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三年级固定题型答题技巧

三年级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理解词语的本义:①拆字组词法;②找近义词法;③结合具体语境推敲揣摩2.联系上下文理解:①代入法:找到词语所在位置,将词语本义直接带入该句子;②公式法:本义+文中指+对象(人/物)+本义二、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1.通读全文;2.寻找中心句;3.抓重点词语;4.寻找过渡句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段意合并法;2.标题扩充法;3.六要素合并法;4.人物+事件四、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与表达方法小学阶段的阅读考查的记叙顺序主要是顺叙,多以时间、事情发展、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剖析层次,理清顺序的几种方法:A.拆分归并法:将文章的内容按行文先后,概括节意;同类合并,归纳层意。
B.寻找关键句:寻找过渡句、总起句、小结句,从这些句子入手,理清结构层次。
五、把握文章中心掌握归纳文章中心的格式:1.写人类:本文通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等。
(赞扬某种精神品质)2.叙事类:本文通过叙述了……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揭示某种道理)3.写景类:本文通过描写……的美丽景色,表达对……的喜爱之情。
(抒发某种情感)六、找准中心谈感受类似于“读完文章你有何感想”试题,其实是考查我们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找文章中心的方法如下:1.分析文章的标题。
(第十二课《诚实与信任》)2.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领进门》最后一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3.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句子。
(《春的颂歌》最后一段“春哪!你带来了热闹的景象,你令世界充满生趣,充满活力。
”)4.从文章中的重点句、段或反复出现的部分。
(重要人物说的话,如《诚实与信任》中,红色小车车主说“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5.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一条大鱼》中爸爸坚持让汤姆放掉这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表现了爸爸和汤姆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的良好品质。
三年级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分段段落及大意

三年级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分段段
落及大意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个诙谐幽默有趣的故事,故事是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而展开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段落大纲: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胡萝卜先生因为每天都要刮胡子而发愁。
第二部分(2—4):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因为果酱沾到上面,所以那根胡子越长越长。
第三部分(5—6):小男孩剪了一段胡子,用来放风筝。
第四部分(7—9):胡萝卜先生走过鸟太太家时,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尿布。
1。
三年级语文常用阅读理解技巧

三年级语文常用阅读理解技巧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理解技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三年级语文常用的阅读理解技巧有哪些。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在做阅读理解题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读题,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是让找文中的关键词,还是概括段落大意,或者是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些题目可能会有一些关键词,像“主要”“最”“首先”等,这些词往往能提示答题的关键和重点。
比如,题目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那我们就要去找出文章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来回答。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拿到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要先从头到尾快速通读一遍,大致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通读的过程中,可以留意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通常能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不要马上停下来查字典或者纠结,可以先跳过,继续读下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猜测。
等读完文章,再回过头来解决那些不认识的字词。
三、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在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再带着题目中的问题,仔细地读文章。
这时候要逐字逐句地读,特别是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和句子,要多读几遍,认真思考。
比如,如果题目是让找出文中描写某个事物特点的句子,那就要在精读的时候,特别留意那些对这个事物进行描述的语句。
四、学会找关键词和关键句关键词和关键句往往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主旨。
关键词一般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者表达作者观点的词语,像“勇敢”“美丽”“有趣”等。
关键句可能是文章的中心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也可能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可能是抒情、议论的句子,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找到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文章,回答问题。
五、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遇到让解释词语意思的题目。
三年级抓关键句概括段意

