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发展史
MP3发展史

MP3发展历程回顾世界上第一台MP3——Saehan MPman F10世界上第一台MP3的诞生,其实是有一个小故事的,故事追溯到1997年3月的一天,韩国三星公司一位部门经理Moon先生,出差在美国回到汉城的飞机上,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看他的同事给他发出的一分报告。
这是一份图象、文字和MP3音乐合成的简报。
当Moon阅读完毕摘下耳机,发现他身旁的旅客正在听着MD,Moon顿时受到启发:要是电脑上的MP3音乐文件也能够直接取出来,用一个独立的播放器来播放,那不就是最好的音乐随身听吗?回到韩国后,他将这个想法提给当时的总裁尹钟龙。
可惜的是,当时三星正在进行组织重整,无暇兼顾Moon的发展提案。
半年后,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使三星公司受到巨大的冲击,Moon先生也被迫提早退休。
离开三星公司后,Moon先生进入了另一家韩国企业Saehan(世韩)出任总裁,并将他的想法在Saehan公司转变成为了现实,于1998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的MP3播放器——MPMan F10 MPMan,取意于MP3与WALKMAN的结合。
MPMan F10的体积为70x90x16.5mm,约有四个1.44M软盘堆叠起来这么大,体重为65克,可谓非常轻巧。
MPMan F10没有任何的机械部件,信噪比达到70dB,失真率为0.01-0.1%。
播放时可显示音轨、播放时间,可编排播放顺序,支持低音/中音放大,电池状态检测和显示,依靠2个镍氢电池也能维持8小时播放,即使在现在也并不会显得落后。
MPMan F10当时开发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从收费音乐网站下载歌曲,可惜Saehan公司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加上MPMan F10采用的是而且采用的是当时极为昂贵的闪存,很快便在与MD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虽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MPMan F10的出现从此便启动了MP3市场,韩国的许多公司都开始了对MP3的研发和生产。
直到今日,韩国依然在MP3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MP3播放器十年变形记

“是唱片老板抛弃我们”
1998年:小荷才露尖尖角 年 小荷才露尖尖角
虽然现在Saehan已较少推出新机型,但这部 F10依然是里程碑式的产品。它的体积很大,约 有四个1.44M软盘堆叠起来这么大。F10接近 CD的高音质;没有机械部件;可扩展设置等特 征已和现代MP3播放器十分类似。依靠2个镍氢 电池也能维持8小时播放,也和现在普通MP3差 不多。不过F10只支持标准编码,产生的MP3 文件非常大,在闪存价格非常昂贵的当年,这 是它败给MD的原因之一。
DMTECH DM-AV10是MP3 升级为多媒体“随身看”的 首款作品,不但可以听,还 可以加上LCD屏幕观赏下载 的影片、或数码相片。它们 搭配微软的Portable Media Center操作系统系统,正式 成为移动媒体中心。 DMTECH DM-AV10
2005年:反其道行之
2005年1月,第一代iPod Shuffle 诞生,这是苹果没有采用显示屏 的播放器产品.它的诞生被认为 是iPod家族的一大灾难.因为 shuffle不带显示屏,它也就不能 进行歌词浏览、图片欣赏、视 频播放.尽管如此,iPod Shuffle 依然保持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一 直到2006年下半年依然风采依 旧. iPod Shuffle
Diamond Rio PMP300
2000年:将硬盘装进来
2000年中,创新发布了世界上第 一台2.5寸硬盘MP3——NOMAD Jukebox。它采用了富士通6GB的 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容量远远超过 了当时的闪存MP3。但Jukebox的 体积也非常惊人的,当其他MP3播 放器已经小的像打火机,创新 Jukebox却比CD随身听还要大。 但从此以后,硬盘MP3走上了体积 跟容量成反比的小型化道路。另外, 它还是最实现直录功能的产品之一。 由于生产商源于新加坡,减少了 Jukebox发售的阻力,RIAA已无法 阻碍它的发展了。
Mp3简介

Mp3简介一.什么是MP3MP3的全称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它所使用的技术是在VCD (MPEG-1)的音频压缩技术上发展出的第三代,而不是MPEG-3。
MP3是一种音频压缩的国际技术标准,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1987),在德国Erlangen的Fraunhofer研究所开始的,研究致力于高质量、低数据率的声音编码。
在Dieter Seitzer—个德国大学教授的帮助下,1989年,Fraunhofer在德国被获准取得了MP3的专利权,几年后这项技术被提交到国际标准组织(ISO),整合进入了MPEG-1标准。
