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组成要素规划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一、园林的内涵1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因地置宜地改造地形、整治山水、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因此:推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成为园林建筑的四项主要内容。
2园林的四大要素:山水地貌道路广场建筑小品园林植物二、绿地的内涵广义:凡是生长绿色植物的块地称为绿地,包含园林〈观赏、游憩绿地部分〉。
狭义:指城市中种植树木、花草的地块。
包括街头小游园、交通岛绿地、小区绿地。
三、园林与绿地的关系相同点1、都是由绿色植物为主要组成要素;2、都有一定的山水地貌,有一定的建筑及交通设施;3、都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点1、园林是经艺术创作而成的优美环境;2、游人能在其中休息、娱乐、解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3、绿化指一般的植树造林,美学质量一般。
四、园林规划设计的含义1园林绿地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2园林绿地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五、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1. 先要确定主题思想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3.要有自己的风格六、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依据1.作用:(1)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和巩固;(2)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2.对象:城市六大绿地系统(1)公共绿地:公园、植物园等;(2)交通绿地:公路、铁路、车站等;(3)单位附属绿地:学校、医院等;(4)居住区绿地(5)生产防护绿地:苗圃、防护林等(6)风景名胜绿地3依据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要3.功能要求4.经济条件园林绿地的功能及效益:1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具自然属性——生态功能——生态效益2 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具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社会效益3能够产生效益,具经济价值:具经济属性——经济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土壤;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气候,杀菌作用,降低噪音经济效益园林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的选择:1、首先选用各种现有公园、苗圃或现有林地等,加以扩建充实2、充分选用现有河湖所在地3、选择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4、结合旧城改造,在旧城密度过高的地段,有计划地拆除部分低质建筑,规划建设为公共绿地、花园等5、充分利用街头小块地,见缝插绿,开辟多种小型公园,2道路绿地包括1道旁绿地 2交通绿岛绿地3立体交叉及桥头绿地3专用绿地:指专属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使用的绿地.专用绿地可分为1公共事业绿地 2公共建筑庭院3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4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卉、种子的苗圃、花圃、果园、竹园、林场等绿地。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课件 (一)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课件 (一)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植物学、地质学、人文学等,但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构成要素。
从一定程度上说,园林设计的质量取决于它的构成要素和构成设计。
一、园林构成要素1. 空间要素:园林中设计的空间要素包括广场、绿地、林荫道、花境、水系及建筑等。
其中,广场是园林的主要场地,它是人活动的中心。
绿地是园林中人们休闲、运动、游戏的场所。
林荫道则是将园林内的各个区域连成一个整体的中心线路。
建筑物则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园林注入文化底蕴,使其更有内涵。
2. 植物要素: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植物的种类、品种、颜色、高度、分布都会直接影响园林的美感。
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合适的植物搭配,达到丰富性、美观性、生态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3. 色彩要素:色彩是园林设计中最直观的要素之一,可以通过花草植物、建筑物等元素来表现,是产生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色彩要素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园林增添趣味和情趣。
4. 材质要素:园林建筑物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材质,它决定了建筑物的质感、色泽、硬度、光泽等。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符合园林场地使用、环境特色、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构成设计构成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排列从而体现出整体效果。
构成好的设计可以使园林内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双重目的。
构成要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调整。
1. 单位:单位可以看作是园林设计中的最小构成单元。
单位的大小、形态、构成要素等可以根据园林场地的尺度大小进行设计、调整和搭配。
2. 比例:比例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必须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控制比例大小,使园林中所有要素之间都达到统一与和谐。
3. 布局:布局是整个园林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园林中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协调与合作。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有助于创造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多样、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这篇文章将就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目的、原则以及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园林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许多方面,包括:1. 空间结构和景观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的功能性、流线性和美观性等要素,确保园林空间可以满足市民对于户外活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2. 绿化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实现。
