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

合集下载

MR灌注加权成像(PWI)

MR灌注加权成像(PWI)

MR灌注加权成像(PWI)MR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主要反映组织的微血管灌注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

该项技术在脑部应用最早、最成熟,主要反映脑组织中血流动力学信息。

主要参数有1、脑血容量(CBV):根据时间-密度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得出2、脑血流量(CBF):脑血流量值越小,意味着脑组织的血流量越低3、平均通过时间(MTT):开始注射对比剂到时间-密度曲线下降至最高强化值一半时的时间,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

4、峰值时间(TTP):在TDC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P值越大,意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值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分类根据成像原理,PWI技术主要分为对比剂首过法和动脉自旋标记法,前者需要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后者以动脉血中的质子作为内源性对比剂,无须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无需引入外源性对比剂,是一种利用血液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的磁共振PWI方法。

采用超快速扫描,观察器官或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观察更早期的缺血病变或显示器官的血流通过状况、局部血流量的变化。

它是将流动的血液作为一种内源性的磁性示踪剂,利用MR信号对质子的自旋运动的自然敏感性,把流动的血液作为标记物进行灌注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

对比剂的使用1、常用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顺磁性对比剂。

一般采用单倍剂量(0.1mmol/kg)或双倍剂量。

2、对比剂第一次通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外极少,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影响小,故能反应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为使对比剂早期居于血管内而不进入组织,即保证没有对比剂的再循环和漏出,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率为3~4ml/s。

若团注速度过慢,则信号下降程度降低,易导致参数计算错误。

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用于缺血性脑卒诊断结果比较

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用于缺血性脑卒诊断结果比较

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用于缺血性脑卒诊断结果比较目的对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应用于缺血性脑卒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方便收集自2013年7月—2016年3月在该院所接受治疗的20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的检查,记录和比较缺血性脑卒患者的病灶侧和健侧的显像参数,评估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脑血流灌注显像、CT 以及MRI的诊断图像数据发现:①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脑血流灌注显像的阴性检出率89.16%,MRI的阴性检出率为88.18%,均高于CT的66.01%。

脑血流灌注显像以及MRI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②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检出阴性的NIHSS评分为0.631,MRI的的检出阴性的NIHSS评分为0.470,均低于CT的2.3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缺血性脑卒患者应用脑血流灌注显像、CT以及MRI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临床价值大。

[Abstract] Objectiv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results were compared.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July 2013 to March2016 in our hospital accepted treatment of 203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ere analyzed,in patients after admission of patients of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CT and MRI examination,record and compare the imaging parameters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assessment of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results. Results Showed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image data found:for patients into Diagnosis when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 detection rate of negative 89.16% and negative MRI detection rate of 88.18%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66.01%. brain perfusion SPECT and MRI diagnosis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econdly,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ing detected negative NIHSS score for 0.631. MRI detected negative NIHSS score for 0.470 were lower than CT 2.321.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h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perfusion imaging,CT and MRI diagnosis of node Fruit for comparison,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choose the be st method of inspection,the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CT;MRI;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Ischemic stroke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供血不足以及脑的椎动脉或颈动脉等供血动脉因闭塞、狭窄等原因造成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1]。

缺血性脑卒中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灌注成像展开全文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Case1、两侧灌注对称Case2、右侧大脑半球MTT及TTP轻度延长Case3、右侧大脑半球灌注减低,CBV增高,I3-II1期,顶叶梗塞灶Case4、右侧顶颞叶梗塞灶Case5、左侧大脑半球侧枝丰富,过度灌注Case6、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左枕叶缺血性脑卒中灌注成像1、灌注定义:灌注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

灌注成像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

(1)磁共振灌注成像(MRP):A、动态磁敏感性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成像对象:含造影剂的血液(短T2*)B、动脉自旋回波标记(ASL);成像对象:磁化标记的血液中的氢质子;可得到只包含灌注信息的CBF图,不需外源性对比剂。

(2)CT灌注成像(CTP):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进行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脑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脑组织中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脑灌注量的变化。

2、灌注成像参数脑血流(CBF):以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ml/(100g.min)]。

脑血容量(CBV):每100g脑组织内含血量[ml/100g]。

达峰时间(TTP):自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s)。

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s)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CBF=CBV/MTT 正常脑血流接受自动调节而在窄幅范围内波动。