MPEG声音标准提供三个独立的压缩层次:层1(Layer 1)、层2(Layer 2)和层3(Layer 3),用户对层次的选择可在复杂性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
①层1的编码器最为简单,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384 kb/s,主要用于小型数字盒式磁带(digital compact cassette,DCC)。
②层2的编码器的复杂程度属中等,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256 kb/s~192 kb/s,其应用包括数字广播声音(digital broadcast audio,DBA)、数字音乐、CD-I(compact disc-interactive)和VCD(video compact disc)等。
③层3的编码器最为复杂,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64 kb/s,主要应用于ISDN上的声音传输。
Mpeg-1 lay 3支持的采样率为32,44.1,48khz,比特率支持32---320kbpsMpeg-2 lay 3支持的采样率为16,22.05,24khz,比特率支持8---160kbpsFraunhofer对此又进行扩展,将原来MPEG-2所支持的低采样率再除以2,得到: 8, 11.025, 和 12 kHz,比特率跟MPEG-2相同,称为 "MPEG 2.5"。
动听百年:音乐播放器发展沉浮史

动听百年:音乐播放器发展沉浮史对你来说,音乐的意义是什么?有的人觉得听音乐只是为了一时消遣的娱乐:伤心的时候音乐让自己释怀,休闲的时候音乐让自己愉悦,健身的时候听音乐让自己更有动力。
也有人认为音乐是封存记忆的压缩包,当熟悉的旋律某一天在耳畔再次响起,一些人、一些事,都只发生在昨天一样。
而卡尔.伯纳克说,音乐不是消遣,不是娱乐,音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让人类生活得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如今,音乐播放的介质已经复杂多样,在通勤路上、在家里、在万米高空,轻轻按下播放键,喧嚣褪去,就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人类的音乐史已有千年,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听到自己想要的音乐,在储存、播放介质的发展上,人类也经历了上百年的奋斗。
其中的故事,和音乐本身一样动听。
1音乐是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结成的硕果。
从石器时代就开始,原始人就有着用骨制器乐来主持祭祀的传统,随着社会进步,各种演奏乐器开始出现,随着音乐从大雅之堂走入世俗生活,复杂的古乐器也逐渐发展成现代的提琴、吉他等乐器。
15世纪,西方音乐支柱的三和弦理论诞生。
16世纪民间开始普及弦乐器,键盘乐器、古钢琴也进入西方的权贵家庭。
随着不断的发展,音乐在演奏、编排上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注重韵律和结构,复杂的古典乐和交响乐,注定无法让普罗大众能随时聆听。
民谣、乡村音乐,也依赖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和即兴演奏。
工业革命后,随着电磁学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基于电磁理论的实用工具开始被广泛发明出来,“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是在此时开始崭露头角。
我想把这个时期成为音乐的沉默时期,因为这时候,诸如你我的普通人,想随时随地听到一首喜欢的音乐,并不容易。
而留声机,就是爱迪生为我们这个沉默世界带来的一份大礼。
1877年12月,经过多次试验、调试后,爱迪生公开表演了留声机。
“会说话的机器”诞生的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留声机也成为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其他的两个是:电灯和电话。
留声机最初的音乐载体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黑胶唱片,而是通过锡箔制成的滚筒来发声。
MP3播放器十年大纪事

MP3播放器十年大纪事最近发烧,烧mp3,收了一大堆。
听得多了以后,就有想法,顺便关注一下mp3播放器的发展历程。
本文参考了众多网上资料,主要是网友wells_lin翻译Andreas Ødegård的资料,但其中的感受是自己的。
很长,还没写完,按照计划还有一个后记和我对mp3音质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给爱好音乐的朋友一个参考。
前言mp3音乐格式1987年,德国人Karlheinz Brandenburg为了改善无线电的通话质量,适应当时传输速度很慢的英特网,发明了mp3音频格式。
这种音频格式采用MPEG Audio Layer3技术,消除了人耳不能分辨的频率,将声音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进行有损压缩,采样率为44kHz、比特率为112kbit/s,数据在转变成MP3之后,其大小仅为原来体积的十二分之一,大大方便了数字音乐的传播。
今天,MP3格式已经成为影响最大的音乐格式。
