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生产过程介绍讲解
麦芽生产工艺

麦芽生产工艺麦芽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糖厂、酒厂、啤酒厂等食品加工企业。
麦芽生产工艺是将谷物如大麦、小麦等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使其发生发芽变化后,制成可用于食品生产的麦芽。
以下是麦芽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1. 精选谷物:首先,要挑选出质量良好的谷物作为麦芽的原料。
通常选用大麦作为主要原料,因其有较高的酶活性和淀粉含量。
谷物的籽粒应该饱满、无霉、无杂质。
2. 清洗:将挑选好的谷物进行清洗,去除谷壳、糠等杂质,以保证麦芽的卫生与质量。
3. 浸泡:清洗后的谷物放入浸泡槽中,以水浸泡。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使谷物吸水膨胀,促使谷物内部的生理活性逐渐恢复。
4. 发芽:浸泡后的谷物放入发芽槽中,并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使谷物发生发芽。
这个过程中,谷物内部酶的活性逐渐增加,淀粉转化为糖分。
5. 杀芽:当谷物发芽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杀芽处理,以停止其继续发芽。
这个过程通常使用烘干炉或高温烘烤等方法。
6. 研磨:杀芽后的谷物进行破碎或磨碎,得到麦芽糖粒。
这一步是为了方便后续加工和使用。
7. 烘干:将麦芽糖粒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烘干温度和时间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控制,以保持麦芽的品质和口感。
8. 包装:烘干后的麦芽经过质量检验后,根据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要严密,防潮、防霉,以延长麦芽的保质期。
麦芽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工艺参数,以充分利用谷物的酶活性和淀粉转化率,制得品质优良的麦芽产品。
此外,麦芽制品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卫生、无菌等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麦芽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条件和参数,才能制得高质量的麦芽产品。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可以充分利用谷物的营养价值,制成适用于各类食品加工的麦芽,为人们的饮食提供更多可能性。
麦芽制备s

麦芽制备酿酒14301 宋刚一.麦芽制备流程原料(大麦)→粗选、精选→分级→浸麦→发芽→干燥→除根(一)浸麦:采用浸四断四法1.浸麦槽先放入12-13℃清水,将精选大麦称量好,把浸麦度测定器放入浸麦槽,边投麦边进水,边用压缩空气通风搅拌边将浮麦与污水从侧方溢流槽排除。
不断通过槽底上清水,带水清为止。
2.浸水4h后放水、断水4h,此后浸4断4交替进行。
3.浸渍时每30min通风一次,每次5-10min左右。
4.断水期间按每1h通风10-15min,并定时抽取CO2。
浸麦度达到要求,萌芽率>70%时,浸麦结束。
(实际操作有误)浸麦时间23号:16:30加水浸麦16:35放入培养箱(15度) 21:40换水24号: 8:40换水15:40换水21:30换水25号: 8:40换水14:00干浸 20:00湿浸22:00干浸(二)发芽:采用通风式发芽1.发芽初期麦粒呼吸旺盛,品温上升,CO2浓度增大,需通入新鲜空气。
2.温度控制在13-18℃3.发芽后期,麦层中减少通风。
4.发芽时间:4-5天。
