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棉花害虫 农业昆虫学教学课件
棉花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棉花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4
棉花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5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大面积合理轮作。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及 5406菌肥。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3)提倡采 用脱绒包衣棉种,可提早出苗3-4天,减少发病。 (4) 。适期早播,春棉花应在5cm深处土温稳定在 14℃时播种,播深4-5cm。 (5) 加强苗期管理,适 当早间苗,适时早中耕,注意降低土壤湿度,提 高地温,培育壮苗,雨后注意排水,防止湿气滞 留。 (6)出苗后病害始发期,用20%苗立康(甲基 立枯磷)或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棉苗2-3次
棉花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7
由普通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引起。炭 疽病病原物无性态为棉刺盘孢菌(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llw.),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 [ Glomerella gossypii (Southw.)Edg.],子囊菌亚门小丛 壳属,在自然情况下很少发生。
2药剂防治 苗期发病可用20%苗立康(甲
基立枯磷) 、20%稻脚青800倍液,或50
%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均匀喷雾;若将喷雾器喷头中的旋水
片取出,对准根茎部喷浇,效果也很好。
蕾铃期发病,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 %代森锌800倍液均匀喷雾。
棉花病虫害防治 ppt课件
黄色网纹状斑块,可扩大到整个叶片,最后干枯脱落, 棉苗死亡;2.紫红型 病苗子叶或真叶部分或全部变成紫 红型,叶脉多呈现紫红色,随着病情发展,叶片枯萎脱 落,棉苗死亡;3.黄化型 病苗从子叶或真叶边缘开始局 部或全部变黄,最后叶片萎蔫,干枯脱落;4.青枯型
《棉花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确保药效的发挥,同时避免对非 目标生物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 来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使用不同颜色的板来诱杀害 虫。
人工捕杀
对于个体较大的害虫,如棉铃虫,可以进行人工 捕杀。
04
棉花病虫害防治实践
病害防治实践
棉铃虫
棉铃虫是一种鳞翅目害虫,它们会啃食棉花的蕾、花、铃等部位,导致落蕾、落铃等,对 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种螨类害虫,它们会吸取棉花的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变黄,棉株生长矮小、 落蕾、落铃等,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其他有害生物及其危害
盲蝽象
盲蝽象是一种半翅目害虫,它们会吸取棉花的汁液,导致叶片变形、组织坏 死,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同时,盲蝽象还会传播一些病原菌,增加了棉花 病害的发生几率。
农业防治
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提高 棉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建立棉花病虫害防治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展 示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和优势。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培训教育
组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棉花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和技术水平。
宣传材料制作
棉花病虫害防治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棉花病虫害防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农 业时期。我国在古代就采取了多种防治方 法,如利用天敌、喷洒植物汁液等。随着 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也不断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治体系 。
VS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 了显著成效。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 治技术。其中,生物防治以其环保、高效 的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化学防治则因 其见效快、使用方便仍被广泛采用。同时 ,物理防治也在逐渐被推广和应用。
《农业昆虫学》课件

腐食性
部分农业昆虫以腐烂有机物为 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分 解者的角色。
寄生性
部分农业昆虫寄生于其他生物 体内或卵中,对寄主造成危害
或影响其生长发育。
04 农业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与防治
农业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破坏农作物生长
01
农业昆虫通过啃食、刺吸等方式破坏农作物,影响其正常生长
,导致减产。
传播疾病
06 农业昆虫学的应用与发展 前景
农业昆虫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害虫防治
农业昆虫学为害虫防治提供了 科学依据和方法,通过研究害 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 和种群动态,制定有效的防治 策略和控制措施。
0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 生物资源进行害虫防治,是农 业昆虫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通 过研究天敌昆虫的生态学特性 和生物学习性,合理利用和保 护天敌资源,实现害虫的可持 续控制。
农业昆虫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农业昆虫的种群数量和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 列措施。例如,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推 广生物防治等。
此外,为了实现农业昆虫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深入研究农 业昆虫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掌握其繁殖规律和种群动 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对农业昆虫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 段防治农业昆虫。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种植抗虫品种等农业 措施减少农业昆虫的危害。
生物防治与天敌利用
天敌昆虫
病原微生物
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等寄 生性天敌,可有效控制农业昆虫的数量。
如细菌、真菌等,通过侵染农业昆虫使其 死亡。
棉花病虫害防治及用药指南PPT课件