在非法交易中,这项技术被大量滥用,也给一大批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让他们在mp 3播放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mp3音乐播放器MP3是以数字方式储存的音乐,有相应的数字解码播放系统,要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数字解码,再还原成波形声音信号播放输出。
这,就是MP3播放器。
1998年,在微软发布他里程碑式的操作系统Windows98之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韩国退休老头Moon,在飞机上突然灵光闪现,发明了mp3播放器。
mp3播放器生存权之争几个月后,发生了一件对mp3播放器的发展影响巨大的事件。
美国Di amond(帝盟)公司因为推出自己的mp3播放器PMP300而遭到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简称“RIAA”)的控告,控告理由是mp3播放器纵容人们免费传播有版权的音乐作品,严重损害了唱片公司的利益。
官司打到加州法庭,双方围绕MP3自身的合法性及相关侵权行销等问题激烈辩论,引发出一场热闹非凡的MP3诉讼大战。
最后,法院驳回了RIAA的请求。
mp3歌曲

mp3歌曲MP3歌曲:音乐的数字化时代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音乐的获取和享受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MP3歌曲正是这个数字化时代音乐的代表。
本文将探讨MP3歌曲的历史,其对音乐产业和听众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MP3歌曲的起源MP3歌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由杜比实验室的卡尔·海恩特(Karlheinz Brandenburg)和他的团队开创了这一技术。
MP3,全称为“MPEG Audio Layer III”,是一种压缩音频文件的格式。
它通过采样率、比特率以及抗错算法等方式,将原始音频文件压缩为更小的尺寸,从而实现了更高效的传输和存储。
二、MP3歌曲的影响1. 音乐产业的变革引入MP3技术使音乐产业面临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传统唱片销售逐渐下降,而在线音乐下载和流媒体平台兴起。
这使得音乐能够更加便捷地传播和购买,同时也打破了传统音乐公司的垄断,给更多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2. 听众的体验升级MP3歌曲的问世给听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通过MP3技术,用户可以将大量音乐文件存储在一个小巧的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播放。
更重要的是,MP3格式的音乐文件质量较高,能够保持较好的音质,让用户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减少了磁带或CD等媒介带来的损耗。
3. 音乐共享的开启MP3的出现也带动了音乐共享文化的兴起。
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从而推动了音乐的传播。
然而,正是这种音乐共享文化也引发了版权保护的问题,对音乐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MP3歌曲的未来发展尽管MP3歌曲在音乐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它的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
一方面,无损音频格式的发展,如FLAC、ALAC等,提供了更高质量的音频和更逼真的听觉体验。
另一方面,流媒体服务的崛起,如Spotify、Apple Music等,使得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在线音乐平台而非下载MP3歌曲。
mp3发展史

编辑:萧萧
MP3在短时间内迅速兴起,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可以说,MP3颠覆了传统的音乐行业,并且引发了现代版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碰撞。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MP3的兴起:
10、弗劳恩霍夫协会大惊失色,企图抓住肇事者,并且警告所有使用者,不得非法使用偷来的编码器。但是无济于事,免费编码器在全世界流行开来,每个人都在用,MP3成了事实上的音频编码标准。没过几年,弗劳恩霍夫协会就明白大势已去了,它根本无力阻止这种全球潮流,不如默许MP3编码器可以免费使用。
11、1999年,19岁的美国学生Shawn Fanning开发了Napster软件,允许使用者进行"点对点"(P2P)的MP3文件传输。这实际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各种音乐作品。
1、1987年,德国科研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Institut)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专攻音频编码。
