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3.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4.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5.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二、简答题

1.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

(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2.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

(1)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必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也要热爱幼儿,把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2)健康的身心素质。幼儿教师应该有宽阔慈爱的心胸、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感情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洞察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从知识结构上说,需要涉及一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能力,这种观察可以是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渗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沟通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的一种基本能力,包括非言语的沟通和言语的沟通、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组织分组能力也是衡量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教师需要有能力组织教学活动、分组和指导小组活动。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

(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

(5)经济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4.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其原因是:(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这一切在幼儿入园后,仍然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只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否则教育效果就不佳。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旦家长与教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携起手来,教育效果将倍增。具体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论述题

1.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最根本的是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体幼儿。在此基础上,具体的技能是必要的。

(1)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敏锐地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地引入交谈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2)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

(3)扩展谈话的技能。用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4)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例如,注意激发那些沉默寡言或说话不清的幼儿的说话积极性,耐心倾听,尽量多鼓励;根据幼儿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话题、方式、词汇、语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儿交谈。(5)结束交谈的技能。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即使由于时间或别的原因必须要结束谈话,也要让幼儿感到,老师很想听他讲,可惜没时间了,回头还有机会的n 2.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整体的工作,其表现在: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来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准备;在人员上

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一谈到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研究表明: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入学后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所需的身体、心理素质、独立自理能力等准备不足。幼儿入学适应困难不仅仅是在“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于身体、态度、习惯、意志、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独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基本素质。在衔接中仅偏重某一方面是错误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则更片面了。三、案例分析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幼师考试名词解释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使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用剪、撕、贴、折、塑等手段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无图形象,从而发展学前儿童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的一种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退缩行为:指孩子表现胆小、害怕、孤独、退缩,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行为障碍。 户外体育活动:非正规性体育活动,一般来说,它并不强调活动组织的严密性,且教师大多采取间接指导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活动。 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儿童通过对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欣赏,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并丰富艺术联想,来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师引导学前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儿童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幼儿的理想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幼儿应该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学前社会教育: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心里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移情训练:即让儿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引导幼儿采纳他人的观点,使幼儿能够更好地从他人角度出发,获得情感共鸣,并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从而增加积极情感的体验。 发现学习: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智慧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 科学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有关科学学习经验得游戏活动。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气质:一个人所持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生物基础,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制约着心理活动的发展特点。 审美性原则: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已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韵律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重点

一、幼儿法律保护 一幼儿法律保护的主要目标 1,依法保障幼儿生存权、保护权、参与权和发展权; 2,依法打击伤害幼儿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并减少侵害幼儿人身权利的各类刑事 案件;禁止虐待、溺弃幼儿,特别是女婴和病残;禁止使用童工未满l6周岁和对幼儿的经济剥削; 3,预防和控制幼儿犯罪; 4,在诉讼中依法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参加诉讼和辩护的权利;5,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为幼儿提供法律援助; 二幼儿法律保护的策略措施 1,立法与执法;完善幼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儿童权利公约;严厉打击杀害、强奸、摧残、虐待、拐卖、绑架、遗弃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和引诱、教唆或强迫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犯罪;保护幼儿免遭一切形式的性侵犯;严禁利用幼儿生产和贩运毒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使用童工的现象; 2,保护;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落实司法保护原则; 3,法律宣传与服务;通过宣传教育和为幼儿提供法律服务,动员全社会重视和保护幼儿权益;禁止对幼儿实施家庭暴力及其他形式的身心虐待;禁止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加强对幼儿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法律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各类媒体在报道有关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得公开其真实姓名和身份; 二、幼儿园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l9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对于幼儿的保护主要有如下两项内容: 一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体、智、德和谐发展幼儿园的幼儿保护工作,应当把保育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幼儿身体上的正常发育和智力健康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正常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护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导语:职业理念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在其职业内部运行的职业道德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吧。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 第一章职业理念 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2.知识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第一,精通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 (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准确;其次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更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采。 (2)组织管理能力。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幼儿集体的组织管理。 (3)教育科研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

