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修改)

合集下载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一)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一)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氰霜唑

F21
21
C4: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i位质体醒还原酶
C.呼吸作用
吲唑磺菌胺

F21
21
乐杀螨

F29
29
C5:氧化磷酸化解耦联剂
二硝巴豆酸酯

F29
29
氟啶胺

F29
29
嘧菌腙

F29
29
三苯基乙酸锡

F30
30
C6:ATP合成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F6:病原菌细胞膜微生物破坏
嗪氨灵

F3
3
G1:立体生物合成C14-脱甲基化作用(erg11/cyp51)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啶斑肟

F3
3
氯苯嘧啶醇

F3
3
氟苯嘧啶醇

F3
3
抑霉唑

F3
3
恶咪唑

F3
3
稻瘟酯

F3
3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四)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三苯锡氯

F30
30
三苯基氢氧化锡

F30
30
硅噻菌胺

F38
38
C7:三磷酸腺苷产生(建议
辛唑嘧菌胺

F45
45
C8: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x(不知)位泛醌还原酶
敌磺钠

F63

杀菌剂作用机理的分类

杀菌剂作用机理的分类

杀菌剂作用机理的分类:1、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2抑制呼吸作用、3干扰代谢物质的合成及功能、4诱导寄主产生抗性、5其他。

共5大类。

内又分A抑制核酸合成;B抑制病原菌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Ca抑制呼吸(对ComplexI、II、III的阻碍)、Cb抑制呼吸(Ca以外);D阻碍氨基酸、蛋白质的生化合成;E阻碍信号传递;F抑制脂质和膜的合成;G制甾醇生化合成;H制甾醇生化合成;I阻碍黑色素的合成;J1阻碍SH酶(无机铜盐)、J2阻碍SH酶(有机铜)、J3阻碍sH酶(二硫代基甲酸酯类);M多位点作用点;P诱导全株抗性;U作用机理不明;O其他;BF 生物杀菌剂共15类。

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此类又分为3类,即抑制脂质和膜合成、抑制膜中固醇的生化合物和抑制细胞壁中黑色素合成。

1 抑制脂质和膜合成其主要作用于:(1)类脂类过氧化作用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

代表性结构和品种有:二羧酰亚胺类(异菌脲、腐霉利)。

(2)作用于磷脂生化合成甲基转移酶。

代表性结构和品种有:有机磷类(异稻瘟净、敌瘟磷)。

(3)类脂过氧化作用,代表结构及品种有:芳烃、硝基苯胺类和杂芳族类(五氯硝基苯、土菌消)。

(4)脂肪酸细胞膜渗透作用,有氨基甲酸酯类(霜霉威、硫菌灵)。

2 抑制膜中固醇的生化合成此类杀菌剂主要作用:(1)抑制立体生物合成,阻碍C14脱甲基化作用。

主要有哌嗪类(嗪氨灵)、吡啶类(啶斑肟)、嘧啶类(氯苯嘧啶醇)、咪唑类(抑霉唑、咪鲜胺)、三唑类(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等)。

(2)抑制D14、D8、D7异构酶而影响立体合成。

主要有吗啉类(十三吗啉)、哌啶类(苯锈啶、哌丙灵)、螺缩酮胺类(螺环菌胺)。

(3)抑制3-氧代还原酶及阻碍c14脱甲基化作用。

此类杀菌剂有羟基苯胺类(环酰菌胺)。

3 抑制细胞壁中黑色素合成此类杀菌剂主要作用:(1)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中的脱氢酶。

主要有环丙烷酰胺类(环丙酰菌胺)、甲酰胺类(双氯氰菌胺)、丙酰胺类(氰菌胺)。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
代森锰锌的参考编码为F50M,表明它是杀菌剂,作用机制为第50类,特殊代码为M,代表它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多点触杀活性)。
参考编码中没有特殊代码,则表明该药剂的作用类别中没有亚类或特殊类型,例如甲霜灵的参考代码为F4,表示它为杀菌剂,作用类别编号第4类。
3.凡是代码相同的药剂,不能够混用或者互相之间轮换使用。

