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xx护理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
2、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
3、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4、良姿位:指躯体、四肢的良好体位,具有防畸形,减轻症状,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 康复的对象是(D)A.疾病B.健康人C.所以人D.功能障碍者2.健康是指(E)A. 身体没有疾病B.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C. 身体和精神都没有疾病,并且都不衰弱D. 身体强健,精神积极健康E. 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3.康复医学的三大基本原则(A)A.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重返社会B. 对症治疗、整体康复、重返社会C. 功能训练、整体治疗、重返社会D. 功能训练、整体康复、回归家庭E. 对症治疗、整体治疗、回归家庭4.三级残疾预防目的是(A)A. 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B. 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C. 预防继发性残疾D. 防止伤、病转化为残疾E. 临床前期的“三早”预防5.整体康复的内涵包括(E)A.努力倡导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文明环境B.让社会和环境更好地适应患者C. 帮助患者调整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D. 积极推动立法,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E.以上都是6.有关康复护理人员在康复中的角色,不正确的是(D)A. 观察者B. 实施者C.教育者D.治疗者E.病房管理者7. 小儿脑性瘫痪不发生于(C)A.出生前B.出生时C.出生后2个月D.出生后1个月8.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会有哪些变化(E)A、随尿排出的钾、钠、氮减少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排尿较少C、低钙血症、低钙尿症D、不易形成尿储留E.尿路感染的几率增加9.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是骨折后(B)A.2~3周 B. 4~8周C. 8~12周D. 1年以上0.哪项不是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的作用(D)A. 缓解疼痛B. 改善ROMC. 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D. 增加肌力11.婴儿多大时开始会爬(D)A. 1-2月B.3-4月C.5-6月D.7-8月12. 对康复护理学理解不正确的是(C)A.护理的对象是各种功能障碍B.护理的重点以恢复功能为主C.康复护理过程中病人被动接受康复治疗D.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减少功能障碍13.被动运动包括(E)。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

《康复护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康复护理的定义与内涵1. 定义: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医学的框架下,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的评估、干预和评价,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回归的护理实践活动。
2. 内涵:(1)康复护理的核心:关注患者的功能障碍,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功能。
(2)康复护理的范围:涵盖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和长期护理各个阶段。
(3)康复护理的方法:采用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4)康复护理的目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康复护理的目标与任务1. 目标:(1)恢复和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
(2)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4)减少并发症和二次残疾的发生。
(5)促进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2. 任务:(1)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健康资料,进行康复护理评估。
(2)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3)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4)监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5)教育和培训患者及其家属,传授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
(6)参与康复护理研究和质量控制,推动学科发展。
三、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1. 人本原则:尊重患者的个性,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愿望。
2. 功能训练原则:通过训练和康复活动,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3. 全面关怀原则: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的全面护理。
4. 连续性原则:确保康复护理在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5.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6. 社会参与原则: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四、康复护理的发展历程1. 起源:20世纪初,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作为其分支逐渐形成。
2. 发展:20世纪中叶,康复护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服务于战争伤员。
3. 成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康复护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形成了独立的专业体系。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 康复护理学概述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帮助患者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手段,减轻疾病和损伤对其生活功能的影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阐述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及目标。
答案: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关注疾病、伤害或残疾患者康复的学科,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干预手段,旨在恢复或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试题二:列举康复护理学的几种常见模式。