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应敏捷、体格强壮、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 【考题模拟题】 (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 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C.为人师表 D.热爱幼儿 答案:B 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题模拟题】 新教师一般处于关注( )阶段。 A.学生 B.情境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试卷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作文题3种题型,共33道题,考试倾向以进阶、高级题目为主,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所以整体上来看,综素考试具有知识广、内容杂、题目活、题型简、题量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复习这一门时,光是背诵是不够的,还应当尽量理解教材,吃透教材。 教师资格证笔试幼儿综合素质考情综述 考情综述 规律总结:《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考查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基本能力、职业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教育法律法规。试卷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作文题3种题型,共33道题,考试倾向以进阶、高级题目为主,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所以整体上来看,综素考试具有知识广、内容杂、题目活、题型简、题量大、要求高的特点。 备考建议: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抓住四个重点。第一,理解职业理念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知识,并掌握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熟记答题的主要角度。第二,熟读教育法律法规相关法条,适当配以模块刷题,以巩固记忆。第三,文化素养部分知识比较碎片化,需平时做个有心人,以分散复习、反复记忆为主,并注重日常积累。第四,了解写作基础理论,做好写作练习、素材积累及作文修改的准备。此外,逻辑思维部分若难度适中或偏低,考生可使用正常理论推解,若难度偏高放弃即可,不需过于纠结、浪费时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信息处理部分,一般比较简单,考生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般可迅速解决,所以备考不需过于担忧。阅读理解,类似于中高考语文阅读,提高相对较难,分数差距一般也较小,考生在备考时能达到基本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即可。另外,在此备考建议基础上,考生还需适当做套题练习,以熟悉考试氛围,保证良好的做题状态。 数据分析

幼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重点

教育观 教育观得核心就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得。 素质教育观就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得一种教育观,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文 化素质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该指向人得整体得全面得素质发展,使人得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得教育。 3、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教育。 4、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教育. 5、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创新为核心) 幼儿教育得特点: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潜在性、启蒙性。 幼儿教育原则:1、保教结合;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教育与活动多样性;4、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得原则. 儿童观 “育人为本”得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得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 得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得全面发展。内涵: 1.儿童就是发展得人:儿童有发展潜能与需要,儿童成长过程就就是不断发展得过程 1.1儿童发展具有规律性: 1、1、1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1、1、2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辩证统一); 1、1、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键期、儿童期、危机期 3岁、7岁、11 岁) 1、1、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得基础) 1.2儿童具有巨大得发展潜能: 教师应当把儿童瞧做就是发展过程中得客观存在,用发展得眼光去瞧待儿童,倡导对儿童进行形成性评价。 1.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快速性、幼稚性与全面性。 2.儿童就是独特得人: 1、1儿童就是一个完整得人(需要关注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与人格养 成) 1、2儿童就是独一无二得人(教师应当将儿童瞧成独特得个体,因材施教,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3儿童期有自身价值(就是成人生活得准备阶段,不可替代。)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考点归纳】 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 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提高群体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的素质。应该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 教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 进行幼儿素质教育必须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 4.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素质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不管大事小事,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幼儿,做幼儿的楷模。 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在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只有将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保证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例题】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 A.父母 B.家庭背景 C.教师 D.社会 【答案】C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考点归纳】 幼儿教师担任着多重角色,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1.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包括物质和心理两方面: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心理上的支持主要是指教师关怀、尊重和接纳幼儿。只有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进一步学习、实践和探究。 2.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幼儿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有利于淡化甚至消除传统的“教师在上、幼儿在下”的师幼关系,变“填鸭式”的活动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3.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幼儿教师必须依照明确的教育目的,对幼儿施加具体、有效的学习指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全地发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 4.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幼儿关注,同时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另外,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很多必要的示范,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并不断提高普通话、绘画、钢琴、跳舞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才能更标准地为幼儿做好示范。 5.幼儿生活中的“母亲” 幼儿教师要像母亲一样,用细心、耐心和爱心给予幼儿母亲般的关怀和照顾,让幼儿感到幼儿园集体的温暖和母爱的存在,从而更安心、愉快地在幼儿园中生活和学习。 6.学习者和研究者 幼儿教师要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观察、记录、反思,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研究,对课程、教学和游戏进行研究,不断地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 【例题】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包括物质和心理两方面,说明幼儿教师是( )。 A.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B.学习者和研究者 C.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D.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综合素质》重点

