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合集下载

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

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

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是一种解读和总结文章内容的方法,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 阅读全文:在开始概括文章大意之前,需要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2. 抓住主题句: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章节的开头或结尾,明确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通过找出主题句,可以迅速理解文章的主旨。

3. 注意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通过关键词的提取和整理,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其主要支持论据。

4. 捕捉文章结构:文章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的目的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在概括文章大意时,需要注意各部分的主题和重点。

5. 理清逻辑关系: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往往是通过逻辑关系来连接和展开的,例如因果关系、比较对比、转折等。

在概括文章大意时,需要理清这些逻辑关系,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6. 精简表达方式:概括文章大意时,需要尽量避免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要用简练明了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7. 不偏不倚:在概括文章大意时,应尽量客观中立,不添加个人主观色彩,确保概括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一个示例概括:这篇文章讨论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在引言中指出了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开发等。

在正文中,作者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文章指出,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工业发展和汽车增多,城市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致使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此外,水资源短缺也是城市化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量的水消耗和污水排放导致水资源紧张,给城市发展带来威胁。

作者强调,城市化进程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水资源的浪费,以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

在结论中,作者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城市化未来发展的建议。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通过关键词的提取和整理,概括出了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包括城市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

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

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一、引言归纳段落大意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重要技巧。

通过有效的归纳,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掌握归纳段落大意的能力。

二、理解段落结构归纳段落大意的第一步是理解段落的结构。

段落通常由主题句和支持句组成,主题句概括了整个段落的中心思想,而支持句则用具体的事实、例子或论据来支持主题句。

读者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段落中的句子,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到段落的主旨。

三、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在归纳段落大意时,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是文章中起到连接和概括作用的词语,通过识别关键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段落的中心思想。

关键句则是包含关键词的句子,通过分析关键句,读者可以推断出段落的大意。

四、注意段落的上下文在归纳段落大意时,需要注意段落的上下文。

有时候,理解段落的大意需要参考前面或后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前后的段落,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段落的含义和目的。

五、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归纳段落大意的最终目标是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

通过理解段落的结构、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以及注意段落的上下文,读者可以得出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六、实践归纳段落大意的技巧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实践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归纳段落大意。

首先,读者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

练习题可以是阅读理解题、摘录要点或概括段落大意的题目。

其次,读者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或书籍,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的技巧和方法。

最后,读者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归纳段落大意的经验和心得。

七、总结归纳段落大意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和理解技巧。

通过理解段落的结构、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注意段落的上下文以及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通过实践和不断的练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

兼爱墨子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兼爱墨子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兼爱墨子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墨子·兼爱篇》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创作的一篇重要著作,是墨家学派思想的核心内容。

该篇文章强调了人们应该兼爱之道,并阐述了兼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兼爱。

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文章开头揭示了墨子对于兼爱的态度和立场。

墨子认为,兼爱是人类所应当秉持的道德准则,只有兼爱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宁。

他进一步指出,所谓兼爱,就是将自己和他人同等对待,不分亲疏友敌,不偏袒厚此薄彼。

墨子以自身的行动为例,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对兼爱的坚守,并逼迫他人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兼爱。

接下来,中间部分详细论证了兼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践兼爱。

墨子首先通过对比兼爱与偏爱之间的差别,指出兼爱可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消除人际间的冲突。

他进一步论述了兼爱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人们能够兼爱,才能实现和平的社会。

此外,墨子还以实际的案例来论证兼爱的价值。

他以人们遇到的常见问题为例,如客人之待遇、祭祀之礼仪、上下之贵贱等,引导人们思考如何以兼爱之心来化解矛盾,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兼爱。

最后,文章结尾呼吁人们广泛宣扬兼爱之道,使之成为社会道德的普遍准则。

墨子强调兼爱之道必须由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通过身教和言传来影响他人,从而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兼爱。

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良心兼爱。

墨子认为,良心是人们内在的道德判断力量,只有良心兼爱不受外在利益欲望的束缚,才能真正实现兼爱之道。

总结来说,《墨子·兼爱篇》的中心思想在于传达墨子对于兼爱的认同和弘扬。

他认为,兼爱是人类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

他通过论证,阐述了兼爱与偏爱之间的差异,兼爱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以兼爱之心化解人际矛盾的策略。

墨子最终呼吁人们广泛宣扬兼爱之道,并指出通过良心兼爱的实践,可以最终实现社会的兼爱。

兼爱墨子篇道出人类内心最善良的一面,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墨子认为,只有摒弃偏见、偏爱,将每个人都同等对待,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稳定。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概括段落大意是指将一段文字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和概括,提炼出其主要观点、重要信息和意义。

