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若说辉煌,他有可能不及他的先祖;若说武功文治,他有可能不及他的先祖;可是论到承上启下,中流砥柱,又有几人能及耳。
他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简介下他的生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若说他的一生,我有太多太多的话都很难用文字来概括,所以我用符号代替。
一、?的胤禛不错他的一生史料描写太少,所以他的人生充满了问号,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登极迷雾关于雍正的继位,传统说法有三种代表性说法:遗诏继位说、改诏篡位说和无诏夺位说。
雍正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是继位还是篡位?作为清王朝的三大疑案之一,确实难煞咱们这数百年后的子孙们。
我自认为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去特意考究,但是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事先早已经将诏书拟好,伺机夺位。
2、身故之谜第一种:被吕四娘谋刺之说雍正皇帝是被吕四娘谋刺至死的,这种观点在民间最为流行。
实际上这种说法出自稗官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
在这些书中,有详细的雍正皇帝遇刺身亡的内容。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吕留良的孙女。
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遣戍。
但吕四娘携母及一仆逃出,隐姓埋名,潜藏民间。
后来,吕四娘拜师习武,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一日,乘机砍掉了雍正皇帝的脑袋。
我个人观点此法不可取,不是因为正史里没有吕四娘的记载,而是堂堂一代君王,宫廷里防范措施根本不会如此这般纸老虎,形同虚设,不然的话那么多皇帝都会这样死掉,那还来的寿终正寝。
第二种:被宫女缢死之说荒诞至极,在此绝不赘述。
第三种:被曹雪芹竺香玉合谋毒死之说此说法来自霍国玲、霍纪平姐弟二人在1989年出版的《红楼解梦》一书。
雍正简介_雍正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雍正简介 雍正 中⽂名称: 雍正 ⼜ 名: 清世宗胤祯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民 族: 满族 ⽣卒年: 1678—1735 相关事件: 改⼟归流 相关⼈物: 乾隆康熙 ⽣平简介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祯(公元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说为侠⼥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雍正帝胤祯⽣于康熙⼗七年(1678年),8岁时随康熙出关北巡,10岁时出猎封为贝⼦,32岁时⼜晋封为雍亲王。
康熙死后,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
说到雍正的即位,⼀直被认为是⼀个谜,民间最流⾏的说法是雍正皇帝串通隆科多,篡改诏书,将传位⼗四⼦改成了传位于四⼦,得即⼤统。
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其原因如下:⼀,清代的传位诏书是由满汉两种⽂字写成的,⼀边是满⽂,另⼀边是汉⽂,即使汉⽂可以修改,但满⽂是由字母拼成,⽆从修改。
⼆,清代对皇⼦的称呼⼀般都要加上皇字,如皇四⼦,皇⼗四⼦,因此在传位诏书上如果是传位给⼗四⼦那么就应写成,传位皇⼗四⼦,如果这样写,那么就不存在将⼗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皇帝呢?⼀些学者认为康熙选择雍正主要有两点。
⾸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政绩卓著,掌管户部任劳任怨。
其次,康熙皇帝是⼀代圣主,但在晚年有些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出现了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为了⼤清江⼭,他要挑⼀位能彻底整顿吏制的皇⼦来即位,这样以铁⾯⽆私⽽著称的皇四⼦就⾛⼊了⽼皇帝的视线。
另外,雍正皇帝的⼉⼦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并带在⾝边亲⾃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程度上是为了保证⼤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的光。
因此,雍正篡位的谣⾔,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
雍正继位后,严厉镇压了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将允题长期幽禁,将兄弟允祀.允唐害死,贬斥了康熙的亲信,并且借故禁锢杀害了隆科多和年⼤⼤,为了对付政敌和仇⼈,他实⾏特务统治,还与绿林侠客创造出⼀种暗杀利器,称为⾎滴⼦。
历史人物: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历史人物: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人物简介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胤禛,别号圆明居士,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整饬吏治;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纳粮;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之人。
1735年,雍正崩于圆明园,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清泰陵。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人物生平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早年经历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康熙帝第四子,德妃乌雅氏所生。
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佟贵妃抚养。
康熙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经胤禛请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语。
因性情急躁,父皇康熙帝用“戒急用忍”训喻他。
胤禛早年随康熙巡历四方。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
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胤礽为太子。
同年封胤禛为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康熙诸皇子储位的传奇猜疑很多。
胤禛善于治国、懂得韬光养晦。
