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规定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技术-第3部分评判标准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技术-第3部分评判标准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技术第三部分评判标准、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杨宜谦2011年10月1、评判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实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废止。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设计暂行规定》中关于250公里有关条文和内容废止。

z《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z《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7号)z《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z《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z《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z《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试行)》(铁科技函[2006]747号)z《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铁运[2007]44号)z《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z《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z《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85)z《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和试验规范》(TB/T2360-93 )z《高速动车组整车试验规范》(铁运[2008]28号)z日本《铁道构造物设计标准—混凝土结构》(2004)z日本《铁路结构物设计标准及其解释—变位限制》(2006年2月)z日本《铁路构造物设计标准及解说(钢桥、结合梁桥)》(2002年12月)z欧洲规范1:《对结构的作用—第2部分:桥梁的交通载荷》(DIN EN 1991-2:2004; German version EN 1991-2:2003)•在京津城际、合武线等早期的客运专线联调联试中,桥梁测试数据的评价主要依据铁建设[2007]47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和铁科技函[2006]747号《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试行)》等相关标准。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标准[详]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标准[详]

1总则1.0.1 本规范的制定是对既有铁路桥梁检算其承载能力和抗洪能力、测试评定其运营性能,据以制定运用对策,以便在保障行车安全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备潜能,节约资金。

1.0.2 本规范适用于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160km/h、货物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80km/h的标准轨距线路上的既有桥梁,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在200 km/h 时,可参照执行。

1.0.3 铁路桥梁检定工作包括下列内容:1桥梁现状检查;2桥梁孔径及冲刷检算;3桥跨结构及墩台承载能力的检算;4铁路桥梁运营性能的检验;5桥梁结构现场试验。

1.0.4 既有铁路桥梁由于下列原因,应提出检定的要求:1因列车的提速或超载,要求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2受损伤或洪水冲刷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的确定;3老龄桥梁疲劳损伤及耐久性的检验;4交付运营的特大桥、新型结构及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的确定。

1.0.5 凡汛期桥下净空或冲刷已接近设计条件,或为提高抗洪能力而需大修、改建的桥梁,均应按本规范进行孔径及冲刷检算。

1.0.6 桥梁的检定承载能力应以桥梁的检定承载系数K表示。

K为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相当于中华人们共和国铁路标准活载(中—活载)的倍数。

当K≥1时,表示桥梁承载能力满足标准活载的要求。

当K<1时,桥上容许通行的运行活载Q,必须满足:Q≤K (1.0.6—1)Q为运行活载的“活载系数”,即在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检算中,运行活载相当于标准活载的倍数。

1各种梁式结构的K和Q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k/k0 (1.0.6—2)Q=k q/k0 (1.0.6—3)式中k—桥梁构件的容许换算均布活载;k0—标准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动力系数;k q—运行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相应的动力系数。

2拱桥、墩台及基础承载能力应按有关章节所列的方法计算。

1.0.7 桥梁的抗洪能力检定采用的洪水频率,应满足本规范第9.1.2条的规定。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pdf版本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pdf版本

1总则1.0.1 本规范的制定是对既有铁路桥梁检算其承载能力和抗洪能力、测试评定其运营性能,据以制定运用对策,以便在保障行车安全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设备潜能,节约资金。

1.0.2 本规范适用于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160km/h、货物列车最高行车速度为80km/h的标准轨距线路上的既有桥梁,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在200 km/h 时,可参照执行。

1.0.3 铁路桥梁检定工作包括下列内容:1桥梁现状检查;2桥梁孔径及冲刷检算;3桥跨结构及墩台承载能力的检算;4铁路桥梁运营性能的检验;5桥梁结构现场试验。

1.0.4 既有铁路桥梁由于下列原因,应提出检定的要求:1因列车的提速或超载,要求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2受损伤或洪水冲刷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的确定;3老龄桥梁疲劳损伤及耐久性的检验;4交付运营的特大桥、新型结构及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及运营性能的确定。

1.0.5 凡汛期桥下净空或冲刷已接近设计条件,或为提高抗洪能力而需大修、改建的桥梁,均应按本规范进行孔径及冲刷检算。

1.0.6 桥梁的检定承载能力应以桥梁的检定承载系数K表示。

K为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相当于中华人们共和国铁路标准活载(中—活载)的倍数。

