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及原理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
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是: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
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使用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
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8、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注:干粉灭火器指针范围——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压力不足,黄色表示压力过大,但压力超一点点不要紧,不要超太多,防止超压爆炸。
干粉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灭火功能及适应范围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灭火功能及适应范围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ABC)系列为贮压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是一种应用范围广,灭火效力高的灭火器。
除了能有效地扑灭各种油类、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等各种初起火灾外,还能有效地扑救木材、纸张、纤维等A类固体可燃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可燃、易燃液体、气体、带电设备、木材、纸张、纺织纤维、废物等的初起火灾。
但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按使用方法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如果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如果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应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灭火器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一般由2人操作。
使用时应将灭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场,在离起火点10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放稳,然后拔出保险销,迅速打开钢瓶阀门;另一个取下喷枪,展开喷射软管,然后一手握住喷枪枪管,另一只手扣动扳机,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干粉灭火器用于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迅速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容器而扩大火势。
如果扑救固体可燃物的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
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边走边喷,使干粉流均匀地喷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维护保养若干粉灭火器上显示内部压力的指示器的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不足,该灭火器已不能使用,应尽快送维修部门检修。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9.1使用者手册(使用说明书)
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方法和要求使用,每具灭火器应提供一份使用者手册,手册的内容应符合GB4351-1997中9.1的规定。
9.2维修手册
生产厂应对灭火器备有一份维修手册,当有要求时应可能附送。手册的内容应符合GB4351-1997中9.2的规定。
b)内装数量(具);
c)包装箱外形尺寸:长(mm)×宽(mm)×高(mm);
d)整体重量(kg);
e)产品出厂日期或序号;
f)制造厂名称及地址;
g)“小心轻放”、“注意防潮”、“严禁曝晒”等字样或标记。
7.3灭火器的贮存温度为-10℃~+45℃。
8维修与报废
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的要求应符合GA95的规定。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Portable dry powder fire extinguishers
自1999-6-1起执行
前言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DIS7165-1995《消防——手提式灭火器——性能和结构要求》和GB4351-1997《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对GB4402-8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进行修订。
4.2.1灭火器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4351-1997中5.8.1的规定。
4.2.2灭火器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4351-1997中5.8.2的规定。
4.3结构要求
4.3.1灭火器筒体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灭火器筒体应符合GB4351-1997中5.10.1.1、5.10.1.2、5.10.1.3、5.10.1.4、5.10.1.6和5.10.1.8的规定。
注:括号内的规格应尽量不采用。
4技术要求
4.1基本参数
4.1.1灭火器在20℃时,其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表2和表3的规定。
灭火器保质期一般是几年

一、灭火器的保质期从灭火器出厂日期算起,达到一定年限的必须报废,不同类型的灭火器保质期有所不同。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保质期为5 年;手提式酸碱灭火器保质期为5 年;手提式清水灭火器保质期为6 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保质期为8 年;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保质期为10 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保质期为12 年;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保质期为8 年;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保质期为10 年;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保质期为12 年;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保质期为12 年。
二、灭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项1、灭火器使用时,一般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地方使用,不过对于射程近的灭火器,可以在2米左右,不过最好是看现场的情况而定。
2、喷射时,应采取由近而远、由外而里的方法。
3、灭火时,人要站在上风处。
4、注意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弹出伤人。
