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

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笔记大纲一、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发展规律•辩证法的运用方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人的本质与存在•人的认识与人的实践•人的发展规律与人的自由五、社会的本质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的本质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变革•社会发展规律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六、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与社会历史主义七、实践论•实践的本质与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发展及其规律•实践与认识、实践与价值八、革命与暴力•革命的概念与基本特征•革命与暴力的辩证关系•革命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性转变十、阶级与阶级斗争•阶级的形成与发展•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特点与发展方向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全球化挑战以上为考研马原理知识点的笔记大纲,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多做题,多总结,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加油!。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㈠《综合基础知识》1、政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1)法理学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1)科学前沿问题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意识的本质1.理解意识的本质。
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节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第一节认识和实践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024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2024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旨在明确2024年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及要求,为考生提供参考。
二、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全面检验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毛泽东思想概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近现代史纲要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时事政治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题型及分值分布:单项选择题(30分)、多项选择题(30分)、分析题(30分)、论述题(10分)。
五、考试要求
1.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4.熟悉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大事。
六、结语
本大纲仅供参考,考生需全面了解考试内容,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祝愿广大考生在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5.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6.实践:实践是人类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7.规律:规律就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9.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1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完整版)03709马克思主(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 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科学性表现为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3)时间与有改造现实的功能4)哲学的实践功能和历史使命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A,自由自觉的活动。
B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1)(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3)它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纪元,它揭示的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
2)两个必然”原理揭示了历史大趋势/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同时又制定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每个具体阶段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
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黑格尔“凡是”命题中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题型与分值
1、填空题(任课教师姓名。
此题答对不给分,答错扣20分)
2、概述题(20分)
3、文本题(4x5'=20分)
4、辩论题(20分)
5、材料题(20分)
6、课堂反馈题(20分)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概述题:按照教材的纲目,概述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并选取其中一个要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1、概述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2、概述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3、概述教材第二章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4、概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5、概要阐述教材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的基本内容和
主要观点
(二)文本题:阐述文本的思想内涵。
文本集中在教材下述相关内容。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真理与谬误
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8、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点中选择自已认同、支持的观点,对论题关键词作必要界定,在正反观点的比较分析中梳理论辩逻辑,确立论证框架,并分层次论述基本理据与事实根据,做到论点明晰,论据充分,引证
1、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2、微信朋友圈是个人空间/微信朋友圈是公共空间
3、生命的可喜之处在于不可重来/生命的可悲之处在于不可重来
4、为自己活着快乐/为他人活着快乐
5、养成良好习惯靠自律/养成良好习惯靠他律
6、熟人社会利大于弊/熟人社会弊大于利
(四)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理解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理解
3、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及其两重性的理解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的理解
5、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
(五)课堂反馈题
结合任课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谈谈本学期你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兴趣的一段教学内容的理
解。
(要求:1、回答内容应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2
注:第四、五、六章为学生自学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