F11
11
唑菌酯

F11
11
吡唑醚菌酯

F11
11
唑胺菌酯

F11
11
醚菌酯

F11
11
肟菌酯

F11
11
醚菌胺

F11
11
苯氧菌胺

F11
11
肟醚菌胺

F11
11
恶唑菌酮

F11
11
氟嘧菌酯

F11
11
咪唑菌酮

F11
11
吡菌苯威

F11
11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一)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二)
4.表中“抗性风险”一栏,给出了各药剂的抗药性风险级别。分为高、中、中低和低四个级别。“未”表示该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未知。该栏的使用原则为:
①抗性风险级别为“高”的药剂之间,不能够混用,可与抗性风险级别为“中”、“中低”、“低”的药剂进行混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提倡与参考编码为F50M类的药剂混用。
②抗性风险级别为“高”的药剂,每季作物上使用次数不能超过3次。
甲呋酰胺

F7
7
C2:复合体II:琥珀酸脱氢酶
C.呼吸作用
萎锈灵

最新010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最新010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二、杀菌剂对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影响 (三)间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1.间接的影响 蛋白质合成是需能代谢反应,因而对能生 成有严重影响的药物一般都间接地影响蛋白质合成。其次 蛋白质合成是由DNA调控的,因此对核酸合成或对核功 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也会间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2.环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的作用 会激发脂质过氧 化反应,而脂质过氧化反应也会在内质网膜上进行,因为 细胞色素C还原酶常常也分布在这个膜上,而内质网又是 核糖体的所在场所,因此这些杀菌剂常常也会影响蛋白质 的合成。
1.乙酰二氢硫辛酰胺转变为柠檬酸过程受阻 从乙酰二 氢硫辛酰胺转化为柠檬酸需要辅酶A的参与,干扰辅酶A 的药剂都干扰这个反应。福美双、福美铁、二氯萘醌、 克菌丹和硫磺等,可将辅酶A氧化为不可逆的氧化型, 失去活性。
三、对有氧呼吸的影响 (二)对三羧酸循环的影响
2.乌头酸酶活性受抑制 代森类,如代森锌、代森锰和 8-羟基喹啉等。其毒性机制是由于乌头酸酶的辅助因 子铁离子与这些化合物反应形成螯合物。
一、杀菌剂对核酸合成和功能的影响
(二)影响核酸分子中碱基或核苷的合成
2. 6-氮杂尿嘧啶类的作用
此系与核酸的碱基相似的化合物,被证明对一些 白粉病菌有效,并有内吸杀菌作用。6-氮杂尿嘧啶不 会抑制孢子萌发,也不会阻碍菌的侵入,但是会明显 抑制病菌在寄主细胞内吸盘(胞)的形成而起防病作 用。6-氮杂尿嘧啶的杀菌机制是抑制了尿嘧啶合成过 程中的尿嘧啶–6-甲酸核苷5’-磷酸(即乳清酸核苷-5’磷酸)的脱羧作用。
三、 杀菌剂对脂质(脂肪酸)合成及其功能的干扰
(一)异稻瘟净和克瘟散的作用 使细胞壁异形,其原因是膜上的磷脂合成受阻。
(二)甾醇抑制剂的作用 甾醇本身也是一种脂质化合物,且这些药剂对其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

常见杀菌剂作用机理、防治对象及延缓抗药性方法一、杀菌剂类别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

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真菌剂等亚类。

(一)按使用方式分类1、保护剂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另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这种作用方式称为保护作用。

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

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侵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

药物从植物表皮渗入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

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

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

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

如福美砷、五氯酚钠、石硫合剂等。

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如多菌灵、力克菌、多霉清、霜疫清、噻菌铜、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甲霜铜、杀毒矾、拌种双等。

