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情感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学会调节情绪,以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感疗法
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治疗,如通过表达和释放悲伤、 愤怒等情绪来促进心理康复。
情绪管理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 控制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情绪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通常与生理反 应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而情感则与认知和价值观 相关。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与 人类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决策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学习目标
02
01
03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情绪与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触 发因素。
详细描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个体对情境的 认知解释和评价过程决定了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作为触 发因素,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过程转化为情绪体验。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 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与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 情绪与情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它们在人类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情绪教育
培养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情商和社 会适应能力。
100%
激励与兴趣
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孩子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主动学 习和探索。
80%
心理疏导
关注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 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 ,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调节技巧 帮助来访者识别、调节和管理 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感情的体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的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影响。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情绪与情感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大脑皮层是情绪和情感的高级中枢,丘脑、下丘 脑、脑干网状结构等部位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愤怒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表现为不满、生气 和敌意。它通常与受到阻碍、攻击或不公有关, 如受到欺凌、侮辱或背叛。
悲伤
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为沮丧、失落和悲 痛。它通常与失去或失败有关,如亲人过世、失 恋或事业失败。
恐惧
恐惧是一种逃避或防卫的情绪,表现为惊慌、不 安和紧张。它通常与危险、威胁或不确定性有关 ,如面对危险动物、自然灾害或社交场合的紧张 氛围。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交 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 会导致相反的反应。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

06 培养积极健康心态途径探 讨
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能力
了解自己的情绪
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并理解 每种情绪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接纳自我
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刻意追求完美,而是 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培养自信心
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 积极向上的态度。
转变视角
从他人的角度或更宽广的视 角来看待问题,以减轻负面 情绪。
积极再评价
将负面事件解释为具有积极 意义或挑战,以增强心理韧 性。
注意分配技巧
分散注意力
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或刺激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以降低情绪强 度。
专注当下
通过冥想、正念练习等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身体感受和 呼吸上,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心理学情绪与情感
目 录
• 情绪与情感概述 • 情绪类型及其特点 • 情感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 情绪调节策略与方法 • 情感障碍诊断与治疗方法 • 培养积极健康心态途径探讨
01 情绪与情感概述
情绪与情感定义及区别
情绪定义
情感定义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 应的行为反应。
积极行为பைடு நூலகம்活
通过参与喜欢的活动、运动等 方式来激发积极情绪,提升心
情和幸福感。
05 情感障碍诊断与治疗方法
常见情感障碍类型及诊断标准
抑郁症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等。诊断标准包括 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 身体疾病。
焦虑症
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诊断标准包括焦虑的持续 时间、强度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 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 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 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情绪和情感 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 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名词解释
1. 情绪呀,就像是内心的天气,有时阳光灿烂,有时阴雨绵绵。

比如说,当你看到喜欢的人时,心里那股开心劲儿不就是阳光灿烂的情绪嘛!
2. 情感呢,是深深扎根在心底的东西,像棵大树一样。

你看,对家人那种深厚的爱不就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么!
3. 情绪像是海上的波浪,起起伏伏。

就像你突然得知一个好消息时,那兴奋的情绪不就像涌起的大浪么!
4. 情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比如朋友间真挚的友情,那可是很珍贵的情感哟!
5. 情绪可以瞬间变化,好比天空的云,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像你上一秒还在生气,下一秒可能就因为一个笑话笑起来,这就是情绪呀!
6. 情感是长久积累的宝藏,就如同你对故乡的那种眷恋之情,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呀!
7. 情绪像个调皮的孩子,时不时就来捣乱一下。

比如说你在紧张的时候,心跳加速,这就是情绪在捣蛋呢!
8. 情感是心底温暖的火焰,给你力量。

想想你对梦想的执着情感,是不是像火焰一样激励着你前进呀!
9. 情绪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像你偶尔的小脾气,也是生活的一种味道呀!
10. 情感是内心深处的港湾,让人安心。

就像你对家的那种情感,永远是你最温暖的依靠啊!
我觉得情绪和情感都是我们内心世界很重要的部分,它们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意义。

