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梅毒疫情报告要求
合集下载
梅毒诊疗及报告ppt

3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缓解梅毒症状。
联合治疗
西医与中医结合
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可发挥各自优势,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02
梅毒患者往往存在心理压力,因此联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
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有利于病情康复。
定期复查与跟踪治疗
03
梅毒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
跟踪治疗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04
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32岁男性,已婚,因“龟头及包皮糜烂、溃疡”症状就医,查体发现龟头及包皮内 侧有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梅毒(一期)。无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
给予患者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万U,肌注,每日1次,连续10日。
06
出院及随访
出院标准
病情好转
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相关检 查结果正常或明显改善。
治愈标准
血清学检查RPR或USR试验阴性或滴度显著下降,并且排除 假阴性,同时无梅毒症状和体征。
随访要求
定期复查
在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一般建议在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半年 复查1次,之后根据医生建议适当延长复查时间。
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
X光和CT检查
内窥镜检查
针对不同器官的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
用于观察口腔、生殖道等部位的病变。
03
梅毒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01
青霉素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梅毒疫情报告要求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三种法定报告病种(必填) 艾滋病 梅毒 淋病
要求在报告卡的正栏内填写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国家监测病种(监测点必填)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应在“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栏目中填写
“病原携带者”报告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 感染病例均不得报告“临床 诊断病例”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 可以报告“临床诊断病
例”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同一个病人患有多种性病 时,需每一种性病填写一 张报告卡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梅毒、淋病的“疑似病 例”报告,在没有得到 确证或排除时,应长期 保留
疫情报告规范要求
疫情报告规范要求
病例报告的概念
指提供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工 作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每诊断一例新 发或初发性病病例或新诊断病例,在规定 的时限内向指定疫情管理机构报告病例或 进行网络录入的过程。
疫情报告要求
病例报告的本质
• 本质属性:医疗机构的就诊病例报告
诊断与报病不一致
病历上诊断 “隐性梅毒”
报卡上选钩 “ I期梅毒”
分类错误
√临床诊断病例
原因分析
不按要求采集性病病史 不熟悉性病临床特征 不规范进行性病实验室检测 诊断标准要求掌握不足 不掌握治疗方案 报告要求把握不准 疫情监管不足
四、对策与措施
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执行诊疗常规和工作流程 加强工作责任心
(二)检测问题
1、 检验项目不全 ; 2、 设备配置不全 ; 3、 检验报告不规范; 4、 PCR实验室未获资质而开展检测。
性病疫情报告与管理PPT课件

求、疫情报告、登记制度 + 按要求收发传染病报告卡、开展质量检查 + 传染病报告卡的网络录入
+ 性病科 + 皮肤科 + 妇科 + 产科 + 儿科 + 泌尿科 + 计生门诊 + 生殖健康门诊
男性科/女性科/ 不孕门诊
体检科/婚检门诊 脑科/神经科 心血管科 骨科 关节科 眼科
+ 国家要求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 由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为防保科)上 机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 行在线网络录入
+ 无上网条件的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 卡》寄送到性病负责机构,由性病负责机 构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网络录入
+ 医疗机构防保人员及时将传染病报告登记 到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 有疫情管理的工作制度
– 传染病报告卡接收、分发、收卡、审核、订正、 查重与问题处理制度
– 网络录入与管理制度 – 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登记制度 – 传染病报告卡与疫情登记簿保管制度 – 疫情自查与补报制度 – 疫情报告奖罚制度