2、Karlheinz Brandenburg博士是这个小组的核心人物,他后来被称为"MP3之父"。
3、1988年1月,国际标准组织ISO决定成立"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简称MPEG),解决影音节目的压缩编码的标准问题。音频编码是这个专家组的一个子项目,由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人员主导。
14、唱片公司先是起诉并关闭了Napster,然后威胁要起诉所有P2P下载的使用者。作为回应,加密的P2P下载很快开发出来,使得追踪使用者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使命"。
15、唱片公司又想开发一种加密格式,使得下载的音乐只能付费后播放。后来,这种想法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
MP3十年发展史回顾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10

MP3十年发展史回顾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10:50PS:我的第一款MP3就是纽曼,好像是纽曼B105吧,应该是2004年买的,那时容量还是128M呢,我现在想想,我都想不起来我当时是怎么知道有MP3这个东西的,呵呵,也不知道怎么会想着去买了个P3,当时好像要400元呢,后来送我妹妹了。
看来等我知道M P3时,已经很晚了,呵呵!第二款MP3也是纽曼的,好像也是B105吧,不过那时已经是256M了,是2005年买的,不过质量、音质都蛮不错的,这个P3我一直到现在都在用着呢,用了都有3年了,除了我不小心把屏压的支离破碎,但还可以正常使用的,只不过看着不太好看,呵呵,不过其它方面都很正常的,音质、电池都蛮不错的,呵呵,可能我不是什么音质发烧友,因此感觉音质都那样吧。
所以到现在,我都挺喜欢纽曼这个品牌,感觉质量蛮不错的,呵呵,不过我宿舍的朋友去年买了个纽曼的,就修了好多次,呵呵,可能他运气背吧!现在纽曼好像还出B105这个型号,外观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容量达到了2G--4G 了,呵呵,我还是喜欢这个小小的东东,看着那些现在的M P4,都是2.5--3寸的屏,尽管看视频确实有好的视觉效果,可是总感觉挂脖子里听歌时,实在太不方便了,又大又重,呵呵,因为P3还能用,还有电脑,所以就不打算买M P4、MP5这类,打算直接跳到P S P,呵呵,现在的PSP不仅能玩游戏,而且也能听歌、看视频了。
说起MP5了,就想说说自己的感受,这MP5说白了就是“支持RM/RMVB格式的MP4”,除了支持的视频格式比P4要多一点,其它方面也没什么长进,而且国内第一个打出MP5称号的应该就是爱国者了,现在许多MP4都可以播放R M/RMVB格式了,可是人家还是叫它P4,但我们也可以叫它P5,呵呵,因此现在许多朋友手中所拿的M P4其实都可以也称作M P5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3发展历程回顾今天,当我们提及“MP3”,更多时候指的是“MP3播放器”,但真正意义上的“MP3”,应该是一种数字音乐格式。
注意:为免造成混淆,以下所提到的“MP3”,指的就是MP3音乐格式。
要了解MP3,我们首先要学习一个名词——MPEG。
MPEG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简写,该专家组隶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要负责为音频和视频的传送制定国际标准。
由该专家组所制定的MPEG标准,目前常见的有MPEG-1、MPEG-2和MPEG-4。
MPEG-1音频压缩标准是第一个高保真音频数据压缩标准,广泛地应用在VCD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
虽然说压缩都会带来音频的失真,但MPEG-1利用人耳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压缩率的取得来自去掉人耳听不到的信息细节,也即对人耳而言,MPEG-1音频压缩是不失真的。
MPEG-1音频压缩标准提供了三个独立的压缩层次,使用户可在复杂性和压缩质量之间权衡选择。
其中第3层最为复杂,但是音质却是最好的,MP3指的便是MPEG-1中的第3层音频压缩模式,即MPEG-1 Layer-3,而并非MPEG-3。
MPEG-1 Layer-3压缩模式将音乐文件以1: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
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
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
而MP3播放器则用以对MP3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MP3问世后,很快就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数字音乐格式,曾有专业网站统计,一直以来MP3都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MP3的发展让所有唱片业的老板集体失眠。