绿化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良好的绿化设计和管理,可以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绿色。
3. 景观设施配置:公共空间一部分的装饰和设施配置同样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实用性及舒适度。
例如,像长凳、洒水器、自行车架、戏水池等多种设施和装置,使市民在公共空间里更加舒适,也能创造出更多的活动空间,促进社交交流。
4. 园林竞技设施:园林规划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施选址和配置,错落有致地安排园林竞技设施能够吸引人们在做运动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美丽环境。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城市环境中增加人们对于自然空间的需求感受,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美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建设中,广场、公园和街道是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园林规划设计通过改善这些公共空间的环境,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城市竞争力:良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吸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城市空间的公共使用率是一项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实现该目标,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娱乐和休闲空间。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 人性原则:以人为本,以市民需要为中心设计园林空间,考虑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等因素。
园林构成要素设计工程设施

(三)前景的处理手法
⒈框景
是在园林中用门、窗、 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 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 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 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 景。
⒉漏景
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 利用漏窗、花墙、漏屏 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 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 观。它起着含而不露、 柔和景色、若隐若现的 作用。
⒊夹景 以树、山、建筑等将轴线 两侧贫乏景观加以屏障, 从而形成左右较封闭的狭 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景 观。
特点:综合规则与自然的特点,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整 齐明朗,色彩鲜艳的规则式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
应用: 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
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易与建筑的几何轮廓 相协调,且较宽广明朗,然后利用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配置逐渐向自然式 过渡。
——利用地形地势变化而创造风景序列的 手法。
风景区、郊 野公园
(2)风景序列的开与合 有头有尾、有收有放、有开有合 “疏水之去由,查水之来历”
水、植物、建筑
(3)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转调
主景、前景 配景 背景 过渡景
(基调树种、骨干树种)
(4)园林植物的景观序列和季节变化 季相 生长特性 植物组合空间
园林布局形式:
(一)静态布局
静态风景是指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所感受到的景观, 这种风景是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观赏到的,因此,其观赏位 置和效果之间有着内在的影响。 1、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识辨视距
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1300—2000m 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 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m 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30~50m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离为25 ~30cm,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园林景观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和设计,将人类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一种人造的景观。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1.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景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
例如,在花园中选择花草树木,可以增添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在公园中选择大多数草坪和树木,可以提供休闲和遮荫的功能。
2.水体:水体是另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具有装饰、冷却和增添水分的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水体可以是湖泊、池塘、人工喷泉等形式,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地形:地形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地势、建造山丘和坡地等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地形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并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角和体验。
4.构筑物:构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物、桥梁、雕塑等。
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物,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故事性,使游客在园林中有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感。
