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农
真情系"三农"甘当孺子牛——记民建会员、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镇长刘定权

通车里 ,常常存放着一大堆蔬菜、 水果 技术 资 料 ,以便 随时 赠 送 给农 民群众 ,及时为他们提供指 导和服
务。 2 0 1 2 年3 月1 6 E l ,刘定 权 在通 滩 国光 村 调 研 甜 橙产 业 发展 时 ,当得 知 果 农对 甜 橙 套 袋 等 种植 方 式非 常 感 兴 趣 时 ,他 当即 拉着 几 位 果 农 到 况 场 二 郎甜 橙 示 范 园参 观 学 习甜 橙 套 袋 种植 技 术 ,并 现 场讲 解 有 关 管
研究农业、服务农业 、推动
: 展 ,一 年 后 发奋 考 取 了西 南 : 学 研 究 生 。 苦读 三 年 ,他 为 农 业 、农 村 作贡 献 的心 情 更
{ 而迫 切 ,于 是 获得 硕 士 学 位
奉献创新 。领跑现代农业
江 阳 区 虽 然 是 泸 州 市 第 一 大 区 ,但 人 均耕 地 面 积少 、农 业 种植 规 模 小 、粮食 生 产 长 期在 低 水 平徘 徊 。针 对 这一 状 况 ,刘 定权 创 造性
避 免 了不必要 的损 失 。
苦钻研 ,成 为农 业专家
1 9 7 年 , 毕业 于 四川 农 业 大 学 权 成 为 泸 州 市 园林 科 研 所 的 : 作 人 员 。年 富力 强 的他 为 了
的法 宝 ,就 是 长期 和 农 民群 众 打 成 片 ,向农 民传 授 农 业 生产 技 术 。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建 设 示 范 县 ( 区 ) 和 全 国 蔬 菜 发 展 重 点 县 ( 区 )建 设 项 目。针 对 农业 发 展 资 金短 缺 的问 题 ,他 经 常 带 队到 四川 省 农 业厅 甚 至 国 家农 业 部 跑项 目, 有 时一 个 月 就 要 跑省 城 五 六趟 。数 年 来 ,他 为 江 阳 区争 取 到各 种 项 目 资 金近 5 0 0 0 万 元 ,指导 建 立 了华 阳 蔬 菜 、黄 舣 龙 眼 两个 万 亩 示 范 片 , 3 个甜 橙千 亩丰 产示 范片 ,指导 1 0 0 0 多 个示 范 户 。从 2 0 0 2 年 至 今 ,全 区 蔬 菜 种植 面 积 由 1 6 万 亩 增 加到 2 3 万
情系“三农”

情系“三农”作者:陈之秀来源:《食品界》2019年第03期张虎林是“三农”问题专家,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他是连续五届中央“一号文件”的参与者和起草者,从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到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2001年,张虎林提出农村税费必须实行重大改革的建议;2003年,他上交给中央《解决“三农”问题需要调整好政策》的报告,提出“三农”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民政权建立和稳固的基础。
由此,“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早在1998年,他还创办了“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直到2012年才退出。
退出后,原本退休的他,仍在为农村改革奔波呼吁,到各地进行调研。
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情系“三农”?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走进了张虎林位于中央党校大有北里小区的家里。
由于之前有过见面交流,因此,张虎林开门见山地说:“你有啥问题,直接问吧。
”志向会随着环境而变化1938年,张虎林出生在山西省左权县羊角乡盘垴村,他的父母都是老八路。
张虎林说,八路军在左权时间最长,八路军的团部跟县委在一起。
他住在县委驻地,在那里上小学。
“我小的时候,他们经常要传递个信件,因为我是小孩,比较方便,就给他们送信件,和他们打交道多。
那是40年代中后期,他们叫我小鬼、小八路。
”“我最初几年在农村上学,到了日本投降后才回到县里上学。
”张虎林说。
那时,他的父母都比较忙,就把他放到了农村的大伯大娘家。
童年的时候,张虎林是县里、农村两头跑。
起初,在农村上学时,放假就回县城,与父母呆在一起;到县城读书时,放假又回大伯大娘家,然后跟着大伯大娘下地,干农活。
1947年,张虎林的父亲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辗转来到河南信阳。
情系三农征文