光线:避免光线直射(防叶绿素形成)(本组浸麦时操作有误,未发芽)(三)干燥:50556065 75 80 摄氏度.c3 3 6 2 2 2 小时h(四)除根:麦芽品评项目 1 2 3色泽淡黄有光泽无光泽,有点褐色麦粒褐色麦粒较多气味麦芽香甜味足有点麦香,异味较多异味浓郁难闻无甜味无粉末味道有甜味粉末状部分有甜味粉末状味较差麦粒形状饱满均匀不均匀不饱满较小咬碎实验易碎不易碎难碎沉浮实验49.5% 68% 80%1号:市场售卖麦芽2号:自制发芽麦芽3号:自制未发芽麦。
麦芽生产过程介绍

一、浸麦目的 1、洗去大麦表面附着的灰尘、微生物和杂 质,使大麦洁净,防止因微生物的繁殖而 影响发芽。 2、溶出麦粒中的色素、单宁和盐类等有害 物质,提高发芽质量。 3、提高大麦的水分,促进大麦生长,保证 发芽过程的正常溶解,达到制麦的要求。
二、影响浸麦的因素
1、麦粒大小的影响:大麦籽粒大小不一致。麦粒 大的开始时吸水速度快(单粒表面积大),浸24 小时后,大小粒的大麦水分增长率没有太大出入, 但长时间浸麦后,小粒麦的浸麦度要比大粒麦的 高。 2、麦粒胚乳性质的影响:大麦根据其胚乳结构的 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胚乳富含淀粉的大 麦,它的β—葡聚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而且,其 β—葡聚糖分布均匀。另一种胚乳致密的大麦,它 的β—葡聚糖和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其β—葡聚 糖主要位于麦粒两端。胚乳富含淀粉的大麦比胚 乳致密的大麦更易吸收水,且均匀。
3、浸麦水温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水温越高吸水越快, 浸麦时间越短。但水温高时,麦粒吸水速度快,麦粒萌发 快,麦粒生物代谢速度也变快,麦粒呼吸旺盛,耗氧量增 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溶解氧少,吸水不均 匀,易污染微生物导致霉烂变味及增加制麦损失。当水温 超过25℃时,发芽便会受到抑制;水温超过30℃时,容易 损坏麦芽的生理作用。水温低时吸水则慢,浸麦时间长, 一般10~20℃为宜。 4、麦粒活性的影响:活性大的大麦吸水快,但是所吸收 的水在胚乳的分布不均匀。故建议第一次浸麦用较长时间, 并避免使用喷水系统。活性不大的大麦吸水慢,但是所吸 收的水在胚乳的分布较均匀,故建议断水较长时间,并输 入氧气以促进发芽。
6、抽CO2的影响: 水浸麦和干浸麦条件下排出CO2和吸收空气 的程度是不同的,性质也是不同的,水浸 麦排出CO2慢,补充空气条件差,因为在液 体中进行的气体交换以气体的溶解程度为 前提,而气体的溶解受温度、压力和液体 的流动状态的影响,大多是不完善的;在 干浸条件下,只要装备的设计合理、有足 够大的的排放CO2的流量条件,就会有足够 的空气进行补充,这种气体交换才是充分 的。
啤酒工艺学-麦芽制备

(4)蛋白质的变化
• 干燥初期→蛋白质→继续分解→低分子氮增加 • 类黑素的形成→可溶性N降低 • 温度升高→蛋白质→受热凝固→凝固性氮下降 • 干燥前后总氮不变,组分变化
(5)类黑素的形成
• 类黑色素→还原糖(淀粉)+氨基酸(蛋白质)在高温下相 互作用形成的氨基糖(美拉德反应)
• 麦芽的色泽和香味主要取决于类黑素 类黑素→麦芽重要风味物质→ 对色香味起决定性作用 类黑素→有利于啤酒的起泡性和泡持性
(4)发芽时间
发芽时间长短
取决于其他条件的配合
如温度低,必须适当延长发芽时间
• 浅色麦芽发芽时间一般6天左右 • 深色麦芽为8天左右
※ 新工艺将浸麦时间缩短至48小时以内,发芽时间在4~5.5天。
(5)赤霉酸GA3和溴酸盐的应用
• 浸麦时添加赤霉酸,发芽时间可缩短 • 添加溴酸钾抑制胚芽生长,降低制麦损失
(一)大麦度等机械性能的 差异进行的分离过程
筛析 震析 风析 磁吸 滚打 洞埋
除去粗大和细碎夹杂物 震散泥块,提高筛选效果 除灰尘和轻微杂质 除去铁质等磁性物质 除麦芒和泥块 利用筛选机中孔洞,分出圆粒或半节粒杂谷
分级目的:获得颗粒整齐的大麦,提高麦芽的浸出率 分级标准: Ⅰ级大麦,筛孔规格2.5mm×25mm,麦粒厚度2.5mm以上,用来
• 作用条件: ①水分不低于5%,最适pH值5.0 ②干燥温度达80℃-90℃ ,反应加速;100℃-110℃反应加倍