脑缺血时,CBV下降或升高,取决于脑的自动调节的能力。

CBF:正常灰质约为:80ml/(100g.min);白质为:20ml/(100g.min);CBV:约为4-5ml/100g组织。

CBF:与相应非缺血侧脑区的CBF值相比,CBF下降大于60%正常对应区可准确诊断脑缺血区。

CBV:CBV<2.5ml/100g提示脑梗死;CBV下降超过60%,可确诊脑缺血。

CT脑灌注成像课件

CT脑灌注成像课件

建议:治 疗方案、 随访建议 等
医生签名: 诊断医生 签名,日 期等
01
02
03
04
05
THANK YOU
流和代谢情况
技术特点
采用螺旋CT 扫描技术
利用对比剂 增强扫描效 果
采用三维重建 技术,实现立 体成像
具有较高的空 间分辨率和时 间分辨率
适用于脑部缺 血性病变的诊 断和治疗评估
CT脑灌注成像临 床应用
脑卒中诊断
01
CT脑灌 注成像可 检测脑部 缺血区域
02
早期诊断 脑卒中, 预测病情 发展
03
脑外伤预后评估: CT脑灌注成像可评 估脑外伤的预后,为 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脑外伤程度评估:通 过CT脑灌注成像可 评估脑外伤的严重程 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脑外伤并发症诊断: CT脑灌注成像可诊 断脑外伤并发症,如 脑积水、脑梗塞等Βιβλιοθήκη 010203
04
CT脑灌注成像操 作技巧
扫描参数设置
扫描范围:从颅底至颅顶 扫描层厚:5mm 扫描间隔:3s 扫描角度: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扫描模式:连续扫描 扫描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度等参数。
成像参数:包括时 间-密度曲线、相对 脑血容量、相对脑
血流量等。
成像特点:能够无 创、定量、动态地 评估脑部供血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
提供依据。
成像方法
1
利用CT扫描仪 获取脑部图像
2
3
4
通过计算机软件 对图像进行处理
和分析
计算脑部血流量、 血氧饱和度等参

生成脑部灌注图 像,反映脑部血
图像后处理方法
阈值处理:调整图像对比度, 突出血管结构

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课件

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课件
效性。 •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脑缺血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全球脑缺血防治水平。
0, Zhang X, Qi…
a multicenter study[J]. Radiology, 2017, 283(3):700-709.
Wang Y, Zhang XF, Wu …
早期诊断重要性
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脑组织损伤程度。
脑缺血程度的评估
缺血程度评估标准
根据CT或MR灌注成像的结果,结合脑实质低密度或等密度影的范围、程度以及 脑组织血流灌注降低的程度,对脑缺血程度进行评估。
缺血程度评估重要性
准确评估脑缺血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脑缺血治疗疗效的评价
物学等。 • 本课件中病例的代表性有限,未能涵盖所有类型的脑缺血,且部分病例的治疗方法和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和评估。 • 本课件中部分内容与现有的研究进展存在一定差距,未能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 趋势 •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CTMR灌注成像技术将更加精确和可靠,成为脑缺血诊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通过结合具体的病例和临床实践,本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CTMR灌注成像技术在脑缺血中的应用,使读者
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 本课件提供了多种学习资源,如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视频等,有助于读者深入学习和研究。 • 不足 • 本课件主要关注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技术,未涉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如神经影像学、神经生
缺点
CT灌注成像的价格较为昂贵,且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03

MR脑灌注成像(1)

MR脑灌注成像(1)
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也会造成脑梗死。
MRI 脑灌注技术可以测定 CBF ,结合发病时 间 , 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脑缺血的严重程度 , 估计预后。
总结:
总之 ,MRI 灌注作为一种功能性影像能提供关 于脑缺血的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临床医 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实现个体化治疗 ,并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和治 疗效果。
MTT较短或MTT消失
异常灌注MR表现
显示血管内造影剂 rCBV反应脑缺血的结果
脑梗死—rCBV下降, 脑缺血—rCBV正常或升高
MTT图对脑缺血性改变最敏 感
MTT延长
MR脑灌注在急性脑缺血 中的临床应用
脑缺血区血流动力学变化
1脑缺血发生后,脑血管代偿性的扩张,血管 循环阻力下降,早期局部脑血流量与平均通过 时间增加。
磁共振灌注技术的分类
1 使用外源性示踪剂,即对比剂首过磁共振灌注成像 法,以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灌注成像最常 用。
2 使用内源性示踪剂,即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作为 内源性示踪剂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法,由于不需注射对比剂,安全无创,因而有 着较强的临床应用潜力。(局限性)
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都提示 , 缺血半暗带内 rCBV 和 MTT 升高 , 而 rCBF 则下降 。
rCBF rCBF
MT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BV 半暗带,无症状? MTT ,rCBV 有症状?
MTT ,rCBV 或消失 脑梗死
三、评价脑缺血的程度
缺血的脑组织是否会发展为梗死 ,取决于脑组 织对缺血的耐受性、 CBF 下降程度、缺血持 续时间 3 个因素。不同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 性不同 ,神经元比神经胶质对缺血更敏感 。