情系三农征文咱今天来唠唠三农这事儿,不是啥高大上的演讲,就是我自己的那些好玩经历。
我对三农的感情,那得从我的乡下爷爷说起。
爷爷住的村子,就像世外桃源一样,有大片大片的田地,还有一群可爱又朴实的乡亲。
每到暑假,我就像只撒欢的小兔子,飞奔到爷爷家。
一进村口,就能闻到那种泥土混合着青草的香味,那味道,就像大自然的拥抱,让我一下子就放松了。
到了爷爷家,第一件事就是冲向后院的小菜园。
那园子不大,可啥都有。
有一次,爷爷说要种西瓜,我可来劲了。
爷爷拿着锄头在前面翻地,我就跟在后面拿着小铲子瞎比划。
爷爷的动作可熟练了,一锄头下去,土就松了一大块,我在旁边看着,心想:“这活儿看着不难嘛。
”就学着爷爷的样子,用力一铲,结果土没翻起来多少,还差点摔个狗啃泥,爷爷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来,说我是个小笨蛋。
等把地弄好了,爷爷拿出西瓜种子。
那些种子小小的、黑黑的,就像一颗颗小宝石。
爷爷用手在土里挖了几个小坑,把种子放进去,再轻轻盖上土。
我也照着做,可我放种子的时候,手就像不听使唤似的,不是放多了,就是放歪了。
爷爷笑着摇摇头,过来帮我整理。
种完种子,浇水可就是我的活儿啦。
我提着小水桶,摇摇晃晃地走向菜地。
水从桶里洒出来,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小彩虹,可漂亮了。
我一边浇水,一边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心里想着,这些小种子啊,你们可得好好长,长成大大的西瓜。
过了几天,我天天跑去菜园看有没有西瓜苗长出来。
终于,有一天,我看到土里冒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就像一个个小脑袋探出来似的。
我兴奋得大喊:“爷爷,爷爷,西瓜长出来啦!”爷爷慢悠悠地走过来,看着那些小芽,笑着说:“这才刚开始呢,以后还得好好照顾它们。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去给西瓜苗除草、浇水。
那些小瓜苗也很争气,越长越大,藤蔓开始在地上爬来爬去。
爷爷在旁边搭了个小架子,把藤蔓引到架子上。
有一次,我不小心弄断了一根藤蔓,我吓得都快哭了,以为西瓜长不出来了。
爷爷却说:“没事儿,孩子,这瓜藤生命力强着呢。
情系三农 演讲稿

情系三农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情系三农”。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农村是我国的根基,农民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让我们一起情系三农,为农村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扶持政策。
农民是我们国家的血脉,让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合作社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等。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和解释这些政策,确保农民充分了解和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扶持。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我们应该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生活来源。
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技术不足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引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我们还应该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者,他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
比如,农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电商等,都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模式。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积极参与这些经济活动,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农村地区,由于资源条件限制和农村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让他们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情系三农朗诵稿

情系三农朗诵稿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这样一片土地,它孕育了亿万勤劳的人民,养育了无数生机勃勃的生命。
那就是我们深爱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
农村,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晨曦中,袅袅炊烟升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洒在乡间小路上,映照着归家的农人。
这里有绿水青山,有鸟语花香,更有淳朴的民风和丰收的喜悦。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农村面临着诸多挑战。
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口粮。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农民,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了丰收的果实。
然而,在现实中,农民往往面临着诸多困境。
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难以融入现代化的社会。
他们的权益常常受到侵害,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我们要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们要关注农民的权益和福祉,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情系三农。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农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
让我们共同见证农村的繁荣昌盛、农业的兴旺发达、农民的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口号

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口号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口号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
首先,我们将介绍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然后,我们将探讨情系三农和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口号。
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落实这些口号,以实现农村振兴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1. 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称。
在中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国家的根基。
然而,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尽管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突出。
这导致农民收入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完善。
农村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
再次,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贫困问题严重。
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和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多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 情系三农和服务三农的重要性情系三农和服务三农是指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态度和行动。
2.1 情系三农的重要性情系三农表达了对农民的关爱和支持,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
情系三农不仅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只有真正关心和支持农民,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2.2 服务三农的重要性服务三农是指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的需求,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服务三农是实现农村振兴和农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口号情系三农和服务三农的口号应该简洁、鼓舞人心,能够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的提升。
以下是一些情系三农和服务三农的口号:•情系三农,共筑中国梦!•服务三农,让农民笑开颜!•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关爱农民,助力农业现代化!•共建美丽乡村,共享农民幸福!•服务农民,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情系乡亲,农村振兴有你我!这些口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同时也强调了服务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的重要性。
情系三农演讲稿大学生