好了,简单地了解过MP3音乐格式,我们该转入正题,谈谈MP3播放器的发展史了。
那么,请注意了:以下简称为“MP3”的,指的不再是MP3音乐格式,而是MP3播放器了。
MP3发展至今,已有8年的历史,要从头到尾地娓娓叙来恐怕真是三日三夜也说不完。
于是simon想到了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办法,就是将MP3发展史上历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一一列举,更形象地将MP3发展的历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世界上第一台MP3——Saehan MPman F10世界上第一台MP3的诞生,其实是有一个小故事的,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上……噢!Sorry,老毛病又犯了^_^!故事追溯到1997年3月的一天,韩国三星公司一位部门经理Moon先生,出差在美国回到汉城的飞机上,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看他的同事给他发出的一分报告。
这是一份图象、文字和MP3音乐合成的简报。
当Moon阅读完毕摘下耳机,发现他身旁的旅客正在听着MD,Moon顿时受到启发:要是电脑上的MP3音乐文件也能够直接取出来,用一个独立的播放器来播放,那不就是最好的音乐随身听吗?回到韩国后,他将这个想法提给当时的总裁尹钟龙。
可惜的是,当时三星正在进行组织重整,无暇兼顾Moon的发展提案。
半年后,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使三星公司受到巨大的冲击,Moon先生也被迫提早退休。
离开三星公司后,Moon先生进入了另一家韩国企业Saehan(世韩)出任总裁,并将他的想法在Saehan公司转变成为了现实,于1998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的MP3播放器——MPMan F10MPMan,取意于MP3与WALKMAN的结合。
MPMan F10的体积为70x90x16.5mm,约有四个1.44M软盘堆叠起来这么大,体重为65克,可谓非常轻巧。
MPMan F10没有任何的机械部件,信噪比达到70dB,失真率为0.01-0.1%。
播放时可显示音轨、播放时间,可编排播放顺序,支持低音/中音放大,电池状态检测和显示,依靠2个镍氢电池也能维持8小时播放,即使在现在也并不会显得落后。
MPMan F10当时开发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从收费音乐网站下载歌曲,可惜Saehan公司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加上MPMan F10采用的是而且采用的是当时极为昂贵的闪存,很快便在与MD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虽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但MPMan F10的出现从此便启动了MP3市场,韩国的许多公司都开始了对MP3的研发和生产。
直到今日,韩国依然在MP3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最具影响力的MP3——Diamond Rio PMP300在世韩的MPman F10为人们带来了惊喜之后,美国的帝盟(Diamond)公司挑头,于1998年底推出了Rio PMP300,这是第一个让全世界都印象深刻的MP3。
Rio PMP300最大的优点就是可在互联网上下载MP3而不用花一分钱。
但是,互联网丰富的MP3资源带来了无限惊喜和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的新问题。
帝盟很快就被传统的唱片业巨头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盯上,并以Rio PMP300侵犯了知识产权为理由将帝盟公司告上法庭。
事情最终以帝盟公司的胜诉告终,版权纠纷反而成为了Rio PMP300最大的宣传,一时间,Rio PMP300成为了街知巷闻的“明星”,身价170美元的它不可思议地在全世界范围热销起来,人们此时才真正知道了“MP3播放器”的存在,导致今天不少人都误以为Rio PMP300是世界上第一台的MP3。
第一台2.5英寸硬盘MP3——Creative NOMAD Jukebox跨入21世纪,MP3的高速发展使人们不再满足于闪存那以MB为单位的容量。
2000年1月,音频硬件领域的老大哥创新推出了世界第一台2.5寸硬盘MP3——NOMAD Jukebox,它采用了富士通6.4GB的2.5英寸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相当于100多张CD的MP3音乐,容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闪存MP3,不过体积也非常惊人,竟比一般的CD随身听还要大,其外形也跟CD随身听非常相似。
虽然采用硬盘介质,但为了保证在运动时音乐能流畅地进行播放,创新为其设计了可支撑5分钟的8MB防震缓存,这样即使在外出及移动的条件下也不会出现音乐跳轨现象。
同时,NOMAD Jukebox还是最早的具备直录功能的MP3之一。
直录功能的出现,使得MP3打破了依靠电脑获得资源的局限性。
当然,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将CD转换成MP3的自由,也招来了RIAA的“关注”,但幸好创新源于新加坡,RIAA也只能是鞭及莫长,现在,直录型MP3早已是大行其道。
