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患者的性压抑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神经症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神经症?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神经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随着神经症越来越常见,症状也越来越多,但都有不良影响。
神经症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易感素质:是神经官能症的基础。
这类患者的人格特征是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慎。
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
他们的要求非常漂亮。
男性患者在生病前有强迫性人格,而女性则与歇斯底里性格有关。
遗传因素:该疾病在同一家庭成员中也有类似的攻击,即家庭相关性。
这里提到的遗传并不意味着神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是说易感性质量可以遗传。
至于疾病是否发生,它也受到许多后天因素的影响。
心理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在患者遇到环境刺激后,缺乏对症状的认知,总是想要控制,总是想要摆脱,会加重病情。
从事高压、高风险或应急工作的人,工作和学习负担过重,突然出现强烈的精神刺激、暗示和自我暗示。
落后的偏远地区和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很容易发生。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神经症?为了有效预防神经症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随时调整心理状态,使心理活动平衡.。
神经症患者的心态分析与心理干预

神经症患者的心态分析与心理干预作者:刘建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7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25-01【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症的心态分析,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
方法:采用自制的心理护理观察表对108例心理科住院的神经症患者进行评估,总结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关键词】神经症心态分析心理干预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
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有求治要求,病程大多持续迁延[1]。
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10月来心理科住院的108例患者,文化程度:大学文化以上18例,高中:31例,初中文化:28例,小学文化以下:3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神经症诊断标准[2],无躯体疾病患者。
入院一周内由责任护士根据心理护理观察表上内容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其中有心理状态:焦虑、紧张、激动、担心、烦恼、压力、悲观、低落、内疚、抑郁、消极、孤独、困惑、失望、恐惧、伤心、放松、愉快、平静、积极、其他?从表中总结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共性。
2 心态分析2.1 紧张、焦虑心理: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往往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大都数对自己的不正常精神状态能够认识,知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但又不敢正确面对,不愿到精神科医院求治,而到各大综合医院反复求治,治疗效果不佳后,才到精神科医院就医,心理很矛盾紧张,加之对神经症的特点认识不足,整天胡思乱想,烦躁,弄得坐卧不宁,焦虑万分。
2.2 忧郁、悲观的心理:由于神经症患者病程多迁延,长期被疾病折磨,以致在学习、工作上力不从心,效率低,造成人际交往不良,与人交往时没有信心,产生自卑,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中,会更加感到孤独、无助、悲观失望,另外神经症患者常不能被家人或他人理解,甚至有时还会被他人称之为“娇气”“装病”“偷懒”,从而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上反复求医,认为自己的病无药可医,是不治之症,以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常唉声叹气,有时甚至觉得生不如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心理学上神经症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上神经症的名词解释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许多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
但是,什么是神经症?在心理学上,神经症是一种由焦虑和强迫症状所表现的精神疾病。
它通常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导致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神经症的特点。
神经症患者往往会面临持续的焦虑和恐惧,无法从这些情绪中解脱出来。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紧张,对常规的日常活动感到困难。
一些常见的神经症症状包括恐慌发作、强迫症思维和行为以及社交恐惧症等。
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相比,神经症通常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患者可能会几个月或几年地经历这些症状。
那么,神经症的成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神经症的出现与个体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从而引发神经症症状的出现。
例如,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产生强迫症状,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任何一丁点的瑕疵。
而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面临不断重现的恶梦和闪回。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神经症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的影响。
首先,神经症症状会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他们可能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工作效率,并且可能会对平常的活动感到不安和恐惧,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患者也可能面临睡眠问题,如失眠或多梦。
这种持续的紧张和恐惧状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消化问题以及心脏疾病。
然而,神经症不仅对患者自身有影响,也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例如,患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需要频繁进行某些特定的行为,例如洗手、整理物品等,这可能会让与其共同生活的家人感到困扰和不便。
此外,神经症患者有时也会变得过于依赖他人的支持和肯定,这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治疗神经症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心理学提供了各种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减轻症状,例如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减少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神经症患者的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

神经症患者的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神经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神经症是一类以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
情绪的不稳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并且可能对其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了解神经症及其特点在谈论神经症患者的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神经症及其特点。
神经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以及其他情绪异常。
患者往往对事物过于敏感,容易陷入困扰和痛苦之中。
此外,他们的情绪常常波动不定,难以控制,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因为神经症患者的情绪常常波动不定,因此情绪调节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情绪调节是指通过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来影响情绪状态。
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三、情绪调节的方法1. 意识思维模式:神经症患者常常陷入一种消极的认知模式,将一切都看成是不利的,从而导致自己陷入焦虑和抑郁之中。
因此,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尤为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培养积极的思考方式,并学会通过积极的思维来应对困难和挑战。
2. 放松训练:深度呼吸、肌肉放松和冥想等放松训练可以帮助神经症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通过这些放松技巧,患者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而影响情绪状态。
3. 情绪表达:神经症患者常常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不敢将内心的痛苦和困扰告诉他人。
然而,将情绪表达出来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他们可以选择与亲朋好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四、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在情绪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自我控制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控制是指患者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来控制情绪的表现。
通过自我控制,患者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五、自我控制的方法1. 情绪认知: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自己的情绪表现,了解不同情绪对应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进而对其进行调整。
神经症的心理学原因及治疗路径