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

脑缺血的CT、MR灌注成像
脑灌注成像应用种类
CT、MR的脑灌注成像
(CT Perfusion,CTP)
( MR Dynamic susceptibilitycontrast imaging ,DSC)
1、明确有无脑局部缺血灶(梗死前期缺血、梗死外围的半暗带)2、局部脑血流异常的解剖信息(分型) ※阻塞型 ※动力型3、对治疗方法及结果的评价4、了解脑血流动力学功能信息(脑微循环状态;对缺血灶分期)※局部脑血流量下降或升高?※局部脑血管扩张或收缩?※局部血流速度变化情况?5、了解脑局部血管的储备能力※激发(负荷)实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6、其他脑血管病之外的应用,例如评价脑肿瘤等
MTT计算
CBV
MTT= CBF
CBF计算: t Cv(t)= F∫Ca(τ)R(t–τ)dτ
0 Cv(t)=体素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流入函数
对感兴趣区的层面进行连续扫描
利用这些层面的数据进行图像重组
time
CT灌注成像-动态扫描
右侧额叶梗死灶:绿色为其时间密度曲线对侧为镜像对照:蓝色为其时间密度曲线动脉输入函数(AIF):红色曲线
CT灌注成像后处理
获得4种参数的伪彩图
磁共振灌注参数图与对应的时间-信号曲线
首过
再循环
1、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容量,其值越小,脑组织血流量越低。2、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存在于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内的血容量。3、局部平均通过时间( 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 r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4、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 TTP)指对比剂至脑内兴趣区达到峰值的时间。其值越大意味着对比剂团峰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脑缺血的CT、MRI表现你知道吗

脑缺血的CT、MRI表现你知道吗

脑缺血的 CT、 MRI表现你知道吗脑缺血指的是因为脑血流量变少而使其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以及脑组织结构,脑灌注成像上会出现明显的低灌注改变。

脑缺血是一种多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因素有很多,有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会因各种因素而造成脑缺血损伤,比如脑出血血肿灶周的水肿缺血、代谢中毒引起的脑病、颅内发生感染引起的缺血性脑水肿、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以及肾性脑病等等。

对于脑缺血疾病的发展以及病灶位置的诊断都需要经过CT或是MRI来确定,下面我们了解下脑缺血的CT或MRI的几种表现。

1、糖代谢异常脑缺血高血糖脑损伤:急性高血糖症可能在血管没有损伤的状态下加重脑缺血性损伤。

高血糖还会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脑乳酸会出现增加,脑血管发生痉挛和脑缺血,在CT检查下可发现豆状核以及尾状核头部高密度,病变区组织密度较高,通过MRI检查可呈现出T1WI高信号,T2WI有轻度异常或是正常,而MRS指标显示出乳酸增高的情况,肌酐有所降低,这些表现都证明了能量衰退和神经元功能已经变差。

低血糖脑损伤几乎都发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会出现,但相对较少。

急性症状主要有脑缺血、脑出血、呕吐、脑梗死以及神经过敏性症状等。

如果足月的小儿血糖在300mg/L之下,成人血糖在450mg/L之下就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当小儿中枢神经受到影响后主要表现出弥漫性脑缺血、脑梗死以及脑水肿,主要发生在枕叶以及基地节区。

成人发生低血糖症主要是枕叶和其他部位发生脑梗死,几乎是多发的小片状以及层状坏死,层状坏死部分T1WI皮层的脑回样呈高信号,一过性脑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