当K≥1时,表示桥梁承载能力满足标准活载的要求。

当K<1时,桥上容许通行的运行活载Q,必须满足:Q≤K (1.0.6—1)Q为运行活载的“活载系数”,即在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检算中,运行活载相当于标准活载的倍数。

1各种梁式结构的K和Q可按下列公式计算:K=k/k0 (1.0.6—2)Q=k q/k0 (1.0.6—3)式中 k—桥梁构件的容许换算均布活载;k0—标准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动力系数;k q—运行活载的换算均布活载,计入相应的动力系数。

2拱桥、墩台及基础承载能力应按有关章节所列的方法计算。

1.0.7 桥梁的抗洪能力检定采用的洪水频率,应满足本规范第9.1.2条的规定。

高速铁路桥隧检养修细则

高速铁路桥隧检养修细则

高速铁路桥隧检养修细则第一篇:高速铁路桥隧检养修细则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细则第一章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检查工作细则第一条检查工作目的桥隧设备检查是掌握设备状态变化规律、确保设备状态受控的必要手段,是做好桥隧建筑物养修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高速铁路桥隧设备大量采用系杆拱、连续钢桁拱、连续刚构、大跨度连续梁等特殊结构,对桥隧设备的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

(1)通过检查掌握设备状态及周边环境变化情况,了解设备状态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设备病害,确保设备状态受控。

(2)通过检查、检测,判断设备伤损程度和病害对安全的影响,为提报、编制养修工作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3)通过检查、观测了解病害发展状况,掌握设备病害发展趋势。

(4)通过检查核对设备基础数据,完善设备台帐,确保设备基础数据库的准确性。

第二条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周期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临时检查、水文观测、检定试验等。

路局主要负责:桥隧检定试验、隧道限界检查、遇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性严重病害时的检查等。

工务段主要负责:周期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临时检查、水文观测等。

第三条各项检查工作要求(1)周期性检查①路桥科根据管内设备总量及特殊结构(钢桁梁、拱、斜拉桥等)和重要桥隧设备数量,依照《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试行)》(以下统称《高铁桥修规》)中周期性检查的有关要求,编制年度《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检查计划表》(高桥-1),车间根据《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检查工作年度计划表》,编制月度检查计划并填记《高速铁路桥隧检养修工作月度计划及完成表》(上铁工记-高桥-03-001-2014),报工务段批准后实施。

工区工长每日填写《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维修保养日计划和工作写实》(高桥-9)。

②工区对特殊结构(钢桁梁、拱、斜拉桥等)、重要桥隧设备和隧道照明设施每季度检查一遍;对桥面防水层、声(风)屏障(检查标准和重点见附件8)及其他桥隧附属设施,隧道出入口、涵洞排水、桥涵限高防护架每半年检查一遍;桥面以下结构、支座、隧道、涵渠每年检查一遍;汛期对桥隧防洪设施进行专门检查。

铁路桥梁检定暂行管理规定

铁路桥梁检定暂行管理规定

铁路桥梁检定暂行管理规定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全局工务工作会议材料2012.1 呼和铁路桥梁检定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桥梁检定工作,提高桥梁检定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满足铁路运输发展需求,根据《铁路桥梁检定评估工作规则》、《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及部、局有关文件,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桥梁是铁路基础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性强、结构构造复杂、投资大、修建修复困难等特点。

桥梁检定评估工作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技术性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检测技术,不断推动检查、检算、测试、评估手段的技术进步,以达到经济、高效、准确的目的,逐步实现铁路桥梁检定评估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第三条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各级桥梁检定人员应加强桥梁检定基本理论及相关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应有计划安排培训教育,学习新知识,引进新设备,适应新要求。

第四条桥梁检定队(车间)内部应加强专业技术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范围,制定管理办法等,保障检定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条铁路局桥梁检定队应根据其技术等级和检测能力,按照《铁路桥梁检定评估工作规则》、《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技术等级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第六条各工务段应参照《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附录六(附表6—3),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性能稳定的桥隧检查仪器设备,现有检测设备不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时,应及时增配。

