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特点及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对策和建议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对策和建议

地下空间消防安全对策和建议摘要:地下建筑深度大、层级多,需要和多种业务进行连接,覆盖范围广泛,受多种地下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尤其是地下空间火灾事故,其因为地下空间导致火情火势发展较快,而且会排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此,应该着重做好地下空间的防火工作,通过事前控制的方式降低火灾风险,以避免酿成重大事故。

地下空间防火工作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必须创新工作方式,以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

本文对地下空间的火灾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地下空间的防火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空间;火灾特点;防火措施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地下建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层数逐渐增多,建筑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结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地下建筑的这种特点,对其火灾消防安全防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仅难以开展消防管理,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人员难以快速疏散,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焰在地下空间蔓延速度比较快,容易在短时间内生成有毒的浓烟,火焰扑救以及人员撤离难度较大。

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随后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富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灭火救援方案和路径。

1地下建筑空间的主要特征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工作与生活空间内的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出现了显著的加强。

在特殊的空间例如地下建筑物的空间内,可能包括有购物中心、商品批发商城、地下停车场、物流仓库以及各类娱乐场所等业态,此类场所中不仅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其中的人员流动数量也比较大,并且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因此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下人员的撤离比较困难。

相关地下建筑物中,楼层以及各类通道的数量也比较多,在此类特殊的建筑空间内,有关于消防安全的技术运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阻碍。

如果此类建筑空间内发生了火灾险情,那么在其中的被困人员的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还可能对于相应的消防灭火作战计划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必要的不利影响。

广东XX市购物中心(MALL)消防设计说明(方案阶段)

广东XX市购物中心(MALL)消防设计说明(方案阶段)

XX市商业中心项目购物中心(MALL)消防报建送审设计号:二零壹壹年七月文本目录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表现篇(略)第二部分:消防设计说明篇第三部分:建筑设计图纸篇(略)第一篇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市商业中心项目项目位置及概况:(省略)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38957.1㎡,总建筑面积:787077㎡,计容积率建筑面积627000㎡。

建设内容:购物中心、市民广场、商业展览馆、商业步行街、酒店、公寓、地下停车库、办公楼及住宅楼。

一期用地面积:147110㎡,总建筑面积:391287㎡,计容积率建筑面积:314272㎡一期建设内容:购物中心(MALL)、市民广场、地下停车库和室内停车场、商业步行街、公寓及商业展览馆。

购物中心(MALL)概况:本项目是集购物、娱乐、餐饮、电影院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建筑。

总建筑面积158643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上建筑面积123643m2。

建筑高度23.9m,地上4层,地下2层。

1、本工程为多层建筑。

2、建筑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表5.1.1,本工程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按抗震烈度6度计算,7度构造设防,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

地上机动车库的防火分类为三类,每层的防火分区只能停放不大于150辆机动车。

屋面防水等级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为II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按《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为二级。

本项目不设人防工程。

二、消防设计依据1、由甲方提供的规划用地红线和地形图2、由甲方提供的用地建设建议书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简称《建规》)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11、《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试行)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4、《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1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城乡规划部分)18、河源市地区现行相关设计法规、规范标准19、国家现行相关设计法规、规范标准三、建筑专业消防设计1. 总平面图消防设计消防车可以从北侧的XX大道、东侧的XX大道进入地块,围绕建筑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本项目沿XX大道和XX大道总长约为450米(设置一条穿越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需要设计二条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但是建筑的设计使得建筑物中设计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做法非常困难,另外也不符合商业设计的总体原则和思路。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日益广泛。

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特殊性,其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空间的特点、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以及典型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

一、地下空间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指的是地下建筑物或设施,包括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隧道等。

与地上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空间结构复杂,存在着大量的管线、通道和设备;二是地下空间容易积水,并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三是地下空间的承载力较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地震、地面塌陷等;四是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相对孤立,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较弱。

二、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综合规划: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和发展需求等因素。

通过综合规划,可以合理分配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2.防灾减灾: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环节。

规划与设计应考虑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地下空间的逃生通道、设置防水设备等。

3.安全管理: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需要与规划与设计相结合,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安全制度。

同时,加强设施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地下空间的正常运行。

4.可持续发展: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地下空间的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通过精细设计,实现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典型案例1.东京地下空间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东京作为一座位于地震带的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视。

通过建设坚固的地下结构、设置地下避难所、建立地震监测网络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地下空间的抗震性能。

2.新加坡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国家,因此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成为重要的规划策略。

新加坡采取了地下综合开发的方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铁、地下商业中心等,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

