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第十一章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

2.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 引流装置应严格无菌. ② 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③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
入胸膜腔。 ④ 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⑤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时,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
一 疾病介绍
3 临床分型
闭合(单纯)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后,裂口随即关闭,
胸膜腔与外界不在沟通。
一 疾病介绍
3 临床分型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持续与外界相通,空气
自由进入胸腔
一 疾病介绍
3 临床分型
张力(高压)性气胸 由于裂孔呈活瓣作用,吸气时,空
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 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
并更换引流装置 ⑥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
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3.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①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 ② 管通畅的方法有: a 患者取半坐卧位 b 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1/(30~60)分钟,防止引流 管阻塞、扭曲、受压 c 鼓励患者做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 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 观察和记录
① 注意观察引流瓶内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死腔的大 小与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
a. 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或残腔过大。 b. 若无波动,则表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患者出现胸
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堵塞 ,需设法捏挤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促使其通畅,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② 观察引流液体的量、颜色、气体。并准确记录。
自发性气胸

治疗
保守治疗 胸腔穿刺 手术(胸腔镜、开胸) 胸膜粘连术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高流量吸氧 镇咳和镇静;保持大便通畅 抗炎? 动态观察和复查 基础疾病治疗
胸腔穿刺
穿刺抽气 水封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术
无气体溢出或水柱无波动
肺复张;导管不通畅(血凝块或脓块阻 塞);导管胸腔内或外面弯曲;导管脱 出胸腔;胸壁切口狭窄压迫导管;留臵 导管位臵不佳。 处理:胸透;50ml注射器回抽或注入 NS20ml;一般都需要再操作。
手术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胸腔镜下的 肺大疱
并发症
复发性气胸:30%的复发率 脓气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厌菌引起的坏死 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可并发脓气胸。病情多危 重,常有支气管胸膜瘘形成。 血气胸 :外伤性,胸膜粘连带内的血管被裂断。 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 高压气胸抽气或安装闭 式引流后,可沿针孔或切口出现胸壁皮下气肿。 高压的气体进入肺间质,循血管鞘,经肺门进 入纵隔。纵隔气体又可沿着筋膜而进入颈部皮 下组织以及胸腹部皮下。
体征
患侧胸廓隆起,呼吸运动减弱 胸廓扩张度受限,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呈鼓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心脏、气管移位 右侧气胸,肝浊音界下移
诊断
症状 体征 X线与CT检查 胸腔诊断性穿刺 胸腔内压力测定 胸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肺大泡:纵隔不移位(一般大量气胸形 态与胸郭一致,纵隔健侧偏移,而肺大 泡为独立的边界规则形状,纵膈一般不 偏;鉴别主要是看被压缩的部位是如何 变化,如果被压缩的肺组织凸面向肺门, 考虑为肺大泡;如果凸面向胸壁面则考 虑为气胸所致)、气腔内见残存肺纹理; 肺大泡闭式引流后10分钟即无波动。肺 大泡多在上肺。肺大泡起病缓慢。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概述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由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脏,影响心脏回心血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
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肺部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该类患者常存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肺疾病。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合并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肺肿瘤性疾病、肺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
抬举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常为气胸的诱因。
航空、潜水作业,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时,也可发生气胸。
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还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以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交通性和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肺萎缩后裂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故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呼吸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数分钟后压力又恢复到抽气前水平;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受压,纵隔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胸膜腔内压在10~20cmH2O,抽气后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并会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常常需在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排气或置管引流。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张力性气胸比较罕见。
自发性气胸ppt(共19张PPT)