2、酒精中毒性脑缺血很多人都有酗酒的不良习惯,酒精中毒会造成身体各脏器以及中枢神经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人体的下肢活动协调性以及运动功能都会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发生桥脑中央以及桥脑外髓鞘溶解,在MRI检查下可见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也呈现高信号,脑室部灰质那部分也可呈现高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T1-DCE-MR脑灌注成像研究 (北医 张玉东 等,2011年)
◆ CT灌注成像( CT Perfusion,CTP)
CT、MR的脑灌注成像
(CT Perfusion,CTP) ( MR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imaging ,DSC)
脑灌注成像的目的
1、明确有无脑局部缺血灶(梗死前期缺血、梗死外 围的半暗带) 2、对治疗方法及结果的评价 3、了解脑血流动力学功能信息(脑微循环状态;对 缺血灶分期) 4、其他脑血管病之外的应用,例如评价脑肿瘤等
灌注成像:是靠血液动力学的参数来评价脑组织的病理变化
CT灌注理论基础
• 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 • 1mg的碘使1ml的组织CT值增加25Hu,可以根据 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通过定量测定 局部脑组织的碘聚集量,经计算得出局部脑组织 的血流灌注量 • CBF= CBV MTT
氧和葡萄糖的摄取率增加,以便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和稳定,这种能力称为 脑代谢储备力( cerebral metabolism reserve,CMR )
“脑梗死前期”:
从CBF变化过程看,脑血流量的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经历3个变化时期: 1 由于脑灌注压下降引起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2 脑局部CCR失代偿性低灌注所造成的神经元功能改变 (这2个过程合称为梗死前期) 3 当CBF下降超过CMR才发生不可逆转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即脑梗死
国内外学者就脑血管病影像检查新概念中:
◆ 对MRI优于CT提出了质疑
◆ 提倡的一站式检查程序: CT平扫+灌注CT+CTA
CT平扫除外出血 或其他疾病
CTP+CTA(显示缺血区、梗死 区、半暗带和狭窄或闭塞血管)
超急期脑梗死CT检查流程
决定治疗前,不 要忽视血管成像!
随后的CTA,显示为 左侧颈内动脉夹层
DWI
MTT
CBV
DWI与PWI的不匹配模型
左侧肢体无力一天
DWI与PWI无不匹配,无半暗带
无Mismatch
可挽救型
DWI T2WI T2WI
DWI
MR-PWI
发病3.5小时
rtPA溶栓治疗后24h
pre
post
前一例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对照
CT、MR(DSC)灌注比较
◆ FDA批准
CT perfusion
CBF
CBV
MTT
TTP
MTT
TTP
MTT
TTP
例1 梗死核心CBF、CBV下降 (短箭);IP为I2期,CBF下 降,CBV轻高,MTT、TTP延 长(长箭)
例2 梗死核心CBF、CBV下 降(短箭);IP为Ⅱ1期, CBF下降,CBV正常,MTT、 TTP延长(长箭)
例3 梗死核心CBF、CBV下 降(短箭);IP为Ⅱ2期, CBF、CBV均下降,MTT、 TTP延长(长箭)
CBF
CBV
MTT
TTP
DSA
MR灌注成像分别为CBF、CBV、MTT和TTP参数图。见左侧颞 叶后部CBF和CBV下降,MTT和TTP参数图可见时间延长 。 DSA见左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脑梗死前期” Ⅱ2期灌注成像
星形细胞足板明显肿胀并造成脑局部微血管受压变窄或闭塞, 形成局部微循环障碍。 灌注成像见TTP、MTT延长,rCBF和rCBV下降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CT、MR 灌注成像
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
米玉成
内 容
● 脑灌注成像的基本概念 ● “梗死前期”脑缺血灌注成像
●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 脑灌注成像的基本概念
常用脑灌注成像应用种类
◆ MR “灌注”成像(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或PI )
磁共振“灌注”成像 (指DSC)
CBF计算: t Cv(t)= F∫Ca(τ)R(t–τ)dτ 0 Cv(t)=体素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流入函数 MTT计算 CBV MTT= CBF
CBV计算
∞ ∫ tCv(τ)dτ -∞ CBV= ∞ ∫ Ca(τ)dτ -∞
CT灌注成像-动态扫描
(王佩佩等,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4)
下面从MR的扩散图、灌注图看一下: 缺血性半暗带(IP)—不匹配(Mismatch)类型
左图:典型不匹配模型,在 梗死核外围存在待挽救的半 暗带(灰色)
下图:无不匹配,DWI病变 (黄)与PWI的灌注异常(绿) 基本对等,无半暗带
这样更容易理解: PWI与DWI之间的 缺血半暗带
“脑梗死前期”局部微循环障碍影像学分期4个亚型
“脑梗死前期”CT灌注表现
(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胀之压迫)