一、幼儿法律保护 (一)幼儿法律保护的主要目标 1,依法保障幼儿生存权、保护权、参与权和发展权。 2,依法打击伤害幼儿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并减少侵害幼儿人身权利的各类刑事案件。禁止虐待、溺弃幼儿,特别是女婴和病残儿童。禁止使用童工(未满l6周岁)和对幼儿的经济剥削。 3,预防和控制幼儿犯罪。 4,在诉讼中依法维护幼儿的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参加诉讼和辩护的权利。5,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为幼儿提供法律援助。 (二)幼儿法律保护的策略措施 1,立法与执法。完善幼儿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儿童权利公约》。严厉打击杀害、强奸、摧残、虐待、拐卖、绑架、遗弃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和引诱、教唆或强迫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犯罪。保护幼儿免遭一切形式的性侵犯。严禁利用幼儿生产和贩运毒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使用童工的现象。 2,司法保护。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落实司法保护原则。 3,法律宣传与服务。通过宣传教育和为幼儿提供法律服务,动员全社会重视和保护幼儿权益。禁止对幼儿实施家庭暴力及其他形式的身心虐待。禁止强迫未成年人结婚或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加强对幼儿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法律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各类媒体在报道有关未成年人案件时不得公开其真实姓名和身份。 二、幼儿园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l9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对于幼儿的保护主要有如下两项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归纳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模块一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必考材料) 概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全面性,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基础 策略:1从小事抓起,培养幼儿积极成功的心理情绪。2以主导为主,以教为辅。3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4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 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实现创新,必须以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和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特点::(1)生活化; (2)游戏化;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重要性:(1)幼儿教育对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极其重要; (2)幼儿教育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 (3)幼儿教育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的涵义(必考材料) 1.儿童是独特的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3.儿童是学习主体,具有能动性的人4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人类社会再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2个体:人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全面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发展。 特征:全面性,全体现,层次性,长期性,主动性。 对 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财产状况和身体状况等受到任何歧视。) 4.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任何事情涉及儿童,均应听取儿童的意见。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获得倾听。)合法权利: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1儿童和成人一样,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2儿童作为权力主体拥有权力。3儿童作为权力主体的特殊性。 现代儿童观:1儿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它一切基本人权。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4不同性别的儿童应当受到平

教师资格证考的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水准 C .道德理想 D .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D 考点归纳: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 1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2 )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 3 )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 4 )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2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 1 )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 2 )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 3 )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 4 )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师德的灵魂是()。

A .关爱学生 B .提高修养 C .加强反思

D .提高业务水平 答案:A 考点归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六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考点:师幼关系的内容 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上是()关系。 A .平等 B.授受 C .上下级 D .相互促进

答案:B 考点归纳: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组织活动教学幼儿认识图形时,李老师说:“请小朋友找出活动室里有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李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幼儿教育的特点是()。 A.基础性 B.整体性 C.浅显性 D.生活性 参考解析:D。生活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方式、方法等必须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以促进幼儿适应和认识生活为重要目标。故选D项。A项,基础性是指幼儿阶段是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B项,整体性指的是将学前教育看作是—个完整的系统,保证学前儿童身心整体健全和谐的发展,综合化地整合课程的各要素,实施教育。C项,浅显性指的是幼儿教育中的知识点非常简单,通俗易懂,具有儿童化的特点。 2.磨课时,方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姜老师说:“现阶段你要开始琢磨如何将自己所拥有的教学经验所提升形成自己善于驾驭且易于幼儿理解的教学表现方式。”这表明姜老师目前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参考解析:C。A项,自我更新关注阶段:老教师或专家教师,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并注意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B项,“生存关注”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他们不仅面临着由教育专业的学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存在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教学实践的“磨合期”,期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进行反思,以克服对于教学实践的不适应,新任教师一般处于这一阶段。C项,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D项,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内容与要求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友们都准备好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内容与要求”,跟着出国公务员考试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一、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情解读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 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2021年幼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名词解释

Remember,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 文档 /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幼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名词解释 1. 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屮作用的根本看法。 2.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3•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屮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 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屮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屮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4. 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5. 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2021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含解析

2021 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活动区活动该结束了,可是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有搭完,他跑到老师面前:“老师,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5 分钟,行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整理……该教师做法体现的幼儿主体性表现特征是(。) A.创造性 B.独立性 C.自主性 D.随机性 【答案】C 2.中班的小林喜欢表现自己,组织能力比较强,王老师每次在开展表演游戏时总让小林扮演主角。王老师的做法 违背的素质教育要求是()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培养创新精神 【答案】B 3.午点后,幼儿正在看动画片,突然,欣欣哭了起来。原来是玲玲咬了她。张老师刚想问明原因,玲玲不满地说:“她 故意挡住我看电视。”从教师指导者作用的角度来看,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B. 公平对待每个幼儿C. 倾听幼儿内心想法D.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答案】B 4. 在中班绘画活动中,李老师将自己画好的“小汽车”贴在墙上,要求孩子们照着画,李老师看了小明的画后, 严厉地说:“小汽车怎么可能有翅膀?去前面看我画的,照着画!”关于李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 忽视了幼儿的天性 B.忽视了对幼儿权利的尊重 C.忽视了对幼儿正确引导