心理学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情绪和情感

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如吉特等人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 悲伤较难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
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 如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 张表情照片的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
不同民族个体对六种表情判断的正确性%
表情的种类 愉 惊
4 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 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 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
而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 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 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 10、你是否能从别人的表情上察觉到他的情绪
▪ 以下题目请回答: 是
也许

▪ 11、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起伏、大小 ▪ 13、你是否能从别人的话中知道他的情绪状态 ▪ 14、你是否能了解别人说话的内函、想法和感受 ▪ 15、你是否能把别人说话内函的想法和感受表达
出来
▪ 16、你是否能接纳别人的想法,虽然自已不同意 他的观点
而情感则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 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 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
3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 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
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 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如友谊并不因朋友 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 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造成紧张和惊恐体现 为压力.
二按社会性内容分类情感种类: 1.道德感: ——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 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情境、道德形象、道德观 念三种层次和形式.

心理学 情绪和情感

心理学 情绪和情感
4. 情绪过程比较原始和低级,可用于动物和婴儿, 情感则比较高级。
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区别
• 生理唤醒——情绪性成分 • 主观体验——情感性成分 • 外部行为——情绪性成分
二、情绪的功能
1. 生存适应的心理工具。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恐惧和愤怒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2. 激发心理和行为动机
(激将法;情绪的放大作用,激情杀人。)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快乐
满意
四种基本情绪
愉快
欢乐
狂喜
悲哀
遗憾
失望
难过
悲伤
极度 悲伤
愤怒






忿
激 愤
狂 怒
恐惧
害怕
惊慌
惊恐
第三节 情绪的生理基础
一、情绪神经生理机制的多水平性
1. 情绪的生存适应性:低级中枢神经系统,脑 进化的低级组织,如丘脑、脑干网状系统,反 映情绪的原始性。 2. 情绪的自主调控:自主神经系统。 3. 情绪的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 4. 情绪的外显表情:躯体神经系统。 5. 情绪的意识调控: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大脑 皮层)。



生理

唤醒
情绪和情感有何区别和联系
相同: 都属于感情活动
不同:
1. 情绪侧重感情活动的过程,情感侧重感情活动的 内容和体验。(心理学多使用情绪概念)
2. 情绪直接与生理唤醒相联系,情感与态度和价值 观相联系。因此,情绪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 ,情感则比较内隐。
3. 情绪具有情境性,因而短暂而不稳定;情感具有 关系性,因而持久和稳定。
如果你是救人者、家人、旁观者……
1. 情绪和情感依赖于主体需要和价值观而产生。即, 对主体具有特定意义。 2. 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正性和负性。

情绪与情感的名词解释

情绪与情感的名词解释

情绪与情感的名词解释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情绪与情感”这个有趣的话题呢!
啥是情绪呀?哎呀呀,简单来说,情绪就是咱们在生活中突然冒出来的那些快速的、强烈的感觉哟!比如说,哇,你突然看到一只大老虎向你冲过来,这时候你心里那种害怕的感觉,就是情绪呢!再比如,嘿,你考试得了满分,心里那股子高兴劲儿,也是情绪呀!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像一阵风似的。

那情感又是啥呢?哇哦,情感可就复杂一些啦!情感是咱们内心深处比较持久、比较稳定的感受和态度哟!比如说,你对家人的爱,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是一直都在心里的,这就是情感呀!还有你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这也属于情感的范畴呢!
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啥关系呢?哎呀呀,这可有的说啦!情绪可以是情感的表现呀!比如说,你每次看到妈妈,心里那种温暖的感觉,可能就会通过你脸上的笑容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呢!反过来,情感也会影响情绪哟!如果你和好朋友闹掰了,心里那种难受的情感,可能就会让你在一段时间里都容易生气、容易伤心,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呀!
哇塞!弄清楚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对咱们的生活可有大用处呢!比如说,当你心情不好,总是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得想想,这是暂时的情绪问题,还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出了状况呀?如果是情绪,那可能睡一觉、吃点好吃的就能调整过来啦。