答案:康复护理学的常见模式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功能模式、社会心理模式以及整体综合模式。
试题三:康复护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答案:个体化是康复护理中最重要的原则。
康复护理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
2. 康复护理的评估与干预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干预是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四: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功能能力和需求,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试题五:康复护理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康复护理评估应包括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功能能力、自理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心理状态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和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试题六:请简述康复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答案:康复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协作性。
护士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整合各种康复干预手段,保证连续的护理过程,并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措施。
3. 康复护理的专项内容康复护理涉及多个专项内容,如失能评估与康复、疼痛管理、心理康复等。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七:失能评估与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失能评估与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运动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等,旨在评估患者的失能程度,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以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1.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常用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2.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文体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中国传统治疗、职前训练、社会服务。
3.康复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4.康复心理学:针对康复患者和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其最大程度的获得健康、福利,机遇,功能和能力,社会角色参与的科学。
5.心理治疗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受过心理治疗专门训练②工作态度热情,善于理解同情患者③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分析问题④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态度保持中立的立场⑤要有严格的保密观念6.心理治疗的方式有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治疗7.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安慰和支持作用,疏导作用,自我反省作用,重建行为作用,暗示作用。
8.心理治疗的原则:尊重原则,保密原则,程序原则,针对性原则,综合原则,灵活原则。
9.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熟练掌握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能,建立适于治疗的条件和环境10.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负性情绪反应,自尊心过强,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增强,疑心加重、适应性降低,孤独感增强。
11.残疾心理变化过程及心理治疗方法:①震惊阶段:即刻反应,属于心理休克期,持续几小时或几天,②心理治疗:情绪疏导,安慰和鼓励。
③.否定阶段:此阶段的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
逐步的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可能产生后果,树立理性纪念。
④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此阶段心理治疗的重要阶段,可采取支持疗法。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用理性的信念去看待所面临的问题。
⑤对抗独立反应阶段,患者认识到自身的残疾后,有时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倒退,不相信自己能够独立。
此阶段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与各种康复活动训练相结合。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课程编号:N2070037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训学时:24学时学 分:3学分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学科。
它是建立在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护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康复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常见疾病康复护理七大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大卫生观,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伤、残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康复护理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临床常见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骨折等开展康复护理。
在教学和教改方面,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演示法等,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声像图文并茂,增强教学效果。
结合该课程的特色,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工作对象;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和区别;康复护理指导思想。
2.熟悉康复护理工作方式、康复护理工作流程、康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康复护理学》第1章康复护理学概论

《康复护理学》第1章康复护理学概论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结合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学科,旨在通过综合干预,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其健康状况。