对症处理 :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 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肺组织异常
气道内压力 过高
脏层胸膜破裂
压迫心脏
纵膈移位
空气进入
胸腔
气胸发作时患者均有呼吸困难,其严重程度与发作的过程、肺被压缩的程度和原有的 肺功能状态有关。
气胸发生时常突然出现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与肺大疱突然破裂和肺被压缩的程度无 关,可能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
自发性气胸时偶有刺激性咳嗽。
气胸合并血气胸时,如出血量多,患者会心悸、血压低、四肢 发凉等。
体征: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 叩诊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均减 低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皮 下气肿时有捻发音。
并发症:纵膈气肿、皮下气肿、 血气胸、脓气胸
检查
• 胸部x片检查:是诊断气胸、判断疗效的重要方法 • 胸腔内压测定:胸内负压消失
一般护理:
1.给予高蛋白,适量进粗纤维饮食;
2.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 3L/min以上; 3.卧床休息。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 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 气; 3.保持大便通畅,2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 吸烟者戒烟 气胸发生时常突然出现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与肺大疱突然破裂和肺被压缩的程度无关,可能与胸膜腔内压力增高、壁层胸膜受牵张有关。
内科学 第十一章 自发性气胸_PPT课件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气胸是由于胸膜下微小疱或 肺大疱(pleural bleb)破裂所致。
继发性气胸常在肺或胸膜疾病的基 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 所致。邻近器官穿孔破入胸膜腔也 可引起。
PaO2↓
负压
肺失去膨胀能力
正压
V/Q ↓
血流量正常
保守治疗:
肺萎缩<25%,PaO2>70mmHg,症状轻者通 过卧床休息,胸膜腔内气体在7~10天内 自行吸收。间歇吸高浓度氧可使气体吸 收速度加快,缩短肺复张时间。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症状加重及时处理; 抗炎对症处理。
排气疗法:
闭合性气胸:胸穿抽气,第一次抽气不 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交通性气胸: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 必要时加负压吸引;粘连带牵拉破裂口 不闭合,可行胸膜粘连带烙断术,促使 破裂口关闭。
张力性气胸:
病情危重,必须尽快排气:肋间隙插入消毒 针头;插入尾部扎上橡皮指套的注射针。
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常规取锁骨中线 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导管固定后, 另一端置于水封瓶的水面下1~2cm;可负压 吸
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或有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病史;
发病突然,患侧胸部剧痛,气急、咳嗽,张力性气 胸者有烦躁不安、出汗,呼吸窘迫,严重可出现呼 吸循环衰竭;
气胸量较大时可出现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呈 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确诊并明确肺被压缩的程 度(以%表示)。
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密闭 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呈负压。
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 内积气,均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自发性气胸ppt课件

编辑版ppt
27
2. 体征
胸腔积气阳性体征和肺心受压表现: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 叩诊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均减低或消 失,气管移向健侧,皮下气肿时有握 雪感。
编辑版ppt
28
3、并发症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 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
编辑版ppt
29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气胸针穿刺抽气法 胸腔闭式引流术
编辑版ppt
35
2、排气减压治疗:
闭合性气胸:每日或隔日抽气一 次,每次抽气不超过1L,直至肺 大部分复张。
高压性气胸:病情急重,危及生 命,必须尽快排气。
编辑版ppt
36
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气胸
禁止随意搬动病人,卧床休息, 避免精神紧张和用力屏气, 适当使用通便、镇咳、止痛药,
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 患侧腋前线第4~5肋间
编辑版ppt
39
(2)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
适用于各类气胸、液气胸及血气胸。
•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以 下。
自发性气胸
编辑版ppt
1
假设现在时刻是下午五点五十 分,你上了一整天的课,正在 和同学一起踢足球!
编辑版ppt
2
突然!你感到左胸有一股剧痛,並且 出现胸闷和气急
你非常紧张和 感觉不舒服 …
编辑版ppt
3
可能是 什么病?
编辑版ppt
4
要点
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 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编辑版ppt
32
六、治疗要点
目的: 促进患侧肺复张, 消除病因 减少复发
编辑版ppt
2024版自发性气胸教程教案