5、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6、扑灭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7、持喷筒的手应握住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
三、灭火器怎么看是否过期1、直接看一下灭火器的压力表,它有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如果指针指到了红色区域,就表明这时候内部的压力比较小,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够喷出灭火剂的,应该立即进行更换或者再重新充装。
2、如果指针指到了绿色区域,就表明内部的压力是正常的,能够正常使用。
但是如果指针达到了黄色区域,这时候压力就会比较大。
虽然能够使用,但是需要将压力卸掉一部分。
四、灭火器失效了怎么处理如果发现灭火器失效了,是不能够私自处理的,因为里面装的是氮气,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爆炸。
需要送到正规的单位进行报废处理,气压不足,要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充气。
五、灭火器多久检查一次灭火器出场满三年后应该进行首次检修和换药剂,之后一到两年就要进行一次换药剂。
另外,根据GB95-2007《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报废规定: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水基型灭火器--6年;干粉灭火器--10年;洁净气体灭火器--10年。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GB4402—1998前言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DIS7165—1995《消防──手提式灭火器──性能和结构要求》和GB4351—1997《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对GB4402—84《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进行修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跃伟、毛毅平、陈兴璐。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维修与报废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手提贮气瓶式干粉灭火器(以下简称灭火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7—81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mm)GB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4066—94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GB4351—1997 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GB15060—94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GN11—82 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A90—94 手提式灭火器检验规则GA95—1995 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3 型式与规格型式该种灭火器是通过贮气瓶的气体压力作为驱动源来喷射灭火剂。
贮气瓶在灭火器上安装型式分为外装式和内装式。
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应按GN11的规定。
标记示例:注1 当灭火器型号中干粉灭火剂特征代号不标注(除碳酸氢钠干粉外)时,应用文字或基料的化学分子式标明其名称。
2 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应标明其磷酸二氢铵的含量。
规格灭火器的规格按充装的干粉灭火剂重量划分,系列规格为分1 kg、2 kg、(3 kg)、4 kg、5 kg、(6 kg)、8 kg、10 kg共八种。
注:括号内的规格应尽量不采用。
4 技术要求基本参数4.1.1 灭火器在20℃时,其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表2和表3的规定。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检测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检测摘要:干粉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作动力,将筒内的干粉喷出灭火的。
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剂等添加剂组成。
本文阐述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常见质量问题,以及干粉灭火器的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1]。
关键词: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质量问题;检测方法前言:干粉灭火器能够快速扑灭小范围火源,是一种重要的灭火设备,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干粉灭火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其灭火功能的实现。
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干粉灭火器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探讨了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保证干粉灭火器质量,提升其灭火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常见的质量问题干粉灭火器内部的干粉灭火剂为无机盐和添加剂组成,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磷酸盐干粉灭火剂,另外一种是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在灭火的过程中,干粉灭火剂能够喷射到可燃物表面,在高温环境下,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在可燃物表面能够形成隔绝氧气的覆盖膜,从而达到灭火作用。
此外,干粉灭火剂中有着挥发性物质,能够与燃料自由基和活性基发生反应,中断燃烧,快速灭火。
干粉灭火器有着双重灭火作用,灭火功能高效迅速。