情系三农演讲稿大学生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情系三农的思考。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痛点之一,而我相信,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农问题的定义。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问题,也是中国的基础问题。
多年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城市的发展,但却忽略了农村的需求。
这导致了农业产业的不景气、农民收入的低下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失。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需要将三农问题放在心上,让我们的情感牵系起来。
其次,让我来介绍一些关于三农问题的具体例子和数据。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水平与现代化发展相比相差较大。
例如,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仍然超过5000万人。
此外,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缺乏投入和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往往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这导致了许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
由此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涉及农民的利益,更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
例如,通过修建良好的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村的水资源状况,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
此外,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可以通过设立农村合作社、推广乡村旅游等方式实现。
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关注农民的权益,发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当然,解决三农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普通大众。
作为大学生,我们拥有着知识和智慧,有责任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结束时,我想引用一句话来激励我们大学生。
那就是,三农之事,非上帝不解,人世间如果有人能解,那就是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是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一代。
心系三农春联

心系三农春联1. 三农政策真是好,就像春风吹暖了咱老百姓的心窝。
上联:惠农政策,恰似甘霖滋大地;下联:富农产业,犹如瑞日照田园;横批:心系三农。
咱村里老张以前种地愁收成,现在政策帮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呢。
2. 三农啊,那可是咱的根基。
上联:田头稻谷香,全靠政策来保障;下联:院里果蔬美,皆因科技入农家;横批:情牵三农。
就说隔壁老李,学会新技术种草莓,那收入蹭蹭往上涨。
3. 我对三农的感情深似海,这春联也得表一表。
上联:春临农舍,致富路宽凭政策;下联:福满田园,丰收景美赖勤劳;横批:心系三农。
像前街的王奶奶,养的鸡鸭成群,靠的就是勤劳和政策支持。
4. 三农就像大树的根,扎得深才能叶茂枝繁。
上联:善政惠农,农舍家家盈喜气;下联:高科助业,田园处处焕生机;横批:关注三农。
村东头的小赵种有机蔬菜,那生机蓬勃的景象都是政策和科技的功劳。
5. 咱可不能忘了三农,那是咱生活的源泉。
上联:三农有幸,政策光辉昭日月;下联:百姓无忧,田园锦绣乐春秋;横批:心系三农。
村里的老孙以前打工,现在回村种地,日子那叫一个美。
6. 上联:农情牵我心,政策扶持兴百业;下联:农事系君梦,勤劳致富乐千家;横批:重农爱农。
这就好比一群人赶路,政策是领路人,勤劳就是脚步,像咱村的小周,跟着政策走,勤劳肯干,现在成了致富能手。
7. 三农啊,就像家里的顶梁柱。
上联:惠农善举,好似繁星辉碧野;下联:富农良谋,宛如暖日耀金仓;横批:情注三农。
隔壁村的老王搞养殖,在好政策下越干越带劲。
8. 上联:心系农家,春风入户田园旺;下联:情牵农事,善政临村岁月甜;横批:爱农兴农。
咱村的小花家种水果,以前卖不出去,现在有政策帮忙,生活甜滋滋的。
9. 我看三农就像希望的田野。
上联:农桑发展,政策为帆航向正;下联:田野繁荣,勤劳作桨福源长;横批:三农为本。
村后的老吴,种粮积极性更高了,就盼着大丰收呢。
10. 三农在我心中重千斤。
上联:爱洒三农,政策甘霖泽沃土;下联:情倾百业,勤劳瑞气绕新村;横批:念兹三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系三农
在出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中有一位海外特邀代表,他就是安发国际产品研制人,国际著名的真菌学家和营养学家,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安发国际董事局主席高益槐教授。
出生于宁德古田县的高益槐教授,2005年5月回到宁德投资5亿元人民币创办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农户菌产品,专业研究和生产药用真菌等药物,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经过9年来的建设发展,安发(福建)生物科技园作为首批落地的“海智计划”项目,已经走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天然健康产业为特色,科技、政策为支撑,推动区域“三农”问题解决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子。
高益槐教授作为一名从闽东田间走出来的科学家,期望通过“安发模式”的实验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我们的实践给世界带来启示,为国家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家乡的变化做出贡献。
什么是“安发模式”?通俗地说就是把生物科学转化为生物技术,再转化为生物经济,最后转化为“三农”经济,以贴进“三农”、服务“三农”、造福“三农”的高科技企业为龙头,打造高效农业立体农业。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从促进福建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安发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安发模式”;部分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到安发生物科技园调研后,呈交了《关于“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安发示范项
目完善的产业链和对农业产业化的强劲带动作用,也引起了中央和省市有关方面的重视。
高益槐教授说,希望将来在中医药现代化、农林畜牧渔原料生产供应、解决“三农”问题、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