第七条铁路局、工务段桥梁检定技术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1.按照“检养修”分开的维修管理模式,工务段各桥梁车间需有2~3人专职负责桥梁常规检测工作,工务段路桥科有1人专职(或兼职)负责本单位桥梁检测技术管理工作。

2.铁路局工务检测所桥检队是桥梁设备技术状态检定评估工作的部门,全面负责全局桥梁检定评估技术归口管理。

铁路桥梁承载能力检定

铁路桥梁承载能力检定

是不能满足外界条件而导致 了裂缝就是非结构裂缝 。钢筋混凝 土结构 受力后 出现裂缝,其本质关系 即表现了出来 ,通过裂缝 可 以判 断实 际桥梁属于纯弯 、弯压 、剪压等何种破坏模式 。 3 . 4 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影响 由于在实际工程 中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部存在质量缺 陷及密 实度差,大大削弱混凝土抵抗外界有害介质侵蚀的能力。造成 混凝土的碳化 、钢筋的锈蚀、混凝土表面 的风化等病害,使混 凝土本身强度下 降,严重影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 的承载 能力 。 4 桥梁检测评估方法及比较分析 4 . 1 基 于 自振 频 率 的原 始 指 纹 法 鉴于当前既有桥梁承载 能力评定方法的多样性及各 自的局 限性 ,寻找一种普遍适用 、操作性强、客观准确的评定方法 是 各 国 目前承载能力评定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 。 影响桥梁承载能力的因素很 多,施工造成 的初始缺陷、预 应力的损失、混凝土 的碳化、钢筋的锈蚀 、预应力管道灌浆 的 饱满程度等等,都会或多或少 的导致结构承载 能力 的降低,但 是要建立各影响因素 与结构承载能力之间的准确关系 ,则仍需 做大量 的研究与试验工作 。但无论哪种病 害或缺 陷,必会引起 结构强度与刚度的降低 。实际上 ,混凝土的碳化表面上是造成 结构 的强度减小,但 随着碳化 的程度,伴随其抗压 强度 降低的 同时, 其弹性模量亦 随之减小 , 最终还是 导致结构刚度的降低 。 那么只要掌握其病害与结构刚度的衰减模 型,即可得到其承载 能力的变化规律 。而其刚度 的衰减规律可直接由结构的动测参 数来确 定。故本文推荐采用基于 自振频率的原始指纹法来判定 结构的承载能力 。 4 . 2桥 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法 ( 俗称 “ 经验法” ) 经验办法将调查和经验相结合 ,是国内外鉴定桥梁承载力 的常用 办法 ,多选用物元剖析理论也 即层次剖析法,依据桥梁 检测检测材料 ,经过桥梁各部件技能情况分层归纳鉴定,一起 思考桥梁单项操控 目标 ( 关健 问题 的控制 ),确定桥梁 的技 能 情况等级。五类桥梁的承载能力 比设计降低了 2 5 % 以上 。 4 . 3 荷载试验方法 目前鉴定桥梁承载才 能最直接 的办法是进行荷载实验 ,首 要是采用静载实验 。施行荷载实验 的条件是 :当经过检算剖析 尚无法清晰鉴定桥梁承载能力时,经过在桥梁构造上施加与规 划荷载或运用荷载根本适当的外载 ,使用检查仪器,测 验桥梁 构造在实验荷载下操控部位的应变 ( 含剩余应变 )、位 移 ( 含 根底沉降)、和裂缝展开 ( 含卸载后裂缝 闭合宽度)状 况,测 定桥梁构造在实验荷载效果下的构造呼应 ,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 较 ,或是根据剩余应变、裂缝拓展 闭合 、基础沉降变位类推 出 承载力 。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桥梁的承 载能力评定方法较多 ,这些评定方法 均有各 自的适用 范围和条件 ,尚不够完 善和成熟 。还需更多的 研究 。 参 考文献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附录一
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
一、桥面劣化等级评定
类型
等级
1.桥面防排水(孔)
2.桥面道砟槽板、梁端伸缩装置(孔)
3.防护墙、遮板、栏杆等(米)
A1
防水层失效,严重脱皮,桥面排水失效
栏杆、遮板锚固螺栓严重锈蚀、连接强度不足,影响安全
B
防水层的保护层出现空鼓、开裂、掉皮。泄水管管盖缺失达5%,堵塞10%
1级
注:具体评定方法见《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TB/T2486—1994)。
6.钢梁裂纹劣化(处、见钢梁附图)
类型
等级
(1)下承式桁梁的端横梁与纵梁连接处下端裂纹
(2)受拉翼缘焊接盖板端部裂纹
(3)主梁、纵梁、横梁受拉翼缘边及焊缝处裂纹
AA
L>150mm或裂纹穿透翼缘板厚(见附图(2))
L1>20mm或L2>40mm(见附图(3))
三、混凝土梁拱劣化等级评定(孔)
13.混凝土梁拱劣化
类型
等级
⑴防排水设施失效
⑵混凝土裂缝
⑶混凝土劣化
⑷梁体损伤
⑸钢筋锈蚀
AA
①钢筋混凝土梁竖向、主拉应力方向裂缝宽度≥0.5㎜
②预应力梁有竖向及主拉应力方向的裂缝
③预应力梁纵向裂缝≥0.3㎜并有发展
①梁体混凝土局部溃碎及主筋变形、断裂
②梁体支承部位混凝土局部溃碎
15.支座劣化
类型
等级
⑴钢件裂纹及变形
⑵钢件脱焊
⑶聚四氟乙烯板磨损(凸出钢衬板高h)
⑷位移超限
⑸转角超限
⑹锚栓剪断
⑺钢件锈蚀
⑻上下座板与梁底及支承垫石不密贴或垫石劣化
AA
主要部件折断
主要受力部位脱焊

