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矛盾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矛盾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摘要:

贾宝玉生活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他的思想呈现出矛盾对立的二重组合,在人生观方面,他藐视父辈们指引的“仕途经济”之路,执意要走自己的路,却又无路可走;在婚姻观方面,他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却又暗纳美妾、泛爱无度。从中可以看出他身上体现着一种有思而无为的矛盾状态,是一个清浊相杂的结合体。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小说中作者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是美恶并存的矛盾结合,这在他的人生观和婚姻观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处于社会制度变革浪尖上的他,一方面反对、痛恨旧的社会制度及思想给人们带来的毒害,一方面又不知新的社会制度是何物。

一、要走自己的路,却又无路可走

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强烈个体意识的人,他的选择必然以个体的精神和感情为主,而不会主动沿袭主流文化指示的路标,去追逐主流文化所赞赏的功名,也不会成为被社会利用的工具。

(一)不愿“读书”,藐视“仕途经济”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命脉,是贾府上上下下的希望所在,本应担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走贾府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希望他走的“仕途经济”道路。而他却是一个“潦倒不通庶物,愚顽怕读文章”的“孽根祸胎”和“混世魔王”,自幼“顽劣异常,不喜欢读书”。在

他的眼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都是杜撰的,都是胡编乱造,孔夫子的话也不一定可信,所以他不喜欢读这样的书。比如在七十三回中,贾宝玉把“八股科举”说成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可见他对“仕途经济”的揭露是何等的深刻。贾宝玉不读书就是在对抗统治阶级的仕途之路。因为,中国的封建贵族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子孙遵从父母之命,接受最正统的封建教育,努力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这也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都必须走的唯一出路。而贾宝玉坚决要走自己的路。所以,他一味地痛恨读书,希望走他理想中的人生之路。

(二)“清莲”到底无去处

贾宝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信念,既不像其父贾政之辈克俭克勤,遵循那平庸可怜的仕宦传统;也不像其兄贾琏之流沉迷于酒色,混入那荒淫无耻的纨绔之群,他是一心按照自己的人生信念做事。在现实面前,他只能表现出一种与现实脱节、与环境相抵触的特殊姿态,最终躲进了那个温柔、富贵、清爽、美丽的女人园中,试图使自己从龌龊的男性社会空气中得到超越,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贾宝玉鄙视把自己的生命联系在功名、财产、家庭上,而希望把一颗不受约束的心与一群美丽单纯的女孩子们扭结在一起,乃至成为大观园这个温柔乡中的一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不过,他所要去的理想境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又到哪里可以找到呢?这世间又哪有这样一个清净之地呢?由此可见,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贾宝玉最早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但在

当时的社会中是找不到他要走的理想之路的。这也是造成他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却暗纳美妾、泛爱无度

贾宝玉对爱情是认真的,是有自己的准则的,是经过深刻全面的考虑与选择的。所以,他尽管相信“木石前盟”,但又漠视一见倾心式的爱情,也不要以“金玉良缘”为代表的世俗化的、门当户对式的爱情,而要去寻找那种情投意合式的爱情。

(一)漠视“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缘”

文中虽然有“木石前盟”之说,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真在写这一见倾心式的“木石前盟”。因为,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相见时,并没有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而仅仅是写二人之间好感。甚至,在两个人相见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地争吵与和好,也并没有产生相互爱慕的情感。其间,来了一个品貌端庄、稳重平和、安分贤惠、人缘极好的薛宝钗,又来了一个爱说爱笑、豪爽大度、自然无饰的史湘云。但贾宝玉在与这些优秀美丽、多才多艺的女子们相处的很长的日子中,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写出贾宝玉究竟喜欢的是哪一个。由此可见,贾宝玉的恋爱方式不是一见倾心式的,而是一种渐进的、萌发式的。贾宝玉所持有的婚姻观是一种下意识的个人行为,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来选择的。她不选择宝钗的原因,除了宝钗不符合他的择偶标准外,还因为他痛恨当时盛行的“金玉良缘”的世俗门第之说。因为“‘金玉良缘’只讲门第,它实际上是封建门第之间的结合,决不是爱情的结合”。所以,贾宝玉关于婚姻自由的思想是

一种进步的思想,但这又与当时的封建思想相违背,也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中必然会充满着艰难险阻,并很可能最终会导致其理想的破灭。

(二)暗纳美妾,泛爱无度

由于时代的局限,贾宝玉终究逃不出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尽管他有叛逆的思想,但他也并不否定封建妾姬制的存在,他也有着当时普通男子都有的“娇妻美妾”的思想,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还以这种姬妾制为其婚姻的理想形式。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贾宝玉无法超越当时利害繁复的社会,更无法彻底改变那样的社会。他在思想上是一位先觉者,却由于缺少破除旧世界阻挠的勇气,在人生观和婚姻观方面充满了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使得他的理想最终也无法得以实现。在经历了凡世沉浮,富贵烟云之后,他终于看破红尘,回归到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遁入那无情无欲的虚无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曹盟.明请小说的文化批评[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

[3]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