本章主要介绍了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专业职责,以及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是:在获得医学康复团队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或恢复其原有的功能状态,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康复护理学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以促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功能恢复,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人们开始重视残疾人的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不断发展,康复护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
康复护理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幸存,但需要长期护理和康复。
第二,人们对于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康复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
第三,护理专业的发展,为康复护理的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综合性、协作性和社区导向性。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服务。
综合性是指结合医学、护理和康复学的知识和技术,综合干预患者的身心功能。
协作性是指康复护理与医学、护理和康复学团队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康复护理计划。
社区导向性是指康复护理的实施应考虑到患者的社会环境和资源,以及促进社区康复的需求。
康复护理学的专业职责包括:评估患者的身心功能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和康复计划,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和康复活动,监测和评估康复进展,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协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
康复护理学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益,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促进患者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师应秉持这些价值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
(完整版)《康复护理学》

一.作业内容1.论述:什么是康复?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有哪些不同?答:1)护理对象:临床护理的对象是患有临床疾病的人。
康复护理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慢性病和年老体弱引起的生理功能障碍者,针对的是有功能障碍的人。
(2)护理目的:临床护理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护理原发病,消除致病因素,增加和恢复健康。
康复护理则除此之外,必须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的部位、性质、程度等。
针对功能障碍,设计护理方案,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3)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是一种“替代护理”模式,即患者一般是被动接受各种护理措施。
而康复护理则是“自我护理、主动参与”模式,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功能训练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4)护理工作性质:临床护理工作是伴随着患者出院而结束。
但是康复患者由于残疾程度、恢复速度不同,其住院时间长短亦不同,2.论述:人体运动的种类有哪些?运动对机体有何影响?答:人体的运动类型大体可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竞技运动;2、健身运动;3、医疗运动。
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1,对新陈代谢的影响(1)体育锻炼能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
体育锻炼还能改善机体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
如在长期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现对运动的适应,既是在同样强度的运动情况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其意义是推迟肝糖原的排空,从而推迟衰竭的到来,增加人体持续运动的时间。
(2)脂肪是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能量物质,他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放出能量,约为同等量的糖或蛋白质的两倍,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对脂肪的动用能力,为人体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
2,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坚持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是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怠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
《康复护理学》(专升本)习题库含答案

《康复护理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胸段脊髓损伤后可出现多种功能障碍,但不包括A、深静脉血栓B、肩手综合征C、大便困难D、脊髓痛E、尿潴留正确答案:B2、关于脊髓损伤后出现的麻痹性肠梗阻,错误的是A、通常出现于伤后24小时B、持续约一星期左右C、反射性排便仍存在D、可能与缺乏副交感神经传入有关E、肠蠕动消失并处于弛缓状态正确答案:C3、肩周炎的发生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心理因素B、内分泌紊乱C、自身免疫反应D、合理饮食正确答案:D4、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临床评定不包含哪个方面的筛查?A、日常生活能力筛查B、认知障碍筛查C、运动功能障碍筛查D、精神行为症状筛查正确答案:C5、患者,男,46岁,因搬重物致腰痛、右下肢痛5天,咳嗽、用力排便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查体:腰部活受限,腰椎3~5棘突及右側压痛,右側直腿抬高试验40°C(+),右小腿伴痛觉减退,双侧腱反射正常。
X线示:L4~5椎间隙略窄。