+ 有国家下发的《性病诊断标准及检测方法》 工作手册
+ 参加过疫情管理培训 + 掌握性病诊断标准、性病病例报告分类要
TPPA
性病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淋病
①性接触 史,或性 伴感染史
②尿道脓性 分泌物;
宫颈脓性分 泌物; 无症状
③淋菌涂片: 男性:①+②
阳性(多形 +③;
核白细胞内)
④淋菌培养: 男性与女性:
阳性
+ 性病科 + 皮肤科 + 妇科 + 产科 + 儿科 + 泌尿科 + 计生门诊 + 生殖健康门诊
男性科/女性科/ 不孕门诊
体检科/婚检门诊 脑科/神经科 心血管科 骨科 关节科 眼科
+ 国家要求传染病实行网络直报: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 由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为防保科)上 机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 行在线网络录入
+ 无上网条件的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 卡》寄送到性病负责机构,由性病负责机 构工作人员进行在线网络录入
+ 医疗机构防保人员及时将传染病报告登记 到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 有疫情管理的工作制度
– 传染病报告卡接收、分发、收卡、审核、订正、 查重与问题处理制度
– 网络录入与管理制度 – 传染病疫情登记簿登记制度 – 传染病报告卡与疫情登记簿保管制度 – 疫情自查与补报制度 – 疫情报告奖罚制度
+ 有国家下发的《性病诊断标准及检测方法》 工作手册
+ 参加过疫情管理培训 + 掌握性病诊断标准、性病病例报告分类要
TPPA
性病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淋病
①性接触 史,或性 伴感染史
②尿道脓性 分泌物;
宫颈脓性分 泌物; 无症状
③淋菌涂片: 男性:①+②
阳性(多形 +③;
核白细胞内)
④淋菌培养: 男性与女性:
阳性
梅毒诊断与报告ppt

2023
梅毒诊断与报告ppt
目录
• 引言 • 梅毒的诊断 • 梅毒报告制度 • 梅毒诊断与报告的伦理问题 • 医疗机构在梅毒报告中的作用 • 控制梅毒的流行与预防
01
引言
引言
梅毒概述
•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
• 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 梅毒分为一期和二期,晚期梅毒 分为三期和神经梅毒
• 各期梅毒的传染性不同,对身体 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梅毒诊断的重要性
• 早期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 传染性
•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避免误诊和漏 诊
• 正确的诊断结果有助于了解疾病 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报告梅毒病例的必要
性
• 梅毒是一种法定传染病,需要报 告给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管理
• 报告病例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 制疫情扩散
球梅毒流行挑战。
THANK YOU.
• 上报病例数据有助于评估疾病的 流行趋势和制定防控计划
02
梅毒的诊断
梅毒的诊断标准
早期梅毒
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TPPA和RPR滴度 ,可以确诊早期梅毒。
晚期梅毒
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TPPA和RPR滴度 ,可以确诊晚期梅毒。
梅毒的诊断步骤
1 2
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性接触史、症状出现的时间 和表现等。
02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门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疫情报 告工作的组织实施。
03
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梅毒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病例发现率和报 告及时性。
加强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合作
医疗机构应积极与当地疾控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疾 控部门报告梅毒病例信息,以便于疾控部门对疫情进行综 合分析、风险评估和趋势研判。
梅毒诊断与报告ppt
目录
• 引言 • 梅毒的诊断 • 梅毒报告制度 • 梅毒诊断与报告的伦理问题 • 医疗机构在梅毒报告中的作用 • 控制梅毒的流行与预防
01
引言
引言
梅毒概述
•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
• 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 梅毒分为一期和二期,晚期梅毒 分为三期和神经梅毒
• 各期梅毒的传染性不同,对身体 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梅毒诊断的重要性
• 早期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 传染性
•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避免误诊和漏 诊
• 正确的诊断结果有助于了解疾病 的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报告梅毒病例的必要
性
• 梅毒是一种法定传染病,需要报 告给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管理
• 报告病例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控 制疫情扩散
球梅毒流行挑战。
THANK YOU.
