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重金属砷、镍、镉的检测

合集下载

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

各项重金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1、重金属砷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加入碘化钾-硫脲并加热,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硼氢化钾将三价砷还原为负三价,形成砷化氢导入吸收液中呈黄色,经仪器检测得出砷含量。

2、重金属铅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二硫腙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弱碱性条件下,铅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后,比色测定。

3、重金属铬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样品经消化后,在二价锰存在条件下,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六价铬含量呈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铬含量。

4、重金属镉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碱性条件下,镉离子与6-溴苯丙噻唑偶氮萘酚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后,比色测定。

5、重金属汞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二硫腙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酸性条件下,汞离子与二硫腙生成橙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后,比色测定。

6、重金属镍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丁二酮肟比色法,即样品经消化后,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一种过氧化剂,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褐色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镍含量呈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镍含量。

7、重金属铁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样品经消化后,用还原剂将铁还原成二价铁,在PH2—9的范围内,二价铁与邻啡啰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呈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铁含量。

8、重金属铝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铬天青S比色法,样品经过消化处理后,三价铝离子在缓冲溶液介质中,与铬天青S及十六烷基溴化铵反应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铝含量呈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铝含量。

9、重金属锌的检测原理及采用标准采用国家标准二硫腙比色法,试样经消化后,在合适的PH的条件下,锌离子与二硫腙形成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锌含量呈正比,比色测定可得出锌含量。

《卷烟主流烟气中铬、镍、砷、硒、镉、铅的测定

《卷烟主流烟气中铬、镍、砷、硒、镉、铅的测定

《卷烟主流烟气中铬、镍、砷、硒、镉、铅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实验报告1概述卷烟主流烟气中Ni、Pb、Cd、Cr、As和Se6种元素为Hoffman名单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

Ni、Pb、Cd、Cr为重金属元素,易在体内蓄积而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Se是生命必须的基本微量元素之一,但食物中含5ppm或饮料中含0.5ppm的Se对人有潜在的危险。

As和它的化合物几乎全是剧毒。

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批准了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FCTC在我国正式生效。

我国对烟草制品管制和披露建议方案中包括卷烟主流烟气中Ni、Pb、Cd、Cr、As和Se 6种元素。

建立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Ni、Pb、Cd、Cr、As和Se的方法,可以为我国履行FCTC,对管制成份的披露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对减害降焦研究有关卷烟烟气中有害元素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制定卷烟主流烟气中Ni、Pb、Cd、Cr、As和Se的测定方法,对于本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显示,国内外对烟草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等。

其中卷烟烟气中有害元素的测定基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技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为离子化源的质谱分析方法。

该方法几乎可分析地球上所有元素,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检测范围宽,且可进行多元素分析。

由于卷烟烟气中Ni、Pb、Cd、Cr、As和Se含量较低,利用ICP-MS的特点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时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

2原理按照GB/T19609调节样品,抽吸卷烟,用静电捕集管收集主流烟气粒相物,用加有10%(V/V)硝酸的吸收瓶收集气相物。

分光光度法检测重金属

分光光度法检测重金属

目前,重金属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一般指比重大于5 的金属,约有45 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需,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都有毒。

在环境污染方面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

如果重金属元素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或者进入土壤中,由于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而使这些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受到污染。

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它们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如鱼类或贝类积累的重金属被人类所食,或重金属被稻谷、小麦等农作物吸收后被人类食用,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使人产生重金属中毒,轻则发生怪病(水俣病、骨痛病等) ,重则导致死亡。

其次,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重金属超标引起的中毒事件不胜枚举。

总之,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含量很低时就能引起环境污染。

(2)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相反,有些重金属有可能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一有机化合物。

(3)地表水的重金属可以通过生物的食物链富集,而达到相当高的浓度。

(4)重金属进入人体后能够和生理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累积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累积性中毒。

由此,重金属的在线测量和应急测量已逐步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现已成为一个市场热点。

目前环保重点监测的重金属有砷、铅、铬、镉、汞,另外污染面比较大的电子行业的特定重金属还有铜和镍。

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比如原子光谱中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等;分子光谱中有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电化学中比如选择性电极,阳极溶出法等;还有其他比如中子活化,离子色谱等方法。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 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1、工业排放: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的大量排放,是 导致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2、交通尾气: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通尾气排放成 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3、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不规范农业行为,也 会导致大气中重金属颗粒物的排放。
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析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以颗粒物的形 式释放到大气中。
4、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和 处理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会 以颗粒物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内容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 源及控制建议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 中,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对其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 切实可行的控制建议。
一、采样技术
一、采样技术
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为了获取具有代 表性的样品,需要采用合适的采样技术。目前,常用的采样技术包括滤膜捕集法 和惯性撞击法等。滤膜捕集法适用于采集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而惯性撞击 法适用于采集PM10和PM5等粗颗粒物。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 的采样技术。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 状和影响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影响
大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其来源复杂,包括工业 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 素,如铜、锌、铅、镍等。这些重金属颗粒物在大气中难以降解,会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

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

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

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

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 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

