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与洛书

合集下载

古代“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什么意思?

古代“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什么意思?

古代“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是什么意思?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阴阳五⾏术数之源。

河图是⼋卦分野,归类五⾏,是体;⽽洛书就是五⾏络合,系统九宫,是⽤。

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卦、周易、六甲、九星、风⽔、等等皆可追源⾄此。

河1《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之说。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汉⽂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学诸领域产⽣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洛书相传,上古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演成⼋卦,后为《周易》来源。

⼜相传,⼤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禹。

⼤禹依此治⽔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依此定九章⼤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河图洛书⽬前⽽⾔,伏羲得到河图推出伏羲⼋卦,连这个伏羲⼋卦⾄今都少有⼈懂,也可以说是世上有⼏个⼈能懂,恐怕从古⾄今⼀个⼿都能数过来。

既然如此,那⼀切的源头《河图》、《洛书》呢?恐怕就是当时的伏羲都没有完全看懂吧。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袁天罡据说得到了《河图》、《洛书》,他从中悟出了⼀部分东西都让⼈⽆可奈何,他布阵乾陵,⾄今让⼈寻不到⼊⼝在哪。

五⽓经这么伟⼤的创作,究竟是出⾃何⼈之⼿呢?传说《河图》、《洛书》始作于距今⼋千年以前。

《河图》⼜称《星系轮布图》,是燧⼈⽒、弇兹⽒部落所创。

该图由象征阴阳的⼆⼗个图形符号构成,内涵极深,被世界学术界公认为是易学、⽞学、术学等多学科之先。

《洛书》是燧⼈⽒、弇兹⽒在观察北⽃九星时创制。

北⽃我们今天所见的北⽃星为七颗,⼀⽈天枢,⼆⽈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衡,六⽈开阳,七⽈摇光,故称北⽃七星。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1、洛书:相传是河图洛书的原本,道教、儒家、阴阳家的共同经典。

2、河图:中国最古老的星图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起源,自从伏羲氏画八卦以来,就有了河图洛书。

古人认为这两个神秘图案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也就是《尚书》所云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最原始的图腾和崇拜,从而使其成为生命意识和宇宙观的直接体现。

《庄子·天下篇》云:“伏羲得之,以演《易》;文王得之,以《易》演《周礼》;孔子得之,以《周易》演《春秋》。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凡画八卦,莫不有数。

”“数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为成数。

”皆以阴阳五行为之本,天地万物为之始,而《易》为之用。

数乃生成之本,阴阳之则,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星图?因为,从黄河开始到长江、淮河、松花江、黑龙江、珠江等江河湖泊,都在此“规律”范围内。

(因此河图又称“规矩”)2、1、何谓先天河图?河图就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是顺应自然,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叫“先天河图”。

2、何谓后天河图?河图是后来人根据自然界的规律,总结归纳的,其中既包含有自然界的规律,也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叫做“后天河图”。

后天河图与先天河图结合,即可知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3、后天河图洛书名词解释洛书:一种用“花篮”的形式描绘了全部《周易》经卦与传卦相互关系的图形。

易学基本原理称“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一部《易经》分为三部分:一为经,二为传,三为象。

太极就是两仪,亦即阴与阳。

4、天象洛书,就是北斗星图,即是古代星象历,详细描述了每个星座的位置及运转轨迹,并依据此总结出了一套划分星座的标准,常被称为“星座学”。

它已经失传了。

5、为什么说它只是一种占卜术?而不能当作一种科学?因为,它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河图洛书 基础知识

河图洛书 基础知识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尚书·顾命》则言:“龙马负图出于河,圣人则之以画八卦,神龟负书出于洛,夏禹得之以作九畴。

”1977年在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的太乙九宫盘可作为洛书的左证。

“我国古文字,当自纪数字开始,纪数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

纪数字由一至九分为二系而五居其中。

由一至四均为积画,此一系也;由五至九变积画为错画,此又一系也。

数至十则反于一,故不列十也。

”(《甲骨文字释林》)天地之数:河图洛书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两个5重迭),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

天数5,地数5,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25,地数30,凡天地之数55,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河图为五行图,洛书为九宫格。

河图口诀(天地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

洛书口诀:二四位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

”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由洛书而成九宫图。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

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洛书是什么意思
河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河图”和“洛书”,也称“先天图”、“先天地理书”、"河图玉版”。

传说黄帝时期,河图洛书就已经出现。

在《易经》中把它们比喻成天地的规律,也叫“三极易”。

河图与洛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图形。

河图是一种原始图画,它反映宇宙万物的变化;洛书指上天所设的数学符号,它表示天上星宿排列的次序和方位。

《周易》把它们合称为河图、洛书、先天、后天。

相传黄帝在黄河边与少昊相遇时,便把"河图”与“洛书”装进龟甲之中埋在土里。

后来人们便根据这两个图形来推演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名称和象征意义。

它既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运用,又是古代科学文化。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瑰丽的文化·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尚书》、《易传》、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河图洛书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

灿烂的文化·洛书洛宁县西约20公里的,有“洛出书处”遗址。

这里是贯穿河南、陕西两省,全长442.5公里的洛河上下游分界处。

大禹时,洛宁县境内西长水村的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天下,收入《尚书》,名《洪范九畴》。

洛书上,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戴九履一,左七右三,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

洛书包罗万象,奥妙无穷。

纵、横、斜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之和均等于15,我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模式大多依洛书而定。

洛阳东周王城南北7里,东西8里;汉魏洛阳城南北9里,东西6里,两王城的长宽之和皆为15里。

西汉长安城和隋唐城经纬各长15里的方行结构;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的南北长皆为15里。