以下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几种方法和技巧:一、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在概括段落大意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

注意段落中的主题、观点、重要信息和修辞手法,对段落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找出段落主题和中心思想:在阅读段落时,要特别注意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段落主题通常是在段落开头或结尾明确提出的,而中心思想则是贯穿整个段落的。

三、提取重要信息:在段落中,有些信息是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段落中的事实、数据、例子、论证和结论等都是重要的信息,需要认真提取和概括。

四、简化和概括:在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将段落内容进行简化和概括。

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和修辞,保留段落的主题、中心思想、重要信息和意义。

五、总结和归纳:在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将段落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将段落中的各个观点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段简明扼要的大意。

六、注意段落结构:段落结构通常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通常提出主题和中心思想,中间通常是对主题和中心思想的论证和说明,结尾通常是对段落的总结和结论。

七、注意关键词和短语:在段落中,有些关键词和短语可以帮助概括段落大意。

例如,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数字和例子等都是关键词和短语,可以帮助概括段落大意。

八、练习和提高:概括段落大意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高。

通过多读多练,可以提高概括段落大意的技能和能力。

总之,概括段落大意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提取重要信息,简化和概括,总结和归纳,同时注意段落结构、关键词和短语,以及多读多练。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概括段落大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段落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提高这种能力,重要的是多读多练增强语感,并辅之于行之有效的方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段眼”。

段眼就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或能涵盖大意的一句话。

段眼作为一段的中心句,该段中其他句子的表达都围绕此句展开,因此找准中心句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也便于概括段落的内容,或直接用中心句,或对中心句稍加整理即可。

就结构而言,中心句一般用在段首,个别的用在段中,少数的到段尾才抖搂。

如《苏州园林》的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只要抓住首句这个中心句就可以了。

二、抓占中心位置的人、事、物、情、理。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但往往有占中心地位的人、事、物、情、理,整个段落都是紧紧围绕这些来写的,抓住他们,概括段落内容就较容易了。

如:“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

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的肌肉产生一种细腻的光泽。

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

‘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

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

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

”这段文字中占中心位置的是“他”,全段都是围绕“他”写的。

对这样写人的段落可按“谁+怎样+干什么”来概括。

该段可概括为“他聚精会神地塑像”。

三、抓上下文联系。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篇文章的段落是密切相关的。

有些段落是对下文的领起,有些段落是对上文的小结。

在概括上有领起段或下有总结段的段落时,可联系上下文借助这些领起段或概括作用的段落来概括。

如《北京立交桥》的15段回忆了未建立交桥时的交通状况,举出了久困车上、憋不住尿、民警轮下殉职的例子。

如何准确的概括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呢

如何准确的概括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呢

如何准确的概括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呢?概括文章中心一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概括出中心思想,才真正地读懂了一篇文章。

那么,怎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呢?首先,对一篇文章一定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一边读,一边想,弄清楚全文写了什么,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文章进行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掌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从而用概括的语言归纳出中心思想.归纳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点要求:1. 确切。

即能准确、恰当地找出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2. 完整。

即用恰如其分的句子把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主要思想感情不遗漏地表达出来.3。

简洁。

即在确切、完整的前提下,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表达。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审题概括法。

有些记叙文的题目,标题就十分明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伟大的友谊》标题点明了中心。

我们可以考虑用扩句的方法,在题目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词语,扩展成意思完整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当然,用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思想,还要先认真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仔细考虑题目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

2。

摘句法。

在阅读和分析文章时,找出文章中心句,对概括中心有很大的帮助。

有的文章在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如《桂林山水》一课,开头就点明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中心.《一夜的工作》一文结尾一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点明了中心思想。

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中间,有的中心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几次.从表达方法上看,记叙文的中心句又往往在文章的抒情或议论部分.如《少年闰土》一课,“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段议论的句子含蓄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

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概括段意的具体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例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485只。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小结句,总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又如《詹天佑》一文的第一段: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这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2、合并归纳法。

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如: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就应划归下一段,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怎样归纳段意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

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归纳段意的要求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

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概括段意的具体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例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485只。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小结句,总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又如《詹天佑》一文的第一段: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这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2、合并归纳法。

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如: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

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鲸》这篇课文第四大段(包括4至7自然段)共有四层,分别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四个方面介绍鲸,这些都属鲸的生活习性。

因此,把这四小段合并起来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3、取主舍次法。

因为段意要求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得取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