(6)酸度的变化
(7)多酚物质的变化 (8)有害物质的生成
2.干燥设备
• 间接加热。 • 单层高效干燥炉,水平式单层、双层干燥炉,垂式
干燥炉
(五)除根及贮藏
❖麦芽干燥→水分3%-5%→停止加热→出炉→除根
麦芽制造

了解麦芽制造的基本程序 了解麦芽制作的目的 了解麦芽制备设备种类 熟悉成品麦芽的质量标准
教学重难点
麦芽制造的基本程序 熟悉成品麦芽的质量标准
复习
一、制麦的目的
制麦:把原料大麦制成麦芽的过程 绿麦芽:发芽后制得的新鲜麦芽
干麦芽:经干燥和焙焦后的麦芽
麦芽制造的主要目的 激活酶、生成各种酶,并使大麦胚乳中的成分在酶的作用下,达 到适度的溶解 去掉绿麦芽的生腥味,产生啤酒特有的色、香和风味成分。
(1)间歇浸麦法(浸水断水交替法)
此法是浸水和断水交替进行。根据大麦的特性、室温、水温的不同,常采用浸二 断六、浸四断四、浸六断六、浸三断九等方法。 现以浸四断四法为例介绍操作要点: 浸麦槽先放入12~16℃清水,将精选大麦称量好,把浸麦度测定器放入浸麦槽,边 投麦,边进水,边用压缩空气通风搅拌,使浮麦和杂质浮在水面与污水一道从侧 方溢流槽排除。不断通过槽底上清水,待水清为止,然后按每m3水加入1.3kg生 石灰的浓度加入石灰乳(也可加入其他化学药剂)。 浸水4h后放水,断水4h,此后浸四断四交替进行。 浸渍时每1h通风一次,每次10~20min左右。 断水期间每小时通风10~15min,并定时抽吸二氧化碳。 浸麦度达到要求,萌芽率达70%以上时,浸麦结束,即可下麦至发芽箱。此时应注 意浸麦度与萌芽率的一致性,如萌芽率滞后应延长断水时间,反之,应延长浸水 时间。
在浸麦水中适当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可以加速麦皮中有害 物质(如酚类等)的浸出。
(2) 浸麦吸水过程及测定
大麦的吸水过程 在正常水温(12~18℃)下浸麦,水的吸
收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浸麦6~10h,吸水迅速,麦粒中水分质量分 数上升至30%~35%。
麦芽生产

备注:1、控制进风温度;2、进风温度波动范围±1℃;3、出炉水分≤4.5%
焙焦温度85-88℃,焙焦时间不得小于3.5小时。
出箱麦温≤35℃。
出炉水分≤4.5%。
干麦搅拌
4、除根及取样
除 根:麦粒的根必须除净;麦芽中不能含有结块物、 小腹经麦粒、瘪粒、麦皮、麦梗等杂物 取 样:除根完毕在连续取样装置下面的容器中取样。
15±1℃
2-3℃ 全回风
发芽48小时内喷淋结束,使最高水分达到47.5±0.5%
备注:1、赤霉素:在下料后12-24小时,露点率≥70%、麦粒表面无水时加 入,并返回增加一次搅拌。 2、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喷淋增湿次数,每次喷淋后要返回增加一次搅拌。 3、通风湿度≥98%,发芽箱室内湿度≥85%。 4、发芽箱内绿麦取样必须6点以上。
每批绿麦出箱完毕,需将绿麦运输皮带及绿麦斗式提升机彻
底清理干净并对绿麦运输机及提升机周围地面、墙壁清洗消 毒。
每周需对共用风道、喷淋室、喷淋头检查维护一次,并用
2%的漂白粉消毒液清洗消毒。 每班每天需将搅拌机、液压刮板机、大风机打扫清理干净, 设备外部无捆绑物与附加物,无麦粒、麦苗,无尘土、油垢 无锈迹呈现本色。
浸麦槽每下完4批料后,用浓度5%的漂白粉消毒溶 液对浸麦槽锥底、通风管道、下麦管道进行消毒处 理(先将水上至锥底上沿,然后加入漂白粉20 ㎏, 通风清洗 2小时)。
每班需将罗茨风机、抽CO2风机及管道清理 干净,外部无捆绑物与附加物,无尘土、油 垢,无锈迹呈现本色。
发芽
严格执行公司《卫生管理条例》,每班需将室内 (设备、管道、阀门、窗户、墙壁、地面、楼梯) 室外区域卫生打扫干净。 各班组每天需将室内外卫生打扫干净,要求地面呈 现本色,不打滑无污物;地面、墙壁、管道不发粘、 无异味,轨道边无残留麦粒、麦苗。
麦芽生产过程介绍

3、浸麦度的调节:难溶解的大麦、含蛋白 质高的大麦浸麦度可控制在43~45%。蛋白 质含量低的大麦浸麦度可控制在40~43%。 一般来说,加麦的浸麦度可低些39~41%, 澳麦可高些41~43%,法麦应该更高43~45%。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浸麦度达不到要