但要是情感方面的问题,那可得好好和朋友、家人聊聊,解决一下心里的疙瘩呢!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希望能让你对情绪与情感有个大概的了解
呀!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经常讨论的概念。

情绪通常指的是一种短期的、主观的、生理上的反应,通常是对某种刺激或事件的回应。

情绪可以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等等。

它们往往是突发的,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迅速转变。

情绪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

另一方面,情感是更加持久和复杂的心理体验,通常包括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认知评价和情绪反应。

情感可能更多地涉及个体的认知、评估和记忆,它们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更加稳定。

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如爱、幸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厌恶、悲伤。

情感还可以与价值观和个人经历联系在一起,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情绪更多地强调生理和瞬时的反应,而情感更多地强调认知和长期的心理体验。

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行为、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情绪和情感常常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情感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使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急情况,会使人惊恐。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

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

例如,笑声、读书声、花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拥挤的公车、喧哗的市场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

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

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

例如,腺体的分泌、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性的。

如记忆、联想、想象等活动,也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

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学习失败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如人对食物、新鲜空气、御寒等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

作为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绪的变化一般都受已形成的情感所制约,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各种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表现,因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例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情感,这是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

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情绪却经常变化,有时因子女惹事而生气,事后怒气又很快平息,当子女在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时,父母非常高兴。

三、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与认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特性的反映,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

首先,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

情感来源于客观事物,但客观事物不直接引起情感,要以认识为中介,古语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某方面的认识,不可能产生对某方面的情感,所以聋者不会觉得噪音太讨厌,盲者也不因无际的草原心旷神怡。

对同一事物,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相应产生的情感也很不相同。

例如阴雨绵绵,对于持续干旱盼雨的农民会引起由衷的喜悦的态度体验,而对于在外旅游的人们来说则会感受到失望和焦虑。

就同一事物而言,一个人由于他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情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其次,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

积极的、良好的情感能激励认识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的效果和保持的牢固性,推动劳动和创造,产生积极的效果。

消极的、不良的情感会影响认识的积极性,降低记忆和思维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人产生各种情绪情感时,总是伴随着一些外部表现,即所谓表情。

外部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以面部的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嘴部肌肉的活动变化为主。

人的眼神是最善于传情的,例如,兴奋时“眉开眼笑”,生气时“横眉竖眼”,恐惧时“目瞪口呆”,悲伤时“两眼无光”等等。

嘴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线索。

例如,悲哀时口角下垂;欢笑时嘴角向上,张口露齿;愤怒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都是通过嘴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情绪、情感的。

根据心理学家对人类的面部表情的观察结果发现,出生后四个月的婴儿,就可用面部肌肉的活动表现快乐、厌恶、愤怒、痛苦、惊奇等不同情绪。

恐惧的情绪发展较晚,约在六个月左右才会出现。

(二)体态表情体态表情是人们用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变化来表达情绪、情感的。

例如,同意时“点头”,反对时“摇头”,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高兴时“手舞足蹈”,无可奈何时“双手一摊”,生气时“顿足”,焦虑时“搓手”,沮丧时“垂头”等身体姿势来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

体态表情不仅有个别差异,而且由于受到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影响还存在民族或团体的差异。

(三)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人们通过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节奏、速度等的变化来表达情绪、情感的。

例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节奏缓慢;高兴时语调高昂,节奏轻快;紧张时声音尖锐、急促;恼怒时态度凶狠,言语生硬。

总而言之,人们除了通过语言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这种非言语交流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五、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信号功能情绪情感的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信号意义,这种信号意义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通过这种非言语表达方式,人们彼此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达到沟通,互相交往的目的。

例如,微笑表示赞赏,点头表示同意;在前言语阶段,婴儿是通过表情的信号意义与成人相互交流的;成人通过口头言语传递信息时,表情的信息可以补充、完善言语信息。

(二)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激励人的行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情绪状态兴奋水平,可以使人的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推动人们去完成学习、工作任务。