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与年羹尧和隆科多交往密切,同时向父亲康熙表现诚孝,画西藏于版图,赢得康熙的信赖。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为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即了帝位之后即重用康熙十三子胤祥,而康熙皇八子胤禩先是被安抚封为廉亲王,后被削宗籍和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意为待宰的鱼)。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

清朝皇帝雍正-承上康熙、下起乾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前一个朝代是明朝,其主要统治时间是从1644年到1911年,共267年。
清朝统治时期有很多皇帝,其中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雍正皇帝。
本文将会介绍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承续康熙、开启乾隆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雍正帝出生于1678年,原名胤禧,是康熙皇帝的四儿子。
康熙死后,雍正即位,享年51岁,执政13年。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雍正时期,是清朝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政治家,他有很多的政治改革,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
承续康熙-雍正时期雍正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统治,进行了强有力的政治改革。
雍正即位之后,对清朝的朝政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力求使政治和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通过削弱大臣权力、增加官员工资、削减冗员官员、改革税收制度、整顿吏治、禁止私人铸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效能。
雍正时期对五峰山矿山出产的铜资源进行专营,用铜钱代替布币流通,大大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雍正也对文化方面有很大贡献,他号召文人墨客大力创作文字,这也是雍正时期进行的一大文化活动。
开启乾隆时代雍正帝去世后,由其第四子胤禛继位,即乾隆帝。
乾隆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乾隆的时期。
乾隆即位后,继承了父亲和曾祖父的治理中国的智慧。
在乾隆时期,对经济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尤为重要,封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人民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贡献了中国振兴经济的巨大力量。
此外,乾隆时期的文化大为繁荣,正是因为乾隆帝一直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并重视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诸多贡献雍正在位期间,先后制定了许多的法规,加强了皇权统治,增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和控制力,为清朝后期的强大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雍正还大力提倡学术研究,推崇科学思想,鼓励人们创新,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增添了勃勃生机。
在军事方面,雍正皇帝也有过非常重要的作为,他组建了新军队,采用了西化制度,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雍正简介

主
讲
人:xhan
海外研究院
雍正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 年),康熙皇帝第四子,生母-孝恭仁皇后(即德妃 乌雅氏),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 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 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 公”与“打击贪腐”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 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5-
雍正即位后的主要政绩:
1、加强皇权 2、政事治理 3、经济政策 4、海禁问题 5、立储制度 6、整饬吏治 7、锐意改革 8、农业发展 9、军事成就 10、兴起文字狱 11、文化成就
-6-
一、加强皇权:
1、强化密折制度 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为充分发挥密折作 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 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12-
五、军事成就:
雍正继续执行满洲的扩张政策。康熙帝三征 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支持 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20万人进攻西宁 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 海完全归入满清帝国版图。
雍正五年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 《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 约》,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 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17-
雍正的铁腕统治给我们企业的启示:
1、重实干 2、看业绩 3、革庸官 4、优制度 5、审慎用人
-18-
-2-
人物性格:
勤政刻苦
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睡眠时间 不到四个小时,经常一年多不进后宫。
雍正是哪个朝代的(一篇)

雍正是哪个朝代的(一篇)雍正是哪个朝代的 1雍正是哪个朝代的雍正是哪个朝代的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__,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__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帮助雍正的功臣都是怎么死的清雍正皇帝:有人说,雍正之所以上位成功,主要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一内一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所谓“一内”,指的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他当时统辖步军五营约两万多兵力),封闭京城九门,让雍正的反对派们成了瓮中之鳖,同时又完全断绝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控制了雍正即位后京师的秩序;所谓“一外”,指的是雍正通过川陕总督年羹尧震慑并钳制十四阿哥胤禵,稳定西北局势,倘若胤禵举兵造反的话,断难通过年羹尧这一关。