求,就只能在发芽期间洒水补充,同时为
了兼顾发芽率,洒水时间往往偏晚,对麦 芽质量影响不好。
一、发芽水分的控制:不同品种的大麦, 其浸麦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浸麦时造成 浸麦度过高,可在发芽前期多翻动,多通 干风适当排出一些水分,有时为了加速发 芽或加强溶解,浸麦度也控制的比较高, 但这时应注意加强通风降低麦层温度,否 则大麦发芽过快,温度升高过快,整个过 程就难以控制。
如果浸麦度过低,在发芽前期也可对麦层进行洒 水增湿补救,但如果洒水不均匀,会造成麦层发 芽不一致,同时,洒水增湿也会加速根芽的生长, 造成损耗,并使叶芽生长加快与麦粒的溶解不同 步,给判定麦芽溶解完全与否增加困难,浸麦度 的均匀一致是发芽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对水敏 性大的大麦才可适当控制较低的浸麦度,待大麦 开始萌发后,再利用洒水增湿的办法增加发芽的 水分,这样才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和均匀的溶解 度。
清选的过程主要有:除大杂、小杂、石头、 粉尘、破碎粒以及小颗粒大麦。
主要清选设备:振动筛 风选机 除石 机 平板分级筛 圆筒精选机。
大麦的清选除杂率一般为4-7%左右。
选麦包括粗选、精选和分级。由于大麦收获及中 转的影响,麦粒中往往混有土块,谷芒、半粒、 草籽等非大麦类的谷物颗粒,通过选麦处理,可 将这些杂质大部分去除,既可防止大麦变质,又 有利于生产。粗选主要是去除比大麦籽粒大的土 块、谷芒等杂质,精选则去除大麦中的半粒、草 籽等,尤其是半粒大麦容易发霉,影响制麦生产 及麦芽质量,分级则是根据大麦籽粒大小不同加 以区分,以便浸麦时吸水一致,发芽整齐。
麦芽工艺流程

麦芽工艺流程麦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啤酒、白酒、饮料和食品等行业的发酵原料,是将谷物经过特定工艺发酵后得到的产品。
下面将介绍一下麦芽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选用合适的原料。
麦芽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也可以使用小麦、玉米等其他谷物。
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料十分重要,原料中不应该含有有害物质,同时也要对原料进行清洗,去除不洁物。
接下来是浸泡和发芽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将清洗干净的原料放入浸泡池中,用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8-12小时,这个过程有利于硬质谷物的软化,提高发芽的速度。
浸泡后,将原料取出并放置在发芽构造中,经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可以让原料发芽。
发芽是麦芽生产的关键步骤。
发芽时,原料中的淀粉质被芽苗酶水解,转化为可溶性糖和一系列的氨基酸、酶和维生素。
发芽的时间一般为3-7天,发芽程度要掌握好,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麦芽的品质。
发芽后,进行烘干和干燥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将初生的绿芽经过烘干的处理,以杀死芽苗酶活性,同时去除多余的水分。
常用的烘干方式有窑炉烘干和流化床烘干两种。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烘干后的麦芽应该保持一定的含水率。
最后是筛分和包装过程。
筛分是将麦芽进行精细筛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小、碎颗粒和杂质。
同时,还要对合格的麦芽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品质进行分级。
然后,对麦芽进行包装。
包装一般分为散装和袋装两种形式,袋装一般采用牛皮纸袋或编织袋。