(二)按传导特性分类1、内吸性杀菌剂二、延缓抗药性的方法1、防止病菌抗药性发展。

不能连续用一种杀菌剂,也不能一个生长期连续数次用同一类杀菌剂,对内吸剂应限制使用次数。

2、要根据传病规律,采取相应对策。

农作物病害有空气传播病原、种子苗秧带菌传播土壤或土杂肥带菌传播有害昆虫和螨类传播等几大类。

如蚜虫、飞虱等传播病毒造成的病害,则应在带毒害虫危害作物前治虫。

若带毒昆虫已吸食寄主汁液,再治虫已不能防病。

种传达室病害、如许多禾本科作物的黑穗病等需在种子处理方面下功夫,秧苗带菌则应先处理秧苗后下田。

杀菌剂种类及作用机制

杀菌剂种类及作用机制

杀菌剂种类及作用机制
杀菌剂种类及其作用机制有很多种,下面是常见的几种:
1. 氨基酸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突破菌体壁、干扰蛋白质合成等方式杀灭细菌。

2. 座霉素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碍其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3. 顺式化合物: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真菌细胞膜中的酵素,从而破坏细菌细胞结构,导致细菌死亡。

4. 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酵素系统,干扰其代谢过程,导致细菌死亡。

5. 氧化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通过产生氧自由基,破坏细菌的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

6. 抗代谢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细菌的代谢途径,如抑制细菌的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不同类别的杀菌剂对不同种类的菌群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因此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菌种和应用目的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110种杀菌剂主要功能速查表格