MP3文化的标志——Apple iPod超级昂贵的价格、夸张的耗电能力以及反道而行的便携性,创新NOMAD Jukebox 的诞生并没有将硬盘式MP3真正带入人们的生活。
直到Apple iPod的出现……虽然采用硬盘作为MP3的存储介质这个创意并不是Apple首先提出的,但iPod却是将该创意贯彻得最好的产品,是iPod真正掀起了硬盘MP3的潮流!iPod诞生于2001年10月,作为一款MP3,它在很多方面并不出色:价格高、音质一般、使用时间短以及缺乏对Windows的支持等等,但它却是第一个把互联网音乐与MP3随身听捆绑销售的产品。
许多人都愿意付少量钱到Apple官方站下载单歌,或使用包月制的无限时Download,iPod真正让唱片公司获得利润,所以得到了消费者和唱片商的双重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排除产品本身漂亮的外观和人性化操作外,iPod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为了MP3音乐文化的一个标志。
拥有iPod,并不是意味着你拥有了一款最好的MP3,而是代表着你是一个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当一样东西成为了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标志,那么它将是难以被取代的,这也是iPod从一代到四代都一直畅销的最大原因!第一台支持WMA编码的MP3——LG MF-PE520不管在任何领域,都不会有一样事物永远“独霸”的局面。
正如当MP3音乐格式正在互联网上日益风行的时候,越来越多针对网络的数字音乐格式涌现,其中对MP3音乐格式威胁最大的就可算Apple的iTunes和微软的WMA。
WMA是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后的文件格式,只要通过Windows Media Player 就可将CD转录成WMA格式数字音乐。
在同等音质下,WMA文件的占有空间仅是MP3文件的一半,而且只需要采用64Kbps的编码率,WMA便可以达到接近CD的音质。
支持WMA音乐格式的播放,意味着你能够听到更多更好的音乐。
和以往的编码不同,WMA支持防复制功能,通过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加入保护,就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于播放的机器等等。
而MP3音乐格式除了使用了可变编码率之外并没有多大进步,虽然后来出现了MP4和MP3Pro格式,但是缺乏厂商和播放器的支持使得这两种格式并不流行。
再加上微软对WMA的大力推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MP3最终被WMA或其它音乐格式取代已经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2002年9月,全球首款支持WMA编码功能的MP3诞生,它就是LG MF-PE520。
LG MF-PE520不仅仅支持WMA音乐格式的播放,还可将各种音频文件直接转录为WMA格式,对比其它仅仅具有WMA解码功能的MP3,LG MF-PE520实现了“完全支持多种音频格式”。
第一台微硬盘MP3——Creative NOMAD MuVo2虽然硬盘MP3为我们带来了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但也同样带来了诸如便携性差、耗电量高等问题。
初期的硬盘式MP3根本没有对传统闪存式MP3带来太大的威胁,直至(Creative)NOMAD MuVo2的出现创新NOMAD MuVo2尺寸只有67×20×66.5mm,重71g(不带电池),采用一英寸微型硬盘,容量有1.5G和4G两种。
硬盘MP3所带来的便携性差、耗电量高等问题,在NOMAD MuVo2的身上一一得到了解决,而且其信噪比标称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98dB。
容量大、体积小、音质好等特点绝非一般的闪存式MP3可比,更为让人们为之疯狂的是,NOMAD MuVo2拥有的是一块可拆卸的一英寸微型硬盘,而这块一英寸微型硬盘本身的价值就和NOMAD MuVo2相当,超值的性价比使得NOMAD MuVo2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市场。
第一台闪存式彩屏MP3——信利MP301进入2004年,当MP3在容量、外观、音质上的发展无法再吸引更多眼球的时候,开始转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正如在手机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人们对于MP3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欣赏音乐,而是能像手机一样身兼多职。
作为全球第一款闪存式彩屏MP3,信利MP301的推出引起了MP3市场的巨大关注。
彩屏手机的起步还是从256色开始,而信利MP301却一步到位,采用了2.2英寸6万5千色的STN屏幕,分辨率达到了160×128像素,虽然并非TFT材质,但高亮度加上高分辨率使得MP301的画面显示效果相当细腻,即使在强光下依然表现出色,比大部分彩屏手机还要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