类别
硼砂肥 硼酸肥 硼泥肥 其他
纯品含硼量
11% 17% 0.5%--2%
施用方法
基施、追施、叶面喷 施 基施、追施、叶面喷 施 只宜基施
特点
由于溶解性问题,容易 堵喷头 由于溶解性问题,容易 堵喷头 工业废渣,呈碱性
含硼复合肥、含硼矿物、含量不确定
喜钾
缺钾时容易早衰;红叶茎枯病是严重范推广
棉花的一生 4月
10-15
播种出苗期 蕾期
5月
40-45天
苗期
6月
25-30天
7月
50-60天
8月
9月
10月
花铃期
防落铃,防早衰
原因:为生理性、病虫危害、机械损伤
市场机会
1、肥料:硼肥、钾肥 丰威硼、靓丰素钾 2、常发病虫害:红蜘蛛、鳞翅目害虫、枯黄萎 推荐配方: 甲龙 + 瑞功
防治药剂:甲龙1500倍喷雾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6
立 枯 病
俗称棉花黑根病、烂根、腰折病。
苗期病害,自播种到幼苗出土后半个月内发病最重。 春季多低温,容易发病。 防治药剂:宝宁 800 倍喷雾
枯 萎 病
棉花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防治方法: (1)耕地轮种。 (2)用无病土育苗移栽。
棉花的一生 4月
10-15
播种出苗期
5月
40-45天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苗期
壮苗早发
适时移栽 轻施苗肥
合理密植
查苗补苗
市场机会
1、肥料: 丰威硼 2、常发病虫害:地下害虫、蚜虫、枯黄萎 推荐配方:瑞功
《棉花病虫害防治》课件

05 棉花病虫害防治 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新技术、新方法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1 2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棉花 病虫害,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
精准农业技术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棉花病虫 害的精准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效果。
3
新型农药与施药技术
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同时采用 无人机、智能施药等新技术,提高防治效率。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轮 作换茬、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创造 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达到 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选用抗病、抗虫性强的棉花品种,合 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 及时除草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
棉花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意义
传播途径
棉花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气流 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防治意义
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 生和传播,保障棉花的正常生长和生 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2 棉花常见病虫害 识别与防治
棉铃虫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 ,主要危害棉花的花蕾和幼铃,
04 棉花病虫害防治 实践与案例分析
某地区棉花病虫害防治实践
防治措施
该地区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 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 治等手段,有效控制了棉花病虫
害的蔓延。
防治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地区的 棉花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棉
花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经验教训
在防治实践中,该地区也遇到了 一些困难和挑战,如防治技术的 推广难度、农民的防治意识不足
《棉花虫害防治》课件

掌握好用药时机,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技术,避免盲目用药。
安全用药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 害。
04
棉花虫害防治的实践与案例
分析
棉花虫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一:定期检查与预防措施
01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种植 抗虫品种等,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03
保障品质
防止害虫对棉花的侵害可 以保持棉花的品质,提高 市场竞争力。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的虫害防治措施可以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 低对环境的污染。
02
棉花虫害的识别与诊断
常见棉花虫害的特征与识别
棉铃虫
幼虫取食棉花蕾、花、铃,造成蕾铃 脱落。幼虫体色多变,有绿色、褐色 、灰褐色等,背上有淡色纵纹,两翅 交接处有一横带。
棉花虫害的危害
01
02
03
产量损失
棉花虫害会导致棉铃脱落 、叶片损伤等,从而影响 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品质下降
害虫在棉花上寄生、取食 ,导致棉花品质下降,如 纤维长度变短、色泽变差 等。
传播疾病
部分害虫会传播棉花病害 ,如枯萎病、炭疽病等, 加重了棉花的疾病危害。
棉花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提高产量
有效的棉花虫害防治可以 提高棉花的产量,增加农 民收入。
棉蚜
棉叶螨
成螨和若螨刺吸棉叶汁液,受害叶片 先出现黄白色斑点,后变为红色斑块 ,造成叶片枯焦脱落。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在棉叶背面 或嫩梢上吸取汁液,分泌蜜露,导致 煤污病。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
棉花虫害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棉花植株的异常症状, 如叶片卷曲、变色、出现斑点等
《棉花病虫害防治》课件