二、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1.整体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即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使各个要素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色彩、形状和比例的搭配,以及人们的视线引导和路径布置,使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2.功能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功能性,即通过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位置和功能,使园林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区、游乐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在花园中设置花坛和花园小径,以供人们观赏和散步。
3.生态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生态性,即通过合理选择和处理各个要素,使园林景观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设计师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减少人工施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水体的净化和保护等,以保护和改善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4.表达性设计:园林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其表达性,即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要素,传达出特定的主题和意境。
第四章 园林构成要素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第一节自然景观要素一、山岳风景景观山岳是构成大地景观的骨架,构成雄、险、奇、秀、幽、旷、深、奥等形象特征。
1.山峰:包括峰、峦、岭、崮、崖、岩、峭壁等不同的自然景象,因岩质不同而异彩纷呈。
山峰既是登高远眺的佳处,又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绝妙意境。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22.岩崖:由地壳升降、断裂风化面形成的悬崖危岩。
3.洞府:洞府构成了山腹地下的神奇世界,著名的咯斯特地形石灰岩溶洞,仿若地下水晶宫,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曼、石花、石床、云盆各种象形石光怪离奇;地下泉水,湍流更是神奇莫测。
4.溪涧与峡谷:涧峡是山岳风景中的重要因素,它与峰峦相反,以其切割深陷的地形、曲折迂回的溪流、湿润芬芳的花草而引人入胜。
5.火山口景观:火山活动所形成的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台地、火山熔岩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36.高山景观:高山风景包括冰川世界,如云南的玉龙雪山,被成为我国冰川博物馆,高山冰塔林水晶世界景观,高山珍奇植物景观,如雪莲花、风毛菊、点地梅等。
7.古化石及地质奇观:古生物化石是地球生物史的见证者,是打开地球生命奥秘的钥匙,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的依据。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4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5二、水域风景景观水是大地景观的血脉,是生物繁衍的条件。
水景是自然风景的重要因素,广义的水景包括江河、湖泊、池沼、泉水、瀑潭等。
1.泉水:泉是地下水的自然露头。
¾因水温不同而分:冷泉和温泉,包括中温泉、热泉、沸泉等;¾因表现形态不同而分:喷泉、涌泉、溢泉、间歇泉、爆炸泉等;¾从旅游资源角度分:饮泉、矿泉、酒泉、浴泉、蝴蝶泉;¾按不同成分分:单纯泉、硫酸盐泉、盐泉、矿泉等。
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62.瀑布:瀑布是高山流水的精华所在,它的大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
所有山岳风景区几乎都有不同的瀑布景观,瀑布是人们造园的蓝本,以其飞舞的雄姿,使高山动色,使大地回声,给人们带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舒怀和享受。
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

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园林作为一种精心布置的独特空间,拥有多种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和谐的环境,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灵上的愉悦。
以下是园林空间的几个重要构成要素:1. 植物:植物是园林空间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树木、花草和灌木等各种植物的选择与布置将直接决定园林的色彩、质感和氛围。
树木可以提供阴凉和美丽的风景,花草则给园林增添了色彩和生机。
2. 水池与水景:水池和水景在园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清澈的湖泊、喷泉和流水等水景元素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听到水流声的同时让人们心情愉悦,放松身心。
3. 建筑与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出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同时,也提供了人们休息、品味和欣赏园林的场所。
亭台楼阁、假山和桥梁等建筑与构筑物都能为园林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
4. 路径与空间布局:园林中的路径和空间布局不仅是为了方便人们的行走,也是为了引导人们游览和探索园林的美。
景观石板路、曲径通幽的小道、花坛和庭院等都是构成园林空间的重要元素。
5. 灯光和配饰:灯光和配饰可以在夜晚增添园林的神秘感和浪漫情调。
适度的灯光照射能赋予植物和建筑物以全新的魅力,照明效果可以为园林增添更多的层次和景观感。
构成要素在园林空间中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营造出一个美丽而宜人的环境。
这些要素的选择和布置需要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设计理念进行搭配,以实现园林的美学效果。
同时,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也应该符合人们的视觉需求和使用功能,让人们在园林中体验到美好的感受和乐趣。
因此,在打造园林空间时,我们应该注重植物的选择与布局,合理利用水景元素,设计合理的建筑与构筑物,科学规划路径与空间布局,以及巧妙运用灯光和配饰。
只有将这些构成要素融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一个生动、和谐、具有指导意义的园林空间,给人们带来舒适与愉悦的体验。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

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园林设计的五大要素园林设计是一门独特而迷人的艺术,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量和技巧,以创造出美丽、有意义和功能性强的户外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五大要素是评估和构建出色设计的基础。
这些要素包括:布局、植物选择、地形设计、水景元素和硬景观。
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要素,以探究园林设计的精髓。
一、布局布局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涉及到规划和安排空间,以创造出功能性和美观的景观。
在设计布局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和环境条件,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和使用需求。
通过合理地划分不同区域,比如花坛、草坪、露台和小径,设计师可以为整个空间赋予结构和秩序,并引导人们的运动和视线流动。
布局也应考虑到人们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以便他们能够轻松地在园景中行走和享受。
