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标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PPT课件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PPT课件
梅毒的病原学
苍白螺旋体:细长螺旋形,原核微生物,长714微米,不易着色,普通显微镜不易看到,可 用暗示野显微镜观测到。
人体的免疫学反应
非特异性抗心脂质抗体可用牛心脂质检测出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可用梅毒螺旋体检出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抗原:心磷脂 胆固醇 卵磷 脂)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肉眼判读结果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Rapid Plasma Reaging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试验方法(TRUST)
试剂复温(23℃-29℃) 试剂与血清等量混匀,水平转动8分钟。 结果判断:中等或大的红色凝聚物为阳性反应性反应。
存在的问题
◆假阳性
1、生物学假阳性:见于瘤型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硬 皮病、雅司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包虫病、旋 毛虫病、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疾 2、人为因素:试剂与血清反应后放置时间过长,因干燥在纸片 上留下假性凝集;没有做阴性对照,肉眼判定错误;标本错误。
RPR+FTA-ABS+TPPA+ 全自动酶免仪、全自动洗板机 5、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处理。 6、缓慢取出吸嘴,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2、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把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且将移液器垂直放置在移液器架上; 2、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约 1 - 3 秒; 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干扰因素 临床意义:初筛 疗效评价 复发及再感染的判断 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 具备以上指标之一即可诊断 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患儿检出抗梅毒19s-IgM
注意的问题
实验器材的计量(酶免仪、洗板机、恒温箱、 冰箱、空调、生物安全柜、精确移液器、量筒、 振荡器、温度计)

梅毒实验室检验PPT培训课件

梅毒实验室检验PPT培训课件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nontreponemal tests)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
3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方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化学发光试验(CLIA)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 (TP-RT)
梅毒实验室诊断检测策略新进展
1
《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目录

梅毒及其病原体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梅毒病原体检测
测 实验室生物安全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2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分类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
梅毒螺旋体试验 (treponemal tests)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报告检测 方法及阳 性结果
梅毒螺旋 体试验 (具 体方法)
阳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阳 性结果
阴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阴 性结果
9
10
11
以临床诊断为目的的检测策略二
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 阳性 报告检测 方法及阳 性结果 非梅毒螺旋 体抗体(具 体方法) 阴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 阴性结果
阳性 报告检测 方法及阳 性结果 非梅毒螺旋体定 量试验?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 √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TPHA) √ 梅毒IgM抗体检测(TP-IgM)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TP-WB)等
4
非梅毒螺旋抗体试验方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 √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 √

梅毒检测课件ppt

梅毒检测课件ppt
明确检测是为了诊断、筛查还 是复查,不同的目的可能影响 检测方法和解读结果的方式。
避免潜伏干扰因素
在检测前应避免性行为、阴道 灌洗及局部用药等,以免影响 检测结果。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个人情况和检测目的,选 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血清学 检测、核酸检测等。
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
依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正确采集 样本,确保样本质量和准确性

检测结果的解读
阳性结果解读
阴性结果解读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确诊和 了解病情,建议进行确证实验和滴度测定 。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通常表示未感染或 治愈后低风险,但也要注意排除窗口期和 假阴性情况。
了解不同检测方法的敏锐性和特 异性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不同的敏锐性和特异性 ,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结果。
精准医疗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 组学研究,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 ,提高梅毒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 质量。
梅毒检测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对于控制病情发 展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梅毒检测是预防、控制和监测梅毒传 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保护个人和社 会的健康。
梅毒检测的分类
梅毒检测分为初筛实验和确证实验两 类。
确证实验采取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 ,用于确认初筛实验阳性结果的准确 性。
初筛实验通常采取非螺旋体抗原血清 学实验,用于初步判断是否感染梅毒 。
梅毒检测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CONTENTS
• 梅毒检测概述 • 梅毒检测方法 • 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 • 梅毒检测的注意事项 • 梅毒检测的未来展望
01 梅毒检测概述
梅毒检测的定义
01
梅毒检测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查方 法来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梅毒螺 旋体感染的一系列检查措施。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课件.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课件.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