干粉灭火器属于一种压力设备,主体为压力钢瓶,在常温下,内部压力能够达到1.5MPa,结构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影响其质量的内部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干粉灭火器常见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1)指的是加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一些企业在加工制作干粉灭火器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干粉灭火剂充装量过多或过少,影响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功能;(2)干粉灭火剂中的粉末物质在干燥性和流动性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国家规定了相关标准,但许多干粉灭火器不能达标,往往粉末物质含量少,影响灭火效果;(3)不同类型干粉灭火器所配备的灭火剂种类是有着一定差异性的,但在实际生成过程中,许多厂家经常出现A型干粉灭火器重装B型干粉灭火剂的问题,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发挥灭火效果;(4)在生产加工的过程,没有按照国家加工标准进行加工,钢瓶壁厚不达标,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甚至引发安全问题,使用寿命较短;(5)许多干粉灭火器喷射时长达不到标准,影响灭火效果;(6)灭火器使用后,内部残留超过应用标准的粉末物质;(7)干粉灭火器瓶头阀质量不达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情势危急,人们大力搬拧瓶头阀的过程中导致损坏,无法发挥灭火功能。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新版)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新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
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
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正确使用方法是: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
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使用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时,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
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手提贮压式ABC干粉灭火器

手提贮压式ABC干粉灭火器
产品概述:
手提贮压式ABC干粉灭火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灭火器材,它适用於扑灭木材等普通固体材料,乙醇油类等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
初起火灾,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已广泛地应用於车辆、工矿、宾馆、计算
机房、文件资料、贵重仪器等地方、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防火安全设施。
灭火剂:
贮压式ABC干粉灭火器内的灭火药剂是全全硅化磷酸铵盐干粉,其流动性好,抗结块性强、无毒、无味、无导电性、可长期保存。
本系列有1kgABC、2kgABC、3kgABC、4kgABC、5kgABC、8kg等规格ABC干粉灭火器
主要技术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的型式、规格、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以下简称灭火器)。
2 引用标准GBl97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1-355mm)GB1804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864工业用气态氮GB4066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GB4351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GB440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ZBC84006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GN11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 型式、规格和基本参数3.1型式该种灭火器是贮压式干粉型。
灭火器的型号编制方法应按GN11的规定标记示例:-4------充装干粉公称重量(4kg)L------干粉灭火剂特征代号(L表示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Z---------贮压式F--------干粉灭火剂M-------灭火器3.2规格灭火器的规格按充装的干粉重量划分,系列规格分为1、2、3、4、5、6、8和10kg共8种注:括号内的规格应尽量不采用。
3.3基本参数3.3.1灭火器在20±5℃时,其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略注:有效喷射距离指由灭火器喷嘴的顶端起至灭火剂散落最集中点的水平距离。
3.3.2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应符合Ga4351中第3.3.1条的规定。
本标准推荐使用的温度范围为-20~55℃。
在最高或最低使用温度下的喷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有效喷射时间,相对于20±5℃时的有效喷射时间的偏差不得大于±25%,且不得小于6sb.喷射滞后时间不得大于5s。
c.喷射剩余率不得大于15%。
3.3.3可间歇喷射的灭火器,其间歇喷射滞后时间不得大于3S。
3.3.4灭火器的灭火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4条的规定。
3.3.5灭火器的总重量不得大于20kg。
4 技术要求4.1机械强度4.1.1灭火器筒体和受内压的器头及筒体与器头的连接零件应按GB4351中第3.6.2条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4.1.2灭火器的爆破压力实测值,应满足下式计算的结果:Pb≥0.95(2t.ob/Do)式中:Pb。
一--筒体爆破压力实测值(表压),MPa;D。
----筒体外直径,mm;Qb-----常温下材料的抗拉强度,N/mm^2;t------筒体的公称壁厚,mm。
筒体的爆破口应呈塑性破坏,爆破时不得产生碎片,试验方法按GB4351中第4.6.2条的规定。
4.1.3灭火器的抗振动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6.4和3.6.5条的规定。
4.1.4灭火器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6.6条的规定。
4.2结构4.2.1灭火器操作机构的要求应符合GB4351中第3.10.1条的规定。
4.2.2灭火器应设有卸压结构,以保证在滞压情况下能安全拆卸。
4.2.3灭火器充装的干粉量大于或等于4kg时,应设有可间歇喷射的机构和喷射软管,间歇喷射机构的密封应可靠,其要求应符合GB4351中第3.5.3条的规定。
喷射软管的长度应不小于灭火器筒体高度80%,喷射软管应用耐压、绝缘的编织胶管。
其爆破压力应大于灭火器在60℃工作状态时它所承受的最大压力的3.5倍,且应不小于3.0MPa。
4.2.4喷射软管和接头应有可靠的连接强度,经1.5倍设计压力的水压试验或经400N的拉力试验不脱扣。
4.2.5灭火器应装有能显示内部压力的装置,其要求应符合GB4351中第3.8条的规定。
4.3材料4.3.1灭火器钢制筒体的材料应用镇静钢制造,并应符合使用温度范围的要求。
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3.2灭火器的器头等主要零部件可由铜合金、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制造,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3.3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材料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9条的规定。
4.3.4用于灭火器的干粉,其性能应符合GB4066、ZBC84006标准或有关的干粉灭火剂标准的规定。
4.3.5用作灭火器驱动气体的氮气应符合GB3864的规定。
4.4制造工艺4.4.1灭火器的筒体可用焊接、拉伸或旋压等工艺制造。
4.4.2灭火器的焊缝应均匀,焊缝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气孔、弧坑、夹渣、未焊透和未熔合等缺陷。