110种杀菌剂主要功能速查表格

110种杀菌剂主要功能速查表编商品通用名主要功能号名4%精甲霜灵+64%代森锰霜霉、腐霉、疫病、根1金雷锌水分散粒剂腐适乐2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根、茎腐病时阿米内吸、全面保护、持效50%百菌清+6%嘧菌酯水3多彩悬期长阿米保护、治疗、持效期长、20%嘧菌酯+12.5%苯醚4妙收甲环唑水悬对高等真菌特效高效、全面保护、持效5绘绿50%嘧菌酯水粒剂期长6卉友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根、茎腐病、灰霉病敌力725%丙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脱达科8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持效期较长宁杀毒霜霉、腐霉、疫病、根8%噁霜灵+56%代森锰锌9矾可湿性粉剂腐10势克25%苯醚甲环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霜霉、腐霉、疫病、根11瑞凡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腐霜霉、腐霉、疫病、根12亮盾精甲霜灵+嘧菌酯水悬腐满适3.5%咯菌·精甲霜悬浮种13根、茎腐病金衣剂15%苯醚甲环唑+15%丙14爱苗高等真菌特效环唑乳油16大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大生1750%代森锰锌水悬全面保护富18应得24%腈苯唑悬浮剂高等真菌特效施保1945%咪鲜胺水乳剂炭疽病特效克扑海灰霉、菌核病、核盘菌、2050%异菌脲悬浮剂因白绢病特效安泰21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生霉多霜霉、腐霉、疫病、根5.5%缬霉威+61.3%丙森22克锌可湿性粉剂腐好力2343%戊唑醇悬浮剂高等真菌特效克施佳灰霉、菌核病、核盘菌、2440%嘧霉胺悬浮剂乐白绢病特效富力2525%戊唑醇水乳剂高等真菌特效库普力霜霉、腐霉、疫病、根26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克腐银法霜霉、腐霉、疫病、根62.5%霜霉威盐酸盐+6.227利腐5%氟吡菌胺施保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28炭疽病特效功剂68.74%代森锰锌.噁唑菌29易保高效、全面保护酮水分散粒剂30克露64%代森锰锌+8%霜脲氰霜霉、腐霉、疫病、根可湿性粉剂腐新万3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生10.67%氟硅唑+10%噁唑32万兴高等真菌特效菌酮乳油可杀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53.8%,77%氢氧化铜可湿33得性粉剂剂34福星40%氟硅唑乳油高等真菌特效甲基3570%甲基硫菌灵粉剂高等真菌保护治疗剂托布津甲基3650%甲基硫菌灵粉剂高等真菌保护治疗剂托布津富士3740%稻瘟灵乳油菌核、白绢病特效一号望佳38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菌核病特效多39速克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灰霉、菌核病、核盘菌、灵白绢病特效灰霉、菌核病、核盘菌、40统俊50%异菌脲悬浮剂白绢病特效22%多菌灵+8%戊唑醇悬41福连高等真菌特效浮剂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42多宁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剂万利4350%抑霉唑乳油高等真菌杀菌剂得44垄鑫90%棉隆土壤处理全面、高效治疗性杀菌45凯润25%吡唑醚菌酯乳油剂5%吡唑醚菌酯+55%代森全面、高效保护性杀菌46百泰联水分散粒剂剂灰霉、菌核病、核盘菌、47凯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白绢病特效白粉病及其它高等真48翠贝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菌特异杀菌剂49安克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霜霉、腐霉、疫病、根腐农利灰霉、菌核病、核盘菌、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50灵剂白绢病特效51欧宝7.5%氟环唑乳油高等真菌高效杀菌剂52品润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全面保护必速5390%棉隆土壤处理灭好生54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灵加瑞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45%王铜+5%春雷霉素可55农湿性粉剂剂加收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562%春雷霉素液剂米剂万利5750%抑霉唑乳油高等真菌低毒杀菌剂得必扑5825%丙环唑乳油高等真菌杀菌剂尔腐霉灰霉、菌核病、核盘菌、59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利白绢病特效菌核灰霉、菌核病、核盘菌、60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净白绢病特效灰霉、菌核病、核盘菌、61秀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白绢病特效乙嘧6225%乙嘧酚悬浮剂白粉病特效酚二氰高效全面保护性杀菌6322.7%二氰蒽醌悬浮剂蒽醌剂甲霜25%甲霜灵.霜霉威可湿性霜霉、腐霉、疫病、根64灵.霜粉剂腐霉威瑞毒霜霉、腐霉、疫病、根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65霉性粉剂腐兼保护66清点25%丙环唑乳油高等真菌杀菌剂镰刀菌、细菌、腐霉菌、恶霉6798%恶霉灵晶体小核菌引起根腐病特灵效多菌68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高等菌杀菌剂灵40%福美双+10%多菌灵69多.福高等、低等杀菌剂可湿性粉剂丙环7030%丙环唑悬浮剂高等真菌杀菌剂唑好大7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全面保护性杀菌剂生甲霜霜霉、腐霉、疫病、根72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灵腐施灰灰霉、菌核病、核盘菌、7340%嘧霉胺乐白绢病特效镰刀菌、腐霉菌、小核74菌消3%恶霉灵.甲霜灵菌引起根腐病特效镰刀菌、细菌、腐霉菌、75土净5%恶霉灵.甲霜灵.异丙威小核菌引起根腐病特效炭疽病等高等真菌病76炭息40%多.福.溴害宝力霜霉、腐霉、疫病、根77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克腐叶斑高等真菌治疗性杀菌7825%晴菌唑清剂戊唑高等真菌治疗性杀菌7943%戊唑醇乳油醇剂使百8045%咪鲜胺乳剂炭疽病特效克康正8170&百菌清粉剂全面保护性杀菌剂品甲基腐霉、白绢病等跟部病8225%甲基立枯磷水剂立枯害灵五氯40%/20%五氯硝基苯粉白绢病、萃倒病等根部83硝基剂病害苯78%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84科博粉剂剂敌克8550%敌磺钠粉剂根部病害松86达科40%百菌清水剂全面保护性杀菌剂宁霜霉、腐霉、疫病、根87普克50%稀酰吗啉水粒剂腐烷铜8815%烷铜菌素全面保护性杀菌剂菌素稀酰霜霉、腐霉、疫病、根8969%稀酰吗啉+代森锰锌吗啉腐琥铜霜霉、腐霉、疫病、根10%甲霜灵+30%琥泊酸90甲霜铜腐、细菌病害链霉9172%高纯度链霉素细菌病害素水合35%链霉素+55%土霉素92细菌病害霉素(新植霉素)35%链霉素+56%土霉素93绿爽细菌病害(新植霉素)凯尔9420%吗啉铜细菌病害沙星95好靓20%丙硫咪唑根部病害96锐扑氟吗啉.乙磷铝霜霉、腐霉、疫病、根(快腐适)铜高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98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尚剂冠菌细菌、真菌保护性杀菌9957.6%氢氧化铜干粒剂清剂10美彻42%威百亩水剂土壤处理亩10乐必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白粉病、黑星病等1耕10霜霉病、苗期猝倒病、佳激50%稀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疫病等10显粹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炭疽病310替若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广谱保护性杀菌剂4增10倾城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叶斑病510海正33.5%喹啉铜悬浮剂真病、细菌病害6 必绿10高等真菌保护治疗杀鲜翠16% 咪鲜·异菌脲悬浮剂7菌剂10 0.5% 甲霜灵+2.5% 恶霉灵妙回防治土壤病害8田水剂10喹啉50% 可湿性粉剂细菌性软腐病、叶斑病9铜11 50% 咪鲜胺锰盐可湿性克菌炭疽病杰粉剂。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1、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真菌细胞壁作为真菌和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

