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练习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考核试卷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考核试卷
B.《演员的诞生》
C.《这!就是原创》
D.《欢乐喜剧人》
17.文化传承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深入研究相关文化背景
B.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作
C.重视文化差异
D.忽视年轻观众的喜好
18.以下哪些节目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作用?()
A.《非正式会谈》
B.《世界青年说》
C.《快乐大本营》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播现代文化来实现的。()
2.电视节目的创新只需要在形式上做出改变即可。()
3.文化传承节目应该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
4.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中并不重要。()
A.介绍传统文化知识
B.展示现代生活方式
C.通过故事讲述传承文化
D.利用新技术呈现传统文化
2.以下哪些节目类型有助于广播电视文化的创新?()
A.真人秀
B.访谈节目
C.网络互动节目
D.传统新闻节目
3.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B.新技术的应用
C.重视观众反馈
D.仅仅保持传统形式
6.在广播电视节目创新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7.电视节目《朗读者》通过________的方式,让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8.________和________是衡量广播电视节目文化传承效果的重要指标。
9.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我国丰富的________文化。
10.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创新应把握________,推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2021年高考政治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1.(2021·全国高考真题乙卷)著名书画家黄宾虹观察自然深有领悟,以自然之理来诠释笔法,如“平”似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变”像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

在艺术实践中感情自然,令黄宾虹艺术精进。

这表明( )①艺术之理与自然之理相契合②悟出自然之理就能提升人的艺术造诣③艺术造诣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④效法自然是提升艺术造诣的重要方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湖南高考真题)雪景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

宋代画家范宽的《雪山萧寺图》,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坚不可摧、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

当代画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合绘的《江山如此多娇》,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彰显出民族振奋的活力。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艺术的生命力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B.对冰雪世界的钟爱是作者创作的源泉C.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恒久而鲜活D.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规定着作品的时代内涵3.(2021·广东高考真题)山水画和“以诗入画”的创作传统源远流长。

除了青绿山水以外,传统山水画对色彩的运用大多比较含蓄,注重水墨技法。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山水画家面对新的社会生活,在深入领悟毛泽东诗词的基础上,出于意境表达需要而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色彩及技法,成功创作了一批表现毛泽东诗意的“红色山水”画,为新中国艺术增添了鲜红亮色。

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传统山水画在传承中获得了新内涵,基本特征也根本上被改变②“红色山水”画的成功创作,得益于毛泽东诗词意境的启发③“红色山水”画被赋予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气象④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源于时代的需要,取决于色彩及技法上的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广东高考真题)广州早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保留着“一盅两件”“扣指谢茶”等饮茶习俗。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复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复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A 15、从1998年手机短信业务在中国大陆开通以来,手机短信就以其______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①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②便捷、经济、及时
③融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 ④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16、2005年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启动了手机用户的两会服务,对每一位用户发送两会讯息。同时,接受手机用户的两会热议、两会留言。这被称为手机短信提案。将手机短信运用到人大和政协两会,这意味着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大众传媒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
C 9、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是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①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确认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需要文化多样性
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需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C 2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2、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
A.保持民族文化特性 B.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坚持与时俱进 D.抵御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
B 3、文化创新的作用高考,主要表现为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①决定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过以下两种态度:“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与“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B.否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C.否定了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D.否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答案:A3.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移风易俗、改造剔除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A4.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中华文化( )A.蕴含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B.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C.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惠民利民D.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答案:D5.春节前后,某国“欢乐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

该国各城市的“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日”“中国非遗展演”等活动火热开展,节目传递出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理念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

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具体方法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答案:A6.《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X仍然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下列活动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①就车辆限行向有关部门提建议②参观自然博物馆③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④参加某某市中小学生运动会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A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下列文化现象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是( )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②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③5G通信技术④文学和史学研究⑤克隆技术⑥电影和电视剧A.①②⑥B.①④⑥C.④⑤⑥D.②③⑤答案:B3.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丝路精神”( )A.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B.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C.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D.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答案:A4.下列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互决定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④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C5.某学校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列出学生必读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经典好书的熏陶中,该校学风优良、学生积极向上。

由此可见,优秀校园文化能够(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决定教育质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6.多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均在央视播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作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都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这主要说明( )A.文化对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B.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C.电视节目一直是文化的载体D.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答案:B7.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因为( )①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功能③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D8.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做到“扶贫先扶志”。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练习题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练习题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促进社会和谐B. 提高国家软实力C. 加剧社会矛盾D. 传承优秀传统2. 下列哪个时期的文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A. 春秋战国时期B. 唐朝时期C. 明朝时期D. 清朝时期A. 中秋节B. 愚人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A. 孟母三迁B. 狐假虎威C. 杯弓蛇影D. 画龙点睛A. 促进旅游业发展B.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C. 加剧资源消耗D. 优化产业结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文化对社会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7.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8.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________作用。

9.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10. 文化对教育的贡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文化对社会风气的塑造作用。

12. 请举例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3. 分析文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以我国春节为例,分析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及其意义。

15.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 文化传播可以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

()18.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实力无关。

()19. 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 文化多样性会导致社会分裂和矛盾。

()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21. 论述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2. 试析如何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来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七、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23. 设计一项文化活动,旨在提升社区文化氛围,促进邻里和谐。

文化创新练习题(有答案)

文化创新练习题(有答案)

文化创新的练习题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 C。

①③ D.③④【解析】A。

本题需要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材料中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这一点;解答本题还要明确: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正确答案是A 。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2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

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解析】C.扶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①不选;推动消费方式的变革不是扶持的目的,④不选.故选C。

3.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解析】B。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当然了,我们想用的时候不能每天都背着一本辞海,所以出现了移动终端,出现了电子版、网络版,可以的.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错误的,价值创造是人民群众,文化既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又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享受.所以是个错误选项.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这个选项并没有问题,但我们在材料当中并不想问它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企业文化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企业文化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企业文化综合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文化积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企业文化不是某一时刻一下产生的,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连续传播、积累的产物。

3、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4、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把企业及产品形象的个性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使其对企业及产品产生统一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5、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6、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7、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说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8、同构易播规律是指相同或相近企业结构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陕,影响大,易于奏效。

不论是整体同构或部分同构,这条规律均适用。

9、异构传播规律:是指一般说来相异甚或全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慢,影响小,不易奏效。

10、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11、企业文化整合指的是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12、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练习题
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需要明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侧重于强调丰富厚重,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材料中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这一点;解答本题还要明确: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正确答案是A 。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2莆仙戏被誉为宋元时期南戏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引进艺术人才、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等方式,大力扶持莆仙戏,使这一传统艺术展现出新的魅力。

政府扶持莆仙戏旨在:
①拓展戏曲文化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挖掘传统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③通过推陈出新维护戏曲文化的多样性④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扶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①不选;推动消费方式的变革不是扶持的目的,④不选。

故选C。

3.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

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当然了,我们想用的时候不能每天都背着一本辞海,所以出现了移动终端,出现了电子版、网络版,可以的。

②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错误的,价值创造是人民群众,文化既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又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享受。

所以是个错误选项。

③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这个选项并没有问题,但我们在材料当中并不想问它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非常的明显,告诉移动终端电子版。

故选B。

考点:文化创新的意义
4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广告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①不选;“梦娃”形象表达了家国观念、弘扬“友善”与“诚信”,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②正确;该系列广告形象萌动可爱,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这说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③正确;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④不选,故本题菩案选择C。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①不选;文物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在的一项重要内容,②正确;文物的保护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正确;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能使国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④不选。

故选C。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

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文化生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10分)
答案: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

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

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10分)
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