短文五
含有过渡句
一天放学后,王老师把我叫到跟前说:“瞧,你的纽扣
掉了,怎么也不知道缝好。”说完叫我她到办公室。王
老师拉开抽屉,拿出针线包,找出一个纽扣,穿针引线
给我缝好了。然后拍拍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说“缝好了,
01
玩去吧。以后可要当心呀!” ‖ 王老师不但对我的生
活关心,而且对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我有道
根据关键句改写段落大意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 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 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 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概括段意:
‖
‖ 关键句直接就写出了这段话的大意
短文一总分结构。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学习步骤
数数这段有几 句话?
找关键句。
说说这段话讲 了什么意思?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 活动的时间有关。
短文三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奔流不 息。看似笨重的大卡车“嗖”的一声从我身边“飞”过。小巧的 电瓶车在马路中灵活地穿来穿去,别提有多“自在”了。自行车 慢悠悠地在马路上前行,就像一位老人在马路边一边欣赏风景一 边自在地“散着步”。红灯一亮,马路上立即就排起了长龙,好 像“神龙见首不见尾”,十分壮观。我喜欢休假日时热闹的大街。
短文二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的水波闪闪 发亮。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菊花 开得正艳,那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格外艳丽。
1 短文二总分结构。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 阵阵秋风吹来,湖面上泛起 的水波闪闪发亮。岸边树上 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 像飞舞的彩蝶。菊花开得正 艳,那红色、黄色、白色、 紫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 下,显得格外艳丽。 ‖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一步。
这就像是给段落找到一个简短而准确的“小标签”,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那怎么才能总结好段落大意呢?首先,要认真读段落。
就像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仔细观察他的样子、听听他说话一样。
读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把每句话的意思都弄明白。
接下来,要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有时候,段落里会有一句话能很好地概括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可能是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可能是结尾的最后一句,还可能在段落中间。
比如,一个段落开头写着“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后面都在说秋天怎么美,那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关键语句。
然后,我们要把段落里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
比如,段落里说“小明今天早上起床晚了,没吃早饭就急匆匆跑去学校,结果上课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咕叫”,这里重要的信息就是小明起床晚没吃早饭去学校上课饿肚子。
在提取信息的时候,要学会把不重要的内容去掉。
像一些形容、修饰的词语,比如“急匆匆”“咕咕叫”,虽然很生动,但不是最关键的信息,可以先不管。
还有哦,总结段落大意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清楚。
不能照抄段落里的原句,得把那些重要的意思变成自己能说清楚的话。
比如说上面小明的例子,就可以总结成“小明早上起晚没吃早饭去学校上课饿了”。
总结的时候,语言要简洁明了。
不要啰嗦,说清楚重点就行。
比如一个段落讲了动物们在森林里开运动会,有兔子跑步、猴子爬树、大象举重等等,那总结的时候就可以说“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运动会,有多种比赛项目”。
另外,小朋友们还可以多练习。
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文章,读完以后试着总结段落大意。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多练几次就会越来越熟练啦。
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是个很有用的技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文章,也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小朋友们要加油哦,认真阅读,多多练习,相信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本领!。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会我们概括段意的方法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会我们概括段意的方法是什么(一)摘句归纳法
摘句归纳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的方法。
文章各段中常常有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段的中心句。
有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总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叫段的总起句;
有的中心局在段落的结尾,叫段的总结句;有的中心句隐藏在承上
启下的句中,承上的是概括上文的内容,启下的是点出下文的内容;有的中心句也是在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
式表达出来。
(二)连词归纳法
连词归纳法,就是找到能表达本段内容的词语,然后将这些词
语摘出连接在一起作为段意。
用连词归纳法必须认真思考所摘出的
词语能不能表达这段话的意思,要做到准确,完整。
把这些词语连
在一起时,要注意语句通顺。
别扭、累赘都是不可取的。
请看下面这段话。
那时去年的五月
的一个星期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左小腿骨折,被送进了医院。
消息传到了学校,同学们非常关心地来医院看望我。
(三)分层归并概括法
用分层归并的办法概括段意,首先要看看这段中有几句话,再
分清一段文章中的层次,然后看看分几层意思来叙述,弄清每层的
主要
意思。
然后经过分析、比较,抓住于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各层意思,归并这段文章的段落大意。
要注意,不能把层意简单地相加,要进行有机的整合,提炼出来,再组织语言进行归纳。
当然,也有的段落基层意思都很重要,一层也不能舍去,归纳的时候,可以把各层的意思连起来,但是,语句上要经过一定的调整、修改。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总结段落大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技能。
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那到底该怎么总结段落大意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
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认真阅读段落。
这就好像我们要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仔细观察他一样。
在阅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清楚,不要漏字、错字。
而且,要读得慢一点,边读边想这段话讲的是什么。
接下来,就是找出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这些关键语句就像是段落的“主心骨”,能帮助我们快速抓住段落的主要意思。
比如段落开头的总起句,或者段落结尾的总结句,很多时候它们就能直接告诉我们段落的大意。
还有哦,要注意段落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就像是一个个小线索,能把段落的意思串起来。
比如说,如果段落里多次提到“春天”“花朵”“微风”,那很可能讲的就是春天的景色。
然后呢,咱们可以试着把段落里比较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就像把一大串葡萄变成一颗颗葡萄一样,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把复杂的描述变成简单的说法。
在总结段落大意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
不要把段落里所有的内容都写进去,只挑最重要的、最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部分。
比如说,一个段落讲了小明去公园玩,看到了花,还坐了秋千,吃了冰淇淋,那总结段落大意就可以是“小明在公园愉快地玩耍”。
咱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多练习。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多骑几次就熟练了。
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短文,让孩子们试着总结段落大意,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看看总结得对不对,哪里需要改进。
另外,老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总结得不好就批评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比如说,当孩子总结对了一个段落大意,就可以表扬他们:“你真棒,这么快就找到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果孩子总结得不太对,也可以耐心地说:“没关系,我们再仔细读一读,想一想。
”总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总结段落大意需要耐心和练习。
只要孩子们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多多练习,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个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