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

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

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

检测大气金属污染物的五种方法

检测大气金属污染物的五种方法

检测大气金属污染物的五种方法对于重金属污染,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无形无色,比之水中重金属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大气中上述铅、汞、镉、铬、砷污染物年排放量已达约9500吨。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可能通过呼吸,或迁移至水、土壤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在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面,目前国内外并存着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以及质子诱导X射线发射光谱法等检测方法,其中,国内采用较多的有AAS法、ICP-AES法和XRF法。

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

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

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

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从空心阴极灯或光源中发射出一束特定波长的入射光,通过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汽时,部分被吸收,透过的部分经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即可测得该特征谱线被吸收的程度即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该元素的原子浓度成线性关系,即可求出待测物的含量。

八大重金属含量标准

八大重金属含量标准

八大重金属含量标准八大重金属通常指的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八种金属元素,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砷(As)、铜(Cu)、锌(Zn)、镍(Ni)。

这些金属在环境中的过量浓度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国家和组织可能制定了各自的八大重金属含量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关标准和指南:1.中国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铅(Pb):0.05 mg/L•镉(Cd):0.005 mg/L•汞(Hg):0.001 mg/L•铬(Cr):0.05 mg/L•砷(As):0.05 mg/L•铜(Cu):1.0 mg/L•锌(Zn):5.0 mg/L•镍(Ni):0.02 mg/L2.美国环境保护局(EPA)饮用水标准:•铅(Pb):0.015 mg/L•镉(Cd):0.005 mg/L•汞(Hg):0.002 mg/L•铬(Cr):0.1 mg/L•砷(As):0.01 mg/L•铜(Cu):1.3 mg/L•锌(Zn):5.0 mg/L•镍(Ni):0.1 mg/L3.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标准:•铅(Pb):0.01 mg/L•镉(Cd):0.003 mg/L•汞(Hg):0.001 mg/L•铬(Cr):0.05 mg/L•砷(As):0.01 mg/L•铜(Cu):2.0 mg/L•锌(Zn):3.0 mg/L•镍(Ni):0.02 mg/L这些标准通常适用于水质标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也可能有其他介质(如土壤、空气)的相关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

22种重金属的标准

22种重金属的标准

22种重金属的标准22种重金属的标准是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和工业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这些重金属包括铅、汞、镉、六价铬、铜、镍、砷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对22种重金属的排放和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1.铅(Pb):不得超过0.2mg/L2.汞(Hg):不得超过0.01mg/L3.镉(Cd):不得超过0.005mg/L4.六价铬(CrVI):不得超过0.1mg/L5.铜(Cu):不得超过5mg/L6.镍(Ni):不得超过1mg/L7.砷(As):不得超过0.01mg/L8.钡(Ba):不得超过1mg/L9.钴(Co):不得超过0.05mg/L10.钒(V):不得超过0.01mg/L11.锑(Sb):不得超过0.005mg/L12.锰(Mn):不得超过2mg/L13.锡(Sn):不得超过0.02mg/L14.锶(Sr):不得超过0.05mg/L15.铊(Tl):不得超过0.002mg/L16.钡(Be):不得超过0.007mg/L17.硼(B):不得超过0.7mg/L18.钼(Mo):不得超过0.004mg/L19.铅(Pb):不得超过0.2mg/L20.汞(Hg):不得超过0.01mg/L21.镉(Cd):不得超过0.005mg/L22.六价铬CrVI:不得超过0.1mg/L这些标准主要适用于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等领域。

这些重金属的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在工业生产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重金属的排放,例如采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改进工艺流程、加强废水处理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避免接触这些重金属,例如不要使用劣质化妆品、注意饮食卫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中重金属砷、镍、镉的检测
相关背景:
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已使环境问题成为了公众焦点,其中难以降解的重金属污染以其对环境的破坏及人体的危害又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国务院于2011年2月19日批复了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

对于重金属污染,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无形无色,比之水中重金属易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大气中上述铅、汞、镉、铬、砷污染物年排
放量已达约9500吨。

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可能通过呼吸,或迁移至水、土壤后,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国内开始制修订一些新的标准方法来检测大气中的重金属,其中部分重金属像砷、镍、镉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检测的。

依据标准:
1、砷:《HJ 540-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2、镍:《HJ/T 63.3-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分光光度法》;
3、镉:《HJ/T 64.3-2001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
检测方法简介:
1、砷:用玻璃纤维滤筒或石英滤筒采集废气中颗粒物样品,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所采集的样品用混合酸消解处理。

在酸性溶液中,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加锌粒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使三价砷进一步还原为气态砷化氢,与溶解在三氯甲烷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510nm波长处分光光度法测定,10mm比色皿。

2、镍: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气体排放中颗粒物样品,用玻璃纤维滤筒采集排放中的颗粒物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制成样品溶液。

将样品溶用丁二酮肘-正丁醇萃取分离后,在氨溶液中,碘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肪作用,形成酒红色可溶性络合物,在440 nm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10mm比色皿。

3、镉:将采集样品后的滤膜或滤筒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制成样品溶液。

在pH 9.5-11.5
的弱碱性溶液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镉离子与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作用
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于波长532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10mm比色皿。

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ThermoFisher)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完全能够满足上述检测需要,并且可以为客户提供方法建立的工作,以方便有此需求的客户快速使用仪器,达到单位检测要求。

请您联系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8008105118,4006505118),或者咨询我们当地的代理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