洛书仅用9个自然数(而河图则用了10个),排成方阵,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

洛书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它奇妙的结构和无穷变化,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

华罗庚对洛书非常推崇,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

”洛书标志着中国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始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渊源。

悠久的历史·仓颉造字仓颉,轩辕黄帝的史官。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

河图洛书名词解释河图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据说它是上古时代的两幅神秘图案,据称是黄帝和元妃所生的儿子发明的,用以算天地之数。

相传这两幅图分别刻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在《周易》和《系辞》等书中也有记载。

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子,至今无人能够说清。

河图是用黑白两色绘制的八个符号,代表河图。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图》中写道:“先天图”由“八卦图”“洛书图”“五行图”三者结合而成,具体为:上白下黑,左青右赤,阴阳相配,水火不相射,东西南北,四方正位。

现存最早的“河图洛书”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出土的一片商代龟版上。

这块长约2.3厘米、宽约1厘米的龟甲,其中绘有九宫,图中五个圆点,就是五行的起源,其间用“○”表示水,用“×”表示火,用“▲”表示木,用“◇”表示金,用“□”表示土,还标有每种颜色代表的意义。

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排列,水居于最上方,土居于中央,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木居东方,金居西方,火居南方,水居北方。

现代科学证明,五行循环不已,相生相克,对立统一,和谐运动,形成宇宙间万物和谐运转、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

河图洛书,在太极八卦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都是对太极图的演绎,两者的关系如何呢?洛书是由纵横各15条线段组成的,图中有15个黑点和15个白点,代表阴阳二气,中间白点是阳中有阴,黑点是阴中有阳。

洛书与八卦不同的是它是反映了一年中的12个月,不仅是表示12个月,而且表示着24节气和七十二候。

洛书的发现,说明我国先民对一年的天文历法认识的进步,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图中除了十五个黑白阴阳鱼眼外,还有两个黑点和两个白点,十五个黑点和两个白点,在北京雍和宫所藏的一幅清代织锦上,也可以见到。

在一幅绣着龙凤呈祥图案的丝织品上,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因为长方形代表太阳,三角形代表太阴,合起来代表日月。

古代汉族人民根据太阳、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夜晚在正南,白天移到东南方的位置上去的规律,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把每一个节气分为三候。

河图洛书(公开课))PPT课件

河图洛书(公开课))PPT课件

河图洛书在音乐舞蹈中的应用
节奏把握
01
音乐家以河图洛书的数理关系为借鉴,将其应用于音乐的节奏
和旋律的创作中,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舞蹈编排
02
舞蹈编导将河图洛书的图案和数理结构融入舞蹈的编排中,使
舞蹈动作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变化。
意境营造
03
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为音乐和舞蹈创作提供了
灵感,有助于营造出深邃、神秘的意境和氛围。
阴阳五行的哲学体系
阴阳五行是河图洛书中的基本哲学概念之一,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对立力量和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万 物的演化规律。
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在河图洛书中表现为对宇宙万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和演化规律 的探究。它认为万物皆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可以通过阴阳五行的哲学体系来认 识和把握。同时,阴阳五行哲学体系也对中医、风水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传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河图洛书的 知识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存储、 传播和分享,打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 制,使得更多人可以接触到这一传统 文化。
跨学科研究
现代学者开始将河图洛书与心理学、 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 研究,为这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 命力。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河图洛书
05
河图洛书的艺术价值
河图洛书的美学特征
01
02
03
抽象美
河图洛书以抽象的符号和 数理关系表达自然和宇宙 的规律,展现出独特的抽 象美学特征。
对称美
河图洛书中的图案和数理 结构常常呈现出对称之美, 给人以和谐、平衡的视义充 满神秘色彩,引发人们探 索和思考,展现出一种深 邃而神秘的美丽。

河图洛书是哪部经典的源头

河图洛书是哪部经典的源头

河图洛书是哪部经典的源头《易经》的源头。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

相传圣王如有德政,上天会授予河图洛书(箓图、丹书),象征天子为天命所归,有合法治理天下的权威。

现代大数据研究认为,河图洛书是中国特定方法阴阳五行的来源。

河图和中华古术五行思想相互印证,含生克乘侮变化次序,方位。

古术五行以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阴阳,谓之“气”与“音”,类似于现在科学所谓“波粒二象”或者“质能二元”。

五行之气可谓耳熟能详,五行之音则在甲子纳音的阐述中有所涉及。

如果说河图描述质能模型,那么洛书则描绘了一个可能的四维时空的最小稳定模型——九宫。

以“吾(五)”为中心,纵横对角皆稳定平衡,正是时空四维(模型此处不论)。

“先天八卦”由此而生。

一三五七九对应五行之“气”,自一而始。

方位,并五行相生次序:东方一木生南方三火生中央五土生西方七金生北方九水复生木;二四六八十对应五行之“音”,因河图之数分天地,以观察者为中心,如果大地是上西下东右北左南,则天空是上西下东左北右南。

于是便有了五行之音始于西方二金,传南方四火传东方六木传北方八水传中央十土复传金。

后世理解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

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

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

宋初陈抟创“龙图易”。

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

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

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

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

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散见于各种史籍上,但说法不一,见解各异。

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河图洛书起源与传说
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

古今认识不一。

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礼记·礼运》:“河出马图”。

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
1)伏羲受河图,画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2)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

”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

故曰归藏氏。


3)帝尧得龙马图。

《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

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4)帝舜得黄龙负河图。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5)大禹受洛书。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

”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

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6)成汤至洛得赤文。

《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7)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8)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

对此历代均有争议。

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

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

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

④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

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

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
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卓致立、卓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