细胞壁干重的80%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

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合成酶(Ghs)来调节,Ghs1的作用是修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Ghs2用于初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G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

在三者的作用下,将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

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多糖的基质中,这一结构使真菌细胞壁具有良好的机械硬度和强度。

细胞壁受影响后的中毒现象通常表现为芽管末端膨大或扭曲,分枝增多等异型,造成这一类异型的原因是细胞壁上纤维原的结构变形。

有实践意义的杀菌剂对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中多糖的合成,或者与多糖及糖蛋白相结合的机制破坏细胞壁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目的。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之一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的药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灰黄霉素、甲基托布津、克瘟散、多氧霉素D、青霉素等。

如异稻瘟净是通过抑制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形成。

多抗霉素和华光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使细胞壁变薄或失去完整性,造成细胞膜暴露,最后由于渗透压差导致原生质渗漏,两者结构上属于核苷肽类,是几丁质合成底物UDP-N-G1cNAa的结构类似物,因而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多氧霉素D 的抑制几丁质合成酶;青霉素则是阻碍了细胞壁上胞壁质(黏肽)的氨基酸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原生质体裸露,继而瓦解。

2、影响真菌质膜生物合成菌体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以及对膜功能的抑制有两种情况,即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性风险
参考
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哒菌酮

F37
37
未知
未知作用机制
磺菌威

F42
42
噻唑菌胺

F46A
U5
环氟菌胺

F46B
U6
苯菌酮

F47
U8
十二烷基胍醋酸盐

F48
U12
矿物油

F49A
NC
未知
未分类
有机油

F49B
NC
重碳酸钾

F51
NC
生物源材料

F52
NC
硫酸铜

F53M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十二环吗啉

F5
5
丁苯吗啉

F5
5

F5
5
苯锈啶

F5
5
螺环菌胺

F5
5
环酰菌胺

F17
17
G3:3-氧代还原酶,C4脱甲基化作用(erg27)
稗草丹

F18
18
G4:立体生物合成三十烷六烯环氧酶
萘替芬

F18
18
特比萘芬

F18
18
井冈霉素

F26
26
H3:海藻糖酶和肌醇生物合成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及其应用原则
一、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苯霜灵

F4
4
A1:RNA聚合酶
A:核酸合成
呋霜灵

F4
4
甲霜灵

F4
4
精甲霜灵

F4
4
恶霜灵

F4
4
呋酰胺

F4
4
乙嘧酚磺酸酯

F8
8
A2:腺苷脱氨酶
二甲嘧酚

F8
8
乙嘧酚

F8
8
恶霉灵
戊菌隆

F22B
22B
B4:细胞分裂(建议)
氟吡菌胺

F43
43
B5:类血影蛋白离域
氟嘧菌胺

F39
39
C1:复合体I: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还原酶
C.呼吸作用
麦锈灵

F7
7
C2:复合体II:琥珀酸脱氢酶
氟酰胺

F7
7
灭锈胺

F7
7

F7
7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碘代丙炔基丁基甲胺酸酯

F28
28
F4:脂肪酸细胞膜渗透性(建议)
霜霉威

F28
28
硫菌威

F28
28
烯酰吗啉

F40
40
F5:磷脂生物合成和细胞壁沉积(建议)
氟吗啉

F40
40
苯噻菌胺酯

F40
40
异丙菌胺

F40
40
valifenalate

F40
40
双炔酰菌胺

F40
40
枯草芽孢杆菌

F44
44
F6:病原菌细胞膜微生物破坏
嗪氨灵

F3
3
G1:立体生物合成C14-脱甲基化作用(erg11/cyp51)
G:膜的立体生物合成
啶斑肟

F3
3
氯苯嘧啶醇

F3
3
氟苯嘧啶醇

F3
3
抑霉唑

F3
3
恶咪唑

F3
3
稻瘟酯

F3
3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四)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F32
32
A3:DNA/RNA合成(建议)
辛噻酮