主要涉及教材第十二章,详细内容包括梅毒的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梅毒的病原学特点,掌握梅毒实验室检测的基本方法。

2. 学习梅毒实验室检测的技术规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掌握梅毒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室检测设备模型、实验操作视频。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梅毒病例,让学生了解梅毒的危害,引出梅毒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梅毒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及质量控制。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梅毒实验室检测中常见的问题,讲解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梅毒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简述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要点。

(3)如何进行梅毒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5. 实验操作演示(20分钟)播放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流程。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2. 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样本处理试剂选择操作流程结果判断3. 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试剂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与校准结果复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梅毒实验室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2)根据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设计一份实验操作流程。

(3)分析梅毒实验室检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 答案:(2)结合教材和实验操作手册,自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
污染
检测操作
血清分离
抗凝处理:加入抗凝剂如肝 素钠
离心分离:将血液样本放入 离心机中,以一定速度离心
采集静脉血:使用无菌注射 器抽取静脉血
分离血清:将离心后的血液 分为血清和血细胞两部分
抗原检测的原理
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的方法
抗原检测的注意事项
抗原检测的结果解释
抗体检测
采集样本:采 集静脉血液样 本,确保样本
一次性使用的针头、针管、玻片等物品,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标本,应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试剂、缓冲液等,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检测结束后,应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频率: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室内质控,并记录相关数据
室间质评
定义:室间质评是指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对相同或相似项目进行比较和评价
目的:提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方式:通过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和 验证
意义:帮助实验室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整 体水平
假阴性结果:可 能由于窗口期、 检测方法等原因 导致,需要结合 临床判断
注意事项
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合理规划实验室空间,确保空 气流通,使用专用实验台和防护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交叉感染 和环境污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静脉血:采集肘静脉血
采集部位

梅毒血清学检测操作规范

梅毒血清学检测操作规范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 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 洁工作。
实验室废弃物应按 照医疗废物处理规 定进行分类、存放 和处置。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 管理制度,对工作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和考核,确保实验 室安全运行。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和废液
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医疗废物处理: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及时送往医疗废物处理中心 废液处理: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加入消毒剂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方式处理 注意事项:避免医疗废物和废液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穿刺:用采血针穿刺静脉,轻轻回 抽,使血液流入采血管
止血:用止血带压迫穿刺部位,止 血后取下止血带
记录:记录采血时间、部位、样本 量等信息
标记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
标记样本:在采 集样本时,需要 使用唯一标识符 对样本进行标记, 确保每个样本的 唯一性和可追溯 性
记录相关信息: 在采集样本时, 需要记录与样本 相关的信息,如 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采集时间、 采集部位等,以 便后续的检测和 分析
样本容器:采集 的样本需要存放 在适当的容器中, 容器需要保持清 洁、干燥,并使 用适当的标签进 行标识
样本保存:采集 的样本需要按照 规定的温度和时 间进行保存,以 确保样本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保证样本质量和安全
采集前准备:确保采集器具无菌、干燥、密封 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避免污染 采集时间:在合适的时间段内采集,避免影响结果 样本保存:低温保存,避免细菌繁殖
记录和文档管理
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
记录检测过程:详细记录检测的操作步骤、试剂使用、仪器校准等信息 记录检测结果:准确记录每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包括阴阳性、滴度等数据 记录保存:将检测记录妥善保存,以便后续查阅和审核 记录规范:遵循统一的记录规范,确保记录清晰、准确、完整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课件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课件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 定进行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事故处理
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采 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清洗伤口、消毒环境等。
CHAPTER 05
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与 解读
检测结果判定原则
明确检测原理
01
了解和掌握梅毒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抗原抗体反应、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 技术规范课件
目录
• 概述 •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 梅毒实验室规范化操作流程 • 梅毒实验室技术规范与标准操作规程 • 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与解读 • 梅毒实验室检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CHAPTER 01
概述
定义与背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器官。
基于免疫学技术的检测方法改进与创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该技术结合了化学发光和免疫分 析的优点,具有高灵敏度、宽线 性范围和良好的稳定性,已广泛 应用于梅毒血清学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该技术利用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 光信号,从而实现对梅毒抗体的 定量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 低等优点。
基于生物信息学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合理布局实验室空间,设置独立 的阳性血清和脑脊液检测区域,
以避免交叉污染。
实验器材
使用一次性实验器材,如注射器 、吸管、离心管等,避免交叉感
染。
实验人员
实验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 梅毒检测的原理、操作流程和质
量控制要求。
标准操作规程
1 2
样本采集
采集血液样本时,应使用真空采血管,避免直接 接触血液。采集脑脊液样本时,应使用无菌穿刺 技术。
血清学筛查
血清学确证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 方法筛查患者血清中的梅毒抗体。