总结起来,麦芽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用、浸泡、发芽、烘干和干燥、筛分和包装。
这些过程通过控制时间、温度、湿度等条件,可以使麦芽充分发酵,达到最佳的品质要求。
正确的工艺流程对于保证麦芽的质量和口感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存要保证有合适的温度,储仓必须干净、干燥,并 必须防止虫害。
第五步:包装销售
储存后的麦芽出仓后经过清选设备,除去粉尘、金属、 夹杂物以及部分小颗粒,进行包装。
浸麦结束时绿麦芽水分通常为41-44%。
锥底浸麦槽
每罐最大容量60吨,共有5个。 配有强劲的鼓风系统,可以把大麦翻起,保证通风均
匀有力。 每个罐有独立的CO2抽风系统,保证CO2不富积。 浸麦间有空调装置,可以确保夏季生产时新鲜空气的
温度。 进行刮浮麦和溢流操作,达到去杂与洗麦的效果。 通常出槽水分为35%左右。
二、发芽过程:
发芽层最大容量300吨。 发芽过程是制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各种酶被充分激
活,分解各类高分子物质为可供酵母吸收的小分子物 质,达到理想的溶解程度。
发芽条件:12-18℃左右的温度,合适的供氧量和空气 湿度,绿麦芽水分增加到45-49%左右,发芽时间4-5 天。每隔9小时左右翻麦一次,以防结块。发芽前期进 行喷淋。
包装
发运
物料流:麦芽
麦芽生产的基本过程
大麦
大 麦 清 选
绿麦芽
浸麦 发芽 干燥
麦芽
麦 芽 清 选
第一步:大麦接卸
大麦进仓前经过粗清选,除去金属和一些夹杂与粉尘。 大麦在混凝土立仓中储存待用。 共有37个立仓,15个大麦立仓,22个麦芽立仓。 混凝土立仓有理想的长期储存效果,可以防潮、防霉、
淀粉发生了量变与质变:淀粉一部分供麦粒呼吸作用而消 耗,一部分降解为低分子糖类,一部分重新合成淀粉,总 量减少;支链淀粉减少,直链淀粉增多,且支链淀粉的链 长度减少。
淀粉酶系变化:-淀粉酶、-淀粉酶、界限糊精酶等活力大 大增加。
蛋白质:总量基本不变,但胚乳部分的蛋白不断分解减少, 根芽与叶芽的蛋白含量则不断合成增加。发芽水分越高、 温度越低、CO2浓度越高则越容易提高蛋白溶解。
度从45%降至15%。 将发芽层的麦芽分为两层,减小凋萎时的麦层高度,
使麦芽脱水速度加快,减低麦芽的酶活力损失,防止 色度过高。 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方式,温度45-60度,时间14-24小 时。
凋萎层结构图
焙焦层:
最大容量300吨。 功能:使麦芽水分降低至5.0%左右,使麦芽具备特有
这一步是整个麦芽生产过程中的核心。 制麦过程的控制将最大程度地影响成品麦芽的质量。 制麦四要素:温度、水分、氧气、时间 我司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塔式制麦工艺。 塔式制麦靠重力输送,对麦芽的输送损失最小。但造
价高。
大麦的结构
大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胚:是大麦籽粒最主要的部分, 也是有生命的部分。胚组织破坏, 大麦就失去了发芽力。 • 胚乳:是大麦籽粒最大的组织部 分,也是胚的营养仓。 • 谷皮:主要作用是保护胚不受损 伤和保护胚芽生长。
三、干燥过程:
绿麦芽干燥的目的: 停止绿麦芽的生长与酶的分解作用。 除去多量的水分,防止麦芽腐败变质,便于储存。 使麦根干燥,便于脱落除去。 除去绿麦芽的生腥味,增加麦芽的色、香、味。
干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各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凋萎阶段,淀粉、半纤维素等物质仍有一定程度的分
麦芽包装采用带内膜的双层编织袋,能够有效地与外 界隔绝,长时间保持麦芽的品质。
袋装仓库也要保证有合适的温度,保持干净、干燥, 并防虫防鼠防鸟。
我们的排名:2002年世界第十位
锥底浸麦槽结构图
平底浸麦槽:
最大容量300吨。 同样也有独立的通风和抽风系统,且为封闭空间,容
易控制温度。 优点:通风与抽风更均匀,几乎没有死角。而且它还
