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总结一、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中部地区,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经过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七个省区,最终在山东半岛注入渤海湾。
二、黄河的特点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
2. 黄河的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约88亿立方米,但年内分配不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黄河流经的地区地势平坦,河谷宽阔,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
4. 黄河水质较差,常年携带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泥沙负荷最大的河流之一。
三、黄河的发展历程1. 古代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形成了许多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长shan文化等。
2. 黄河内外移道:由于河水泛滥和决堤频繁,黄河自古以来的河道多次迁移,历史上共有六道主流,被称为“母亲河的泪水”。
3. 黄河治理: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中国历代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黄河治理工程,如太清河、黄河直道等,但治理效果有限。
4. 黄河改道:20世纪以来,为了解决黄河泛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南北水转移工程,将一部分黄河水引入南方干旱地区,实现了黄河的改道。
四、黄河的地理环境与地貌1. 黄河的地理环境:黄河流经的地区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势逐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且盆地和山脉交错。
2. 黄河的地貌特征: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高原峡谷地貌,中游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貌,下游地区则是平原地貌。
黄河的河道有时具有“宽阔蓄水段、侵蚀深谷段、堆积平原段”三段变化。
五、黄河的水资源与水系规划1. 黄河的水资源: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区之一,黄河年径流量丰富,但由于水文调控不当,水量利用效率较低。
2. 黄河的水系规划:为了保护黄河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制定了黄河的水系规划,包括黄河河道的整治和灾害预防、水量调控等措施。
高考黄河的知识点

高考黄河的知识点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第二长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作为地理科目中的重要内容,高考中也常常涉及有关黄河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与高考相关的黄河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黄河位于中国大陆的北部地区,起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范围广阔,涵盖了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
二、黄河的地理特点1. 河道曲折:黄河河道非常曲折,河流蜿蜒绕行,形成了许多弯曲的河段。
2. 堤防高耸:黄河河道两岸的堤防非常高耸,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而修建的。
3. 多沉积物:黄河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因此河床上积聚了大量的沉积物。
三、黄河的水文特点1. 水量丰富:黄河的水量非常丰富,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2. 水流湍急:由于地势复杂,黄河的水流湍急,流速较快。
3. 年内水位变化大:黄河水位的变化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
四、黄河的环境问题1. 泥沙淤积:由于黄河水中的大量泥沙,河道沉积物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导致河道变浅、变窄。
2. 水污染:由于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等原因,黄河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
3. 河岸崩塌:黄河的河道沿岸存在较多的河岸崩塌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五、黄河的历史文化价值1. 丰富的历史遗产: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兵马俑、中原古文化等。
2. 文化传承: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3. 英雄史诗:黄河的故事与中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史诗有关,如《愚公移山》等。
综上所述,黄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地理、水文特点,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
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地理科目的复习和应对具有重要帮助。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启发和帮助。
中考黄河知识点总结

中考黄河知识点总结一、黄河概况1. 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2. 黄河的流域面积黄河流域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域,仅次于长江。
3. 黄河的流程黄河全程约5464公里,流程包括中上游干流和下游三角洲。
4. 黄河的水文特点黄河日流量大,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多水,冬季零星,河水泥沙多,流域面积大,流域平均降水量不足,地表蒸发强烈。
二、黄河的历史1. 黄河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有人类居住以来,这里文明渊源流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 黄河泛滥黄河历史上曾多次泛滥,对周边农田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被誉为“中国悲情河”。
三、黄河上中游1. 黄河上游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形成了壮美的峡谷和湖泊。
2. 黄河中游黄河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形成了八宝峡水库,之后通过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流经了众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名镇。
四、黄河下游1. 黄河下游黄河下游包括了山东半岛和渤海湾地区,黄河的泥沙在这里聚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2. 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全球最大的淡水三角洲,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五、黄河流域的经济1. 黄河流域的农业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盛产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2. 黄河流域的工业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3. 黄河流域的交通黄河流域交通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六、黄河文化1. 黄河文化遗产黄河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兵马俑、龙门石窟、太原双塔等众多历史古迹。
2. 黄河文学艺术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文学题材之一,古诗词中常有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色,也有描述黄河泛滥带来的磨难和苦难。
以上就是关于黄河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对黄河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价值。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大全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土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蜿蜒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黄河为华夏大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域面积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横穿我国七个省份,分别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
流域面积约为75.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约8.5%。
黄河与长江并称为中国的两大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二、黄河的水文特点1. 河流长度长: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位居世界第二。
2. 水流量大:黄河年均来水量约980亿立方米。
3. 河水丰沛:黄河水量丰沛,常年不断,被誉为中国的“活水库”。
黄河的水文特点决定了其对中国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也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水能资源。
三、黄河的物理特征1. 河源: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形成的河源区。
2. 流域地形:黄河上游是高原地带,地势较为平缓,中游是黄土高原,地势逐渐升高,下游则与平原相连。
3. 河道变化:黄河的河道非常活跃,经常发生决口和改道现象。
黄河的物理特征对于其水文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河流的曲折和沉沙过多的原因,黄河常年处于上升的状态,需要人们进行治理和维护。
四、黄河的环境问题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库淤积严重,水流受阻,河床上升。
另外,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物的排放也对黄河的水质造成了污染,严重威胁到沿岸地区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黄河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力度,恢复湿地和植被,修复退化的土地。
高中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下面将对黄河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地理特点:1. 黄河流域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黄土高原。
2. 黄河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气候多变,夏季洪水多,冬季枯水多。
3. 黄河水质混浊,且含有大量泥沙,故有“中国河流之母”之称。
4. 黄河上游为高原河段,地势陡峭;中游为冲积平原河段,地势平坦;下游为低平滩地。
5. 黄河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对国家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传统: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明的摇篮。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2. 黄河流域是中国各种水利工程的发源地,包括水利灌溉工程、防洪工程等。
黄河流域有数不清的大坝、堤防、运河等水利工程。
3. 黄河流域有众多历史古迹,如兵马俑、龙门石窟、太原古城等。
文化传承:1. 《黄河》是中国最著名的流行歌曲之一,歌词讲述了黄河的辽阔、壮丽和纯洁。
2. 黄河文化代表了黄河流域地区的特有文化传统,包括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
3. 黄河流域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饮食传统和特色小吃。
环境问题:1. 黄河水质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农业排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2. 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低,致使水土流失严重。
3. 黄河流域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条长河,有着重要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环境意义。
在保护和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应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同保护好母亲河这一重要的国家资源。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

