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城市原水系统水库水质模型及应用

合集下载

三峡水库水质模型

三峡水库水质模型

三峡水库的水质模型随着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人类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充分的利用,取得了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

但是工程建成后,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水库的调度过程中将生态因子作为水库调度的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由于流体运动的复杂性,传统的物理模型试验己很难满足研究的需要,数值模拟成为研究流体力学方便和强有力的手段。

三峡水库建成后,非汛期,三峡水库蓄水至175m,电站采取调峰运行模式。

由于库水位提高和调峰运行,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流态,引起水库各种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来讲,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信息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中数据传输、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都有了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研究了各种环境模型,针对当前的不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所以,使用信息技术与环境模型的方法,来解决三峡水库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利用水质模型的知识,对于三峡水库进行一个大致研究。

经过调查可知,三峡水库与一般的湖泊有着显著区别。

首先,其流速分布不均,干流流速与支流流速,干流中心的流速与岸边流速,一般情况下的流速与弯道、回流沱之间的流速之间都有很大差别;其次,流场不同位置间存在巨大的水深差异;另外,不同季节的气温对藻类生长影响也有很大差别。

在对水库的水质模型进行建立的时候,应根据上述建立的水深、流速、温度以及营养盐与富营养化的初步映射关系,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建立整个水库干流、支流的水体总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实时监测体系,来相应更好的建立模型。

由于三峡水库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库区区域水环境问题涉及因素多、信息量大,变化复杂等特点,采用GIS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水库水污染资料的管理和相关数据的统计、查询。

另外,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江段水位抬高,水面变宽,流速减小,水库的污染状况将发生新的变化。

为了预测水库水质的变化,提前作出预警预报,可以选择建立了多个水流水质模型,对水库的水流水质状况进行模拟,然后在三峡水库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集成某些合适的水质模型,提高系统的水质预测能力,对于三峡水库的水质管理和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防治水库水质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有效地将雨水和污水排放出城市,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例如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模型被引入到城市排水系统中,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一、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是通过建立一系列数学方程来描述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机理和行为规律的工具。

它将复杂的城市排水系统简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和仿真模拟来预测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具体而言,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水动力学模型、水质模型和水文模型三个方面。

1. 水动力学模型水动力学模型是研究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描述水流的流速、流量、液位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模拟城市排水系统中水的流动情况。

水动力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流的速度、流向、压力等信息,从而预测城市内涝、堵塞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水质模型水质模型是研究水体污染传输和转化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描述污染物的浓度、扩散、降解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模拟城市排水系统中污染物的传输和转化过程。

水质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物的分布、变化趋势,从而提前预警水质污染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3. 水文模型水文模型是研究降雨径流过程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描述降雨量、产流量、径流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模拟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降雨径流过程。

水文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降雨径流的产生、流向、储存等情况,从而预测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二、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以某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例,介绍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 针对城市内涝问题的应用数学模型可以对城市内涝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通过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建立水动力学模型,可以确定易涝点的位置和范围,预测内涝的发生概率,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例如增加下水道的容量、优化雨水管网布局等。

大型水库水质数值模拟及应用

大型水库水质数值模拟及应用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Large Reservoirs
作者: 王敏;姜利兵;黄海真;轩晓博;郜学军
作者机构: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03
出版物刊名: 环境影响评价
页码: 47-5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EFDC;马莲河水库;水质模型
摘要:采用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EFDC)软件,以流量、水质为计算边界,建立了拟建工程马莲河水库二维水质模型.结果表明:拟建的马莲河水库蓄水后,在水库上游来水水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的前提下,马莲河库区坝前、库中水体水质总体良好,平水年
COD_(cr)、TP、NH_3-N浓度均可满足水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库区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来水水质指标浓度较高时,坝址断面COD_(cr)、TP、NH_3-N浓度偏高;来水水质指标浓度较低时,坝址断面COD_(cr)、TP、NH_3-N浓度偏低.。

4.2水质模型及应用讲解

4.2水质模型及应用讲解
水质模型及应用
胡莺
水质数学模型分类
按上游来水和排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动态模式、稳态模式 按水质分布状况: 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按模拟预测的水质组分: 单一组分、多组分耦合模式 水质数学模式的求解方法及方程形式 解析解模式、数值解模式
水质模式中坐标系的建立
以排放点为原点 Z轴铅直向上,X、Y轴为水平方向 X方向与主流方向一致 Y方向与主流垂直
一维稳态模式 P72
对于一般河流,由于推流导致的污染物迁移作用要比 弥散作用大得多,可忽略弥散作用:

C 为污染物的浓度; Dx 为纵向弥散系数, ux 断面平均流速; K 为污染物衰减系数
模型的适用对象:污染物浓度在各断面上分布均匀的中小
型河流的水质预测 P72例4-2
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
• 2、计算最大氧亏处的临界DO浓度和临界点位置
• 3、利用EXCEL求解并绘制出BOD、DO的浓度沿程变 化曲线(选作)
托马斯模式 P75
x c exp ( K 1 K 3 ) c0 86400 u x exp ( K 1 K 3 ) 86400 u K 1c 0 x D D exp K 0 2 K 2 ( K1 K 3 ) 86400 u x exp K 2 86400 u K2 K 2 ( K 1 K 3 K 2 ) D0 u xc ln K 2 ( K1 K 3 ) K1 K 3 K 1 ( K 1 K 3 )c 0 c0 (c0 Q p c h Qh ) /(Q p Qh ) D0 ( D0 Q p Dh Qh ) /(Q p Qh )
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以 及起始点处假定完全混合 后的初始浓度的计算

水库水文模拟:模型选择与应用实例

水库水文模拟:模型选择与应用实例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模型误差的分析方法
• 模型误差的分析方法 • 统计分析法:分析误差分布和误差传播 • 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模型参数对误差的影响 • 误差传播法:分析误差在模型中的传播
模型改进的途径与技巧
模型改进的途径
• 修改模型结构:优化模型结构 • 调整模型参数:优化模型参数 • 利用新方法:引入新的方法和技术
物理模型及其特点
物理模型是根据水文学原理建立的模型
• 描述水库水文过程的物理机制 • 预测水库水文变化
物理模型的主要特点
• 模型复杂,需要较多的参数 • 对数据质量要求较低 • 预测精度较高,但计算复杂度较大
混合模型及其特点
混合模型的主要特点
• 模型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参数 • 对数据质量要求适中 • 预测精度较高,计算复杂度适中
• 为水库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 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03
水库水质管理
• 保护水源地的水质 • 提高水库供水的质量
02
水库水文模拟的主要模型介绍
统计模型及其特点
统计模型是通 过统计方法建
立的模型
01
• 描述水库水文过程的统计规 律 • 预测水库水文变化
统计模型的主 要特点
02
• 模型简单,易于实现 • 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 • 预测精度受到统计规律的制 约
模型选择的实用方法
• 模型选择的实用方法 • 经验法:根据工程师的经验选择模型 • 试验法:通过试验选择模型参数 • 对比法:对比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选择模型
模型选择的案例分析
• 以某水库洪水预报为例 • 分析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的优缺点 • 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和参数 • 对比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

水质模型及应用

水质模型及应用
氧垂曲线与临界点(最大氧亏值处)
饱和溶解氧及氧亏的计算
DOs 468 31.6T
DOs:饱和溶解氧(mg/L); T:气温(℃)
DDO DsO
D:氧亏值,mg/L; DO:实际的溶解氧值,mg/L
cc0
expK1
x 8640u0
处假定完全混合 后的初始浓度的计算
• 1、利用S-P模型算出DO浓度为饱和值80%的位置 (即距始端的距离)和该点相应的BOD浓度值。
• 2、计算最大氧亏处的临界DO浓度和临界点位置
• 3、利用EXCEL求解并绘制出BOD、DO的浓度沿 程变化曲线(选作)
托马斯模式 P75
c
c0exp
(K1
K3
)
x 86400u
D
K2
K1c0 (K1
K3
)
exp
(K1
K3
)
x 86400u
exp
K2
x 86400u
D0
exp
K2
x 86400u
xc
K2
u (K1
K3
)
ln
K2 K1 K3
K2(K1 K3 K2)D0 K1(K1 K3)c0
c0 (c0Qp chQh )/(Qp Qh )
D0 (D0Qp DhQh )/(Qp Qh )
河流水质模型
•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一维稳态模式、S-P模式(适 用于河流的充分混合段)
• 托马斯模式(适用于沉降作用明显河流的充分混 合段)
• 二维稳态混合模式与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适 用于平直河流的混合过程段)
• 弗罗模式与弗-罗衰减模式(适用于河流混合过程 段以内断面的平均水质)
• 二维稳态累积流量模式与二维稳态混合衰减累积

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标题: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摘要: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储存与调节设施,其水质的评价与预测对于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统计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等。