如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进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绪的动机功能还体现在增强内驱力的作用,成为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如人们在饥饿时,产生了补充食物的生理需要,这种生理上的内驱力使人产生恐慌和急迫感,使人产生了行动的动机。

(三)感染功能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

人们之间的感情的沟通正是由于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才能以情动情。

优秀文学艺术创作无不是以情感人,它能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情感波涛。

在教育与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而且还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因而能使教师的要求较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四)组织功能情绪情感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

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情绪情感的组织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情感对活动的协调、促进作用和消极情绪情感对活动的破坏、瓦解作用。

例如,高兴、愉快、满意等积极情绪情感促进认知活动,恐惧、愤怒、悲哀等消极情绪情感干扰、破坏认知活动。

情绪情感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人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时,容易关注事物美好的方面,他在行为上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在悲观、压抑、失望的消极状态时,他总是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六、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情绪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大脑皮层对情绪情感的产生起主导作用。

(一)情绪发生时机体内部的变化1.呼吸系统的活动变化人在情绪处于休静状态时,呼吸每分钟只有20几次左右;在愤怒时每分钟呼吸可达40至50次;在极端忧愁时,呼吸减弱变慢;突然惊惧时甚至出现暂时的呼吸中断;在极端悲痛和狂喜时,可能会引起呼吸痉挛现象。

2.循环系统的活动变化人在愤怒或恐惧时会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中含氧量增高;人在悲伤时所引起的郁抑和烦闷,可以减弱减慢血液循环,减少人体活动量;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

3.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和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增强,整个消化系统的活动提高。

而人在悲伤时,泪腺分泌增加,这时,消化系统的活动受到抑制,因而使人食欲减退。

人在极度紧张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大量增加,血糖分解,促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因而使皮肤充血,肌肉活动的力量加强。

4、皮肤电反应人的皮肤表面存在着微弱的电压,在发生情绪或情感时会引起皮肤内的血管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的变化,从而引起皮肤导电率的变化。

人在受惊恐惧或紧张时,皮肤电反应最为显著。

(二)情绪脑中枢机制1、情绪的大脑皮层下中枢的机制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皮下中枢的功能。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和来尔纳用埋藏电极的方法,对动物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下丘脑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网状结构在情绪反应中起着激活的作用。

它是维持意识的清醒状态的重要机构,对筛选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冲动传入大脑皮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机体出现紧张,也可以使情绪活跃化,它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

有些研究者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沉、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这些表现很可能与网状结构机能的失常、减弱和破坏有关。

最近研究指出边缘系统的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2.情绪的大脑皮层机制大脑皮层对人类的大量情绪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的情绪功能具有不对称性,大脑左半球主要控制正情绪,大脑右半球控制负情绪。

例如,戴维森和福克斯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在积极情绪时,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而在消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

戴维森在实验中先让被试看能唤起愉快的影片,如动物图中“小狗戏花”和“大猩猩洗澡”,接着看唤起厌恶的影片,如伤残尸体和可怕的残肢等。

结果表明,愉快的影片使左脑的脑电活动增强,而厌恶的影片使右半球的电位活动加强。

福克斯在研究婴儿时发现,新生儿在喝甜水时,激活了大脑左半球皮层的电位活动,而喝酸水时激活了右半球皮层的电位活动。

10个月的婴儿在接近陌生人时,也显示大脑右半球电位活动的增强。

第二节情绪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1)詹姆斯—兰格情绪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

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他们都认为情绪刺激物刺激情境,引起了身体上的生理反应,从而产生了情绪体验。

詹姆斯认为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立刻会引起身上的某种变化,激起神经冲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情绪。

在詹姆斯看来,悲伤由哭泣而起,愤怒乃由打斗而致,恐惧乃由战栗而来,高兴乃由发笑而生。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

”兰格以饮酒和药物为例来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他认为酒和某些药物都是引起情绪变化的因素,它们之所以能引起情绪变化,是因为饮酒、用药都能引起血管的活动,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