为了明确腰部病变性质、程度,做哪项检查最适宜A、肌电图检查B、超声检査C、下肢血流图检查D、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E、CT正确答案:E6、下列关于坐轮椅时的姿势不正确的是A、驱动轮椅时肘关节保持120°左右为宜B、双眼平视,两肩放松,身体上部稍向前倾C、两足平行,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D、大小腿之间的角度保持90°E、臀部紧贴靠背正确答案:D7、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出现的步态是A、间歇性跛行步态B、剪刀步态C、慌张步态D、偏瘫步态E、跨阈步态正确答案:A8、确定L4平面损伤的关键肌是A、髂腰肌B、肱二头肌C、股四头肌D、腕伸肌E、肱三头肌正确答案:C9、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护理目标不包括A、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B、恢复腰椎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C、减轻椎间的压力,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解除神经根压迫D、增强腰背肌肌力训练,改善脊柱稳定性,巩固疗效,减少复发E、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正确答案:E10、下列哪一项属于超短波的适应症A、心功能不全B、癌症C、青光眼D、出血倾向E、急性挫伤正确答案:E11、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是()A、理疗B、腰背肌锻炼C、止痛药D、推拿按摩E、完全卧床优息正确答案:B1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A、肌肉B、关节腔C、关节软骨D、滑膜E、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正确答案:A13、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晃动增加,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时,人体保持平衡采用的策略是A、膝调节模式B、髋调节模式C、下肢保持稳定稳定D、跨步调节模式E、踝调节模式正确答案:D14、关于手功能训练说法不正确的是A、9个月婴儿可训练指腹捏的动作B、通过捏大头钉、彩色小塑料块进行指尖捏物训练C、双手协调性训练可通过搭积木、大块塑料拼插、拼图等游戏进行训练D、拿起、放下物品训练通过投掷沙包、套圈游戏等进行此项训练E、通过捏黄豆、葡萄干、黏土作业等进行指尖捏物训练正确答案:B15、骨折愈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包括()A、所从事职业B、身体整体状况C、骨折类型D、骨折部位血运正确答案:A16、关节脑瘫康复护理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细运动功能评定有手的精细运动,手眼协调动作等B、儿童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障碍程度,中度障碍75~100分C、躯体运动评定应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等运动的评定D、协调功能评定有指鼻试验、指指试验E、肌张力评定,可以通过硬度、摆动试验及关节伸展度检查判断正确答案:B17、朱先生,60岁,脑血栓形成"后2周,右侧上下肢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评估肌力为A、2级B、0级C、4级D、3级E、1级正确答案:E18、患者,男,53岁,脑梗死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学》实训指导康复护理学编写组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6年8月实训一康复护理评定方法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生活质量(QOL)评定(一)选定原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测定是康复功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康复目标、制定康复计划、评估康复疗效的依据,是康复医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生存质量(QOL)是指个人的一种生存的水平和体验,这种水平和体验反应了患有致残性疾患的患者和残疾人,在不同程度的伤病情况和功能障碍的影响下,在生存上维持身体活动、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处于良好状态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ADL和QOL的评定内容和范围,熟悉常用ADL及QOL 的评定量表和方法,分析量表的意义。
(三)每组人数每组2人,互相进行ADL的评定。
各自进行QOL的问卷调查。
(四)主要仪器设备秒表、纸、笔。
(五)实践步骤1、每组2人,以Barthel指数和FAQ分别作为PADL和IADL的代表量表,互相进行ADL的评定。
分析评定结果的意义。
表4-1 Barthel指数表4-2 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注:≤5分为正常。
≥5分表示该患者在家庭和社区中不可能独立。
2、以SF-36为QOL的代表量表,由每个人以主观报告的方式进行填写。
填写后讲解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学生分析结果,讨论量表的意义。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⒈在评定前要对患者的年龄、诊断社会环境、残疾前的功能状况等加以全面的了解。
做到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掌握患者目前所存在的生理及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过去、现存的躯体及心理的疾病。
⒉评定要在病人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在ADL能力评定室中进行,这样得到的结果要较其他的环境中得到的更准确。
⒊要尽量直接观察患者实际能够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况。
⒋评定时要让病人首先从相对简单和安全的项目做起,逐渐做比较复杂的项目,同时删去那些个安全或病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如果患者一次完成整个任务有困难,可将评价分期进行。
⒌在评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对于上厕所、修饰、穿衣可私下进行,或通过患者和家属的自述来评定。
实训二康复护理评定方法2疼痛、认知和心理功能评定(一)选定原则单侧忽略属于失认症的的一种,在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情况下均可出现,如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将对康复治疗造成困难。
情绪测验属于心理测验的内容,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个体差异进行量化概括与推断,可用于康复的各个时期,它不仅能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技能训练提供正确的科学的依据,还可对康复的效果予以客观的评价。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常用心理测验的评定方法,客观分析评定结果,熟悉心理测验的意义及其评定的注意事项。
通过角色扮演熟悉不同疾病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评定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三)每组人数采用自评方式进行人格和情绪评定,分5组进行角色扮演,设计评定计划和项目。
(四)主要仪器设备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重点评定单侧空间失认症,即单侧忽略。
采用线段等份、绘画、删除(线段、字母、数字)等方法两两进行模拟评定。
2、采用自评方式进行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熟悉量表结构和指导语,掌握评分结果的意义。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评定患者时,应进行保护,保障安全。
2、心理测验要严格遵守测验规则,即正确选择测验材料,并根据测验的目的选择最适宜的测验项目。
要有固定的实施方法,标准化指导语,标准的答案,统一的记分方法,有代表性的可资比较的常模。
测验过程和结果的解释必须符合严格的科学原则。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ssion Scale,SDS)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内划√。