梅毒实验室检测课件解析PPT幻灯片课件

梅毒实验室检测课件解析PPT幻灯片课件
37
38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TA-ABS)
原理
将有完整形态的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加上经吸 收剂(用Reiter螺旋体制备而成)吸收过的梅毒 患者血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异硫氰酸 荧光素(FTIC)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与抗梅 毒螺旋体抗体结合,形成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在荧光显微镜下,螺旋体显出苹果绿色的荧光, 即为阳性反应。
测速:100转/MIN (±2转)
18
检测流程(定性)
① 加样:
吸取50μ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 涂布在整个圈内。
② 加抗原:
将抗原轻轻摇匀,用试剂盒提供的针头加1滴抗 原。
③ 反应:
将卡片置梅毒自动旋转仪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 察结果。
19
检测流程(定量)
① 稀释液准备:
5
梅毒的分期
6
梅毒的诊断
梅毒的诊断
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和早期隐性梅毒)和晚期 梅毒(三期和晚期隐性梅毒)
必须依靠病史、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7
常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原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8
病原学检查
取材方法
一期、二期梅毒时,取硬下疳、扁平 湿疣、黏膜斑等皮损部位组织液或淋 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
34
TPPA/TPHA原理
TPPA试验原理与TPHA试验基本相同
TPPA试验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 TPHA试验中梅毒螺旋体致敏羊红细胞
特点
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全抗原
35
操作步骤
1. 试剂准备:试验前将试剂和待检标本恢复到室温。 2. 加稀释液:每份样本做4孔,加标本稀释液加至微量反应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异性梅毒抗体)
.
15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
原理
人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组织受到破坏释放一 种类脂成分,与梅毒螺旋体结合形成完全抗 原,刺激机体在3~4周时产生类脂质抗体( 反应素)。
抗体的作用
治疗监测和疗效监测
无保护作用
.
16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方法
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
18
四种非特异性试验方法比较
抗原成分
VDRL
USR
RPR
TRUST
心磷脂、卵磷脂、 同前+EDTA+氯化 同前+EDTA+氯化 同前+EDTA+氯化胆
胆固醇
胆碱
胆碱+活性炭
碱+甲苯胺红
抗原稳定性 不稳定,1天
稳定4℃ ~8 ℃ 保存12个月
稳定4℃ ~8 ℃ 保存12个月
血清试验前处理 需灭活
不需灭活
.
12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标本类型:梅毒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 皮损的渗出液、淋巴结穿刺液
.
13
镀银染色检查
基本原理: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 液染色,从而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梅毒螺旋体
结果:棕褐色的梅毒螺旋体
.
14
梅毒血清学检测分类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
(非特异性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
硬下疳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期梅毒
病期在2年内有多形性皮疹等
三期梅毒
病期在2年以上,可有皮肤黏膜损害等
隐性(潜伏)梅毒 胎传(先天)梅毒
.
8
梅毒的诊断
病史 症状 实验室检查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9
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
病原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
10
梅毒实验室检测的特点
TRUST
.
23
TRUST凝集反应强度分级
++++:抗原颗粒呈粗大团块,凝结
+++:抗原颗粒中等团块、凝结
++:颗粒凝结,与清亮液体呈明显反差
+:抗原颗粒凝结、均匀肉眼可见
±:抗原颗粒细小凝结,肉眼可辨
―:圆圈内仅见红色集中于中央一点或均匀 分散。
.
24
试验操作—定量检测
(1)稀释液准备:在圈内加入50μL生理 盐水(根据需要确定稀释度),勿将盐 水涂开。 (2)加样:吸取50μL血清与各圈中生理 盐水做系列稀释,并涂布整个圈内。 (3)余同定性试验中。
.
26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意义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2周后,血清学可 呈阳性
梅毒患者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转 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愈、复发 或再感染的指征
为什么要做定量检测?
滴度常与病情活动相关,滴度改变4倍具有 临床意义
.
27
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因素:
技术性
标本的污染 溶血 操作失误
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RPR(加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17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抗原基本成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 醇
抗原抗体集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 肉眼可见的沉淀颗粒
试验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相似
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可定量检测
不需灭活
反应板及结果判 玻片,肉眼或显 玻片,肉眼或显 纸卡片,肉眼