保持引流管通畅
对于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 的患者,应保持引流管通 畅,避免扭曲、打折或脱 出。
预防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出血等,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处理。
06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介绍
深呼吸训练
通过深呼吸锻炼,增加肺活量,提高
缩唇呼吸
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要点
01
02
03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向患者及 家属解释手术目的、方法 和注意事项;备齐手术器 械和药品。
操作步骤
确定穿刺点;局部消毒、 铺巾;穿刺并置入引流管; 连接引流装置;观察引流 情况并记录。
术后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 流液的性状和量;定期更 换引流瓶;注意穿刺点周 围皮肤护理。
技巧
正确摆放患者体位,选择适当曝光条件,注意吸气相和呼气相 的观察。
表现特征
气胸侧透明度增强,无肺纹理;肺组织受压向肺门方向聚集; 患侧肋间隙变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CT扫描在诊断中应用价值
01
高分辨率
CT扫描可清晰显示胸膜腔内气 体、肺组织受压及纵隔移位情况。
02
敏感性高
对于少量气胸、局限性气胸等X 线胸片难以诊断的病例,CT扫
降低气胸复发的风险。
积极治疗肺部疾病
如COPD、哮喘等,通过规范治疗可 以减少肺部炎症和感染,降低气胸 发生的风险。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剧烈运动和外伤可能导致肺泡破裂, 进而引发气胸。因此,在进行运动 时应适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外伤。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等 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 力,减少感染机会,从而降低气胸 发生的风险。
自发性气胸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急性症状
如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暗示气胸的严重性,需及时处理。
何时就医?
体检发现
体检中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有气胸体征时,需进行 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或CT可以帮助确诊气胸。
何时就医?
定期随访
有气胸病史的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肺部健康。
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可以减少复发风险。
如何诊断与治疗?
如何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胸部X光、CT扫描等。
医生可能通过体检发现呼吸音减弱等体征。
如何诊断与治疗? 治疗方案
小气胸通常可观察和随访,大气胸可能需要 胸腔引流或手术治疗。
具体方案需根据气胸大小和患者症状决定。
如何诊断与治疗? 术后管理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复查 。
吸烟者和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谁会受到影响? 相关职业
某些职业如潜水员、飞行员等,因气压变化 也可能增加气胸的风险。
高强度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也需特别注意。
谁会受到影响?
其他因素
慢性肺病患者、哮喘患者等也可能发展为继 发性气胸。
此类患者应定期检查肺功能,保持健康生活 方式。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自发性气胸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诊断与治疗? 5. 如何预防自发性气胸?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什么是自发性气胸?
定义
自发性气胸是指胸腔内出现空气,导致肺部部分 或完全塌陷,通常没有明显的外伤史。
气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通常指 原发性气胸,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瘦高的男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原发病。
保守治疗:
肺萎缩<25%,PaO2>70mmHg,症状轻者通
过卧床休息,胸膜腔内气体在7~10天内 自行吸收。间歇吸高浓度氧可使气体吸 收速度加快,缩短肺复张时间。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症状加重及时处理; 抗炎对症处理。
排气疗法:
积气部位透亮度增加,
有胸腔积液
者可见液气 平面,多为 胸膜撕裂出 血而形成血 气胸。
肺结核或肺部炎症
使胸膜多处粘连, 发生气胸时,多呈 局限性包裹,行肺 CT检查方能发现 气胸。
诊断:
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或有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病史; 发病突然,患侧胸部剧痛,气急、咳嗽,张力性气 胸者有烦躁不安、出汗,呼吸窘迫,严重可出现呼 吸循环衰竭; 气胸量较大时可出现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呈 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确诊并明确肺被压缩的程 度(以%表示)。 胸膜内测压(经胸腔穿刺)可判断气胸的临床类型。
原发病治疗
化学胸膜固定术(胸膜粘连术)
经胸腔镜治疗气胸 手术治疗
并发症及其处理
脓气胸
血气胸
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
再见
骤增,脏层胸膜破裂; 典型症状患侧突发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 可有刺激性咳嗽; 积气量较大或原有广泛肺疾病者,常不能平 卧,被迫患侧在上侧卧,以减轻气急; 张力性气胸患者有气促、窒息感、烦躁、发 绀、出汗、脉速弱,可有休克表现。 血气胸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体 征
视: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
减弱或消失; 触:患侧语颤减弱;气管可偏向健侧; 叩:患侧叩诊呈鼓音;心界向健侧移位。右 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降,左侧气胸时心界叩 不清。 听: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X线检查
肺纹理消失; 肺组织被压向肺门, 呈高密度阴影,凸面 向外; 二者之间可见发线样 脏层胸膜影,称气胸 压缩线; 可显示气管向健侧移 位。
闭合性气胸:胸穿抽气,第一次抽气不
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交通性气胸: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 必要时加负压吸引;粘连带牵拉破裂口 不闭合,可行胸膜粘连带烙断术,促使 破裂口关闭。
张力性气胸:
病情危重,必须尽快排气:肋间隙插入消毒
针头;插入尾部扎上橡皮指套的注射针。 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常规取锁骨中线 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导管固定后, 另一端置于水封瓶的水面下1~2cm;可负压 吸引,压力通常8~12cmH2O。 无气泡溢出,X线检查,复张夹管24~48小 时,证实复张良好可拔管。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第二节 气胸
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密闭
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呈负压。 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 内积气,均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发生气胸后,可发生不同程度心肺功能障 碍。
按病因分类:
人工气胸:为诊疗胸部病变,人为将滤过的
空气注入胸膜腔而形成的气胸。 创伤性气胸:由胸部外伤或医源性损伤而引 起的气胸。
自发性气胸: 1)原发性气胸
2)继发性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气胸是由于胸膜下微小疱或
肺大疱(pleural bleb)破裂所致。 继发性气胸常在肺或胸膜疾病的基 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 所致。邻近器官穿孔破入胸膜腔也 可引起。
PaO2↓ V/Q ↓ 负压
血流量正常
肺失去膨胀能力
鉴别诊断:
肺大疱 类圆形局部透亮 度增加,其内可 见细小条纹影, 为肺小叶及血管 残迹 向周围膨胀,压 向肺门部的肺组 织凹面向外。
鉴 别 诊 断:
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
急性心肌梗死
肺梗死
其他引起急性胸痛、上腹痛
的疾病
治 疗:
原则:根据不同气胸类型适当进行排气,
以解除胸膜腔积气对呼吸、循环所造成
正压
肺容积 ↓ 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负压吸引
心脏充盈↓ 搏出量↓心率↑血压↓ 胸腔内正压 纵隔移位 循环障碍
休克
窒息死亡
临 床 类 型:
闭合性气胸:
单纯性气胸 交通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高压性气胸
临床表现
诱因:剧烈运动、屏气用力动作使气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