二、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们能够为景观提供色彩、纹理、形状和生命力,从而赋予园林独特的氛围和魅力。
在选择植物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它们的生长要求、适应性和视觉效果。
植物的高度、形态和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和空间的氛围相协调,以创造出和谐而有趣的组合。
植物的使用还应考虑到季节性变化,以确保整个年份都能有着美丽的景观。
三、地形设计地形设计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可以赋予园林独特的形态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地利用地势和地形,设计师可以创建出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
借助高低起伏的地形、人工修建的地形元素以及不同材料的运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起伏有致的地形、壮丽的山峦和流动的路径。
地形设计也与水景元素的布局和植物的选择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丰富的景观空间。
四、水景元素水景元素在园林设计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温和的效果。
无论是流动的溪流、喷泉、池塘还是人工湖泊,水景都能够为园景增添优雅和动感。
水景元素可以通过反射光线、制造声音和调节温度等方式,创造出宁静、舒适的环境。
水也是生命的象征,它可以吸引各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增加园林的生态多样性。
五、硬景观硬景观是园林设计中的结构性元素,它包括建筑、人造物和固定装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小飞虹桥廊
柱廊
广州碑林爬山廊
(三)、水榭的规划设计
• 水榭一般有平台跳出水面观览风景的园林 建筑。
• 1、水榭平台的构造类型 • 2、水榭与水面、池岸的关系 • 3、水榭与园林整体空间的关系
佛山梁园荷香水榭
广州西苑盆景园水榭
悉尼谊园荷香水榭
三、园林建筑小品
• (一)花架的规划设计 • 1.花架的运用特点及位置选择 • 2.常见形式 • 直线式、曲线式、折线式、双臂式、单臂式。 • 3.花架的设计要点 • (1)花架与攀援植物 • (2)花架的高度 • (3)花架的开间与进深
第四章 园林组成要素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是造
园的四大要素。 园林规划设计时对组成要素综合考虑,
分别对待,而不是孤立地去考虑某一园林 组成要素。
第一节 园林地形及山水设计
• 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造景,不同的地形、 地貌对不同园林景观的形成、园林使用功 能的实现和园林植物的生长等均有一定程 度的影响,在原有地形、地貌无法满足使 用功能和不利于表达设计意图时,就需要 对地形加以整理和改造。
• 3、山地
• 包括自然山地和人工堆山叠石。山地坡度 一般大于会等于25%。
• 山地的类型 • 按材料:土山、石山和土石混合山。 • 按山的浏览适用方式:观赏山和登临的山。
(二)、假山
• 1.假山 • 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
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 假山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土
一、园林建筑与小品的布局原则
• 1.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 2.满足园林造景的需要 • 3.注重建筑室内外的相互渗透、与自然环
境的有机结合 (1)将自然材料引入室内 (2)空间过渡 (3)空间融合与渗透
二、园林建筑的类型
• 按使用功能建筑设施可分为四大类:游憩 社设施(亭、廊、水榭、肪、厅堂、楼阁、 殿、斋、轩和码头)、服务设施(餐厅、 酒吧、茶室、小吃部、接待室、宾馆、小 卖部、售票房等)、公用设施(导游牌、 停车场、供电供水照明设施、标志物及果 皮箱、厕所等)、管理设施(大门、围墙、 办公室、食堂等)。
南海华江公园花架
花架
(二)、园桌、园椅、园凳的规划 设计
• 1.作用(供游人休息) • 2.常见形式和材料(造型美观、舒适耐用、
构造简单、易清洗、装饰简洁大方。色彩、 风格与环境相协调。)
• 3.位置安排(林荫下、路边、水边等。)
结合种植的坐凳
园凳
(三)、景门、景墙、景窗的规划 设计
三、园林地形设计原则
• 1.因地制宜 • 2.满足园林使用功能要求 • 3.满足园林景观的要求 • 4.符合园林工程的要求 • 5.创造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种植环境
四、地形的形式及设计
• 园林中的地形有陆地和水体。 • (一)陆地可以分为平地、坡地和山地三类。 • 1.平地 • 平地一般是指坡度介于1%—7%的缓坡地面,以
石亭
现代亭
现代亭
(二)、廊的规划设计
• 廊最初出现是用来联系建筑的,是中国传统建筑 的特色之一,在园林中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 彩。
• 1.廊的作用(遮阳、防雨、联系建筑与游人的观 赏路线、还可以起到透景、隔景、框景的作用。)
• 2.廊的基本类型(直廊、回廊、去浪、曲廊) • 3.廊的位置经营(沿墙走廊、爬山廊、水走廊。)
利于排水。平地有利于群众性的活动和人流集散, 同时,平地的设置也可形成较开朗的园林空间 • 平地按地面材料大体可分为土地面、沙石地面、 铺装地面按坡度可分缓坡、中坡和陡坡三类, 坡度介于8%~12%(4°~7°)之间的为 缓坡,介于12%~20%(7°~12°)的坡 地为中坡。介于20%~40%的坡地为陡坡。 缓坡仍可作一些活动的场地,而在陡坡上 开展活动则比较困难。缓坡、中坡和陡坡 常作为山体与平地间的过渡地形,在园林 中的运用常形成一些变化丰富的景观,是 园林中游人游览的好地形。
一、地形的功能与作用
1、分割空间 2、控制视线 3、影响旅游线路和速度 4、改善小气候 5、美学功能
二、地形处理应考虑的因素
• 1、考虑原有地形 • 2、根据园林分区处理地形 • 3、要有利于地面排水 • 4、要考虑坡面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坡度小
于1%地形易积水;介于1%~5%地形排水比 较理想;介于5%~10%之间的地形排水良 好,而且具有起伏感;坡度大于10%的地 形只能局部小范围的加以利用。 • 5、要考虑植物栽培创造条件。
• 置石的布置形式可分为:特置、散置和群 置。
• 3、叠石
四、理水
• 1.水体的形式划分:自然式、规则式、混 合式。
• 2.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形式:湖、池、溪涧、 瀑布、喷泉、(常用于城市广场、公园、 宾馆、商业中心等)潭、水岸。
• 3.水面的分割形式:岛、半岛、堤、桥、 建筑与植物等。
第二节 园林建筑与小品
• 园林建筑具有使用和造景双重功能,尤其 突出其造景功能,在园林中往往成为视线 的焦点甚至成为控制全园的主景。
• 常见的园林建筑的种类有亭、廊、水榭、 花架、楼阁、舫、厅堂以及塔等。
• 常见的园林建筑小品有景门、景墙、景窗、 园桌、园椅、园凳、园灯、栏杆、标志牌、 果皮箱、儿童游乐设施以及园林雕塑小品 等。
(一)、亭的规划设计
• 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园林建筑。 • 常见亭子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 • 1.山地设亭 • 2.临水建亭 • 3.平地建亭 • 我国著名的四大名亭: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 北京的陶然亭。我国最大的亭子是颐和园 十七孔桥东头的廊如亭。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石山。 • 石山及土石山所用石料多为湖石和黄石。
• 在假山的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 其一,常以高大山景作为构图中心。
• 其二,除堆掇大山外,一般多设计小山作 陪衬
• 其三,山体较大或与水体结合构景时,宜 以东西走向。
• 2.置石
•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的造 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 合形成不完整的山形。主要以观赏为主, 也常结合一些其他方面的功能。