《铁路桥梁检定评估管理办法》(2015)70

《铁路桥梁检定评估管理办法》(2015)70

TG/GW275—2015铁路桥梁检定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运营铁路桥梁检定评估工作的管理,提高桥梁检定评估技术水平,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桥梁检定评估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第三条桥梁检定评估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检定评估数据和报告。

第四条总公司对系统内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机构的技术能力实行等级管理。

第五条桥梁检定评估工作基本任务:桥梁承载能力、疲劳寿命和抗洪能力的检定评估;重要桥梁的定期检定评估;病害、灾害桥梁伤损检定评估;以及为桥梁运用条件的确定及大修、技术改造提供依据等。

第六条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机构应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新技术。

桥梁检定评估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章检定评估的职责分工和组织实施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负责桥梁检定评估技术等级管理,监督指导铁路局桥梁检定评估工作,组织铁道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开展桥梁检定评估相关技术工作。

第八条铁道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在总公司运输局的业务指导下,承担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机构技术等级评审和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对技术复杂桥梁的检定评估方案和报告的审查;开展桥梁检定评估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等。

第九条铁路局负责本局桥梁检定评估工作,组织桥梁检定评估机构开展桥梁检定评估工作。

第十条铁路局应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总公司要求、桥梁实际运营状况,编制铁路局桥梁检定评估年度计划。

第十一条铁路局按桥梁检定评估年度计划,编制年度预算计划并安排下达。

第十二条总公司运输局在铁路局年度检定评估计划的基础上,组织铁道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对技术复杂桥梁检定评估试验方案和报告进行审查,审查后的检定评估试验方案报总公司运输局批准后实施。

对其他桥梁,当试验需要超出线路允许速度时,应制定安全措施,评估试验方案报运输局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根据铁路桥梁检定评估机构技术等级管理要求,铁路局可委托其它桥梁检定评估机构负责或参与桥梁检定评估试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G/GW209—2014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试行)铁总运【2014】232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铁总运【2014】232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捡定规定(试行)》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做好高速铁路桥梁检定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编制了《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规定(试行)》(技术规章编号:TG/GW209—2014),现予以发布(另发单行本),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执行本规定的过程中,各单位要积极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工务部。

前言本规定根据原铁道部2013年技术规章制定计划,编制《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规定(试行)》专业单项规章。

本规定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定通常值,测试技术、设备和准确度要求,数据处理和分析,运营性能评定与检定报告。

本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本规定的目的、适用范围以及执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明确了本规定适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运营性能检测和评定。

2.给出了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评价的目的,对检定内容和程序等提出原则性要求。