神经症的心理学原因及治疗路径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当今社会中越发普遍。
本文将探讨神经症的心理学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路径。
要理解神经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心理因素1.1 个体心理神经症常见的个体心理因素包括过度焦虑、抑郁、不适应性的个性特征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个体对环境变化或压力感知过于敏感,从而引发神经症症状。
1.2 儿童期经历儿童期的创伤经历或者家庭不稳定等因素,也是神经症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
这些经历可能导致儿童受到损害,如父母离异、虐待等,从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二、生理因素2.1 神经递质不平衡神经症与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密切关系。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当神经递质不平衡时,会导致情绪、认知功能和情绪反应不协调,从而诱发神经症症状。
2.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被认为与神经症的发生相关。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和神经症之间存在关联,这表明个体对神经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三、治疗路径3.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神经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沟通,帮助患者探索病因,消除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培养健康的心理机制和适应能力。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解析疗法等。
3.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被用于减轻症状和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镇静剂等药物常常被用于神经症的治疗过程中。
然而,药物治疗仅仅是缓解症状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改变病因。
3.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通常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语神经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因涉及个体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治疗路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个体的接受程度和医生的专业指导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神经症对夫妻关系的影响及改善方法

神经症对夫妻关系的影响及改善方法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不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困扰,还会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神经症对夫妻关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改善方法。
一、神经症对夫妻关系的影响1. 沟通问题:神经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和疑虑,这会导致夫妻间的沟通问题。
患者可能过度解读伴侣的言行举止,产生过度敏感的反应。
夫妻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因为误解而发生争吵。
2. 情感疏离:神经症患者常常自我封闭、退缩,不愿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
这种情感疏离也会对夫妻关系造成冷漠和疏远的影响。
夫妻之间缺乏情感支持和理解,可能会导致关系的疏离和不稳定。
3. 性生活问题:神经症患者常常面临睡眠问题、性欲减退等身体上的困扰,这会对夫妻的性生活造成影响。
患者可能对性行为产生焦虑和恐惧,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变得困难和不愉快。
4. 家庭压力:患有神经症的人往往会对生活中的琐事过度担忧和紧张,这会给夫妻关系增加额外的压力。
夫妻可能需要处理患者的困扰和焦虑,同时还要承担家庭的经济和家务责任,这会对两人的关系造成疲惫和紧张。
二、神经症夫妻关系改善方法1. 沟通和理解:夫妻之间的沟通是改善关系的重要途径。
夫妻应该坦诚地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困扰,尽量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需求。
这有助于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基础,减少误解和争吵的发生。
2. 寻求专业帮助:神经症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心理疾病。
夫妻可以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
专业人士能够为夫妻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治疗方法,帮助他们重建健康的关系。
3. 提供情感支持:夫妻应该共同努力为神经症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理解。
夫妻可以尝试一起参加一些休闲活动,增强彼此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同时,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社交活动中,与外界建立更多的联系。
4. 解决问题:夫妻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神经症的心理机制及治疗策略

神经症的心理机制及治疗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了解神经症的心理机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神经症的心理机制及治疗策略。
一、神经症的心理机制神经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其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冲突理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是心理冲突的结果。
个体内心存在着来自不同部分的欲望或需求,当这些需求和欲望之间发生冲突时,个体就会出现焦虑或压力,进而导致神经症的发生。
2. 防御机制神经症患者常常借用不同的防御机制来面对内心冲突和焦虑。
比如,患者可能会采取回避、否认或投射等方式,来减轻内心的不适。
然而,这些防御机制只是暂时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3. 过度内省神经症患者倾向于过度内省和过度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他们对于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感觉异常敏感,往往夸大了自身的问题,并且对负面情绪过度反应,进而加重了症状。
二、神经症的治疗策略针对神经症的心理机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疗策略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神经症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帮助患者理解和认知自己的困扰,倾听患者的心声,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医生可以采用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神经症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药物,如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其情绪稳定性。
然而,药物治疗仅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剂量、用药时间和个体差异等。
3. 应激管理应激是神经症发生和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通过应激管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症状。
一些有效的应激管理方法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可以帮助患者舒缓压力和焦虑,提高其应对能力。
神经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维护方法

