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概括一下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那概括小学语文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一、概括段意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1)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如写《少年闰土》:不能写成,本文叙述了鲁迅和闰土的友谊。
(2) 不能写成提纲式,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一起玩的故事。
(3) 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如:本文写了鲁迅和闰土怎么玩的故事。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这个内容,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方法:把握文章大意,抓住关键字、词、句加以概况。
如:《家园落日》,概括几种落日的特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方法:回到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在原文直接找到答案,必要时加以概括。
2小学语文中概括大意的方法第一,超前调控,扎实抓好概括文字主要内容和习作目的的教学。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
六年制第九册教材内容编排上体现了这一先后顺序,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切不可忽视。
本册第二单元的训练做到就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专项练习一、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
二、怎样归纳段意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
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归纳段意的方法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三、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方法二:要素串连法。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主要内容及分段的方法

小课题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资料--------概括主要内容及分段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班级姓名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比如写事文章三年级的《燕子专列》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归纳。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2、谈在上海看桃花;3、能不能把信发表;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除此之外,概括段意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
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
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
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是将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划分,使得段落之
间的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而概括段意的方法则是
通过理解段落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对段落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分段方法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根据主题进行划分:将文章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划分,使每段落都集
中讨论一个主题。
每段应该有自己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细节。
2.时间顺序划分: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时间的变化或历史事件的发展,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段。
3.具体到一般: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实例,然后再以这个具体
的例子引出一个普遍的观点,可以将段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述具体
例子,一部分总结归纳。
4.因果关系划分:将段落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划分,先讲述一些事件的
原因,再讲述结果或影响。
5.对比划分:将段落按照对比的特点进行划分,例如将两个不同的观
点进行对比,或者将两个相似但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
概括段意的方法:
1.确定主题句:首先要明确段落的主题句或主旨句,这句话通常出现
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概括了整段的中心思想。
2.留意关键词:关注段落中出现的关键词和重要观点,这些词语通常
是段落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段意。
4.简洁概括:通过将主题句、关键词和论点结合起来,简洁地概括段意。
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和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5.避免个人观点:概括段意时,要尽量避免个人观点的干扰,以客观、简明的方式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
怎样分段、写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楼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五、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阅读之段落的分层段意概括

分段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段。抓表示时间的词;抓间 接表示时间的词语。 按事情发展顺序划段。即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分段。 按地点变换划段。把同一方向、同一位置 或同一处所里的景物、事物归在一起,划 为一段。其方法是抓文中地点转换、空间 变化的方位词和反映方位或空间变换的词 语。 按事情性质、类别划段。依据材料性质安 排结构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写了几件事或 同一事的几个不同方面,再按每件事或每 个方面的起止划分段落。
//
(三)总—分—总: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再 总结,分为三层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 // 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 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 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 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 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 // 花。
第五讲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层、层意、自然段段意概括法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表达 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而这个 意思的表达又总是一个层次又 一个层次的按逻辑进行的,这 就是段落结构 。 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 为了更 好地弄清文章的结构, 更准确地 读懂文章的内容。
分层
一、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 表达。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 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 // 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 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 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 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 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四、 转折式: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 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 折词分开。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 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 的呢? //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 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 看。
如何给课文分段_概括段意

如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分段是指把文章分成在意思上比较完整,在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单位。
划分段落有助于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划分段落常用的方法有:
一、归并法。
先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认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再把说明同一内容的多个自然段归并成一个个结构段。
二、三段变通法。
每篇课文均有开头、中间、结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变通。
三、重点突破法。
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重点内容,然后找出这一重点事件或重点问题的起讫点,把重点段确定下来,最后看重点段落前面后面各讲什么,考虑全文如何分段。
四、标志识别法。
在纵式结构的文章中,表示时间推移、地点变换和人物出没的词句常常是分段的标志,在横式结构的文章中,这种标志常常表现为某些段落开头的总起句或结尾的小结句。
抓住这些标志就能顺利分段。
给文章分段一般有五种方法:
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
二、按时间的变化分(找时间词),
三、按地点的转移分(找地点变化的词),
四、按事物的类别分,
五、按文章的结构分(总分总、空行、小标题)。
这是比较详细的了,可操作性也比较强,理解了这些之后,在以后做题的时候可以刻意的去注意一下这些特点,时间长了,语感就出来。
文章“层次段落”划分与内容概括技巧

文章“层次段落”划分与内容概括技巧一、基本步骤:划分段落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要通读全文,了解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第二步,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表达同一个内容。
第三步,划分段落以后,还要检查是否划分得正确。
二、具体的方法(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1、适用于什么种类的文章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你为了写的清楚、明白,总要交代起因、经过和结果。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就是从文章中找出哪儿是起因,哪儿是经过,哪儿是结果,并把每一部分划分一个意义段。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写事的记叙文,能清楚地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分段方法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
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 两段。
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
(二)按事物的几方面分段1、适用于什么文章有的文章为了介绍清楚事物,往往用了好些材料,从几个方面表现它的中心。
这样就可以按照所述的几方面来分段。
在分段以后,可以把内容相同的方面划分为一段。
适用于说明文,要说明某一种东西的文章。
2、如何分段一般说来这种文章会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种东西,不同的方面就一定要分开,有几个方面就分成几段。
(三)按时间顺序分段1、适用于哪种文章有的文章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的。
在叙述内容时,往往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或句子,找出这些语句,就可以划分段落。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时间顺序十分清楚的记叙文,一眼就能看出时间词语很多,时间变化很清楚。
2、分段方法首先,把表示时间的词语全部找出来,然后进行归类,这样就可以分了。
比如,把表示“早上”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中午”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晚上”的时间归为一段。
春、夏、秋、冬更是典型的时间顺序。
凡此种种都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段。
(四)按照地点变换分段1、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文章有的文章,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的地点发生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
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
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
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
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
(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
)
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
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
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
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
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
一般状物、几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
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
5.按文章的结构分。
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
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
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
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
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
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1)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
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
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
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
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
为了做到这点,可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四、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
遇到这种情况,便可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
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五、缩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