幼师考试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认知是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又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由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形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 幼儿教育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逻辑特点对个体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语言、传授知识技能来开启个体智慧的教育。 4. 领会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应过程。 5.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对各种实际事物的感知进行的 6、模象直观是指通过实际事物的模型和图象的感知进行的。 7、言语直观是指通过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幼儿的回忆、联想,使有关的表象恢复或激起幼儿的想象活动而实现的 8、差异律是指被感知的事物必须与它的背景有所区别。 9、活动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使感知对象呈现活动的状态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10、组合律是指从背景中分出对象,使感知对象在内容上或在时间、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有助于幼儿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11、知识系统化是指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12、保持是指对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 13、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 14、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前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识记过的。 15、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以适当的方式把它重新呈现出来。 16、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普遍性目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特点。 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4.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社会性行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5.表现性目标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一、名词解释: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3月)

2022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3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马老师在活动反思中写道:“使用档案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 评价,经常需要花费些额外的时间,与其在这些花样上花时间,不 如把精力多用在孩子身上。”这边明马老师( )。 A.缺少幼儿学情分析意识 B.缺少经验提炼的能力 C.缺少幼儿发展评价能力 D.缺少教学决策的意识 答案:A 解析: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 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中,学情分 析很重要而且很必要。教师的每一堂课一定要认真做好,并落到实处。只有做到详实的学情分析,才会有高效课堂的构建。“备课时 一定要备教材、备学生”的说法,其中备学生就是学情分析的意思。题干中马老师的说法缺乏学情分析的意识。 2.米切尔·兰德曼说:“人较动物而言,在本质上是非决定的。此即人的生命并没有遵循事先决定的路线,事实上自然只是使人走 完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身去完成。”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人的发展是定向的 B.人的发展是多向的 C.人的发展是全面的 D.人的发展是平衡的 答案:B 解析:这段话说明的是,人类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和不断的劳动 学习,才能获得生存的能力,也才能改变生存状态。也说明人的发 展应该是多向性的。 3.—所幼儿园基于“数字化育人”办学理念,建立起“过程性 数据”与“关键事件”相结合的幼儿发展评价信息系统,用以跟踪 幼儿个体的成长过程,该做法体现的幼儿发展特点是( )。 A.顺序性 B.独特性 C.自主性 D.创造性 答案:B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

2017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 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儿童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对智力的影响特别大。若在这一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 2.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时期,儿童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他们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因此,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3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这是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幼儿能够正确将自己的性别与社会要求的性别角色对应起来,他们的性心理就能够正常发展。

【考题模拟题】 ()时期,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 A.婴儿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答案: B 1.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 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在提高群体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体的素质。应该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 教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

进行幼儿素质教育必须将其落实到教学之中,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 4.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幼儿的素质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不管大事小事,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幼儿,做幼儿的楷模。 5.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在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只有将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保证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考题模拟题】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 A.父母 答案: C

2023上半年幼儿教师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幼儿教师教资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组织活动教学幼儿认识图形时,李老师说:“请小朋友找出活动室里有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李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幼儿教育的特点是( )。 A.基础性 B.整体性 C.浅显性 D.生活性 答案:D。参考解析:生活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方式、方法等必须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以促进幼儿适应和认识生活为重要目标。 2.磨课时,方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姜老师说:现阶段你要开始琢磨如何将自己所拥有的教学经验所提升形成自己善于驾驭且易于幼儿理解的教学表现方式。这表明姜老师目前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生存关注阶段 C.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C。参考解析:C项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

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语言活动时,侯老师摇着铃鼓提醒幼儿安静,可惜有部分幼儿吵吵闹闹的。这时,老师双手握空心拳,做出望远的动作,说“老师用望远镜望一望,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最神气?”孩子们立刻停止吵闹,下列对老师的行为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注重教学示范 B.注重幼儿情绪调控 C.注重班级管理 D.注重直观形象引导 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理解。教学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典型进行教育的方法,为幼儿树立先进榜样和典型,号召和吸引人们学先进、赶先进,广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题干中侯老师并没有为幼儿做示范性的教学。 4.在建构区,中班幼儿东东一直搭不好拱形桥,不停地把积木推倒重来。对此,李老师恰当的说法是( )。 A.“宝贝,我来帮助你!” B.“试试不同的积木,你一定行! C.“注意拱形桥的对称与平衡!” D.“不搭拱形桥了,搭其他的吧!” 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不成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