F32
32
喹菌酮

F31
31
A4:DNA局部异构酶型II(促旋酶)
苯菌灵

F1
1
B1: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B:细胞有丝分裂
多菌灵

F1
1
麦穗宁

F1
1
硫菌灵

F1
1
甲基硫菌灵

F1
1
乙霉威

F10
10
B2: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苯酰菌胺

F22
22
B3:微管蛋白组有丝分裂
代森锰锌的参考编码为F50M,表明它是杀菌剂,作用机制为第50类,特殊代码为M,代表它具有特殊的作用机制(多点触杀活性)。
参考编码中没有特殊代码,则表明该药剂的作用类别中没有亚类或特殊类型,例如甲霜灵的参考代码为F4,表示它为杀菌剂,作用类别编号第4类。
3.凡是代码相同的药剂,不能够混用或者互相之间轮换使用。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氰霜唑

F21
21
C4: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i位质体醒还原酶
C.呼吸作用
吲唑磺菌胺

F21
21
乐杀螨

F29
29
C5:氧化磷酸化解耦联剂
二硝巴豆酸酯

F29
29
氟啶胺

F29
29
嘧菌腙

F29
29
三苯基乙酸锡

F30
30
C6:ATP合成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甲呋酰胺

F7
7
C2:复合体II:琥珀酸脱氢酶
C.呼吸作用
萎锈灵

F7
7
氧化萎锈灵

F7
7
噻氟菌胺

F7
7
Bixafen

F7
7
呋吡菌胺

F7
7

F7
7

F7
7

F7
7

F7
7

F7
7
嘧菌酯

F11
11
C3:复合体III:细胞色素bc1 Qo位泛醌醇氧化酶(细胞色素b基因)
烯肟菌酯

F11
11
啶氧菌酯
M3
福美锌

F50M
M3
克菌丹

F55M
M4
敌菌丹

F55M
M4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七)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
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敌菌丹

F55M
M4
多点触杀活性
多点触杀活性
灭菌丹

F55M
M4
百菌清

F56M
M5
苯氟磺胺

F57M
M6
甲苯氟磺胺

F57M
M6
双胍辛乙酸盐

F58M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敌瘟磷
中低
F6
6
F2:磷脂生物合成甲基转移酶
F:类脂类和膜合成
异稻瘟净
中低
F6
6
吡菌磷
中低
F6
6
稻瘟灵
中低
F6
6
地茂散

F14
14
F3:类脂过氧化作用(建议)
氯硝胺
中低
F14
14
五氯硝基苯
中低
F14
14
四氯硝基苯
中低
F14
14
甲基立枯磷
中低
F14
14
土菌灵
中低
F14
14

F3
3
种菌唑

F3
3
叶菌唑

F3
3
腈菌唑

F3
3
戊菌唑

F3
3
丙环唑

F3
3
丙硫菌唑

F3
3
硅氟唑

F3
3
戊唑醇

F3
3
四氟醚唑

F3
3

F3
3
抑芽唑

F3
3
灭菌唑

F3
3
杀菌剂作用机制分类表(续表五)
中文通用名称
抗性风险
参考编码
FRAC编码
作用靶标位点
作用类别
十二吗啉

F5
5
G2:立体生物合成D14还原酶和D8、D7异构酶(erg24, erg2)
例如:三环唑的编码为F16A,其中“F”代表杀菌剂,“16”是作用类别码,代表第16类(细胞壁黑色素合成),“A”代表为16类中A亚类(黑色素生物合成还原酶)。而环丙酰菌胺的编码为F16B,表明它也是杀菌剂,作用机制为第16类(细胞壁黑色素合成),但是它属于16类中的B亚类(黑色素生物合成脱氢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