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领域,并展望了未来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库水质;评价;预测模型;统计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深度学习模型1. 引言水库是人类用水、发电和灌溉等活动的重要依托设施,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水库水质的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2. 传统统计模型传统统计模型是水库水质评价与预测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水库水质观测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变化规律,建立统计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这些模型适用于简单的水质评价和预测问题,但其建模过程依赖于很多先验假设,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

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在水质评价和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水库水质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复杂的水质数据。

但是,神经网络模型的建模过程较为复杂,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参数调整也具有一定挑战性。

4. 支持向量机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机器学习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水质评价和预测。

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在高维空间中更好地处理线性和非线性问题,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较快的学习速度。

然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多变量数据时计算复杂度较高。

5. 深度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

通过建立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自动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特征和学习表示。

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但在水质评价和预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种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在米山水库的应用与结果对比

三种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在米山水库的应用与结果对比

2023年11月 灌溉排水学报第42卷 第11期 Nov. 2023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11 Vol.42140文章编号:1672 - 3317(2023)11 - 0140 - 05三种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在米山水库的应用与结果对比黄林显1,张明芳2,钱 永3,4*,邢学睿5,邢立亭1,韩 忠6(1.济南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济南 250022;2.威海市水文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9; 3.中国地质科学院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050061;4.河北省/地调局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61;5.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济南 250101;6.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水质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探寻最优的水库水质预测方法。

【方法】分别构建了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ARIMA )、霍尔特-温特(Holt-Winters )模型和长短时记忆(LSTM )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米山水库2012—2018年的月平均电导率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2019年月电导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考察3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果】SARIMA 模型和Holt-Winters 模型仅能考察水质数据的时序演化趋势,预测精度较低;相比之下,LSTM 神经网络模型能同时考察水质数据的时序演化趋势及不同时刻之间的前后依赖关系,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预测精度最高。

【结论】LSTM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仅在电导率值突变处误差相对较大,但整体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在水质预测中更加具有推广价值。