中国的古话常说,鸟尽弓藏,功尽人亡,功臣一般都是要死的。
曾经有个浙江钱塘的举人汪景祺,因为在仕途上混得不顺利,后来便投书给年羹尧,奉承他是“宇宙之第一伟人”,说唐朝名将郭子仪等人和年大将军相比,不过是“荧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还说他“制敌之奇,奏功之速”,历史上无人可及。
汪景祺的.马匹功夫很到位,捧得年羹尧心里乐开了花,于是便将他收入幕中。
后来,汪景祺给年羹尧又上了一书,叫《功臣不可为》。
他在书中说,功臣之所以难做,问题出在__身上。
那些__既害怕别人作乱,又要依靠功臣去戡乱;但乱平后,往往又猜疑功臣,他们认为功臣既然能定乱,必然也能作乱,因此对功臣起疑惧之心;功臣得到__的封赏后,往往会被小人嫉恨并在__面前大肆中伤,要是功臣壮着自己的功绩,在__面前直言相谏的话,往往会被__认为骄横,进而怒之厌之。
如此一来,“进不得尽其忠节,退不得保其身家”,功臣无论如何都要获罪,难逃一死。
汪景祺写书的时候,正是年羹尧得意之时,他没有理会汪景祺的劝告,不料后来年羹尧获罪时这书被发现,反成了年羹尧的一大罪状。
雍正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 凌柱女,是乾隆(皇四子)的生母。后年 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 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 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遗命,尊为皇太后,居慈宁宫。四十 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 陵东北,曰泰东陵。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吏治废弛,贪污 腐败已然成风。他克服各个方面的阻力 , 在全国上下大规模的开展清楚亏空,设立 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赢廉, 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由于他态度决断, 雷厉风行,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 到明显改善,官吏贪污吏治腐败的坏况都 有很大的转变。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说: “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 饬,清朝恐早衰亡。”有“雍正一朝,无 官不清”的说法。
继位
八爷党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爷党(太子党)
四爷党 •改诏篡位说 •无诏夺位说
隆科多
年羹尧
雍正即位后,对自己争夺皇位的兄 弟进行了严厉地打击,康熙的皇十四子 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 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 圈禁。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 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狗) ”,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 其那(猪) ” 。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 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 锢。
改土归流
我国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行土司制度,其职务为世袭,仅名义上接 受清朝的 册封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 这种制度妨碍了国家的统一和地区经济文化 的发展。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 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 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是一场严 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 兵平定。"改土归流"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 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
【精编范文】雍正一生简介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雍正一生简介篇一:雍正皇帝简介雍正皇帝简介雍正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清世宗胤禛(1677~1735) ,胤禛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
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
在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的皇帝。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雍正皇帝(剧照)年号:雍正生辰: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寅时八字:戊午甲子丁酉壬寅出生地:紫禁城皇宫属相:马父亲: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母亲:乌雅氏,后尊为孝恭仁皇后排行:康熙帝第四子初婚:14岁原配:乌拉那拉氏配偶: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三3人、嫔1人、贵人5人、常在7人、格格3人等子女:10子,4女即位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722年12月27日)即位年龄:45岁在位年数:13年卒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享年:58岁死亡地:北京圆明园九州清晏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陵寝:泰陵继位人: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雍正皇帝 - 家庭后宫后妃孝敬宪皇后,皇后乌喇那拉氏,侍卫内大臣費扬古的女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皇帝简介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
在位仅十三年,但他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开拓精神,有作为的皇帝。
雍正统治十三年是清朝统治的重要时期,承上启下,为以后乾隆时期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
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