高考地理黄河知识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黄河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
1. 黄河的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大陆,是中国第二长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穿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八个省区,最终流入渤海。
2. 黄河流域的特点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然而,黄河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河流改道的问题。
黄河流域地势高北低南,主要由平原、丘陵和高原组成。
3. 黄河的重要支流黄河有两个重要的支流,它们分别是长江和珠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南方的许多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珠江是中国第三长河,发源于贵州,流经广西和广东,最终注入南海。
4. 黄河的水利工程为了更好地利用黄河的水资源,中国政府在黄河流域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河三峡、黄河大坝和黄河水库。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调节黄河的水流,减少洪水灾害,还可以提供水资源和发电。
5. 黄河的文化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址和文化景观,如兵马俑、龙门石窟等。
黄河还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的对象。
6. 黄河的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黄河,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
7. 黄河的经济价值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此外,黄河还储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总结:黄河作为中国重要的国家河流,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关乎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基础知识
黄河,中国第二长江河流,也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
以下是关于黄河的基础知识:
1. 长度和流域: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46,000平方千米。
2. 源头:黄河的源头位于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源流称为毛儿盖,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3. 命名:黄河得名于河水泥沙浑黄,古代又称“河”,所以被称为“黄河”。
4. 地理特点:黄河流域地势高度递降,是中国流经地势最高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5. 水量和泥沙:黄河年均径流量约1100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约4亿吨。
6. 贡献和问题: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黄河也因为频繁的洪水和泥沙淤积等问题而被称为“中国之患”。
7. 重要城市:黄河流经多个重要城市,包括兰州、银川、呼和浩特、郑州和济南等。
8. 重要水利工程:黄河上有多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包括兴隆观水库、俄罗斯至中国输油管道桥和太行水库等。
9. 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黄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
10. 文化遗产:黄河流域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壶口瀑布、中原文化和尧庙等。
黄河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

黄河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黄河,又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黄河的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点。
1. 黄河的起源与特点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蜿蜒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总长度约5464公里。
黄河水流量巨大,每年输送的泥沙量居世界之首。
由于泥沙沉积和冰凌阻断,黄河形成了众多的黄河湾、黄河套等地貌特点。
2. 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也是出土大量古代文物和遗址的地方。
例如,河南郑州的殷墟和陕西西安的兵马俑就是古代黄河文明的重要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3. 黄河的洪水和治理黄河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常年面临洪水的威胁,这也使得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悲剧”。
历史上,黄河的洪水频繁且破坏力极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洪水灾害,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如修筑大堤、挖掘渠道等。
现代以来,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黄河的治理和防洪工作,建设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力。
4. 黄河文化的重要性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标志。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中,黄河经常被提及,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黄河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能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工业区域,有着众多的农田和工厂。
此外,黄河流域还发展了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
6. 黄河与中华民族精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黄河的相关知识
神话故事
1.【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
他站在黄河岸上。
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始终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
2、【鲁班修造将军柱】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
百姓称之为将军柱。
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
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
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
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
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
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
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民间故事:
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
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
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
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
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
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
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
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
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历史人物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河图;二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经常泛滥成灾。
河伯对于之水,束手无策,自己道行浅,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
玉帝让
他先画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
他找到村里的老汉。
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
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
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
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
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千万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
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
河伯看着河图,画得一清二楚。
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
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
不料,黄河,屡屡泛滥。
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老汉儿子叫后羿,射箭百发百中。
羿不让他去找河伯。
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
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
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想必是大禹,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
他抬头一看,河对岸的老人在喊,问他是谁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
你是大禹吗?”后羿一听是河伯,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
”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
河伯拔箭捂眼,!”他越想越异常疼痛,气的就去撕那幅水情图。
正在这时,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
”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
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
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
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
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
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
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倾囊相授。
大禹高兴。
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有关黄河的历史人物: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
有关黄河的俗语有: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九曲黄河十八湾
成语:
带砺河山带砺山河砥柱中流负石赴河河不出图
河汾门下河汉江淮黄河水清河清海竭河清海晏
河清难俟河清人寿河清云庆河山带砺海晏河清
砺带河山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跳进黄河洗不清
问鼎中原鱼烂河决中流砥柱
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歌曲:黄河大合唱,黄河颂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公益广告
1、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2、黄河清,天下平。
3、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4、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2、让黄河母亲与华夏儿女同在
3、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4、别让黄河母亲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