观念三、新诗作品的流派与代表作1. 唐诗流派与代表作- 高山流水诗派:代表作《登鹳雀楼》- 豪放诗派:代表作《行行重行行》2. 宋诗流派与代表作- 老莱子派:代表作《江雪》- 温州派:代表作《题西林壁》3. 元明清时期新诗流派与代表作- 明代律诗流派:代表作《钗头凤·红酥手》- 清代骈文流派:代表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四、新诗的影响与变革1. 新诗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新诗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新篇章- 新诗突破了古代文言文的局限,注重白话表达2. 新诗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新诗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诗为后来的现代诗歌运动提供了启示与借鉴3. 新诗的变革与创新- 新诗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韵文格律- 新诗内容涵盖了更广泛的主题与题材五、新诗的未来发展1. 当代新诗的特点与趋势- 当代新诗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与感受- 当代新诗表现手法更加多元化与自由2. 新诗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新诗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新诗可以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反思3. 新诗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诗应该注重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与对话- 新诗应该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与创新性总结:中国新诗发展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起源与发展到不同时期的特点、流派与代表作,再到对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影响与变革,我们可以看到新诗的重要性与价值。

中国现当代新诗

中国现当代新诗

中国现当代新诗(实用版)目录1.中国现当代新诗的概述2.新诗的发展历程3.新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新诗的艺术特点5.新诗的影响和贡献正文中国现当代新诗是指在 20 世纪初至今,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诗歌创作。

新诗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新诗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丰富的诗歌流派。

首先,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 1917 年到 1949 年,这一时期是新诗的诞生和初步发展阶段,以胡适、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开始尝试用白话文写作,推动了新诗的创立。

第二个阶段是从 1949 年到 1979 年,这一时期是新诗的成熟和发展阶段,出现了“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等具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以及郭沫若、徐志摩、辛弃疾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人。

第三个阶段是从 1979 年至今,这一时期是新诗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阶段,诗人们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次,新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也值得关注。

如前所述,新诗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如“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等。

这些流派各具特色,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些流派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郭沫若、徐志摩、辛弃疾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内涵,为新诗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新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诗采用白话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使得诗歌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其次,新诗在形式上打破了古典诗歌的束缚,不再局限于五言、七言等固定形式,而是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自由发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再次,新诗在主题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

最后,新诗的影响和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新诗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为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跨越了近九十年的中国新诗流派发展脉络。

20世纪20年代:1.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

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

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惠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2.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

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微音等。

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3.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

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

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20世纪30年代:4.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

他们的创作,在艺术形式方面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源头,移植的倾向比较明显。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

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5.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20世纪40年代:6.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

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

关于新诗的发展简况

关于新诗的发展简况

关于新诗的发展简况1.新诗的初创期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的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被看作是现代最早出现的白话诗(现代新诗在20世纪初刚出现时都称为白话诗)。

1918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鸽子》、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沈尹默的《月夜》等,被看作是现代第一批白话新诗。

(刘半农和沈尹默后来创作的歌谣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和散文化的《三弦》,则被看作是他们的诗歌代表作)。

1919年2月,周作人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这年10月,胡适的《论新诗》被看作最权威的新诗理论,朱自清称之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这年,郭沫若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

1920年1月,新诗社编辑出版的《新诗集(第1集)》(内收胡适、刘半农、周作人、康白情、郭沫若等15人的102首作品)是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这年1月,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

这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的《尝试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新诗集。

从此,胡适被看作是白话新诗第一人。

这年的重要诗集还有郭沫若、宗白华、田汉(寿昌)三人的诗合集《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和许德鄰编选的《分类白话诗》(崇文出版社)。

沈玄庐的《十五娘》被朱自清称为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

这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歌谣会是白话诗人们进行的新诗歌谣化努力的开始,主要收获有刘半农的《瓦釜集》和《扬鞭集》中的部分作品,以及刘大白的《卖布谣》、《田主来》等。

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一方面把新诗运动的诗体解放推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体现,被看作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922年1月,叶圣陶、刘延陵、朱自清、俞平伯等以中国新诗社名义创办月,上海亚东书局在这3的《诗》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刊物。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个
时期的诗人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形式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诗逐渐分化出多种流派和样式,如五四时期的“白话诗”、三十年代的“抗战诗”和“田园诗”、五十年代的“现代主义
诗歌”等。

在五十年代的新诗发展中,一些诗人以前所未有的直接、生动和自发的方式表达了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观。

这种诗歌形式逐渐取代了早期新诗中过于抽象和形式化的表现方式。

同时,新诗开始注重技巧和艺术手段,如韵律、节奏、图像、隐喻等,以强化表达的效果和艺术性。

六十年代,新诗出现了“大众诗歌运动”,以革命歌曲和通俗歌曲为主要风格,倡导直截了当、口号性的表现方式,并强调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七十年代,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新诗开始从政治表现向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转变。

这个时期的诗人注重思想性、情感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表现复杂的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