3.对250km/h和350km/h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桥梁,分别给出了跨度100m 及以下的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的运营性能检定通常值。

4.规定了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的测试要求和方法,包括传感器、仪器设各技术要求,率定、安装、数据采集及测试准确度要求等。

5.针对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的测试数据,根据参数特征,给出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6.提出了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评定和检定报告编制的要求。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OO81),并抄送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O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定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负责解释。

本规定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前言前言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杨宜谦、姚京川、王巍、刘鹏辉、尹京、孟鑫、董振升、王一干。

本规定主要审查人:夏禾、邓运清、柯在田、李小珍、吴定俊、郭向荣、吴少海、陈克坚、施威、严爱国、桂嫜、宁伯伟、朱星盛、高芒芒、王进军、王丽华、刘椿、侯云芳、罗锦章、陈银柱、吴俊、宋国华、田杨、傅锋、杨梦蛟、魏峰、杨鹏健、陈良江、王兴铎。

1.0.1为规范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工作,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评定准确,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高速铁路跨度100m及以下的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桥运营性能的检测和评定。

1.0.3 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的相关要求。

1 总则2.1 术语2.1.1 运营性能检定rating for operation performance对桥梁的自振特性、刚度和在动车组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等进行检测与评定。

2.1.2 动车组列车multiple unit train具有牵引动力、固定编组、列车两端均有驾驶室、在日常运用维修中不摘钩的旅客列车。

2.1.3 通常值ordinary value桥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实测(或实测换算)挠度、梁端竖向转角、位移、振幅、加速度和动力系数的上限,自振频率的下限,阻尼比的范围。

2.1.4 自振频率natural frequency桥梁结构的自由振动频率。

2术语和符号2.1.5 阻尼比damping ratio桥梁结构的实际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2.1.6 刚度stiffness作用在桥梁结构上的荷载变化量与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变化量之比。

2.1.7 挠度deflection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桥梁结构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由扭山引起垂直于轴线或中面方向的线位移。

2.1.8 梁端竖向转角vertical rotation angle at girder end在荷载作用下,桥梁端部产生的竖向旋转角度。

2.1.9 振福amplitude动车组列车通过时,桥梁结构的振动位移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

2.1.10 强振频率forced frequency动车组列车通过时对桥梁产生的激励力的频率。

2.1.11 动力系数dynamic factor动车组列车通过时,桥梁结构的动态响应(动挠度或动应变)与静态响应(静挠度或静应变)之比,等于冲击系数u 加1。

2术语和符号2.1.12 共振resonance当强振频率接近桥梁结构的某阶自振频率时,桥梁动力响应出现峰值的现象。

2.1.13 采样频率sampling frequency对于均匀的样本数据,单位时间内采样的点数。

2.1.14频谱分析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对时域信号作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量化描述测量信号的方法。

2.1.15 窗函数window function与时域信号相乘用以截取时域信号或改善频域描述的预定义的数学函数。

2.1.16谱泄漏spectral leakage窗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引起的信号频域峰值的加宽。

2.1.17幅频特性amplitude vs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振动测量仪器或系统的输出量的幅值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2术语和符号2术语和符号2术语和符号max /2X maxA 2术语和符号maxi A P/P P3 基本规定3.1 检定目的与任务3.1.1 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的目的是掌握桥梁的自振特性、竖向刚度和在动车组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据以综合判断桥梁结构的运营状态,确定其运用条件。

3.1.2 检定任务的确定1 规定的周期性检定的桥梁。

2 动车组列车运营速度提高的桥梁(最高运营速度不超过设计速度)。

3 运营状态存在异常的桥梁。

4 出现重大缺陷的桥梁。

5 遭受自然灾害侵袭造成损伤的桥梁。

6 遭受车或船的意外撞击造成损伤的桥梁。

7 基础沉降或变位影响运营的桥梁。

8 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桥梁。

3 基本规定3.2.2 桥梁自振特性检定技术参数包括梁体竖向自振频率及阻尼比、梁体横向自振频率及阻尼比、桥墩横向自振频率。

3.2.3 梁体竖向刚度检定技术参数包括梁体竖向挠跨比、梁端竖向转角。

3.2.4 桥梁动力响应检定技术参数包括梁体动力系数、梁体跨中竖向和横向振幅、梁体跨中竖向振动加速度、墩顶横向振幅、无砟轨道桥梁相邻梁端或桥台与梁端两侧钢轨支点横向相对动位移以及支座横向、纵向和竖向位移。