• 上报病例数据有助于评估疾病的 流行趋势和制定防控计划
02
梅毒的诊断
梅毒的诊断标准
早期梅毒
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TPPA和RPR滴度 ,可以确诊早期梅毒。
晚期梅毒
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TPPA和RPR滴度 ,可以确诊晚期梅毒。
梅毒的诊断步骤
1 2
详细询问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性接触史、症状出现的时间 和表现等。
02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制度,指定专门的疫情报告人员,负责疫情报 告工作的组织实施。
03
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梅毒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病例发现率和报 告及时性。
加强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合作
医疗机构应积极与当地疾控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疾 控部门报告梅毒病例信息,以便于疾控部门对疫情进行综 合分析、风险评估和趋势研判。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优质PPT]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290878a300a6c30c229fa0.png)
--母亲梅毒史 --经胎盘传播 --临床表现:有或无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滴度等于或高于生 母的4倍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 体检测(TPPA等)
确诊病例
--母亲梅毒史 --经胎盘传播 --临床表现:有或无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滴度等于或高于生 母的4倍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抗原检测:如果查 见TP就可确诊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 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 毒血清学检查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 最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新生儿或 婴儿的滴度高于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滴度 等于或高于母亲的4倍可诊断为胎传梅毒
婴儿来源于母亲的抗体,一般在3个月RPR 滴度开始下降,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 后仍然阳性,应进一步检查
--无症状、无体征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 体检测(TPPA等)
确诊病例
--非婚性行为史、性 伴梅毒史
--既往无梅毒诊断与 治疗史
--无症状、无体征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
性病病例报告的核心要素
报告病种与病例定义(诊断标准) 报告卡 报告程序与工作流程
性病病例报告标准
报病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2条:
1.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2. 首次诊断:即第一次诊断。本次发病或
检出前,从未被诊断过,从未报告过。 包括2种情况: --新发病病例 --新发现病例:以前没有发现过
--入住院、术前、孕产妇、健康体检、外展服 务、哨点监测、血站献血员、检疫等的梅毒血清 筛查阳性者,不立即报告,须转诊或会诊,在明 确诊断后确定是否报告
(RPR或TRUST等)阳 性,滴度等于或高于生 母的4倍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 体检测(TPPA等)
确诊病例
--母亲梅毒史 --经胎盘传播 --临床表现:有或无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滴度等于或高于生 母的4倍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抗原检测:如果查 见TP就可确诊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 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 毒血清学检查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 最好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新生儿或 婴儿的滴度高于母亲提示有胎传梅毒;滴度 等于或高于母亲的4倍可诊断为胎传梅毒
婴儿来源于母亲的抗体,一般在3个月RPR 滴度开始下降,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 后仍然阳性,应进一步检查
--无症状、无体征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 --无条件做特异性抗 体检测(TPPA等)
确诊病例
--非婚性行为史、性 伴梅毒史
--既往无梅毒诊断与 治疗史
--无症状、无体征 --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或TRUST等)阳 性 --特异性抗体检测( TPPA等)阳性
梅毒实验室诊断与报告
性病病例报告的核心要素
报告病种与病例定义(诊断标准) 报告卡 报告程序与工作流程
性病病例报告标准
报病标准:必须同时符合以下2条:
1.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2. 首次诊断:即第一次诊断。本次发病或
检出前,从未被诊断过,从未报告过。 包括2种情况: --新发病病例 --新发现病例:以前没有发现过
--入住院、术前、孕产妇、健康体检、外展服 务、哨点监测、血站献血员、检疫等的梅毒血清 筛查阳性者,不立即报告,须转诊或会诊,在明 确诊断后确定是否报告
淋病梅毒病例的报告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一期梅毒的诊断
1 疑似病例:应同时符合1,2和3.2项。 2 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疑似病例的要
求和3.1、3.3中的任一项。
Gong XD NCSTD
编辑版ppt
12
二期梅毒
1 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有 梅毒感染史,或有输血史。
2 临床表现: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 2.1 皮损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
Gong XD NCSTD
编辑版ppt
22
3 实验室检查:
3.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早期胎传梅 毒儿的皮肤黏膜损害或胎盘中可查到梅 毒螺旋体。