八十年代以后,新诗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有些诗人注重文化探索,有些诗人追求语言和形式的创新,有些诗人追求超越和意义的深化。

总体来说,新诗的发展历程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形态和风格,反映了不同时代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变迁。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是现代汉语诗歌的一种形式。

以下是新诗的主要发展历程:
1. 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3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中国的文化启蒙和变革。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自由创作,摒弃了传统古诗的格律和题材限制。

胡适、郭沫若等人提倡自由诗,探索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也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大量诗人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运动,并通过诗歌表达对旧体制的批判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

五四运动后期,以艾青、徐志摩等为代表的新诗派崛起,强调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表达。

3.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新诗成为了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诗人通过诗歌宣扬抗战精神,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一时期,郁达夫、闻一多等人的抒情诗、抗战诗广泛流传。

4.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新诗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受到严格限制,很多作品被批判和禁止发表。

然而,一些诗人仍然通过秘密地创作和传播诗歌,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段时期的新诗多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呈现。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对新诗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诗人们开始拥抱自由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思潮,表达对现代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时期的新诗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主题,包括抒情诗、社会诗、自然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诗发展历史、主要流派及作者作品20世纪初至1920年代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现代诗歌诞生,次年再次刊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白话诗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白话诗的创作1921年7月文学研究会:新文学运动中最早的文学社团成立,代表诗人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1921年7月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郭沫若等人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具有唯美抒情倾向,后有冯乃超等参加。

1922年3月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诗社,形成了历史上的湖畔诗派1923年新格律诗派/新月派: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成立新月社,提倡现代格律诗1925年早期象征诗派: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出现1920年代代表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女神》是郭沫若的首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的早期代表作品。

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集中共收诗57首(含三出诗剧),创作于作者留日期间的1918年-1921年。

其中《凤凰涅磐》是其代表作。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1930年代1932年《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1935年现代派:由新月派和早期象征诗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6年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1937年9月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1930年代代表诗人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林徽因诗集》…那一晚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戴望舒,1905-1950,1926年创办《璎珞》旬刊,成名作《雨巷》:《望舒草》,《望舒诗稿》…李广田,1906-1968,与卞之琳何其芳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汉园集》《春城集》…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北方》…卞之琳,1910-2000,曾用笔名季陵:《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预言》《夜歌》…南星,1910—1996,原名杜南星:《石象辞》《松堂集》…辛笛,1912-,原名王馨迪:《手掌集》《辛笛诗稿》《印象—花束》…覃子豪,1912-1963,主编《蓝星周刊》《蓝星诗选》和《蓝星季刊》:《自由的旗》《海洋诗抄》…纪弦,1913年-,本名路逾,16岁开始写诗,曾创办《现代诗》月刊及季刊。

1940年代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诗:在《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诗人,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1940年代九叶诗派:由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等所构成的诗派,作品有《九叶集》1940年代代表诗人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日》…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屠岸,1923-,本名蒋壁厚,文学翻译家,作家,编辑:《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1950年代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50年代开始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等1953年2月《现代诗》季刊:纪弦创办《现代诗》,参加该诗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1954年蓝星诗社:余光中等成立蓝星诗社,代表诗人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罗门蓉子等1954年10月创世纪诗社:洛夫张默痖弦等发起创世纪诗社,出版《创世纪》诗刊1956年现代派诗群/新现代主义: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1957年1月《诗刊》:臧克家等诗人成立的专业性文学刊物《诗刊》1957年1月《星星》:《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诗刊之一1950年代代表诗人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周梦蝶,1920-,本名周起述:《孤独国》《还魂草》…羊令野,1923-1994,本名黄仲琮:《贝叶》《羊令野自选集》…方思,11925-,本名黄时枢:《时间》《夜》《竖琴与长笛》…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主编《篮星诗页》:《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洛夫,1928-,原名莫洛夫,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罗门,1928-,原名韩仁存,台湾诗人:《曙光》《死亡之塔》《罗门诗选》…蓉子,1928-,本名王蓉芷,主持后期《蓝星诗页》∶《青鸟集》《七月的南方》《蓉子诗抄》…痖弦,1932-,原名王庆麟,台湾诗人:《痖弦诗抄》《深渊》《痖弦诗集》…昌耀,1936-2000,九三学社会员:《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林泠,1938-,本名胡云裳,15岁发表《流浪人》:《林泠诗集》…1960年代1960年代代表诗人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现代诗社的主要成员:《梦土上》《衣钵》《燕人行》…任洪渊,1937-,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女娲的语言》…杨牧,1940-,原名王靖献,曾主编《东风》杂志:《水之湄》《传说》《禁忌的游戏》…叶维廉,1937-,在比较文学方面有突出贡献:《赋格》《愁渡》《醒之边缘》…食指,1948-,原名郭路生,新诗潮诗歌第一人:《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70年代1970年代朦胧诗:7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大批的优秀诗人发表新风格的现代意象诗,形成所谓的朦胧派1978年12月《今天》:北岛芒克等创办《今天》,推出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严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

北岛的诗【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