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祖先的摇篮》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祖先的摇篮》教案

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祖先的摇篮》教案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诗歌。

本课以“寻觅”表现祖先精神,并在过程中不断升华情感为线索,结合祖先生前的故事,分层次展现祖先精神的丰富内涵,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自然融合,能够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祖先精神”,祖先就在我们身边”的真切含义。

教学目标:1. 认识“灿、烁”等8个生字,会写“灿、烁”等1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对古老的传说与诗歌产生兴趣,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按自己的理解大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按自己的理解大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祖先的摇篮”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猜一猜:大地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追问:为什么这么说?2. 当我们站在浩荡的大海边,你有什么感觉?(无边无际、奥妙神奇、祖先的摇篮等等)这些感觉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来学习《祖先的摇篮》,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感受。

(板书课题)3. 读课题,注意读准“灿、烁”这两个前鼻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生字,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3. 默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句子画下来,说说为什么觉得它美。

4. 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教师可相机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品读美文,体会情感。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大海是“祖先的摇篮”。

2. 交流反馈:(1)“大海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涛声隆隆,轻轻地摇篮。

”这句话把大海比作摇篮,从“耀眼的光芒”可以看出大海的广阔,“涛声隆隆”可以感受到海的浪涛,“轻轻地摇篮”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祖先的生活。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摘掏蛋忆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组”与“祖”,“淘”与“掏”,“忆”与“亿”。

部编 二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部编 二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祖先的摇篮》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诗歌共有4个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引出“我”的好奇,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2、3小节是“我”展开的充满童趣的想象,写出了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逗小松鼠、逮绿蝈蝈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质朴、自由的生活,感受到了“我”的天真与好奇。

第4小节,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又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现实,并对祖先的摇篮发出由衷的感叹,与课文开头相呼应。

课文中四个疑问句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三个感叹句又体现了儿童发自内心的赞叹之情。

课文的插图,让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

插图中连绵的群山,参天的大树,机灵的松鼠,可爱的小兔,鲜艳的蔷薇,鲜嫩的蘑菇,还有树上停歇的鸟雀,与课文描述的事物基本对应,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为学生识字学词、朗读积累、展开想象提供了帮助。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好奇,富于想象,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和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文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祖先们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吸引孩子们啊!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采野蔷薇,逗小松鼠……这些孩子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2023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4篇二年级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23祖先的摇篮作者:吴珹爷爷说:那原始森林①是我们祖先②的摇篮③。

[句导读:把“原始森林”说成是“祖先的摇篮”,能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能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幸福、安逸的地方。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啊![句导读:朗读时,抓住“多大”一词重读,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 那浓绿的树荫(yīn)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句导读:“浓绿”写出了原始森林枝叶茂密的特点。

“一望无边”“遮住”写出了原始森林辽阔广大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小节):讲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我想——[句导读:一个“想”字,说明以下是作者的猜测和想象。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tāo)鹊蛋(dàn)?[句导读:问句,说明摘野果、掏鹊蛋都是作者充满童趣的猜想,而不是真正看到的。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句导读:从这些猜想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是那么快乐和自由自在。

]节导读:猜想我们的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dòu)小松鼠,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dǎi)绿蝈(ɡuō)蝈吗?[句导读: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可爱的动物、植物成了孩子们的玩伴,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尽情玩耍,是那么无忧无虑。

这原始森林的确是孩子们快乐的摇篮哪!]节导读:猜想那时候的孩子在原始森林里开心游戏的情景。

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④……[句导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树上结满了各种野果,树杈上的鸟窝里有许多圆圆的鸟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文本解读】这篇课文选自第八单元,整个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

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中2、3小节各含有两个问句,像“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等问句,都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同时疑问的句式,凸显了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能读好疑问的语气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本篇诗文中许多动词,如“摘、掏、逗、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它们构成的“摘野果、掏鹊蛋”等动宾短语,给学生们的积累做好了铺垫。

在积累表示动作的词组后,也会后面的仿写做好了铺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而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

【学情分析】关于祖先和原始森林,低段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

而学生刚开始对“祖先的摇篮”理解会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提示。

本课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往往比较凝练,内容较为抽象,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补充,但是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们大胆地想象。

还有,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了解甚少。

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要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感知。

【教学目标】1.通过字理识字、比较识字、形声识字等方法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字,通过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蔷薇、苍苍茫茫”等词语。

2.积累“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等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通过想象,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写一写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积累含有动词的短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
《祖先的摇篮》教案
年级:二年级
学期:下学期
课程内容:《祖先的摇篮》
课程目标:
1. 通过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仰。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程准备:
1. 诗歌《祖先的摇篮》文本。

2. 多媒体课件。

3.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播放与大自然、祖先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对大自然的看法以及我们与祖先的关系。

二、诗歌学习
1. 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2. 向学生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意境。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如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敬仰等。

4.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诗歌中描述的画面。

三、诗歌创作
1.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创作自己的诗歌。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总结
1.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仰。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和历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

评估与反馈:
1. 观察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

【教学重点】1.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 体会“摘、采”等动词恰当使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1.婴儿摇篮、原始森林。

2.原始人狩猎、打造石器、建房搭窝等生活场景。

3.草原、大海。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浓、忆、啊”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

3.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初解题意,设问引读1.认识“祖先”。

(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是指什么人呢?有没有人向你提到“祖先”这个词?预设:祖先一般是指离我们年代很久远的先人。

在这首诗歌中,是指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类。

(2)出示原始人狩猎、采野果、生活的,看图帮助学生了解“祖先”。

(3)请学生说一说认识“祖”字的方法。

预设:“组—祖”,注意偏旁“礻”和“衤”的区别。

2.理解“摇篮”。

(1)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摇篮吗?(2)出示摇篮图,提问:摇篮是做什么用的?给你什么感受?预设:摇篮是给小婴儿睡觉用的,让人觉得舒服。

3.导入。

(1)题目《祖先的摇篮》是指祖先睡觉用的摇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2)齐读课题。

开始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首先利用原始人生活场景,拉近久远的原始时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理解“祖先”,再联系生活渗透对“摇篮”本义的理解,以上两步均通过“搭桥建梁”巧引学生初解题意。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6、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摘、掏、跑、看、逗、采、捉、逮。

”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

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四、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档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优质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是一首散文诗。

这首散文诗共分四小节,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从而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最后,树叶的声响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

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在森林里生活的呢?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
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牛活过的地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核心,具有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分、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

原始森林维护着自然环境,储存大量碳物质来保持气候的稳定,通过对降雨和蒸发的控制调节天气,并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仅热带雨林(即原始森林)就为人类提供40%的氧气所需,因此它们也被称作“地球之肺”。

原始森林不仅仅是高大的树木,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包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关系,在原始森林
中,某一物种的减少,可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情况在热带雨林中体现更为突出。

课后作业
zǔ xiān nóng mì wàng zhe
()()()
zhāi xià tāo dàn huí yì
()()()
二、把音节补充完整。

y____ d____ q_____ w_____ d_____
荫逗蔷薇逮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是多大的摇篮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用加点的字仿写比喻句)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是多么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1.在文中给下列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

一眼看不到边。

()
挡住,使看不见。

()
2.读第二小节,我们要用的语气是()
①幸福快乐②遗憾痛苦
3.选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想象一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祖先浓密望着摘下掏蛋回忆
二、īn òu iáng ēi ǎi
三、1.这是很大的摇篮。

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四、1.一望无边遮住
2.①
3.示例:选文描绘了一幅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图。

人们在这里玩耍,在这里寻找有趣的东西。

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