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脱贫标准、程序
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认定内容及标准

有公共活动场所:建档立卡贫困村行政村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室,有球场或其它体育活动设施,有农村书 屋,党员10人以上或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
9
适龄儿童有 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 学上 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小学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99%以上;高中及以上无因贫辍学人员。
2
道路硬化到 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 村 路,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
道路硬化到村:道路硬化到村是指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硬 化道路特指沥青路、水泥路、整齐块体路(含弹石路)。“十二五”前期的建制村通畅工程,因补助标准较 低,弹石路也算是硬化路。
贫困村通电:指贫困行政村所辖自然村有一户已通380V三相动力电,或该自然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具备通 3 贫困村通电 贫困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 380V三相动力电能力,可在业扩报装的正常响应时限内为该村提出申请的用户通380V三相动力电,可判定为
6
农村饮水有 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有保障,人力 饮水安全是指饮用水量有保障,水质安全。水量有保障指的是正常年份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20升;
保障 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
水质安全指的是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7
卫生室建设
以县为单位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 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建有标准化 农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 名乡村医生执业。
附件
19
贫困村脱贫退出认定内容及标准
序号 内容
标准
指标解释
贫困发生率:反映本村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指某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人口数与该村全国扶贫开发 1 贫困发生率 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信息系统总人口数的比率。贫困发生率=(贫困村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人口数÷贫困村全国扶贫开发
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

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
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是指国家确定的脱贫攻坚工作的三项指标,即贫困人口
比例、贫困地区比例和贫困县比例。
这三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脱贫情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扶贫政策成效的重要依据。
首先,贫困人口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贫困人口所占的比例。
贫困人口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首要目标。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人口比例,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贫困地区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面积中,贫困地区所占的比例。
贫困地区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地区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地区比例,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最后,贫困县比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县区中,贫困县所占的比例。
贫
困县比例的下降意味着贫困县数量的减少,这是脱贫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农村改革、土地流转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贫困县比例,推动了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脱
贫成效的重要依据。
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导下,贫困人口比例、贫困地区比例和贫困县比例都取得了显著的下降,为国家脱贫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脱贫三率一度标准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小康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脱贫的标准是什么

脱贫的标准是什么脱贫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那么,脱贫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脱贫的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高,还应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改善。
首先,经济收入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和务工,因此脱贫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这包括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
只有经济收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其次,教育水平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脱贫的标准应该包括贫困地区的教育改善。
这包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贫困人口的下一代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再次,医疗条件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通常较差,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简陋,医疗费用高昂。
因此,脱贫的标准还应包括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
这包括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提供更多的医疗援助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贫困人口才能有更好的健康保障。
最后,环境改善是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
贫困地区的环境通常较差,水质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低下,生活环境恶劣。
因此,脱贫的标准还应包括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
这包括治理水污染、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
只有贫困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贫困人口才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脱贫的标准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提高,还应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改善。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贫困地区的人民才能真正走出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贫困户(村)识别标准、程序,退出标准、程序

第二部分(贫困户识别条件、程序,贫困户(村)退出条件、程序)一、贫困户识别标准、程序(一)具体要求:贫困户纳入系统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扶贫标准;二是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扶贫标准的,存在“两不愁、三保障”未解决的情况;三是不得违反贫困人口退出“九条红线”。
(二)农户家庭收入计算:计算周期为上年度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
(三)新增贫困户对象范围:新增贫困人口的纳入要以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宝鸡地区不属于),以及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为重点区域,以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残疾人口家庭以及虽然收入达标,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未解决的贫困家庭为重点对象。
(四)新增贫困户、返贫户纳入贫困系统程序:新增贫困户、返贫户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开展:1.新增、返贫贫困户提出申请;2.入户调查,核实贫困对象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3.村民小组民主评议,初步确定新增、返贫贫困户;4.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对各村民小组提出名单进行民主评议,核实情况;5.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接收监督,确定贫困户上报名单(第一次公示);6.由镇党委、政府研究后,再次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第二次公示);7.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各镇上报名单进行研究和确认,并以文件形式在政府网站公告。
并录入国办系统以及市办系统。
二、贫困户退出标准、程序贫困户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年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等5项具体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
当年新识别贫困户当年不能退出。
贫困户退出验收指标的数据来源是: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八办两组”等相关行业部门收集的信息、入户核实调查结果。
(一)贫困户退出标准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2500元)。
指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调查年度现价扶贫标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公布)。
贫困户退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以国家统计局法定统计口径为基础,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逐户对照建档立卡情况进行核实测算,经贫困户签字认可。
精准扶贫的实施步骤和路径