3.2.5 采用综合检测列车开展桥梁检定试验时,应测试列车通过桥梁区段的稳定性和平稳性。

3.3 检定程序与要求3.3.1 桥梁检定宜按如下程序:调查研究全桥技术资料,确定测试孔跨,检查测试孔跨现状,确定检定技术参数,编制试验大纲,现场测试、数据处理和分析,编写检定报告等。

3 基本规定3.3.2 全桥技术资料的调查研究应包含下列内容:1 桥梁概况:桥名、里程、所在区间、桥梁全长、桥上线路数量、线路曲线半径、坡度等;梁部结构图号、结构形式、孔跨布置;支座类型;墩台图号、式样(基础类型、埋置深度;河床地质;桥梁建造年代;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类型或有砟轨道轨枕类型、间距、道砟厚度,钢轨、扣件类型,线桥中心线的偏差,桥上附属设施的布置情况。

2 桥梁技术档案资料:修建及历次大修加固的设计资料、竣工图纸等;各项试验、施工记录及验收总结等;历次检定报告及桥上轨道不平顺、桥梁上拱度等资料;建桥前后的水文、地质资料。

桥梁发生基础沉降和偏斜、损伤1破坏、事故、水害等及其抢修、修复、防护加固情况;桥梁附近环境振动引起的结构振幅及其频率情况;建造及修复时所依据的规程和标准;河名、河道的历史变迁、河流通航情况;桥梁上运行动车组列车及其他列车情况。

3 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3、对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可采用动车组列车或综合检测列车。

试验前应进行准静态标定或按控制截面弯矩最不利轮位静态加载,试验速度宜从拟定最高运营速度的60%开始,速度级差宜为20 km/h,距拟定最高运营速度差值50km/h 以内时的速度级差宜10km/h,同一速度级宜进行2~4趟,最高速度的上行、下行测次之和不应少于20趟。

3.3.6在桥梁检定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3.3.7承担桥梁检定的单位或部门应符合有关资质条件或技术等级要求。

3 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1.1 高速铁路桥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动车组列车以规定的速度通过时,桥梁结构不出现剧烈振动、满足列车平稳运行以及旅客乘坐舒适性、轨道状态的要求。

4.1.2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性能检定主要采用通常值评判。

高速铁路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如检定结果超过通常值,应仔细检查桥梁结构是否存在隐藏的病害、桥上的轨道状态和车辆状况等。

4.1.3本章规定了跨度19.5m 、23.5m 、31.5m 、39.lm 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和(32+48+32)m 、(40+56+40)m 、(40+64+40)m 、(48+80+48)m 、(60+100+60)m 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和桥墩的检定技术参数通常值,相近跨度的简支箱梁和非通用参考图的连续箱梁可参照选用。

4 检定通常值4.1.4 本章规定的桥梁自振特性和竖向刚度通常值应按桥梁通用参考图和设计梁图规定的桥梁设计速度选用,桥梁动力响应通常值应按线路设计速度选用。

4.2 梁体自振特性4.2.1 竖向自振频率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的竖向自振频率通常值见表4.2.1-1和表4.2.1-2。

4 检定通常值表4.2.1-1 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通常值桥梁设计速度轨道机构类型跨度19.5m23.5m31.5m 39.1m梁高(m)频率(Hz )梁高(m)频率(Hz )梁高(m)频率(Hz )梁高(m)频率(Hz)250km/h有砟轨道2.272.57.8 2.552.88.4 2.8 5.5无砟轨道 2.58.22.5 5.3350km/h有砟轨道3.055.9无砟轨道 2.459.93.059.63.056.23.755.54 检定通常值4 检定通常值表4.2.1-2 常用跨度顸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一阶和二阶竖向自振频率通常值注:(1)表中跨度L 以m 计。

(2)表中通常值适用于采用通用参考图的常用三跨一联的连续箱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的通常值采用中跨跨度计算,二阶竖向自振频率的通常值采用边跨跨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