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中庭防火分隔与人员疏散消防设计

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中庭防火分隔与人员疏散消防设计

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中庭防火分隔与人员疏散消防设计韩雷1,况凯骞2(1. 山东省淄博市消防支队,山东,淄博,2550002.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1458)摘要:以某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中庭区域的防火分隔方法是否满足防火性能要求为工程案例, 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设定了多个个最不利的火灾场景,针对这些火灾场景采用CFD方法,计算相应的火灾动力学参数,并将计算的结果与人员疏散安全性能判据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该商业购物中心使用防火玻璃结合其他综合分隔方法作为隔断是可行的。

关键词:商业购物中心;性能化防火设计;防火玻璃;中庭;人员疏散Cas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f FireSeparation in Atrium and Human Evacuation for theShopping MallLei Han1,K.Q。

Kuang2(1. Fire Department of Zibo,Shandong, 255000.2.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Public Safety Technology,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ofGuangzhou, Guangzhou, 511458)Abstract:A case on whether the fire glass separation with additional fire—resistant partition method in the atrium of a shopping mall conformed to certain fire performance was studied.A few scenarios were designed to calculate the fire parameters by CFD meth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e performance criteria。

商业大厦入口与出口的防火要求

商业大厦入口与出口的防火要求
快速疏散。
耐火极限
对建筑构件、装修材料 等应符合规定的耐火极
限要求。
防烟排烟设计
合理设计防烟楼梯间、 前室及合用前室等,确 保火灾时烟气能够及时
排除。
设计要素
防火门
在关键部位设置防火门,如楼 梯间、前室等,并确保其具有
足够的耐火极限。
疏散指示标志
在疏散通道、走廊、楼梯间等 部位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引导人员快速疏散。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应简单易懂,员工和顾客都应接受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 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扑灭初起火灾。
消防栓
消防栓是商业大厦的另一重要消防设 备,主要用于提供水源和灭火器材, 应按照规定的位置和数量进行配置。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较为专业,应由经 过培训的消防队员或专业人员进行操 作。
消防栓应保持完好无损,定期进行检 查和维护,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 常使用。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是商业大厦必备的消防设施之一,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 疏散和采取灭火措施。
火灾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火灾发生时,火灾报警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并通过声、光等方式发出警报,引导人员疏散 。同时,火灾报警系统还应与喷水系统等其他消防设施联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 取灭火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防火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向员工传授基本的防火知识,包括火灾的预防、初期火灾 的扑救、疏散逃生的方法等,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
培训形式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如集中授课、视频教程、模拟演 练等,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火知识。
培训周期
定期进行防火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 更新和提高。同时,对新员工进行岗前防火安全培训,确 保他们具备基本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地下空间具有遮蔽性、恒温性、安全性等特点,可以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本文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规划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1. 交通设施城市地下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

地下交通设施具有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对地面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2. 商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为市民提供便捷的购物、休闲场所。

地下商业设施具有商业氛围浓厚、购物环境舒适、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具有空间充足、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等特点,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4. 储存设施地下储存设施主要包括地下仓库、冷库等,用于储存各类物资。

地下储存设施具有安全性高、储存条件稳定、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满足了城市物资储存的需求。

5. 灾害防御设施地下灾害防御设施包括人防工程、避难所等,用于应对战争、地震等突发事件。

地下灾害防御设施具有防护能力强、生存环境稳定、隐蔽性高等特点,为市民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1. 综合协调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地面规划相结合,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交通、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有机衔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因素。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地下空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

1 .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烟气危险性1.1 空间封闭,着火后火灾烟气产生量大温度高,疏散困难由于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少,密闭性高,通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可燃物产生大量的烟雾,将从起火部位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处扩散,并呈现聚集不散的状态,能见距离一般在2〜5米之间。

正常条件下人的水平疏散速度为1.0〜1.2m∕s,烟水平流动的速度为0.5〜1.5m∕s,人上楼的速度最快为0.6m∕s,而烟向上流动的速度为水平速度的3〜5倍。

烟气的快速扩散及高温直接威胁人身的安全。

1.2 建筑毗连,上下贯通,空间超大为吸引客流便利商品流通,出现了不仅几个地下商城毗连在一起,而且与地上商业建筑连通,进而形成广阔空间的现象,一旦发生火灾,将使高温烟气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迅速向多座地下和地上建筑蔓延,严重威胁地上建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后果。

1.3 客流物流大,火灾荷载密度高由于各城市利用地下商业建筑兼作人员过街通道及节假日购物高峰时刻人员过分密集,致使人员密度指标远远超过《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有关地下一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5人/平方米,地下二层人员密度指标为0.80人/平方米的规定。

据调查,在哈尔滨市相互连通的几大贸易中心,双休日时日客流量可达20〜25万人次。

经对总面积为98412m2的哈尔滨市南岗地下商贸城人员流动量的测算,在人员流量高峰时,同一时间约有4万余人滞留其中。

同时,地下商场以经营服装,鞋帽,小百货为主,商品大部分是化纤,皮革,橡胶等可燃物,有毒物品,燃烧速度快,发烟量大,燃烧产生烟气温度高毒性大。

2 .地下商业建筑一般防火设计要求2.1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依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3.1.4A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b营业厅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C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时,应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口;2.2 防火防烟分区2.2.1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初探