三年级如何总结段落大意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总结段落大意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那到底该怎么总结段落大意呢?首先,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段落的概念。
一个段落通常是由一组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的句子组成的。
就好像一群小伙伴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聚在一起。
接下来,告诉孩子们在阅读段落时,要先大致浏览一遍,对段落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就像是在远处看一幅画,先看看整体的样子。
然后,逐句去理解句子的意思。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词,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弄明白。
这一步很关键,就像我们要了解每个小伙伴在说什么。
在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后,就要开始找段落的中心句了。
中心句往往能够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它可能在段落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也可能在段落的结尾,总结前面所说的内容;还有时候会在段落的中间,承上启下。
如果段落中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那就要孩子们自己把关键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概括。
这时候,可以让他们想想这段话说的是谁或者什么事情,主要在讲什么。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段落:“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风一吹,它们就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这个段落没有中心句,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主要讲的是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在总结段落大意的时候,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啰嗦。
把最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就行,就像跟别人讲一件事情,简单直接。
还要提醒孩子们注意,不能把段落里所有的细节都写进去,只需要抓住重点。
比如上面那个段落,总结成“秋天树叶飘落,地上铺满落叶”就可以了。
另外,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总结段落大意的方法,可以多给他们做一些练习。
可以从课文里选一些段落,让他们试着总结;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的小短文,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和练习机会。
总结段落大意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多练习,多思考,他们一定会越来越熟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
认识段
自然段: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
怎么读懂段?
首先通读全文;其次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要分析全段的中心所在,准确概括段意。
了解常见段式
1、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
那鲜红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并列段式:一段话分别介绍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个个部分或几种事物的特点,其内容之间就构成了并列关系。
可把并列的部分进行分层。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皮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概括段意:
转折段式:在一段话里,后面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样的句子间就构成了转折关系,可以在转折处分层。
转折词:但是、可是、而等等。
在这种段式中,可以在转折处分为两层。
课本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一本课本经过很多叔叔、阿姨的精心编写、印刷、装订才能完成。
要花费叔叔、阿姨很多心血啊!但是,有的同学不爱惜课本。
他们有的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有的给插图上的人物画上了花脸,戴上了“眼睛”。
概括段意:
小精灵修炼场:
这些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食物很小心,总是先用钳子碰一下,然后赶紧往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再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了钳子捧着吃起来。
吃饱了的小虾,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精灵闯关题】
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概括段意: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灰椋鸟的电视剧,我决定去看看。
葡萄成熟了,收下来的葡萄真多啊!有的葡萄运到城市去,深受市民的欢迎;有的运到当地的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有的运到酒厂去,酿成香醇的美酒。
1、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哪句话可以概括?(划句)
2、问:从哪几方面写了葡萄的多?
有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她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
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概括段意: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概括段意:
分几方面把句子写具体:
(1)清晨,树林里的小动物都醒来了,可热闹啦!
(2)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干得可带劲了。
下面是选自夏衍《野草》中的几句话,请排出正确的文章顺序。
①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②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
⑧植物的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④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办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
金色的盒子
我的一个朋友三年前下岗了。
后来,他找到了一份推销油漆的工作。
薪水不低,但每月要推销300桶,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随着月底的来临,没完成推销任务的朋友每天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儿子见了,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问:“爸爸,到今天还剩下几桶?”时间一长,他渐渐吃不消这“每日一问”。
终于有一天,他大声喝斥儿子:“以后不许你再问我!”儿子委屈地走开了。
期中开家长会,老师表扬儿子,说孩子非常懂事,懂得为家庭分忧,在用“担心”造句时写道:每到月底,我最担心爸爸完不成推销任务,他会很难过的。
踏着月光从学校回家,我的朋友落泪了……
在国外,同样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父亲斥责一个小女孩,因为她在圣诞节前将家里仅有的一卷美丽的金色包装纸“糟蹋”了。
第二天,小女孩把一个糊着金纸的盒子作为礼物送给父亲,父亲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
他再次大声斥责小女孩说:“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空盒子是不礼貌的吗?”女孩眼泪汪汪地说:“它不是空的,我把我的吻全吹进盒子里了,这吻全都是给您的。
”父亲听了,一下子愣住了……
其实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个这样的金色盒子,只是做父母的有时看不到而已。
1. 短文共写了两件事,请你选择一件写出主要内容。
(1)“我”的朋友每月要推销300桶油漆,儿子每天询问还剩几桶,这位朋友喝斥儿子,当他看到儿子的造句后,难过得落泪了。
(2)父亲斥责女儿将家中仅有的一卷包装纸糟蹋了。
第二天,女儿把一个空盒子送给父亲,当父亲得知女儿把吻全吹进盒子时,愣住了。
2. 短文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怎样的孩子?
3.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金色的盒子”指什么?
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一个小岛上的休养。
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
不久,就跟着妈妈回俄国去了。
春天,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子下面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我望着他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吧?
1.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将短文分成3段(“‖”划在段首),并用一句话或者小标题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3.用“~~”画出能够表达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4.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5. 如何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