3.2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 性。其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4倍及以 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应 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3.3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一期梅毒
1 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 性伴有梅毒感染史。
2 临床表现: 2.1 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周~4周。一般为
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cm~2cm,圆形 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 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 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多见于外生殖 器部位。 2.2 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 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 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Gong XD NCSTD
编辑版ppt
5
问题:下面哪些疾病可以计算发病率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隐性梅毒 胎传梅毒 HIV感染 艾滋病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男性淋病 男性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 女性淋球菌感染 女性衣原体感染
梅毒诊断及疫情报告

• TPPA/TPHA
• 应取婴儿静脉血,而非脐带血检测
• 以下情况不做胎传梅毒诊断,
•
也不作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
• 生母患过梅毒,经过合适的、规范的长效青霉 治
• 疗, RPR/TRUST阳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
• 下);
• 所生婴儿没有任何症状与体征, RPR/TRUST 阳性,
• 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 TPPA/TPHA阳性,
•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 50%以上的胎传梅毒出生时没有临床症状 • 过去认为在孕妇怀孕的4个月内孕妇不会将梅毒传 • 染给胎儿,现在发现,在怀孕的任何时期均有可 • 能传染给胎儿 • 在哺乳期仅当哺乳妇女乳头有梅毒皮损时会将梅 • 毒传染给新生儿或婴儿 • 胎传梅毒诊断应根据其生母的病史、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测结果,新生儿或婴儿的病史、临床表 • 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 隐性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 有梅毒临床表现不能报告为隐性梅毒 •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 无临床诊断病例 • 无病原携带病例 • 无阳性检测病例 • 复诊病例不报告 • 随访病例不报告 • 跨年度随访血清检查阳性者不报告 • 不能将无症状的胎传梅毒报告为隐性梅毒
•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 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后3个月、6 • 个月、12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 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一个 • 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新生儿或婴儿的滴度高于母亲提示 • 有胎传梅毒 • 如果抗体来源于母亲,一般地,婴儿在3个月RPR滴度开 • 始下降,在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RPR仍然阳性, • 应做进一步检查 • 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诊断为胎 • 传梅毒 • 出生时梅毒血清检测阴性时不能排除为胎传梅毒,因有窗 • 口期。如果怀疑婴儿感染梅毒,在出生后3个月应重复做 • 梅毒血清检测
性病诊断标准与报病要求最新ppt课件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
VDRL或FTA-ABS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Gong XD
6
NCSTD
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无硬下疳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一期梅毒 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 无三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三期梅毒 有梅毒临床表现不能报告为隐性梅毒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复诊病例不报告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Gong XD
13
NCSTD
三期梅毒
Gong XD
14
NCSTD
三期梅毒
Gong XD
15
NCSTD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和 TPPA/TPHA/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
VDRL或FTA-ABS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病期2年以上,皮肤粘膜损害:结节梅毒疹、树胶肿,上腭、
Gong XD
6
NCSTD
梅毒病例报告要求
无硬下疳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一期梅毒 无二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二期梅毒 无三期梅毒临床表现者不能报告为三期梅毒 有梅毒临床表现不能报告为隐性梅毒 仅分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疑似病例 无临床诊断病例 无病原携带病例 无阳性检测病例 复诊病例不报告
鼻中隔等穿孔性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神经梅毒、心血管梅 毒
实验室检查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Gong XD
13
NCSTD
三期梅毒
Gong XD
14
NCSTD
三期梅毒
Gong XD
15
NCSTD