“脑梗死前期”I1期MR灌注加权成像(PWI)
T2WI
CBF
CBV
MTT
TTP
DSA
T2WI未见异常;CBF、CBV、MTT均未见异常;TTP值增高; DSA右侧M1狭窄
“脑梗死前期”I2期灌注成像
由上述4种参数而获得相应彩图
CBF 脑血流量
CBV 脑血容量
MTT 平均通过时间
TTP 达峰时间
4种伪彩图,反映了4种血液动力学的参数
灌注成像,是看脑组织微循环的灌注图,更是看参数!
● “梗死前期”脑缺血灌注成像
急性脑缺血研究:相关概念
当脑血流灌注压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时,机体可以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平 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来维持脑血流相对动态稳定。这种小动脉和毛细血 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又称为Bayliss效应 脑血管通过Bayliss效应维持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称为脑循环储备力 ( cerebral circulation reserve ,CCR)
◆定量信息的准确性
CT perfusion> DSC
◆血流动力学信息的丰富性
CT perfusion > DSC
◆图像质量
CT perfusion > DSC
◆安全性
DSC > CT perfusion(指造影剂与辐射)
◆应用评价
CTP实用性强,功能信息丰富,数据准确;MR(DSC)可多层显示并可 与DWI对照;MR“灌注”成像与DWI模型以及后循环缺血仍在研究中。
• 在I2期,由于机体的CCR发挥作用,致使rCBV增加从而维持 了rCBF的稳定 • 灌注成像除了TTP延长以外,此期出现MTT延长
CBF
CBV
MTT
TTP
CT灌注各参数图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CBF下 降和CBV升高,MTT和TTP见时间明显延长。
“脑梗死前期” Ⅱ1期灌注成像
• CBF中等程度的下降,脑组织由于缺血出现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 胀,并开始压迫局部微血管 • 灌注成像见TTP、MTT延长、rCBF下降,rCBV基本正常或轻降
接下来讨论“缺血半暗带”
● 缺血半暗带 (ischemic penumbra,IP)
CT判断半暗带的方法有两种:
1、急诊CTP图像与复查的CT\或MR图对比,从而来确定缺血半暗带区。 2、急诊CTP中CBV和CBF不一致的区域,即脑CBF明显下降而CBV则保持正常或 轻度上升的区域即被认为是缺血半暗带区(下面CBF、CBV图)。 2010年1月,北京天坛医院薛静、高培毅等用CTP动脉原始图(ACTP-SI)和静脉 期原始图(VCTP-SI),与CBV,CBF图比较,从而得出在急性期卒中ACTP-SI和 VCTP-SI的错配模型(下红框图),能替代CBV,CBF确定缺血半暗带和梗死中心。
在外周静脉快速注入碘对比剂 对感兴趣区的层面进行连续扫描
time
利用这些层面的数据进行图像重组
CT色为其时间密度曲线 动脉输入函数(AIF):红色曲线
获得4种参数的伪彩图
再循环 首过
磁共振灌注参数图与对应的时间-信号曲线
CT与MR灌注成像研究参数和图像
右侧肢体缺血症状,CT平扫无异常, CTP显示左侧脑灌注异常,开始rtPA溶 栓治疗吗?
谢 谢!
1、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在单位时间内流经 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容量,其值越小,脑组织血流量越低。 2、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存在于一定量 脑组织血管结构内的血容量。 3、局部平均通过时间( 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 rMTT )指血液流经血 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 不同,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 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4、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 TTP)指对比剂至脑内兴趣区达到峰值的时 间。其值越大意味着对比剂团峰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MR灌注成像左颞枕区CBF、CBV较对侧减低,而 MTT、TTP明显延迟,DSA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简单归纳一下灌注成像4种参数 异常的病理意义
※ 4个参数中,rTTP最敏感(I1期),其延长的主要原因是血流速度减慢。 ※ rMTT是脑血流动力学重要参数之一 ;对区分正常脑和缺血脑极敏感,但对 缺血损害程度、发生脑梗死危险性评价不如rCBF和rCBV ;rMTT可作脑灌 注压的测量指标,当rMTT(患侧/健侧)比值>1.63时应给予治疗。 ※ 根据rCBF、rCBV、rTTP和rMTT的关系可以判断出CCR是否发挥作用。 ※ rTTP、rMTT延长伴rCBF正常/微降以及rCBV升高,可定为“脑梗死前期”的 脑缺血I2期,此期由于Bayliss效应致使CCR发挥作用。 rTTP、rMTT延长伴rCBF下降、rCBV正常或轻降,可定为“脑梗死前期”的 脑缺血Ⅱ1期;若rCBV同时也下降则为Ⅱ2期. ※ 当rCBF下降,rCBV正常或升高,提示脑组织仍有自调功能,即使没有再灌 注,缺血的脑组织仍可恢复或存活。若都下降,说明存在IP。 ※ 当rCBF、rCBV明显下降时,则示“脑梗死前期”缺血灶进入脑梗死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