关 键 词:时间序列模型;LSTM 模型;电导率;水质预测;米山水库中图分类号:P641.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522/ki.ggps.2022653 OSID : 黄林显, 张明芳, 钱永, 等. 三种水质动态预测模型在米山水库的应用与结果对比[J].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42(11): 140-144.HUANG Linxian, ZHANG Mingfang, QIAN Yong, 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 Models for Predicting Water Quality in Mishan Reservoir[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23, 42(11): 140-144.0 引 言【研究意义】地表水质预测能够有效揭示水环境的演化趋势,及时评估水体污染状况并制定相应治理措施,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推 导 模 型 数 值 解 ,在 保 证 求 解 精 度 的 前 提 下 降 低 了 求 解 的 复 杂 度 。 将 其 应 用 于 深 圳 市 原 水 系 统 的 实 例 分 析
表 明 ,模 型 模 拟 结 果 平 均 误 差 能 满 足 要 求 。
关 键 词 :原 水 系 统 ;水 质 模 型 ;多 输 入 多 输 出 ;深 圳 市
!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在大型城市原 水 系 统 水 库 群 联 合 调 度 中,水 库作为基本决策 单 元 被 概 化 为 水 源 节 点,忽 略 了 水库的具体形状。且原水系统中水库库容普遍较 小 、供 水 量 和 来 水 量 较 大 ,水 体 在 水 库 中 滞 留 时 间 较短,需同时维持时 间 测 度 (通 常 以 天 为 时 段)与 空间测度的统一,综 合 考 虑 上 述 因 素 以 完 全 混 合 水质模型作为原水系统水库水质模拟模型。模型
第31卷 第2期 2 0 1 3 年 2 月
文 章 编 号 :1000-7709(2013)02-0043-04
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
Vol.31 No.2 Feb.2 0 1 3
大型城市原水系统水库水质模型及应用
赵 璧 奎1,王 丽 萍1,张 验 科1,周 鹏 程2,刘 方1
假设水体单元(主 要 指 水 库)中 的 物 质 完 全 混 合, 即忽略其内部浓度梯度变化的影响。模型原理见 图1。利用水体单元的水量平 衡 方 程 和 水 质 组 分 的质量守恒定律推导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 [7]
图 1 完 全 混 合 反 应 单 元 模 型
Fig.1 Complete mixed reaction unit model
(1.华北电力大学 可再生能源学院,北京 102206;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 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针对大型城市原水系统中水源众多、规模大、网络结构复杂等特点,考虑水库多输入多 输 出 结 构 及 水 质
组 分 之 间 的 相 互 转 化 关 系 ,以 水 质 迁 移 转 化 基 本 方 程 为 基 础 ,构 建 了 原 水 系 统 水 库 水 质 模 型 ,并 采 用 显 式 差 分
收 稿 日 期 :2012-07-10,修 回 日 期 :2012-08-10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ZX07423-001);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51279062);中 央 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11QX53,10QX43,10QG23) 作 者 简 介 :赵 璧 奎 (1985-),男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水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E-mail:zbk0615@163.com
(1)水 量 平 衡 方 程 。
dV/dt= QI -Q
(1)
式中,dt为时段长度;QI、Q 分别为t 时 段 内 流 入、
流出 水 体 单 元 的 平 均 流 量;V 为 水 体 单 元t 时 段
内 的 水 体 平 均 体 积 ,即 水 库 蓄 水 量 。
(2)水质 迁 移 转 化 基 本 方 程。 水 体 单 元 中 水
由上述推导过 程 可 看 出,水 质 迁 移 转 化 基 本 方程中假设水体 单 元 为 单 输 入 单 输 出,且 为 求 解 方 便 做 如 下 简 化 :① 忽 略 水 体 体 积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 假设 dV/dt=0或 dVC/dt≈VdC/dt;② 假 设 源 漏 项仅为一级动力 反 应 方 程,忽 略 水 质 组 分 之 间 的 相关性。这些简化的假设在原水系统中往往不能 成 立 ,主 要 表 现 为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① 原 水 系 统 中 水 库与水库之间及水库与水厂之间存在多对多水力 联 系 ,且 不 同 水 源 的 水 质 、水 量 一 般 不 同 。 ② 只 针 对一种水质组分,且 假 设 其 源 漏 项 仅 为 一 级 动 力 反应方程,而实际 应 用 中 水 质 组 分 之 间 复 杂 的 相 互转 化 关 系 不 可 忽 视,以 总 氮 (TN)、硝 酸 盐 氮 (NO3-N)、氨氮(NH3-N)之 间 的 转 化 关 系 为 例,3 种水质组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见 图 2。 ③ 原 水 系 统 中因水库之间利 用 库 容 进 行 补 偿 调 节,水 库 库 容 变化相对较大,若 忽 略 时 段 内 水 库 库 容 变 化 对 模 型进行简化,将会 在 求 解 结 果 中 产 生 较 大 的 系 统 误差。
中 图 分 类 号 :TV62;X82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水质模型是描述水体中物质随时间和空间迁 移转化规律的 数 学 模 型 的 总 称[1],目 前 研 究 已 较 为成熟[2],但主要集中于河流水质模型[3]、单 个 水 体的二维或三维 水 质 模 型 及 [4,5] 供 水 管 网 水 质 模 型 等 [6] 领域。城 市 原 水 系 统 与 其 他 领 域 相 比,水 源众 多、规 模 大、网 络 结 构 复 杂,但 专 门 针 对 城 市 原水系统结构特 征 建 立 的 水 质 模 型 则 较 少,且 其 他领域的水质模型亦不能直接适用。为模拟大型 城市原水系统中各水库节点之间污染物的迁移转 化 规 律 ,本 文 基 于 水 质 迁 移 转 化 基 本 方 程 ,提 出 了 适用于原水系统结构特征的多输入多输出且包含 关联组分的原水 系 统 水 库 水 质 模 型,利 用 差 分 法 推导模型的数值 解,并 以 深 圳 市 原 水 系 统 为 例 对 模型的合理性进 行 验 证,以 期 为 提 高 城 市 饮 用 水 源水质安全、推动 大 型 城 市 原 水 系 统 水 质 水 量 联 合 2013 年
水质模 型 的 模 拟 精 度 达 到 工 程 应 用 要 求。 假 设
∑Si 为反应衰减 项 -KIC,V 近 似 为 常 数,则 水
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为 [4] : dC/dt= QICI/V -Q C/V -KIC (3)
质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为:
∑ dVC/dt= QICI -Q C -V Si
(2)
式中,CI、C 分 别 为t 时 段 内 流 入、流 出 水 体 单 元
∑ 水质组分的 平 均 浓 度; Si 为 组 分 生 化 反 应 作
用的源漏项。
建立水质模型主 要 是 对 式 (1)、(2)所 构 成 的 微分方程组求解 及 方 程 组 中 各 项 参 数 的 优 化,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