采用射线探伤的筒体其焊缝探伤检查应按GB3323执行,焊缝质量应符合3级要求。
4.4.3钣金、冲压零件表面应无毛刺、皱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4.4.4铸造零件的表面应无气孔、夹渣、裂纹和浇不足等缺陷。
4.4.5锻造零件的表面应无毛刺、重皮和裂纹等缺陷。
4.4.6金属零件的加工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应符合GB1804中IT14级的规定。
非金属零件加工未注公差等级应符合GB1804中IT16级的规定。
4.4.7零件的螺纹公差应符合GB197中内螺纹7H级,外螺纹8g级的规定。
4.4.8灭火器外部应进行防腐处理,其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7.1条的规定。
灭火器内部应耐灭火剂的腐蚀,其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7.2条的规定。
4.5密封性能4.5.1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各连接处不得有泄漏。
4.5.2灭火器的密封性能应符合GB4351中第3.5.2条的规定。
4.5.3灭火器筒体和器头应能承受设计压力值的气密性试验而不发生泄漏。
4.6外观质量4.6.1灭火器的外表面涂层应色泽均匀,无明显流痕、龟裂、气泡、划痕和碰伤等缺陷4.6.2电镀件表面应无气泡、明显划痕和碰伤等缺陷。
4.6.3贴花应端正、平服,不缺边少字,无明显皱褶和气泡等缺陷,且经外部腐蚀试验后不脱落。
5 试验方法5.1喷射性能试验:将灭火器安装在试验架上,使喷嘴的中心线离地面垂直距离1m,然后进行喷射试验。
5.1.1有效喷射时间,喷射滞后时间和喷射剩余率等试验的方法按GB4351中第4.1.1条的规定。
5.1.2有效喷射距离试验应与5.1.1条的试验同时进行,试验时,在喷射方向前方放置5排接粉盘,每排5只,尺寸为35cmX25cmX2cm。
相邻接粉盘之间的中心相距50cm,且放置方向应一致,在进行连续喷射试验后、将灭火器喷射方向相垂直的每排接粉盘的灭火剂分别称量。
其中重量最大的一组接粉盘中心所处的位置至喷嘴顶端的距离,即为有效喷射距离(试验应在室内或无风的室外进行)。
5.1.3可间歇喷射的灭火器,其间歇喷射试验的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1.2条的规定。
5.2灭火器使用温度喷射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2条的规定。
5.3灭火器灭火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3或4.4条的规定。
5.4灭火器水压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6.1条的规定。
5.5灭火器爆破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6.2条的规定。
5.6橡胶、塑料零件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11条的规定。
5.7振动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7条的规定。
5.8冲击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
8条的规定。
5.9腐蚀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9.1条和4.9.3条的规定。
5.10灭火器密封性能试验5.10.1灭火器密封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5.2、4.5.3和4.5.5条的规定。
制造厂应对每具灭火器进行气密性试验。
5.10.2将已充装好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的灭火器(可不带喷射软管及喷嘴)浸没在水温不低于5℃的清水中。
水面应离该灭火器顶端50mm以上,保持10min并注意观察,灭火器不得有可见的泄漏气泡。
5.10.3经水压试验合格的灭火器筒体和器头充以设计压力值的压缩空气或氮气,浸没在水温不低于5℃的清水中,水面应高于被测零部件顶端50mm 以上,保持10min并注意观察,不得有可见的泄漏气泡5.11喷射软管及接头的爆破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13条的规定。
喷射软管和接头连接强度的拉力试验可用拉力试验机测定,也可采用砝码负重代替。
砝码的精度应不低于5等。
5.12灭火器的压力表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10条的规定。
5.13灭火器的操作机构性能试验方法应按GB4351中第4.12条的规定。
5.14灭火器的电绝缘性能试验,按GB4402中第3.14条的规定。
6 检验规则6.1产品出厂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保证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2试验取样方法及结果的评定应按GB2828和GB2829的规定。
6.3灭火器的检验项目应按表2规定。
表2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灭火器的标志应符合GB4351中第6章的规定7.2包装7.2.1产品的包装应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损坏和不松散,并符合用户的需要和运输部门的规定。
7.2.2出口产品的包装应符合出口包装的规定。
7.2.3包装箱外表应有下列内容:a.产品的名称及规格(或型号);b.内装数量(具);c.包装箱外形尺寸lXbXh(mm):d.总重量(kg):e.产品出厂年月或序号;f.制造厂名称、地址;g.“小心轻放”、“注意防潮”、“严禁曝晒”等字样或标记。
7.3运输和贮存7.3.1灭火器在运输和存放中,应避免倒放、雨淋、曝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
7.3.2灭火器的存放环境温度应在-10-45℃范围内。
8 维修、保养8.1灭火器在使用期内的保养8.1.1灭火器放置处,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筒体受潮腐蚀。
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以免影响灭火器正常使用。
8.1.2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
8.1.3灭火器的检查,应由经过训练的专人进行。
8.2灭火器的维修和再充装8.2.1灭火器一经开启,即使喷出不多,也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再充装再充装应由专业维修部门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不得随便更改灭火剂的品种,重量和驱动气体压力。
8.2.2灭火器每五年和每次再充装前要其主要受压部件,如器头、筒体等应按本标准5.4条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便用。
试验后应及时干燥处理,并检查内壁,不应有明显锈蚀。
水压试验不合格,不准用焊接等方法修复使用。
8.2.3经维修部门修复的灭火器,应有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以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如松、李跃伟、康洪祥、戴国定。
本标准主要参照采用ISO/DP7165手提式灭火器和UL299干粉灭火器。
附录灭火器筒体壁厚计算(补充件)A1符号S1:筒体计算最小壁厚,mm:S2:封头计算最小壁厚,mm;Ph:筒体水压试验压力(表压),MPa;δh:常温下材料的抗拉强度,N/mm^2;δs:常温下材料的屈服应力,N/mm^2;Di:筒体的内直径,mm;Ri:封头球面部分内半径,mm;Hi:封头内凸面高度,mm;r:封头过渡区转角内半径,mm;Φ:焊缝系数;K:封头形状系数;h:封头直边高度,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