微镜
微镜
注释
唯一用于检查脑脊 液的试验,诊断神 经梅毒
结果容易判断
稳定4℃ ~8 ℃ 保存12个月
不需灭活 纸卡片,肉眼
结果容易判断
.
19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RPR/TRUST
基本原理:在心磷脂、卵磷脂和胆 固醇等组成的抗原中加入活性炭/甲 苯胺红,与待检血清中的反应素结 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絮状物。
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不易着色 直径 0.10~0.15μ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
的 小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跃,运动方式多 样 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 对青抗生素敏感
.
4
梅毒传播途径—性传播
性接触是主要传染途径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1年内具有传
染性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生物学假阳性
患者有其他疾病,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少数孕妇也可发生生物
学假阳性
.
28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
麻疹、风疹、水痘、牛痘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肝炎 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 其他,如亚急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等
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潜伏梅毒 三期梅毒 神经梅毒
取材部位
溃疡 淋巴结 血液 皮损 淋巴结 血液 血液 血液 血液 脑脊液
检查方法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细胞、蛋白量检查VDRL等
.
11
梅毒的病原学检测--显微镜检测法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镀银染色检查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清学检测方法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
.
2
梅毒概述
➢ 梅毒是一种几乎可以侵犯全身所有器官, 而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的慢性传染性疾 病。
➢ 十六世纪初由欧洲传入亚洲,后蔓延我 国。梅毒又称为杨梅疮、广东疮、疳疮、 下疳、霉疮等。
.
3
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征
.
5
梅毒传播途径—母婴传播
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 传播
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 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胎儿,病期越 长,传染性越小
.
6
梅毒传播途径—其他途径
输血传播 接触传播 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 日常用品、接吻、哺乳、医疗器械等途

.
7
梅毒的分期
一期梅毒
.
20
试验所需仪器
测速要求:100±2转/分钟
.
21
试验操作—定性检测
(1)加样:吸取50μL血清/浆放在 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中 (2)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 针头加1滴抗原(16.7ul) (3)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 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
.
22
结果判读
RPR
.
25
定量检测操作步骤
孔号 1 2 3 4 5 6 7 8 稀释倍数 原倍 1:2 1:4 1:8 1:16 1:32 阳性K 阴性K 生理盐水(ul) - 50.0 50.0 50.0 50.0 50.0 - 样 品(ul) 50.0 50.0 50.0 50.0 50.0 50.0弃50.0 - 阳性血清(ul) - - - - - - 50.0 阴性血清(ul) - - - - - - - 50.0 抗原悬液(ul)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