《棉花病虫害防治》ppt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介绍•棉花病虫害基础知识•棉花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棉花病虫害防治实践•结论目录01介绍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病虫害对棉花生产影响严重。
课程针对棉花病虫害防治展开,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课程背景掌握棉花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熟悉棉花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及发生规律。
掌握常见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课程目的1预期收益23了解棉花病虫害防治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掌握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了解环保型农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02棉花病虫害基础知识棉花病虫害是指发生在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疾病和害虫,这些疾病和害虫对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定义棉花病虫害主要包括了真菌病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等。
类型棉花病虫害的定义和类型03传播病虫害的传播可能导致区域性的棉花危机,对棉产业造成巨大威胁。
棉花病虫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01减产病虫害会导致棉花的减产和质量下降,影响棉农的经济收益。
02增加成本为了防治病虫害,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人力,增加了棉农的负担。
传播途径棉花病虫害可以通过虫口传播、水流传播、风向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棉花病虫害,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和轮作换茬等。
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和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棉花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03棉花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棉花病虫害的识别方法通过观察棉花的生长状况、叶部特征、蕾铃表现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病虫害种类。
症状识别发生时间发生部位症状变化记录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发生时间的病虫害,这有助于缩小可能性的范围。
观察病虫害发生的部位,不同病虫害常常有不同的发生部位,这有助于判断可能发生的病虫害。
观察病虫害的症状变化,对于一些病虫害,其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棉花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棉花病虫害防治
•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全面种植 ,棉田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明显减少 ,但农田生态和气候条件使棉花主 要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程度呈现较 大变化,棉蚜、棉叶螨、枯黄萎病 、棉盲蝽成为棉田主要病虫害严重 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1.
棉花病害
•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以立枯、猝倒病为主,其它的棉花苗期病害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在苗期低温、多雨、重茬、播种过早等因素是棉苗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图1] 棉 枯萎病病 叶(黄色 网纹型)
[图2] 棉枯 萎病病株(紫
红型) [图
3] 棉 枯萎 病病 株 (黄 化型)
[图4] 棉枯萎病病株 (青枯型)
[图5] 棉枯萎病 病株(左:矮缩 型病株 右:健株)
[图 6] 棉 枯 萎 病 病[ 株图 (7] 萎 蔫棉 型枯) 萎 病 和 棉 黄 萎
囊菌亚门小丛壳属,在自然情况下很少发生。
• 分生孢子盘周围生有许多褐色刚毛,盘上产生许多根棒状 、无色的分生孢子梗,梗顶端各生一个分生孢子。分生孢 子长椭圆形或一端稍窄短棒状,无色、单胞,尺度为9-26 μm×3.5-6.7μm,许多分生孢子聚集一堆时,形成橘红 色的粘质物
发病条件
•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原因。若苗期低温多雨、铃期高温多雨,炭疽病就容易 流行。整地质量差、播种过早或过深、栽培管理粗放、田间通风透光差或连作多年等 ,都能加重炭疽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
• 一、可用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研制的棉花专用土壤 消毒肥,每亩5公斤,拌三元复合肥施入作底肥;
• 二、可用3%多氧清水剂600~800倍液于棉花苗期喷施;
• 三、可用用20%苗立康(甲基立枯磷)200倍液或恶霉灵30%水剂1000~15 00倍液灌根或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