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初探

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初探
首先,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需要合理规划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通道要宽敞且便于人员流动。

在地下商业建筑的平面布置中要合理设置、疏通疏散通道。

同时,为了提高疏散的效率,通道的位置和数量应该足够,通道的出口应该明显易于人们辨认。

其次,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需要合理设置消防设备。

地下商业建筑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消防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有所不同。

在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中要合理设置灭火器、喷淋系统、排烟系统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灭火源并排除烟雾。

此外,由于地下商业建筑的不同功能性质可能会要求不同的消防设备,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置。

最后,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

无论设计多么完善的消防设备,如果没有经过人员的合理使用和操作,就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在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中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培养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火灾疏散的应对能力,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综上所述,地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是确保地下商业建筑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扑灭火源并减少火势蔓延的重要设计。

该设计应合理规划疏散通道、设置消防设备、加强通信和报警设备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地下商业建筑火灾应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中心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特点及设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城市中心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特点及设计近几年,为了缓解城市的各种矛盾,大城市中心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再发展,主要包括改善交通和扩大商业容量,城市中心区逐渐向三维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商业开始与地下空间结合。

地下商业空间除了有其它自身优点外,从防火和安全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由于其主要商业空间位处地下的特点,所以使其在防火防灾方面必须十分谨慎。

地下空间虽然对于外部的自然或人为的灾害一般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但如果内部发生灾害时,则要比地上要危险的多。

特别是属于大量人在其中活动的商业空间,如果没有安全上的保障,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地下环境的防火防灾特点
地下商业空间的内部防火与地面建筑的防火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不能不注意到地下环境的一些特点使地下空间内部防火问题更复杂﹑更困难。

如果预防不当,所造成的危害也就更严重。

地下空间防火有下面几个特点:
地下环境最大的特点是封闭性,一般只有通过少量的入口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给人员疏散和火灾救助带来许多困难。

首先,在封闭的室内空间中容易使人失去方向感,特别是那些大量进入地下空间但对内部布置情况确不大熟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心理上的惊恐程度和行动上的混乱程度比在地面建筑中严重的多,内部空间越大,布置越复杂,这种危害就越大。

其次,在封闭空间中保持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比有窗空间困难得多,进排风只能通过少量的风口,在机械通风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依靠自然通风的补救。

此外,封闭的环境使物质不容易充分燃烧,在发生火灾后可燃物的发烟量很大,对于烟的控制和排除比较复杂,对于内部人员的疏散和外部人员的进入救灾都不利。

地下环境另一特点是处于城市高层以下,人从室内向室外的行走方向与地面建筑正好相反,这就使得从地下空间到地面开敞空间的疏散和避难都要有一个垂直上行的过程,比下行要消耗体力,从而影响速度。

同时,自下而上的疏散路线与内部的烟和热气流的流向一致,给人员的疏散造成困难。

另外,对于附建于地面建筑的地下商业空间来说,与地面商业建筑上下相连,在空间上相通,内部灾害自下向上蔓延和扩展的可能,对于上部建筑物构成很大的威胁。

对于地下商业空间的特殊的环境状况进行防火设计时,首先是着眼与预防,不使灾情发生。

其次是抗灾和对灾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根据一般的地面建筑防火要求并结合地下环境特点,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应做到以下几点:杜绝火源的发生;火灾发生后,能立即报警并发出警报;保证所有人员能够在火势蔓延和烟流扩散之前有序的安全疏散,撤离地下空间;以最快的速度扑灭明火,把物资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

为满足这些要求,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建筑的布置上为防火和灭火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就是建立良好的防火和灭火系统,装备先进的器材。

内部灾害的早期控制:
1)应当限制地下公共空间内易燃和发烟量大的物品的数量,禁止使用易燃装修材料,主体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装修材料应以耐火极限在1小时以上的不燃材料为主,其次对商业空间的明火使用加以限制,并禁止吸烟。

地下商业街中的餐饮类店铺实施集中布置和统一管理,以控制易燃气使用,并可形成有特色的风味食街。

除结合顾客休息设施指定的吸烟处外,其他情况绝对禁止吸烟。

2)一方面提高感知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灵敏程度,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另一方面还需设人工监视系统。

如在重点部位设置闭路电视摄像。

此外在大型地下商业街中,应设专职消防人员实施24小时巡
逻,保证及时发现验证灾情,灾害发生后,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发出警报和各种救灾指令。

控制灾情的第二措施,一旦火灾发生后,尽可能的隔断火灾的蔓延和烟流的扩散,包括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防烟楼梯间和防火垂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