有预发芽的作用。 功能:使大麦的水分含量增加至42%左右,大麦露头
率达到95以上,开始激活各种酶,进入预发芽阶段。
平底浸麦槽结构图
解。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水分不断降低,总浸出物和 可发酵性浸出物含量不断减少,主要是类黑素的形成 消耗了很大一部分可发酵性糖。 可溶性氮与凝固性氮含量略微降低。 类黑素形成是麦芽干燥过程中最重大的变化,由于淀 粉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发生美拉德反映所致,形成了麦 芽的色度和香味。
凋萎层:
最大容量150吨。 功能:采用大风量加热,使麦芽的含水量以较快的速
麦芽的溶解过程
麦芽的溶解过程
• 胚利用其自身所含有的蔗糖、氨基酸等物质生长,合成 新物质(根芽和叶芽),同时释放出赤霉酸。 • 赤霉酸从胚部分泌、传送出来。 • 赤霉酸分泌至糊粉层,诱发形成一系列水解酶(-淀粉 酶、蛋白酶、半纤维素酶等等)。 • 水解酶进入胚乳,并分解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半纤 维素等高分子物质,形成低分子物质。 • 低分子物质不断被输送到胚部,作为胚的营养物质,形 成了胚部不断合成、胚乳不断分解的发芽过程。
传统的制麦工艺:三个步骤
浸麦:通常使用锥底浸麦槽完成整个浸麦过程。 发芽:通常使用萨拉丁发芽箱。 干燥:通常在一个干燥炉内完成整个干燥过程。
我们将制麦的三个过程分为五步
浸麦过程
锥底浸麦槽 平底浸麦槽
发芽过程
发芽层
干燥过程
凋萎层 焙焦层
制麦塔结构图
一、浸麦过程:
浸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给大麦发芽时所需要的水分, 使大麦的呼吸作用增强,代谢作用开始进行。
的香味和色泽,稳定酶的活力。 两层凋萎层的麦芽全部卸至一个焙焦层,用较高的温
度进行最后的干燥,其中最后2-3小时要用接近85℃甚 至更高的高温。 采用高温较低的风量,时间8-15小时。 焙焦结束后通新鲜空气将麦层冷却到45 ℃左右出炉。
焙焦层结构图
第四步:除根与储存
出炉麦芽经过清选设备,除去麦根及部分杂物,并在 此过程中降温至35 ℃ 左右,放入立仓储存待用。
浸麦的其他功能:洗麦,除去大麦麦皮中含有的有害 物质(如单宁类物质),改善麦汁品尝口味;同时强 劲的鼓风能够除去可能附着在麦皮上的微生物;除去 一些夹杂物和浮麦。
浸麦工艺:采用湿浸与干浸交替的浸麦方式,通常易 溶品种采用两浸两断,难溶品种采用三浸两断。湿浸 过程通新鲜空气,干浸过程抽CO2。浸麦阶段一般温 度控制在14-18ºC。
防虫、防鼠。
第二步:大麦清选
大麦清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大麦中含有的夹杂物、破 碎粒、粉尘以及粒径过小的大麦,以提高大麦的纯度 与整齐度,保证均匀而旺盛的发芽。
清选的过程主要有:除大杂、小杂、金属、石头、粉 尘、破碎粒以及<2.2mm的大麦颗粒。
大麦的清选除杂率一般为4-7%左右。
第三步:制麦过程
配有强劲的通风系统,变频风机,风门0-100%调节。 氨制冷系统可以保证夏季生产达到需要的温度,冬季 可通过热水增湿适当升温。
发芽层结构图
发芽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葡聚糖是胚乳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发芽过程中不断 分解为小分子量的糖,浸出物溶液的粘度也不断降低。水 分大、温度高、发芽时间长、通风良好有利于胚乳细胞壁 的溶解。
麦芽生产过程介绍
麦芽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图
码头
卡车 运输
卸料斗
初清选:
去除部分杂质、 金属、粉尘
大立 麦仓
主清选:
除去大杂、 小杂、三级 麦、碎麦、 石头、粉
尘等
物料流:大麦
锥浸层
麦立 芽仓平浸层Leabharlann 发芽层(共6个)除根:
除去麦根、 粉尘、金 属、杂物
出料: 与 除杂
凋萎层
称量
凋萎层
焙焦层
物料流:绿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