精准扶贫的实施步骤和路径引言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科学准确的识别贫困人口,制定精准有效的扶贫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本文将介绍精准扶贫的实施步骤和路径。
步骤以下是精准扶贫的实施步骤:1.贫困地区划定:–根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县指南,确定贫困地区的划定标准。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贫困地区划定方案,并明确划定的范围和标准。
2.贫困人口识别:–利用大数据、户籍信息等手段,全面梳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信息。
–鉴定贫困人口的标准,包括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教育程度等指标,并建立贫困人口识别的数据模型。
3.扶贫措施制定:–根据贫困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可行的扶贫措施。
–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制定综合性的扶贫方案。
4.扶贫措施实施:–将扶贫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确保每一项措施都得以有效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保障扶贫措施的顺利执行。
5.扶贫成效评估:–定期对扶贫工作进行评估,统计扶贫成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路径以下是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1.数据化支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贫困人口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扶贫数据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扶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创新金融扶贫:–探索金融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和发展。
3.产业扶贫发展:–发挥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扶贫的发展。
–加强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提升农民的产业发展能力。
4.教育技术支持:–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推广智慧教育技术,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公平性。
5.政策保障:–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确保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扶贫政策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提高扶贫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论精准扶贫的实施步骤和路径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
脱贫户脱贫标准是什么

脱贫户脱贫标准是什么脱贫是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实现生活富裕、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
而脱贫标准则是衡量一个家庭是否脱贫的依据。
脱贫标准的制定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脱贫标准,才能更好地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首先,脱贫标准应当包括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教育健康等多个方面。
经济收入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之一,家庭的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能够摆脱贫困状态。
因此,脱贫标准中应当包括家庭年收入、家庭财产等经济指标。
同时,生活水平也是脱贫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住房条件、饮食情况、生活设施等方面。
教育健康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脱贫标准中也应当包括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指标。
其次,脱贫标准应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困状况各有不同,因此脱贫标准不应当一刀切,而是应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对于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应当根据其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相对应的脱贫标准。
对于不同家庭的贫困状况,也应当因人施策,根据其家庭成员的人口状况、劳动能力、致贫原因等因素,确定相对应的脱贫标准。
最后,脱贫标准应当是可操作的。
脱贫标准不仅仅是一个指导性的标准,更应当是一个可操作的标准。
只有当脱贫标准是可操作的,才能更好地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因此,在确定脱贫标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确保脱贫标准是可操作的,能够真正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
总之,脱贫标准的制定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
脱贫标准应当包括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教育健康等多个方面,应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应当是可操作的。
只有明确了脱贫标准,才能更好地指导扶贫工作的开展,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贫困户脱贫退出条件、程序

贫困户脱贫退出条件、程序
一、贫困户的退出标准
贫困户退出以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不愁吃、不愁穿、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
具体指标有六项,退出贫困户需全部符合以下条件,有其中一项不符合的都不能退出。
(一)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二)通过产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三)实现安全饮水;
(四)实现住房安全;
(五)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
(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贫困户退出程序
按照村评议、镇审核、区审定的步骤,每年11月底前集中开展一次。
(一)村评议。
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提出全村贫困户退出初选名单;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无驻村工作队的由镇包村干部,下同)按初选名单逐户调查核实;经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认可,初选名单在村内公示5天,无异议的,报镇政府。
(二)镇审核。
镇政府组织镇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组成验收组,按各村上报的贫困户初选名单逐户审核验收。
验收结
果由贫困户户主、帮扶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五方签字确认;审核验收通过的由镇政府提出贫困人口审核退出名单,在各行政村公示5天,无异议的报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三)区审定。
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抽样核查与重点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退出名单进行综合审定,对返贫户和低保、五保贫困户的退出进行重点审查;审定通过后,由区政府在相关行政村公告退出名单;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在建档立卡系统中标注脱贫。
脱贫攻坚脱贫的标准

脱贫攻坚脱贫的标准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
坚的标准是什么?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的标准应该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的标准首先是要实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包括解决贫困人口
的温饱问题,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解决他们的医疗问题,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基本生活需求,才能真正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其次,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在基础设
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让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来。
只有贫困地区实现了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再次,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就需要通过
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再依赖于外界的援助,而是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走上富裕的道路。
最后,脱贫攻坚的标准还包括要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在资源
利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让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再次陷入贫困。
总之,脱贫攻坚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才能真
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希望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1、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该户人均纯收入收入超过3000元扶贫标准;
2、有安全住房;
3、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
4、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免缴新农合)
脱贫程序
1、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并核实,提出拟脱贫户名单。
↓
2、在村公开栏和各村组进行第一次公示
↓
3、公示无异议,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
↓
4、对审核后的名单在村公开栏和各村组进行第二次公示
↓
5、公示无异议,由该户帮扶责任人负责,按照“一户一书,逐户填报”要求,填写《合肥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确认书》。
原件上报村两委,农户留复印件
↓
6、镇级汇总上报,电子版同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