神经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维护方法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神经症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一些常见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神经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内外原因导致的心理失调,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强迫行为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神经症患者常常会感到持续的紧张和焦虑,使他们难以享受生活。
焦虑不仅会影响情绪,还会对大脑和身体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社交障碍等问题。
其次,神经症会降低个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由于过度焦虑和恐惧,神经症患者常常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他们都很难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这种长期的适应困难会导致心理健康受损。
最后,神经症对个体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干扰。
强迫行为和社交回避等症状会使患者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中感到困扰和尴尬,影响他们的正常交往和工作效率。
这种困扰和干扰进一步加重了心理健康的压力和负担。
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1. 寻求专业帮助:当出现神经症症状时,及早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评估和治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帮助个体恢复心理平衡。
2. 打造支持系统:与家人、亲朋好友建立一个健康的支持系统,可以在神经症发作时提供支持和理解。
情感的交流和支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增强心理健康的稳定性。
3. 学会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积极的应对策略和适量的运动,个体可以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4. 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维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寻找和强化积极的情感和信念,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挫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症患者的性压抑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症患者的性压抑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0名已婚神经症并出现性压抑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婚姻质量问卷,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主题统觉测验等测试以探究心理因素与神经症患者性压抑之间的关系。
结果对症治疗后大部分神经症患者性压抑症状消失或好转,所对应的消极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人数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焦虑、抑郁、压力等消极心理因素可导致甚至加重神经症患者性压抑症状,需及时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关键词】神经症;性压抑;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因性非人格障碍性精神障碍,人格因素和心理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性压抑又称性饥渴,是指人对自身性欲的控制,表现为一段时间内虽然渴望异性及性行为但因多种原因无法实现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物上的一种心理
及生理状态[1]。
心理因素是指变化的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等活动。
主要分为积极心理因素和消极心理因素;心理干预指医护人员通过行动,谈话等方式对出现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安抚治疗的一种手段。
我院经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0
例已婚神经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52
例,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15.7)岁;为保证研究测验准确性,所选患者测验前均进行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其他精神类疾病,病前无性功能障碍,已婚,并要求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在研究测验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保证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测试及复查,保证治疗效果。
并及时与患者配偶沟通,深入动态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变化,提高研究准确性和深入性。
1.2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婚姻质量问卷,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主题统觉测验,对照参考测验结果指标,分析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可能诱发性压抑的心理因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安定剂,中医上可服用牛黄清心丸(武汉中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2020830)一日一次,一次一丸,温水分次送服。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性压抑的症状进行心理干预。
明确患者出现性压抑原因,倾听患者述说出现性生活障碍的过程感受,了解其婚姻生活状况及个人成长经历,寻找神经症及性压抑诱因;帮助患者明确自身问题解答其心中疑问,纠正患者不正确的性观念,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进行正确的性生活辅导,寻求患者配偶合作共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性生活,消除导致患者性压抑症状出现的消极心理因素。
并定期重复进行上述测验,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与治疗前的测验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具体消极心理因素与性压抑症状出现的关系。
1.3观察指标焦虑及抑郁自查量表评分及分级标准:计算患者的减分率,满分100分,减分率在50%以上为无焦虑及抑郁为良好;
减分在25%-50%为轻度焦虑及轻度抑郁为一般;减分在25%以下为重度焦虑及重度抑郁为较差。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症患者治疗三个月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比较表1结果显示,神经症患者治疗前无焦虑人数为22人,治疗后无焦虑人数为97人,x2=87.1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神经症患者治疗三个月前后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比较表2结果显示,神经症患者治疗前无抑郁人数为44人,治疗后无抑郁人数为108人,x2=64.87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神经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患者可出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问题[2]。
其中,性压抑是神经症患者常出现的一个症状,患者常受工作,夫妻关系,心理问题加之神经症导致的患者焦虑等共同导致神经症患者处于性压抑的状态,神经症及性压抑的出现本质上就是患者心理出现了自身不可调剂的问题,导致的一种心理紊乱,可以说心理因素是导致性压抑的直接原因[3]。
消极的心理因素加重了患者病情导致患者出现生理上的变化,此种变化并非器质性病变是可以完全愈合的,所以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解决患者在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取得患者配偶的支持和帮助,纠正患者内心不正确的性观念,为患者建立康复的心理基础,通过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舒缓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纠正患者的消极心理因素,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4]。
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心理评测,动态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更好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患者也应正确对待神经症及性压抑,积极配合治疗,抛弃心理压力,了解相关知识。
同时在工作等方面适当的放松,缓解外部压力,多进行运动、出游等有助于放松心身的活动。
在饮食上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防止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有助于神经症及性压抑的康复。
综上所述,焦虑、抑郁、压力及错误的性观念等消极心理因素可导致甚至加重神经症患者性压抑症状,治疗时应着重消除患者此类消极心理因素,对治疗神经症患者性压抑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清培,谢小兵.对住院神经症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7):773-774.
[2]江琳琳,李晓驷,周晓琴,等.住院神经症患者梦的内容特点[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8):779-782.
[3]金琼,李晓驷,季益富,等.神经症患者家庭功能特点及患者与父母间家庭功能的知觉差异[j].安徽医学,2011,32(5):576-579.
[4]林以环,王俊清,郭少玲.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神经症患者
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385-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