例如《少年闰土》一课中的第三段: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一段写了两层意思:第1层讲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第2层讲闰土来到城里的感受。

概括段意时,只取最主要的内容: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

4、提问整理法。

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例如《小珊迪》的第二段:晚上,旅馆的侍者说,有个男孩要见我。

小孩被带进来,我发现他不是卖火柴的那一个,但可以看出是那个男孩的弟弟。

小男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对问:“先生,您是向珊迪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是的。

”“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个便士。

”小男孩说,“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

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从他身上轧了过去。

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

还有7个便士也不知哪去了。

说不定他会死的。

”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时可先问:这段写谁?干什么?(小珊迪的弟弟给“我”送找回的零钱。

)再出问题:小珊迪为什么要弟弟来送钱呢?(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

)然后整理答案,归纳为:小珊迪的腿被马车轧断了,他派弟弟给“我”送找回的零钱。

这种归纳段意的方法常提出的问题有:“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等等。

5、列小标题法。

列小标题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摘录法,就是从一段文章中摘录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浓缩法,即把段落大意浓缩成小标题。

列小标题的角度:列标题可以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考虑,可以从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意义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时间或地点的角度去编列等等。

究竟从什么角度去列标题,应该从每篇文章的实际情况出发;怎样列最容易使小标题贴切、简要、醒目,就应该从什么角度去列,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列小标题的角度尽可能要一致。

例如:《小英雄雨来》一文,用摘录法可以概括出如下小标题:①望着妈妈笑②我们爱自己的祖国③把水缸挪回原地④什么也没看见⑤有志不在年高⑥雨来没有死《小英雄雨来》用浓缩法可以列出下列标题: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读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做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以上两种列标题的方法都是从内容的角度去考虑的。

又如《第一场雪》一文,从时间的角度列小标题比较合适,小标题为:雪前——雪中——雪后——联想一篇文章通过归纳段落大意,可以使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文章的思路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怎样概括中心思想(一)概括中心思想的要求概括中心思想的要求主要有三点,即三点原则:确切、完整、简要。

确切,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义。

要确切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注意寻找每篇课文的特点,尽可能和其他课文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出这篇文章特定的思想意义。

完整,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简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

但是它必须以确切、完整为前提。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在记叙文里,作者的写作目地是通过具体事物和人物的描述反映出来的。

因此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往往先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概括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所以,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通常有两部分组成,及通过什么内容,反映什么思想感情。

比如《南泥湾开荒》的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三五旅战士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号召,开发南泥湾的经过情况,赞扬了八路军战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概括中心思想所用的词语应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来选择。

概括主要内容常用的词语有:“描述了......”刻画了......“通过......”等等。

概括思想意义常用的词语有:表现了......”、“说明了......”、“表达了......”、“歌颂了......”、“赞扬了什么......”、“揭露了......”、“鞭挞了......”等等(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1、分析题目概括法。

文章题目是文章之眼目,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有些作者往往把中心思想体现在题目上,使读者一见便知。

这类文章的中心思想容易概括。

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就可以运用分析课题找中心的方法概括出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的奋斗中建立了伟大友谊的中心思想。

2、从文章的开头找出中心。

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作者恰好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开头表达,使读者一进入文章便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针对这一特点,要学会从文章的开头找中心的方法。

例如,《詹天佑》一课就能从口头“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基础上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从过渡句、段找中心。

有些课文,特别是介绍科学常识性的课文,内容涉及事件或项目较多,这类课文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往往是中心句出现的地方。

如《太阳》这篇课文的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又如《灰尘的旅行》中间有一句:“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这些过渡句即文章的中心句。

4、从文章的结尾拨出中心。

文章的结尾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有的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文章的最后来表达。

根据这一特点,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尾、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就能根据课文的最后一句“我们的心跟你们永远在一起”的内容概括出体现中朝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中心思想。

5、在文章主人翁的语言描写中找中心。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于描写人物形象,而人物的语言则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标志。

作者把中心思想放在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因此要注意在分析人物语言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例如,《登山》一文就能从列宁的语言描写“我们应该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一句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

6、从抒情部分找中心。

一些记人叙事的课文,记叙中的抒情句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如《一夜的工作》,作者记叙了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写道:“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总理,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又如《海上日出》中:“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些抒情句就是课文的中心句了。

7、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

有的作者时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的议论部分来表达。

这就是要注意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

例如,《白杨》一课,我们就可以从课文的“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一段议论部分概括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8、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

一些课文为了表示强调,往往使某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好几次。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小英雄雨来》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均出现了三次。

这个反复部分一般就是中心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