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临床表现:硬下疳、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三种法定报告病种(必填) 艾滋病 梅毒 淋病
要求在报告卡的正栏内填写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国家监测病种(监测点必填)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应在“其它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栏目中填写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梅毒等性病疫情报告 规范要求
2017年4月
广西性别一起
2010-2015年梅毒淋病疫情 2011年最高,之后逐年下降
2016年性病报告 淋病有所上升,其他逐渐下降
存在问题
诊断 检测 治疗 报病
(一)、诊断问题 1、过度诊断: 把未达到诊断标准的诊断为梅毒; 2、错误诊断; 3、没有分期分型诊断; 4、分期分型错误; 5、漏诊。
(二)检测问题
1、 检验项目不全 ; 2、 设备配置不全 ; 3、 检验报告不规范; 4、 PCR实验室未获资质而开展检测。
报告格式不规范问题
报告结果相互矛盾 RPR结果同时报告阳性和滴度阴性
报告结果弱阳性
(三)治疗问题
1、不按疗程用药; 2、不按剂量用药; 3、不按分型用药; 4、没有治疗。
疫情报告规范要求
疫情报告规范要求
病例报告的概念
指提供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工 作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每诊断一例新 发或初发性病病例或新诊断病例,在规定 的时限内向指定疫情管理机构报告病例或 进行网络录入的过程。
疫情报告要求
病例报告的本质
• 本质属性:医疗机构的就诊病例报告
• 管理核心:本级皮肤病防治机构 本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填写位置:应在病名前的方框打钩, 而不是病名后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梅毒和淋病
梅毒和淋病凡经实验室确诊,无论 有无症状,均按“确诊病例”填写
女性淋病的确诊必须有实验室培养 结果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经实验室确诊并且有症状的,
按“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 经实验室确诊但无症状的,按
•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RPR/TRUST阳性;和 •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PPA/TPHA/TP-ELISA阳性;和
• 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
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RPR/TRUST阳性,未做TPPA/TPHA/TP-ELISA
《广西壮族自治区梅毒诊断和疫情报告管理实 施办法》(桂卫疾控〔2012〕13号)
《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 《关于进一步加强梅毒病例报告的通知(中疾
控性控发〔2015〕1号) 》
隐性梅毒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 • 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 • 实验室检查
疫情报告规范要求
影响病例报告的因素 • 疾病的症状:无症状病例,如果不检测,则 无法报告 • 病人的求医/就诊行为 • 医疗机构的医生的诊断水平 • 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检测水平 • 医疗机构的性病病例报告水平
2 、排除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不报告 --不符合诊断标准 --诊断未得到明确 --在本次发病或病程内,已诊断过 --已治愈的病例 --复诊、复发 --随访复查:年度内、跨年度
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
同时符合1、2、3者为确诊病例。
符合1但不足以确诊者为疑似病例。
1.病史:生母为未经有效治疗的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2.临床表现:早期胎传梅毒类似获得性二期梅毒,晚期胎传梅毒 类似获得性三期梅毒表现(注意标记性损害)。胎传隐性梅毒无 症状。
3.实验室检查(符合任意1点):①皮损/胎盘TP暗视野/镀银染色 检查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②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③RPR (或TRUST)滴度等于或高于生母4倍(2个稀释度), 同时TPPA (或TPHA)阳性;④出生时RPR(或TRUST)阴性或滴度未达 到母亲滴度的4倍,但随访中滴度由阴转阳、或上升且有临床症状, 且TPPA (或TPHA)阳性;⑤随访至18月龄时TPPA (或TPHA) 仍持续阳性。
疫情报告要求
病例的分类
• 新发病例(必须报告) :新感染、新发病
• 既往病例(不用报告)
• 以前感染,目前仍处于感染状态,未治愈 • 以前感染,已治愈
报告标准
1 、纳入标准:必须同时符合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首诊病例:本次病程,在
本门诊就诊前,没有被诊断过 梅毒病例报告标准 ≠ 诊断标准
1.过度诊断问题
没有母亲病史而诊断先天梅毒
未达母亲滴度4倍以上诊断先天梅毒
TPPA阳性,RPR1:2,考虑为“先天梅毒”
没有对照母亲RPR滴度,而诊断为 先天梅毒
母亲RPR滴度不详
诊断为“先天梅毒”
未做培养而诊断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未做培养而诊断女性淋病
2.错误诊断
达到实验室确诊病例而诊断为疑似病例
“病原携带者”报告
报告卡填写的注意事项
梅毒、淋病、生殖道衣原体 感染病例均不得报告“临床 诊断病例”
母亲:TP阳性、TRUST 1︰ 2 新生儿:TP阳性、TRUST 1︰ 8
诊断:胎传梅毒疑似病例
没有分期分型
诊断:梅毒 没有分期分型
分期分型错误
陈旧性梅毒
诊断:梅毒病原携带者
梅毒母亲新生儿
梅毒标准而没有诊断
防范:注意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以免遗漏重要阳性症状和体征,达到诊断标准 的及时诊断!
报卡上选钩 “ I期梅毒”
分类错误
√临床诊断病例
原因分析
不按要求采集性病病史 不熟悉性病临床特征 不规范进行性病实验室检测 诊断标准要求掌握不足 不掌握治疗方案 报告要求把握不准 疫情监管不足
四、对策与措施
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执行诊疗常规和工作流程 加强工作责任心
掌握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273— 2007)
(四)报病问题
1 、过度报告 ◦不做实验室检验,单凭临床症状报告
即报告病例; ◦单凭实验室检查结果报病; ◦没有诊断而报病。
2.重复报告
病人多处就医,多次报告、 复诊病例、 随访、 跨年度随访。
3.漏报 符合病例报告要求的没有报病。
4.报病卡填写不规范
日期涂改
诊断与报病不一致
病历上诊断 “隐性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