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方格,分别代表没有或很少(发生),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请在10分钟内完成)。
总粗分标准分=(粗分×1.25)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道题,请仔细阅读每一题,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方格内划√。
每一题后有四个表格,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请在10分钟内完成)。
总粗分标准分=(粗分×1.25)(一)选定原则吞咽障碍影响患者进食而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失衡,从而影响患者康复的效果。
掌握吞咽分期及其障碍表现,熟悉其评定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吞咽障碍的表现、功能评定及治疗方法。
(三)每组人数选择1个学生演示吞咽障碍的评定及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秒表,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观看视频资料:吞咽动作的分期,吞咽障碍的评定,吞水试验。
2、选择1个学生演示吞咽障碍的评定及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选择平时引起患者呛咳的食物。
2、结合临床实际选择相关评定方法,客观分析评定结果。
(一)选定原则失语症是临床常见的言语功能障碍,掌握其分类,熟悉其评定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失语症的分类、评定及治疗方法。
(三)每组人数分5组,每组约10人,选择1-2人进行角色扮演,其他人进行分类和评定。
选择1个学生演示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言语治疗卡片,秒表,纸、笔,电脑。
(五)实践步骤1、分5组,每组约10人,选择1-2人进行角色扮演,其他人进行分类和评定。
2、选择1个学生演示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再分组进行相互训练。
3、对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实际评定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给予足够的反应时间。
2、注意提示的应用时机和方法。
3、实际评定时若患者出现疲劳,可分次进行。
实训五运动疗法的护理(一)选定原则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改善关节活动度等。
有利于改善患者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定义;运动疗法基本原则、特点、分类;2、熟悉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3、了解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
(三)每组人数分10组,每组5-6人,互相进行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PT床、CPM机、平行杠。
(五)实践步骤1、学生每2人一组,相互进行角色扮演。
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推拿术、关节松动术、关节牵引术、持续性被动活动;肌力增强训练:等张性训练、等长性训练、等速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平衡性训练、2、对学生的操作训练进行指导(六)注意事项1、关节活动训练护理要点:增进关节活动度练习时应熟知障碍关节的解剖及正常关节活动范围。
多采用力量中等,较长时间,一日多次重复。
与肌力训练时采用大阻力少重复或短时间,保持较长间歇的方法形成明显的对比。
在训练中对障碍关节的近端关节加以适当固定,以保证最有利的疗效。
禁忌暴力所加各种助力均以引起轻度疼痛为度。
2、肌力训练的护理要点(1)应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逐步进行(2)肌力训练后应观察病人全身心血管反应以及局部有否不适3、协调性训练4、训练护理要点:(1)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2)操练时切忌过分用力,以避免兴奋扩散5、平衡训练护理要点(1)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2)训练必须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3)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4)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5)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实训六物理因子疗法的护理(一)选定原则物理因子疗法是康复治疗适宜技术,它不仅可以消除或减轻疼痛,增强机体防卫机能、代偿机能与组织的再生机能。
而且它没有化学药品所常有的各种副作用,同时也不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1、掌握物理因子疗法定义;物理因子疗法临床作用2、熟悉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分类;各物理因子疗法的定义3、了解各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理(三)每组人数分10组,分5组,每组约10人。
(四)主要仪器设备低频、中频、高频电疗仪(五)实践步骤1、指导学生操作低频、中频、高频电疗仪2、学生分组练习3、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注意事项1、低中频电疗法护理要点(1)疗前宣教(2)帮助患者作好治疗部位的准备(3)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之后24小时内应停止该项治疗2、高频电疗法护理要点(1)发热患者,当天体温超过38℃者,应停止治疗(2)女性患者经期,下腹部不宜进行高频电疗(3)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之后24小时内不宜进行。
(4)治疗部位伤口有渗出者,应先处理伤口后,再行治疗(5)治疗中注意特殊部位的保护(如眼、生殖器、小儿骨骺端)实训七作业疗法的护理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一)选定原则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是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因患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伤病而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患者,通过训练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更好的参与社会活动。
(二)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方法。
(三)每组人数分10组,每组5-6人,互相进行偏瘫患者穿脱衣服及转移训练。
(四)主要仪器设备轮椅、PT床(五)实践步骤1、偏瘫患者穿脱衣服⑴偏瘫患者穿脱前开襟的衣服一般先穿患侧袖,再穿健侧袖。
脱时先脱健侧的一半,再脱患侧的整个衣袖,最后退出患侧的衣袖。
⑵穿套头衫时,先把衣衫背朝上地摆在膝上;将患手插入衣袖,并将手腕伸出袖口;再将健手插入衣袖,并将整个前臂伸出袖口;用健手将衣服尽量往病肩部拉;将头套入并钻出领口;最后拉整衣服。
脱时用健手将衣衫后领向上拉,先退出头部,再退出双肩与双手。
2、辅助下转移训练⑴治疗师使患者的健侧靠近床沿,与床成60度角,锁定轮椅,移开脚踏板,使患者双足分开落地,与肩同宽,稍后于膝。
⑵师站在患者的患侧前面,用自己的足和膝固定患者的足和膝。
使患者直腰前倾,肩与膝在同一平面,健手支于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